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疃鎮

望疃鎮

望疃鎮地處利辛縣東大門,是一個農業大鎮。望疃集是該鎮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南與蒙城縣三義鎮毗鄰,北與本縣丹鳳鄉鄰邦,東與蒙城縣小辛集接壤,西與本縣中疃鎮搭界。面積達8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8.6米,轄28個村委會,306個村民小組,176個自然村,耕地面積7.9萬畝,人口5.1萬人。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望疃鎮望疃鎮
望疃鎮物產豐富,人傑地靈,阜蚌公路、界阜蚌高速公路從中穿過。鎮內有6個村鋪通了柏油路面,而且每個村都通了砂礓路。開通程控電話3400門,行動電話10000部,並加入了全國聯網。廣播電視(含有線電視)普及全鎮,電視差轉台正常開播。境內盛產小麥、黃豆、玉米等,經濟作物有大棚蔬菜、棉花、花生,小磨麻油久負盛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那一個個改革開放的大動作,格外引人注目

集鎮建設

望疃鎮望疃鎮
望疃鎮政府所在地——望疃集,是個古鎮,街道狹窄,房屋高矮不齊,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拉開大框架,營造大市場,勢在必行。望疃鎮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四個輪子一起轉”,鎮村幹部精誠團結,務實創新,本著“建鎮、聚人、活商、富民”的八字方針,對舊集鎮進行改造。僅用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就改造了兩條老街道,拓寬為60米,長達1600米;新開2條新大街,寬70米,長2000多米。新、老大街共建商品樓房1860間,完備基礎設施的同時又安裝了高桿燈和路燈,鋪設了街道,修建了街心花園及下水道。四條平行東西大街和四條平行南北大街交錯相通,將望疃集井然有序地劃分成鎮直區、商業區、農貿區和居民區。

如今,望疃鎮環境優美,熱鬧繁華,給利辛的東大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改善投資環境的基礎上,望疃鎮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重獎招商引資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該鎮黨委、政府多次邀請在外地工作的望疃籍人員回家鄉投資興業,獻計獻策,共謀發展大計。一個個動作,一次次宣傳,為望疃架起了招商引資的橋樑。一批本地農民也壯起膽子,先後辦起欣欣向榮的綠茵服裝廠、水泥預製廠、木材加工廠、建材廠、酒樓、浴池、麵粉廠、汽車運輸公司等。望疃鎮僅駐無錫的客、貨運輸公司就達到了10家,車輛有1000多部,馳騁在大江南北,全國各地。

時政紀要

望疃鎮鎮 長: 金漢釗
198年—1987年,武欽明任望疃區委書記,姜兆新、武玉友、龐春賢任副書記,徐洪傑、孫燈蘭、李建華為區委委員。在此期間,李建華調出,增補陳運來為區委委員。

李鐸義任望疃區區長,劉桂傑、劉桂彥為副區長。望疃區轄:望疃、中疃、蔣疃、丹鳳、蘆溝、高皇、周集7個鄉。

1987年—1992年2月27日,曹漢文任望疃區委書記,姜兆新、武玉友、龐春賢任副書記,徐洪傑、孫燈蘭、陳運來為區委委員。

李鐸義任望疃區長,劉桂傑、劉桂彥為副區長。在此期間,李鐸義調出,孫安民任望疃區長。

1992年2月27日,縣委決定撤區並鎮,望疃、蘆溝兩鄉合併成望疃鎮。

1992年2月28日,中共望疃鎮委員會籌備組正式開始辦公,組長曹漢文,副組長姜兆新、劉桂傑、徐洪傑。不久,曹漢文就任望疃鎮黨委書記,魏允光、李傑、姜兆新、劉桂傑為黨委副書記,李世強、李躍龍為黨委委員。

1992年7月25日,望疃鎮召開第一次黨代會,選舉產生望疃鎮委員會,成員7人。王鳳鳴任黨委書記,魏允光、李傑、姜兆新、劉桂傑為副書記,李世強、李躍龍為委員。同年,李玉善任望疃鎮政協主席。

1992年11月2日,望疃鎮廣播站廣播節目(稿件)《庭院變花園,不愁零花錢》在安徽省首次鄉鎮優秀節目(稿件)評選中,獲安徽省廣播電視廳三等獎。

1993年11月27日,望疃鎮召開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因望疃小鄉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了四屆,望疃鎮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接替的是望疃鄉的屆次)。本次會議選舉產生劉振軒為鎮長,汪飛、戴德軍、路芝俊為副鎮長。

1994年3月,望疃鎮召開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選舉魏允光為鎮人大主席。

1994年古歷正月十六日,原鎮長劉振軒停職,鎮長職位空缺。

1996年元月10日,望疃鎮召開六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鎮長趙建國,副鎮長王萍(女)、李世強、張守鑫,人大主席戴德軍,人大副主席孫燈蘭。同年,陳運來任望疃鎮政協主席。

1996年元月13日,望疃鎮召開第二次黨代會,選舉產生中共望疃鎮委員會,組成人員7人。王鳳明任黨委書記,趙建國、孫文亭、胡升、汪東峰任副書記,張會岷、李躍龍、武體鵬(兼任紀檢書記)任委員。同年,國家教委副主任王明達到望疃鎮汪橋村視察指導掃盲工作。

