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濤

曹雪濤

曹雪濤,男,漢族,1964年7月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少將軍銜,免疫學專家,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南開大學校長。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曹雪濤曹雪濤
1981年至1990年,在第二軍醫大學攻讀本科、碩士博士學位;

1990年至2010年,於第二軍醫大學擔任免疫學教研室講師、教授、免疫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兼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全軍免疫與基因治療重點實驗室主任、醫學免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0年0月至2011年0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

2011年0月至2015年11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副校長;

2015年11月至今,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

現任南開大學校長。

中共十九大代表。

任免信息

2018年01月03日,中組部在南開大學宣布,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任南開大學校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是以樹突狀細胞為重點的基礎免疫學和新基因的發現及免疫新分子功能的研究、腫瘤免疫治療和基因治療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主要成就

曹雪濤曹雪濤
曹雪濤院士對樹突狀細胞(DC)的免疫學和腫瘤的免疫與基因治療開展了比較系統深入的創新性基礎研究和臨床套用研究。發現了一種具有重要免疫調控功能的新型DC亞群,且發現成熟DC在基質作用下能進一步增殖和分化;提出了DC的免疫調控新機制並發現其具有兩類新的功能。從DC自主發現124條全長新基因並研究了20餘條的功能,發現的12種新分子獲得HUGO正式命名。提出了免疫與基因治療腫瘤的新途徑並開展了其套用研究。

在國內完成的工作以通訊作者在NatImmunol、Blood、JImmunol、CancerRes、JBC等SCI收錄雜誌發表論文101篇(影響因子>5分有27篇,其中10分以上6篇、28分一篇),主編專著3部,是國家973免疫學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的負責人。

以第一申請人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6項,合作申請27項,已經獲得授權13項。牽頭研製的4種生物高技術產品已試用於臨床(其中2種已獲國家新藥證書)。

1998年4月,8發現第一條基因,曹雪濤率領免疫學教研室已做了50000多個基因片斷測序,其中有3000多個片斷為人類首次發現,已獲得人類全長新基因124條。

1995年開始,他把樹突狀細胞作為主攻方向,使其成為一項包括免疫學、腫瘤學、人類基因組計畫、基因免疫治療等學科共同交叉的立體性課題研究。

2004年,曹雪濤領銜的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首次在國際上發現的一種具有獨特調控功能的新型樹突狀細胞亞群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雜誌《自然·免疫學》上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成為該雜誌創刊以來首次刊登由我國科學家自主取得的創新性成果,並得到了國際免疫學界的高度評價。如何在基礎免疫研究的核心領域、關鍵技術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實現我國的免疫學事業的根本性突破?曹雪濤敏銳地發現,樹突狀細胞是人體內數量極少且功能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它為人體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免疫學“防禦機制”。如果在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將為設計新型疫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曹雪濤曹雪濤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和浙江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lnc-DC的長鏈非編碼RNA控制了人類樹突狀細胞的分化。這些重要的研究結果線上發表在2014年4月18日的《科學》(Science)雜誌上。領導這一研究的是我國著名的免疫學家曹雪濤(XuetaoCao)院士。在這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利用廣泛接受的、誘導外周血單核細胞分化為人類樹突狀細胞的模型,進行轉錄組微陣列分析和RNA測序,鑑別出了唯獨表達於人類DCs中的一種長鏈非編碼RNA:lnc-DC。他們證實抑制lnc-DC可破壞體外人類外周血單核細胞以及體內的小鼠骨髓細胞分化為DC,並減小了DCs刺激T細胞激活的能力。進一步的機制研究證實,lnc-DC是通過激活轉錄因子STAT3來介導這些效應的。lnc-DC直接結合到細胞質中的STAT3上,通過阻止STAT3結合SHP1及被去磷酸化,促進了STAT3tyrosine-705位點磷酸化。新研究確定了一個調控DC分化的lncRNA,並擴寬了已知的lncRNA作用機制。

原始出處:PinWang,YiquanXue,YanmeiHan,LiLin,CongWu,ShengXu,ZhengpingJiang,JunfangXu,QiuyanLiu,andXuetaoCao.TheSTAT3-BindingLongNoncodingRNAlnc-DCControlsHumanDendriticCellDifferentiation.Science,18April2014;DOI:10.1126/science.1251456。

