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志勇

盛志勇

盛志勇,1920年7月1日出生於上海,創傷外科學家、燒傷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一級教授、主任醫師 。 盛志勇主要從事創傷、燒傷外科臨床和實驗研究數十年,為中國創、燒傷專業開創者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20年7月1日,盛志勇出生在上海一個醫生家庭。

1942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

1947年,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醫學院進修。

1948年,回國,擔任上海滬東醫院主治醫師。曾任上海紅十字會第一醫院主治醫師。

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獲何梁何利進步獎。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盛志勇 盛志勇

建國後,歷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實驗外科系副主任、副研究員,解放軍總醫院、軍醫進修學院創傷外科主任、教授,解放軍第三0四醫院副院長,總後勤部衛生部醫學科技委員會常委。

盛志勇在中國國內最早從事創傷、燒傷放射複合燒傷的研究,在燒傷治療中,倡導了休史期復甦加用全血、血液動力學監測指導輸液量、CO2張力計監測和山莨菪鹼改善腸道血供、證實燒傷後氧自由基損傷和防治的重要性及休克大面積切痂等,使燒傷臨床治癒率達99.6%,LA50達98%(III度LA50%86%)。指導完成低溫儲存皮膚的研究和套用;進行了創、燒傷後腸道細菌與內毒素移位的研究,對創、燒傷後感染和膿毒症的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領導了解放軍軍“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關課題“創(燒)傷後多器官衰竭(MSOF)的研究”和防治工作。

50年代,在中國國內最早從事放射複合燒傷的治療實驗研究,初步闡明了病程規律和治療方法。提出細菌內毒素可能是產生燒傷後膿毒症的主要原因。套用山莨菪鹼改善胃腸道供血以降低細菌內毒素的移位、套用氧自由基清除劑以減輕重灌流損傷、休克期大面積切痂等,通過臨床實踐和動物實驗,提出燒傷休克治療應達到三個目標。深入研究了燒傷膿毒症和多器官障礙綜合徵的發生機制及防治措施,降低了發生率和死亡率。總燒傷治癒率達98%,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領導完成低溫儲存皮膚的研究,建立了中國國內第一家液氮保存異體皮庫。

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3項、其它獎24項。主編和撰寫專著27部,發表學術論文880餘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獲全軍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總後勤部授予“一代名師”,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8項,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1項。“燒傷的治療與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腸道細菌移位與內源性感染的研究”、“皮膚貯存的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創(燒戰)傷多器官功能衰竭發病機理和動物模型的研究”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並有2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3等獎,12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1958年開展放射複合燒傷的實驗研究。1960年提出了治療方案。六十年代對燒傷感染和細菌內毒素、休克、切痂植皮、血液流變學、免疫學、內臟併發症等有較深研究,並指導臨床實踐。至1985年的三十年間,主持收治二千一百六十四例燒傷病人,治癒率達95.6%。1973年成功地建立了液氮皮庫。著有《腹部外科手術圖譜》,編有《燒傷的治療和研究》等。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邢台、唐山大地震及成昆鐵路修建中的救傷工作。

70年代初,他從國外關於液氮儲存種牛精子的報導中得到啟示,開始液氮儲存皮膚的研究。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實驗研究,連續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建成國內最早的低溫異體皮庫,使皮膚移植後的存活率穩定在95%左右。

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是燒傷患者最嚴重的併發症,死亡率極高。通過臨床研究和大量動物實驗,盛志勇採用獨特的治療方法,使發病率由17.3%下降到6.9%,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由87.5%下降到40%。

某單位一位青年女職工因機房起火,全身95%燒傷,其中三度燒傷達90%, 伴有重度呼吸道燒傷,生命垂危。盛志勇先後為她進行了38次植皮和整容手術,最長的一次手術近8個小時。植皮時要在巴掌大的異體皮上挖160到200個小孔,再把小米粒一樣大的自體皮相間植入孔內。光取病人的頭皮移植就達30多次。為了使病人完全康復,他堅持進行了20年的追蹤治療。這位女工和正常家庭主婦一樣,能用失去十指的雙手包餃子、編織、桌球,還建立了幸福美滿的家庭 。一位美國教授看了錄相後驚嘆:這是發生在中國的人間奇蹟!

盛志勇年逾八旬,但思維活躍,他的目光永遠盯在世界醫學的最前沿。進入90年代,他和他的同事們在燒傷領域開始了新的探索,並在中國國內最早研製出適用於燒傷患者塗用的化妝油彩,解決了淺度燒傷癒合後皮膚色素沉著的問題。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他們還總結出一套不同手法的體療按摩和系列功能康復療法。

•學術論著

主編和撰寫了學術專著24部,發表學術署名論文600多篇。盛志勇主編和撰寫了專著《燒傷治療與研究》,《燒傷新進展》和《現代燒傷治療學》等,發表論文200餘篇。

榮譽表彰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獲解放軍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並被後勤部授予“一代名師”,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0年由江澤民主席簽署通令榮立一等功,並被總後授予優秀科技人才建設伯樂獎。

社會任職

國燒傷學會會員,為國際燒傷學會資深會員。中華醫學會理事、燒傷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國際燒傷學會實驗診斷委員會委員。解放軍總醫院第三○四臨床部專家組組長、全軍燒傷研究所名譽所長,南開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燒傷外科學會主委、中華創傷外科學會常委、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中華燒傷雜誌名譽主編、解放軍醫學雜誌主編、中華創傷雜誌名譽主編、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雜誌副主編、國際燒傷學會資深委員及Burns雜誌編委。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高級顧問。美國科學促進學會和國際外科學會會員、美國創傷學會、加拿大創傷學會和以色列燒傷學會榮譽會員。白求恩(加拿大)客座教授,為國際燒傷學會資深會員。

人物評價

盛志勇是中國最早從事燒傷、創傷的研究人員,在醫療過程中,創作了燒創傷理論依據,多次領導解放軍公關課題,為中國的醫療乃至世界的醫療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