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擺渡鎮

韓擺渡鎮

韓擺渡鎮位於老淠河東岸,距六安市區7公里,縣道六蘇公路貫穿全境,在建的國家重點工程合武鐵路、六潛高速公路穿鎮而過,交通便捷。全鎮總面積49.8平方公里,轄13個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5.3萬人,耕地面積2.7萬畝。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韓擺渡鎮韓擺渡鎮
韓擺渡鎮物產豐富。這裡地勢平坦,屬淠河沖積平原,土壤肥沃。農作物以水稻油菜小麥玉米、大麻、蔬菜為主,尤以大麻最為獨特,是六安大麻的主產區,麻皮纖維質量優良。境內淠河砂石資源豐富,鐵砂、黃砂開發已成為財政增收的新亮點。沿淠河灣區農民素有栽桑養蠶的傳統習慣,成為發家致富的一條好途徑。畈區有蔣湖、梅湖、余湖和十二連塘等1000多畝的水面可開發養殖,發展水產業。

韓擺渡鎮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基礎進一步加強,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發揮近郊優勢,蔬菜產業逐步做大做強,輻射全鎮。建成了陸集精品蔬菜基地、百市集反季節蔬菜基地、眾姓橋等沿淠村胡蘿蔔生產基地,精品蔬菜遠銷上海、廣東各大超市,胡蘿蔔絲也暢銷省內外,成為韓擺渡鎮特色農產品。集鎮建設穩步推進,建成了韓擺渡小集鎮商貿大街,新建了馬家庵小集鎮農貿市場,集鎮市場配套設施日趨完善。教育、廣播、電視、衛生事業全面進步。2所中學、20所國小教學條件和1所衛生院醫療條件有了較大改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中心,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依託自身優勢,強力推進招商引資。通過廣泛聯繫,精心籌備,成立了韓擺渡鎮精英協會,為韓擺渡鎮在外知名人士、創業大戶,提供了一個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協作、共謀共為的舞台,也為本鎮招商引資構建了平台,發揮精英協會牽線引路作用,引鳳還巢。組建了專業招商小分隊,主動外出招商,加強與客商之間的聯繫,為客商排憂解難。目前,皖西益家裝飾材料廠、科博士童車廠、寶祥禽業公司、精品蔬菜基地等已建成投產。同時立足於現有企業,做好跟蹤服務,通過扶持落戶企業技改、擴張,實現以商招商。編制一批項目,推介本地砂石土地勞動力大麻、優質糧油等資源優勢,實現資源招商。目前又有自來水廠建設項目、馬家庵街道開發項目敲定,速食麵廠、彩印廠、箱包廠等幾個意向性項目正在積極洽談之中。韓擺渡鎮人民熱忱歡迎社會各界有識之士來鎮投資發展,共走“你發財、我發展”雙贏之路。

地理位置

韓擺渡鎮位於老淠河東岸,距六安市區7公里,縣道六蘇公路貫穿全境,在建的國家重點工程合武鐵路、六潛高速公路穿鎮而過,交通便捷。

農業發展

韓擺渡鎮農業
韓擺渡鎮物產豐富。這裡地勢平坦,屬淠河沖積平原,土壤肥沃。農作物以水稻、油菜、小麥、玉米、大麻、蔬菜為主,尤以大麻最為獨特,是六安大麻的主產區,麻皮纖維質量優良。境內淠河砂石資源豐富,鐵砂、黃砂開發已成為財政增收的新亮點。沿淠河灣區農民素有栽桑養的傳統習慣,成為發家致富的一條好途徑。畈區有蔣湖、梅湖、余湖和十二連塘等1000多畝的水面可開發養殖,發展水產業。

韓擺渡鎮經濟和社會發展較快。農業基礎進一步加強,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發揮近郊優勢,蔬菜產業逐步做大做強,輻射全鎮。建成了陸集精品蔬菜基地、百市集反季節蔬菜基地、眾姓橋等沿淠村胡蘿蔔生產基地,精品蔬菜遠銷上海、廣東各大超市,胡蘿蔔絲也暢銷省內外,成為韓擺渡鎮特色農產品。

