原巴克龍

原巴克龍

原巴克龍(Probactrosaurus)是鳥腳亞目、禽龍科(Iguanodontidae)的一個屬,與巴克龍有著非常近親的血緣關係。植食性,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早期,化石標本發現於中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圖)原巴克龍原巴克龍
恐龍名稱: 原巴克龍
拉丁文名: probactrosaurus rozhdestvensky
恐龍體長: 不詳
恐龍體重: 不詳
恐龍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 白堊紀早期
生存地點: 中國
辨認要決: 不詳
恐龍種類: 鳥臀目·鳥腳類·禽龍類·原巴克龍屬

簡介

(圖)原巴克龍原巴克龍

在阿拉善發掘的禽龍類被監定歸於一個新的屬,原巴克龍,從二個層位發掘到兩個生物種,即:戈壁原巴克龍與阿拉善原巴克龍。這些標本在1962年運送到蘇聯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根據雙方協定,這些材料在研究完成後將送返中國。這個屬與巴克龍具極近親的血緣關係,是為鴨嘴龍類的祖先型。根據rozhdestvensky的看法,禽龍的原始型是鴨嘴龍的祖先,而鴨嘴龍取代禽龍的演化進程,被認為是一種中型的恐龍,體長大約五到六公尺。頭骨相當低平,在眼部較枕骨後部略寬闊;齒列屬於禽龍型式;下頷的絞合處位居齒列線之下,適於食植物類的作用,得以讓頷部更有效的咀嚼運動。由於原巴克龍的發掘,brett-surman在1979年提出論文認為鴨嘴龍類起源於亞洲地區。戈壁原巴克龍 probactrosaurus gobiensis rozhdestvensky, 1966。阿拉善原巴克龍 probactrosaurusrozhdestvensky, 1966。

相關圖片

復原圖
復原圖
復原圖
復原圖

古生物-古脊椎動物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