望疃鎮鎮黨委書記: 孫廣臣
1997年元月,鞏中任望疃鎮黨委書記。

1997年3月29日,望疃鎮召開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選舉產生人大主席戴德軍,鎮長趙建國,副鎮長王萍(女)、李世強、張守鑫、張衛臣、鄭慶(掛職)。同年,孫文亭任望疃鎮政協主席。

1997年10月,副省長王昭耀親臨視察望疃鎮望橋村“白色工程”,給予充分肯定。

1998年元月,趙建國任中共望疃鎮黨委書記。

1998年3月20日,望疃鎮召開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選舉產生鎮長姜林松,副鎮長王萍(女)、李世強、張守鑫、孫衛臣,人大主席戴德軍。掛職副鎮長:鄭慶、劉建強、李計紅。政協主席職位空缺。

1999年元月6日,原阜陽市委書記王懷忠、縣委書記岳華剛、縣長葛健、副縣長鞏中等市、縣領導視察望疃鎮小集鎮建設。望疃鎮被阜陽市委、市政府評為“小集鎮建設工作”先進工作。

1999年元月22日,望疃鎮召開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鎮長姜林松,副鎮長王萍(女)、孫衛臣、張守鑫、李世強。掛職副鎮長:鄭慶、劉建強、李計紅。同年,胡升任望疃鎮政協主席,汪飛任副主席。

1999年5月24日,利辛縣畜牧工作暨賽牛大會在望疃鎮召開。賽後,分別給望疃鎮“牛王”得勝者張振義、闞疃鎮養豬狀元陳魁、春店鄉養禽大戶張國文等37戶奪魁者頒發了獎品。

1999年秋,省委書記王太華到望疃鎮汪橋村進行調研,走村入戶,親切詢問農民的生產、生活、收入和產業結構調整,並在汪橋村委會與鎮、村幹部及部分農戶合影留念。

2000年元月16日,望疃鎮召開第三次黨代會,選舉產生趙建國任黨委書記,姜林松、許震(正科)、周進國為副書記,宋剛(兼任紀檢書記)、張會岷、李貞為黨委委員。

2000年12月6日,望疃鎮召開七屆人大二次會議,選舉產生鎮長孫廣臣,副鎮長張守鑫、李世強、徐少峰、程濤(掛職),人大主席趙建國(鎮黨委書記兼任)。

2001年3月31日,望疃鎮召開七屆人大三次會議(本次會議無選舉任務)。同年,汪飛任望疃鎮第一任工會主席。

2001年9月,望疃鎮召開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選舉產生人大主席周進國

2002年元月27日,望疃鎮召開第四次黨代會,選舉產生中共望疃鎮黨委書記孫廣臣,副書記金漢釗、許震(正科)、宋剛(兼任紀檢書記)、陳克飛,黨委委員孫建、李貞、劉建強、蘇士樓。

2002年2月27日,望疃鎮召開八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鎮長金漢釗,副鎮長張守鑫、侯純光、徐少峰、程濤(掛職),人大主席謝子方。

2002年10月,望疃鎮召開八屆人大二次會議(本次會議無選舉任務)。

2003年3月,望疃鎮召開八屆人大三次會議,許震當選為人大主席。

鄉鎮經濟

望疃鎮望疃鎮
望疃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業又以糧食生產為主。建鎮後,鎮黨委、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在發展農業上大做文章,大膽嘗試,調整產業結構,使農業生產從糧食型轉向經濟型發展。“一季小麥吃全年,經濟作物留花錢”。1985——2003年,農民的經濟收入每年以10%的幅度增長。

望疃鎮屬於黃淮海開發區商品糧基地,改變了“紅芋飯紅芋饃,離了紅芋不能活”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優質小麥的裝置面積,提高了糧食產量和價值,改變了農民生活,增加了農民收入。

望疃鎮在產業結構中做出重大部署,根據該地區飼養黃牛、生豬較多的特點,以大豆作為三大養的最佳飼料,採用間作套種。同時大豆也可以榨油做豆腐,生豆芽,調劑日常生活。

在此基礎上,通過在大豆地里套種玉米,一般收玉米籽300斤左右。

蔬菜的種植以汪橋村為龍頭,帶動其他村,以農戶為主,實行規模連片。隨著市場的自動調節決定種植面積,主要以反季節、珍、稀、特、奇蔬菜瓜果為主;同時實施以大棚和地膜覆蓋為主的“白色工程”。2001年,望疃鎮又把汪橋村的大棚蔬菜基地作為該鎮的科技示範園地,同時又引進了國內較為先進的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具有明顯的節水增產效果,畝產值達4000元左右。

望疃鎮糧多秸稈多,該鎮狠抓“三大養”,促“三小養”,從1985年至今呈逐年增長趨勢,僅從2002年農業信息一欄就可看到:黃牛存欄量15600頭,存欄8700頭;生豬存欄量22000頭,家畜家禽存欄為16萬隻,出欄30萬隻。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9410萬隻,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99元。

