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鄉[西疇縣]

柏林鄉[西疇縣]
柏林鄉[西疇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柏林鄉位於西疇縣南部,距縣城西灑57公里,距州城79公里,距越南邊境40公里,乃是國人皆知的老山戰區駐地,有“雲霧繚繞,八角飄香”的美稱,地處雲貴高原南緣斜坡地帶。東南面與麻栗坡縣的八布鄉、金廠鄉、麻栗鎮接壤,西面與本縣的興街鎮毗鄰,北面與本縣的坪寨相望。地勢南高北低,峽谷較深,溝壑縱橫,山峰遍布,屬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境內最高海拔1769米,最低海拔645米,平均海拔1140米,平均氣溫14.6度。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柏林鄉柏林鄉
2005年末,全鄉總人口11382人,比上年增24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46‰;農業人口10937人,占總人口的96.09%;境內居住著漢、壯、等五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167人,占總人口的19.04%。人口密度165人/平方公里。有耕地8610畝,其中:田:2888畝,占耕地面積的33.54%。工農業總產值實現2046萬元,比上年增長8%,其中:工業總產值實現168.4萬元,比上年增長16.94%;農業總產值實現1349.3萬元,比上年增長8%。糧食總產量426.23萬公斤,比上年增長2.34%。鄉鎮企業總收入1269.3萬元,比上年增長12.33%。地方財政收入16萬元。農民人均有糧389公斤,人均純收入931元,分別比上年增加17公斤、65元。

特色產業

馬場山芋

柏林鄉特產

馬場地處大別山余脈的丘陵地帶,最適宜山芋種植,至今已有千年歷史。當地傳說明洪武皇帝的舅舅曾在此種植過,並一度成為貢品。近年來,引進的脫毒山芋增產幅度大,質量好,薯皮興滑,裂薯少,顏色好,澱粉0.6-2個百分點,食用品種含糖量增加1%左右,抗性強。馬場脫毒山芋是利用現代高科技生物技術把病毒從山芋中分離出來,再用這種沒病毒的山芋擴繁、選種育苗,防止山芋栽培中退化。

柏林香米

柏林香米又名香禾米、香稻,西漢時已有種植。香大米是稻穀的一種,這種稻穀長在田裡就有一股香氣,抽穗揚花期香味尤烈。碾出的香米雪白滾圓,做成飯香味四溢。其“濃香”之謎,經專家研究揭曉,除品種原因外,系產地土壤及地下水含鋅、錳、鑭、鈦、釩、鈷、鍶等微量元素所致,異地則不得。柏林香米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被譽為“糧中珍品”。唐代曾被列為貢米。

柏林白鵝

柏林鄉柏林白鵝
柏林白鵝體軀長大而寬,體長達80-100厘米,公鵝體重5公斤左右,母鵝4公斤左右。白鵝全身羽毛潔白色,多以圩區放養為主,以青草,蔬菜、種籽、糠麩、秕谷等為食,生長9個月左右性就成熟。肉鮮嫩,可燒、渣、燉、醃製後蒸之,香味四溢、食之回味無窮。其湯有清熱解毒、潤膚的功能。主治癰瘡腫毒、手足皸裂。

茶葉

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通過引老闆、扶龍頭、走公司加基地聯農戶,產供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發展路子,逐年擴大投資,管護好已有3000畝優質茶葉基地,並逐步更新茶葉品種,力爭到2010年發展國家級良種茶(無性系)4000畝,以深加工,精包裝,打響柏林生態雲霧茶品牌。

蘋果

到目前為止,全鄉種植草果1400畝,年產乾果18.7萬公斤,主要分布在三板橋村民委員會的瓦廠、田灣、毛竹山、上下粗糠等幾個村民小組。

集鎮建設

柏林鄉柏林鄉
鄉人民政府把發展鄉鎮企業列入全鄉經濟工作的重點。認真貫徹執行縣委、縣人民政府關於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優惠政策,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同時,還積極做好招商引資協調服務工作,全力在全鄉營造寬鬆、穩定的投資環境。充分利用我鄉的資源優勢,積極引進外商投資,興建了總投資1200萬元裝機容量為4000千瓦的無咪山電站,並改擴建了柏林電站,預計可實現稅收10萬元,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財政收入。