集鎮建設

集鎮建設穩步推進,建成了韓擺渡小集鎮商貿大街,新建了馬家庵小集鎮農貿市場,集鎮市場配套設施日趨完善。教育、廣播、電視、衛生事業全面進步。2所中學、20所國小教學條件和1所衛生院醫療條件有了較大改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景區景點

皖西山川錦繡,人文薈萃,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並以其山水兼得、名勝眾多而躋身於安徽旅遊大市行列,成為全省六大旅遊區之一。2003年,接待境外遊客2123人次、境內遊客13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90億元。

韓擺渡鎮壽陽八景
壽陽八景

中國地方志多有“八景”記載,有的難免牽強附地,實為湊數而列。但出現在明嘉靖《壽州志》上的“壽陽八景”,到是實實在在令人嚮往的去處。州人的“八景”詩曰:“紫金迭翠看秋楓,硤石量嵐對峙雄,古洞三茅留勝跡,八公仙境樂無窮,東津曉月晨多趣,西望湖光晚照紅,串串珍珠泉水涌,壽陽煙雨似瓊宮”,寥寥數語,把每一景觀的特色勾勒出來了。
壽陽煙雨 風雨瀟瀟,煙霧茫茫,當你登上城樓,或立足八公山巔,那古城倩影如蓬萊仙境,似海市蜃樓。明傅君錫《壽陽煙雨》詩讚嘆曰:“幾回憑眺難收拾,仿佛王維畫裡詩”。
西湖晚照 “湖畔湖明淑氣融,流光蕩漾水天空。影拖岸柳連波綠,晴醉汀花逐浪紅。兩兩漁舟催晚景,聲聲牧笛送春風。行歌人向長堤出,遠岫參差淡靄中。”這是清人周方升寫的《西湖晚照》詩。這裡所說的西湖,是指壽縣城西門外的壽西湖,《水經注》中稱為尉升湖。湖周五十里,古與淮河、淝河連為一體。今日雖已不見當年茫茫湖水,但夕陽西下彩霞滿天之際,信步登上西門城頭,那長河落日、金色湖波,足使你陶醉。
東津曉月 東津古渡在城東門外的淝水上,有石橋一座,這裡除了是淝水之戰要津而聞名遐邇外,還是東淝河通往淮河的咽喉,是南北水路的樞紐。古往今來商賈船隻多聚於此。曉月當空,水天一色,石橋、扁舟、漁水、波光組成一幅良晨美景,騷人墨客以一睹為快。
紫金迭翠 八公山東北側有一峻峰名紫金山。明嘉靖《壽州志》載:“紫金山在州東北十里,古傳山有黃金色,故名”。又傳淮南王劉安與八公埋金在山,山民常在叢莽間拈得,所以此山叫紫金山。
紫金山從八公仙境中脫穎而出,單獨成為壽陽一景,不是沒有道理的。她那婀娜婷立的英姿、青翠欲滴的山色,激發了多少遊人的雅興。讓我們欣賞一首清人《紫金迭翠》詩吧!
層巒繞郭列雲屏,幾曲參差對晚汀。
晴有兩痕留石色,日隨嵐氣變山形。
一條微界飛流白,萬木都歸積靄青。
延矚待尋軒豁處,閘皋重葺畫詩亭。