2016年7月,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團隊發現,DNA甲基化酶Dnmt3a能使天然免疫細胞針對病毒感染處於一種敏感狀態,一旦識別病毒入侵就可以顯著產生干擾素和啟動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該發現揭示了抗病毒免疫應答新型表觀遺傳機制,也為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治提出了新的潛在分子靶標。成果發表於《自然—免疫學》。

獲獎記錄

曹雪濤曹雪濤
第十一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3)、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1999)。

200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2年6月,獲得第九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

2015年12月8日,在《自然》雜誌舉辦的“2015科研·創新·創業國際研討會”上,曹雪濤被授予2015年《自然》傑出導師獎,並與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院長鄧興旺共同獲得中國北方終身成就獎。

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揭曉,曹雪濤課題組的研究項目《樹突狀細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調控及其來源的新基因的功能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殊榮,實現了軍隊醫科院校這個獎項零的突破。

2016年6月1日,曹雪濤研究員憑藉“樹突狀細胞與免疫調控、免疫治療的研究”獲2016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生命科學獎。

2017年10月16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公布了今年新當選院士名單,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曹雪濤當選外籍院士。

社會任職

曹雪濤曹雪濤
曾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第二軍醫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博導。歷任浙江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計畫”特聘教授、國家973免疫學項目首席科學家、“十五”863計畫生物技術與現代農業領域專家。
國家免疫學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973免疫學項目首席科學家,“十五”863計畫生物技術與現代農業領域專家,任中國免疫學會腫瘤免疫與生物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青年科協副主席、《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主編等。

社會評價

曹雪濤曹雪濤
在生命的年輪上,曹雪濤也早早刻上輝煌的印記---1994年,曹雪濤著手創辦《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誌》。

1996年,雜誌成為國家正式一級專業核心期刊。

由他領軍的免疫學教研室,在腫瘤的免疫和基因治療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套用價值的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3種基因藥物通過國家藥審進入臨床試用。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

歷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是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創意策劃,並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等首都十家主要新聞單位共同主辦的,每年開展1次。活動自1990年推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廣大青年的積極參與,現已成為社會認同度較高的一項授予傑出青年人才的崇高榮譽。
第一屆1990年聶衛平 魏書生 王振國 勾艷玲 楊吉奎 黃志紅 李登海 李潤虎 蔡偉素 張思榮
第二屆1991年烏力吉 朱重慶 李志軍 楊露 楊建秋 張奇 張喜武 林莉 周林 賀學禹
第三屆1992年葉喬波(女) 陳章良 潘小揚 台震林 王遂舟 楊志貴 白春禮 辜勝阻 郝進然
第四屆1993年何玉銘 張山 鄭天一 姜戰林 郭雷 庹震 梁衛 董明玉
第五屆1994年王永良 王富龍 張少鴻 李玉虎 姜偉 郭寶印 徐洪剛 謝世梅(女) 謝軍(女) 崔桂亮
第六屆1995年呂有珍(女) 呂樹文 許永楠 孫廣信 孫玉勝 張思民 陳肇雄 秋雲(女) 曹建明 葛健
第七屆1996年王成強 呂永傑 孫俊福 吳一堅 宋芳蓉(女、土家族) 陳新民 周鑫全 哈木拉提·吾甫爾 龔允沖 假拉(藏族)
第八屆1997年烏蘭(女、蒙古族) 葉龍 馮鞏 李永波 李建保 吳國迪 沈方泉 趙滿堂 戰連傳 簡純林
第九屆1998年小香玉(女) 劉金虎 呂植(女) 李小松 孟富強 昝聖達 柏耀平 袁亞湘 譚和平
第十屆1999年丁榕(女) 鄧偉 劉誼 呂岩松 孫雯(女) 吳奇修 張榮(女) 張慶偉 李洪濤 侯新民
第十一屆2000年於果 烏日更達賴 白岩松 龍新平 伏明霞 許京軍 李大有 南存輝 袁家軍 曹雪濤
第十二屆2001年于魁智 尹祥美 王辰 母連雲 伊力汗·奧斯曼 劉小寧 張偉平 楊桂生 周繼紅 黃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