名勝古蹟

柏林鄉柏林鄉名勝古蹟
柏林鄉宋圩村東林庵

中國共產黨舒城縣最早的黨組織-----中共舒城縣特別支部,機關舊址東林庵,位於柏林鄉宋圩,現在是宋圩村村部,房舍仍保持原貌。草房九間,四合院,座北向南,正房5間,東西包廂各兩間,院內立有“黨史”石碑一塊,兩株扁柏已有100多年。1980年9月被舒城縣人民政府決定為“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刻有石碑,鑲嵌於圍牆上。
1931年7月,在中共中央巡視員劉敏,原共青團皖西臨時分特委組織部長儲鳴谷指揮下,春秋山、秦家橋兩支部合併成立為中共舒城特別支部,隸屬中共合肥中心縣委,轄春秋山、秦家橋兩個支部。1932年7月,特別支部擴建為特別區委,同時建立宋家圩支部,將原屬中共六霍合縣二區委領導的張母橋支部,劃歸舒城特區委領導,時特區委轄春秋山、秦家橋、張母橋、宋家圩四個支部。1933年春,建立城區支部和廬江、東湯池小組,時轄5個支部,1個小組,黨員50餘名,9月特區委遭敵破壞,書記宋於斯病故,遺職由風仞千短期代理,不久風仞千、汪伯民等被迫轉移外地,所轄黨組織均遭破壞。

柏林鄉柏林鄉古城址-----花城、余家城
柏林鄉古城址-----花城、余家城

花城,又名花家城,竹子市,花園城。位於柏林鄉花城村,在縣城西,距縣城6公里,海拔82米,四周平原地帶,城內現有村莊3個。城呈正方形,長、寬各1000米,四方有相對城門各1座,城牆外四周有護城河,東、西、北面護城河尚存,南面護城河改為稻田,但遺蹟可辯。四邊城垣基猶存,高約2.2米,基寬13.8米,頂寬9.8米,均夯土築成,夯土層厚13厘米。城內東南角內有一高地,高1.5米,俗稱“獅子地”,有居住區遺址。據當地居民說城內原有水井6口,現已平沒,在此掘土尺余深,可見石板路,城內北側有高地,俗稱大古墩,有1座漢墓。1984年11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余家城,位於柏林鄉秦家橋村,在縣城西北,距縣城9公里,舒(城)張(母橋)公路穿城而過(12公里),海拔82米,城呈正方形,東西長各1000米,南北寬各950米,四周城牆殘基猶存,高約2.6米,基寬18.5米,頂8.8米,城內現有村莊5個,南、北、西護城河尚存,東護城河已廢,城內外早墾為農田。曾在城內採集到漢代筒瓦及陶罐殘片。據古碑略記:“梁天監時,汝陽皋城多盜,有米璜者官晉司戶,晉亡棄職歸里合米,繆匡、郁、邵、口六姓築城堡鄉里。唐初有司具狀以聞,詔令寇未平仍藉該城保障云云”。清光緒《續修舒城縣誌》又記:“清雍正年間呈邑人余廷俊構宅城隅”。今城內多餘姓,乃余廷俊後裔。

招商引資

柏林鄉柏林鄉
本鄉不斷完善招商引資政策,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拓寬服務領域,為項目建設營造寬鬆和諧環境;各部門全力配合,團結協作,嚴格獎懲,最佳化環境,增強吸引外地客商投資能力。1-6月,我鄉共引進招商項目8個,其中續建項目1個,新建項目6個,正在洽談項目1個,總投資8940萬元。1-6月實到外資1900萬元,占縣下達任務2160萬元的88%,比上年增長38.9%。

續建項目竣工投產,新建項目運行正常。由合肥李舒南先生於2007年來我鄉蔡店集鎮投資興辦的“舒城縣恆源油脂有限公司”生產糠油產品企業,該項目總投資600萬元,實際到位固定資產投資600萬元,其中2007年到位資金450萬元,今年到位資金150萬元,目前該項目已竣工投產;合肥市程柱先生於今年2月在本鄉秦橋村投資興辦的“新陽光奶牛養殖場”奶牛養殖企業,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目前該項目已投資500萬元;合肥市儲茂群先生於今年元月在我鄉蔡店集鎮投資興辦的“舒城茂順磁電材料廠”,項目總投資300萬元,現已投資300萬元,工程全部竣工,今年6月中旬已投產;高郵市吉文翠女士於今年元月在我鄉楊店村投資興辦的中峰大酒店以住宿、餐飲為主的飲食服務企業。項目總投資380萬元,目前已投資400萬元,於今年6月上旬工程竣工,現已正式營業;合肥市吳凱先生來我鄉秦橋村投資200萬元,興辦以養蝦為主的水產養殖場,現已投資100萬元;東南教育諮詢服務公司與我鄉柏林職高聯合興辦“合肥東南數控教育中心”,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目前已投資300萬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