社會事業

望疃鎮望疃鎮
教育

望疃鎮現有完小15所,初小4所,幼稚園1所,在校學生7648人。其中國小教室有192間。鎮教辦室5人,主任李子民。國中4所,其中社會力量辦學2所,在校學生2808人,教師105人。

文化

文化站:1992年撤區並鎮,易名為望疃文化站。文化站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時事政策宣傳、書報瀏覽、辦牆報、黑板報、宣傳欄、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等活動,還利用望疃鎮轄集市古會期間,邀請外地劇團、歌舞團、雜技團等文化團體赴會演出,提高了人民民眾社會主義文藝創作的積極性,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廣播電視站

1、廣播

廣播站有5名工作人員,站長孫玲。全鎮28個村都通廣播線路,村村有高音喇叭,全鎮人民都能按時聽到廣播。

2、電視

1997年元月,望疃鎮建立了電視差轉台,其中望疃駐無錫運輸公司和本地社會各界人士捐款2萬多元。

宗教信仰

宗教

望疃鎮教堂經利辛縣“三自”委員會批准,於2002年農曆十月九日舉行落成典禮,利辛縣宗教局、統戰部負責同志到會並致辭賀禮。教堂為上下兩層,共10間,可容納1000多人。造價達到10萬元,大多來自溫州、蒼南、台州和本地基督教徒捐獻。教堂坐落在望疃老道班舊址,負責人李學輝

古樹

望疃鎮蘆溝村李大圩西頭有棵古柿樹。相傳,已有22代人見面。樹高15米,樹枝主幹高2.36米,胸周圍2.9米,乾已中空,樹皮鮮嫩,至今枝繁葉茂。古樹每年可結果1000多個,且個大味甜。此樹坐北面南,並伸出地面兩條樹根,呈簸箕形,極象一位莊重的老人。

鄉鎮企業

望疃鎮望疃鎮
望疃鎮綠茵服裝公司是民營企業的一面旗幟,被利辛縣命名為利辛縣婦聯職業技術培訓基地。該公司占地22畝,教學樓120間,廠房46間,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現有工業高速縫紉機50台,乾洗機3台,烘乾機4台,電腦50台,高低雙人床154張,教學教具一應俱全,各種培訓條件具備,有教職員工29人。公司先辦有服裝培訓班、電腦培訓班、電氣培訓班、廚師培訓班、家政培訓班和農業技術培訓班等,學生達600多人。

該公司的前身是望疃針織廠,1984年改名為望疃服裝廠,1988年被利辛縣婦聯命名為利辛縣婦聯職業技術培訓基地,共開辦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班120期,輸出人員14600人。

2000年培訓各類人員1164人,輸送就業人員2570人。2001年培訓各類人員1514人,輸送就業人員3342人。2002年培訓各類人員1969人,輸送就業人員4350人。

利辛縣婦聯職業技術培訓基地,抓住日益壯大的轉移農村勞動力的契機,不但為利辛和周邊地區培訓了大批富裕勞動力和下崗再就業人員,而且為利辛的經濟發展作出了主要貢獻。

2001,該基地向江蘇浙江上海、山東、新疆、北京等地輸送勞動力3342人,年平均收入4000元/人,合計年收入1337萬元。2002年,向蕪湖、廣東、新疆等地輸送勞動力4350人,年收入4000元/人,合計總收入1740萬元,兩年為利辛縣經濟收入貢獻了3077萬元,帶動了千家萬戶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利辛縣婦聯職業技術培訓基地,以“培訓人才獻愛心,奉獻社會是根本”為辦學宗旨,對參加培訓的殘疾、軍人烈屬、獨生子女、二女戶、扶貧特困戶和下崗失業職工等,採取免費和半免費優惠政策,並定向優先介紹他們到外地就業,使他們早日走出困境,發家致富奔小康。2001——2002年兩年間,經免費、半免費培訓、輸送上崗的特困失業女工有152人,殘疾人有120人,其他交不起學費的學員有78人。基地的關心給他們帶來了溫暖,為他們點燃了自強不息的生活明燈。

2000年,利辛縣婦聯職業技術培訓基地——望疃服裝廠,被利辛縣人民政府評為“2000年度全縣勞務輸出先進單位”。

2002年元月,被亳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重契約守信用單位”。

2003年元月,被利辛縣人民政府評為“2002年全縣勞務輸出先進單位”。

基地法人代表李建章,任望疃綠茵職業學校校長兼望疃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

多年來,李建章在民營企業、服裝職業技術培訓和勞務輸出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曾連續多年被縣委、縣政府、鎮黨委和鎮政府評為“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1989年李建章被阜陽行署命名為“青年企業家”,1997年當選為利辛縣政協委員,2002年當選為利辛縣人大代表。

安徽鄉鎮

安徽省(英語:Anhui Province 漢語拼音:ānhuī shěng)。中文簡稱“皖”,英文簡稱Anhui 。省會合肥市,共有17地級市,44市轄區,5縣級市,56縣。下面介紹一下它們的鄉鎮風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