韓擺渡鎮韓擺渡鎮
珍珠湧泉 出城北門兩公里的風凰山腳下,有一方用石塊砌成的池子,清澈見底,泉水汨汨,這就是名揚四方的珍珠泉。池正北面有刻著“珍珠泉”三字的石碑,兩旁有“珠泉洗盡貪污氣,碧水長流正氣風”的對聯。
據載八公山有二十四泉,以珍珠泉為最佳。珍珠泉,亦名咄泉,因其涌珠串串,咄咄有聲而得名。《玉平寰宇記》稱:“若人至其旁,大叫則大涌,小叫則小涌;若咄之,涌彌甚。”這絕世奇觀,曾博得多少遊人的驚嘆。陽光下,一池清泉,五光十色,串串涌珠,光彩奪目。泉水甘洌爽口,既是沏茶的上品,又是八公山豆腐得天獨厚的專用水。由於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現已辦起八公山礦泉飲料廠,生產出大批優質飲料,博得消費者好評。
硤石晴嵐 州人孫少侯重遊硤石山口詩曰:“硤石留奇蹟,千年仰禹功,長淮開戶牖,大地辟鴻蒙,水激盤渦險,天高巨野空,平生遊覽處,一別五秋風。
硤石,亦稱硤山口,在城北九公里處,是淮河第一硤。 《水經注》稱:”淮水過壽春北,右合淝水,又北經山硤中,謂之硤石。“兩岸峭壁如削,淮水奔流而過,水霧飄渺,雲煙莫測。傳說這一大自然傑作,是大禹治水時懲治阻水的黑龍,一鞭劈開了硤山,留下了今晶之壯觀。
茅仙古洞 位於城西北十公里處的三峰山。傳說古時有名叫茅盈、茅固、茅衷的三兄弟雲遊到此,見洞幽山秀,遂隱居洞中潛心修煉,後是道成仙,太上老君拜為司命真君、定錄真君、保生真君,世稱“三茅君”,所以這裡的山洞叫“茅仙古洞”、“三茅古洞”,令人統稱之“茅仙洞”。中峰山腰是茅仙古寺,寺前有一塊幾百平方米的平地,登上石階,穿過依山的正殿,便能進入茅仙洞。洞口徑五尺多,洞深五丈,用青磚鋪地,再里進則洞狹不能入,傳說此是“無底洞”,可遠通蓬萊仙閣。此洞今屬鳳台縣,已闢為旅遊勝地。
八公仙境 古人把方圓幾十城面積的北山稱為“八公仙境”,因為這裡是淮南王劉安與八公仙去之所;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戰的古戰場;是名勝古蹟密布,風光秀麗的地方。
如果你有興到古城一游,可以親眼去欣賞“壽陽八景”的風采,可你別忘了古城裡還有“內八景”之說呢!你可按照我所指的位次去一飽眼福吧。
內八景是:門裡人(通淝門內)、三眼井(南過驛巷)、蛇吞相(賓陽門內)、當面鼓對面鑼(定湖門內)、三步兩橋(大寺巷與北梁家拐巷口交接處)、城裡城)在報恩寺大雄寶殿內)、石抵頭(在大雄寶殿門前廊柱上)、無梁廟(在北門城樓頂上)。
韓擺渡鎮韓擺渡鎮
淝水之戰古戰場——八公山

八公山又稱淝陵山,為省級森林公園,南距壽春古城2公里,有11座山峰相連,總面積1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41.2米。山體雖不高,但由於周圍均是平均海拔20多米的平原,則顯示出八公山諸峰的高大雄偉。“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相傳淮南王劉安在此山招徠八位術士煉仙丹,尋求長生不老之術,故而得名,留下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淮南雞犬”等成語典故和豆腐的製作方法。八公山有藏龍臥虎之勢,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383年,著名的秦晉“淝水之戰”主戰場就在八公山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都典出於此。當年苻堅的“驚馬坡”,晉軍搶渡的“東津古渡”和“謝公祠”等古蹟猶在。八公山現有淮南王劉安墓、廉頗墓、淮王丹井、珍珠泉、瑪瑙泉升仙閣、奶奶廟等景點30多處。
八公山是一座古老的山,又是一座神奇的山。在它的西南麓曾發現遠古恐龍化石,在它的東麓也發現了約一億年前的古象巨齒化石。國外學者稱讚這一地區“將成為世界古生物科學的聖地”。按旅遊發展規劃,八公山劉老碑附近將建立“前寒武紀地層地質剖面保護區”,以提供科學考察和科普教育

安徽鄉鎮

安徽省(英語:Anhui Province 漢語拼音:ānhuī shěng)。中文簡稱“皖”,英文簡稱Anhui 。省會合肥市,共有17地級市,44市轄區,5縣級市,56縣。下面介紹一下它們的鄉鎮風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