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新生

姚新生

姚新生(1934~ )中藥及天然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人。1955年畢業於東北藥學院藥學系。1983年於日本東京大學獲得藥學博士學位。現任暨南大學藥學院教授。長期致力於中藥與天然藥物活性成分及其套用開發研究。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姚新生 姚新生

姚新生(1934.10.24- )中藥及天然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人。1955年畢業於東北藥學院藥學系。1983年於日本東京大學獲得藥學博士學位。現任暨南大學藥學院教授。長期致力於中藥與天然藥物活性成分及其套用開發研究。主持研製的《中藥線麻葉注射液》獲全國科學大會獎。近二十餘年來,先後從中藥薤白、人參、蓽解、銀杏葉等中先後分離、鑑定了500餘種化合物, 100餘種為活性成分,約200餘種為新化合物。在國內外申請專利30項, 已授權6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5項成果8次獲獎,研製開發新藥4項,主編出版專著及教材4部。

研究工作

長期從事中藥天然藥物化學教學研究工作。已培養了24名博士(其中1名被評為教育部2000年全國百名優秀博士)、8名碩士、3名博士後;正在培養博士生15人、碩士生10人。迄今已在國內外學術雜誌上發表了200餘篇文章,91篇被SCI收錄;申請了25項專利,成功研製開發新藥4個,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項,應邀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並做大會特別演講二十餘次。

任教情況

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藥學學科評審組召集人、全國博士後管委會醫學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醫中藥學科組長等社會職務。目前,除繼續擔任瀋陽藥科大學天然藥物化學教研室教授外,還擔任由瀋陽藥科大學與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合資組建的“深圳中藥天然藥物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雙聘教授、暨南大學藥學院名譽院長兼中藥天然藥物研究所所長等職務,並擔任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評審委員、全國博士後管委會醫學專家組成員、遼寧省科協副主席等社會職務。

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現在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藥學評議組召集人、國家自然基金委中醫中藥學科評審組組長、全國博士後管委會醫學專家組成員、國家新藥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遼寧省藥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協遼寧省副理事長等職。是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中國藥理學通報等雜誌的編委。

研究方向

中藥及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中藥複方作用物質基礎及作用機理的研究

採用生物技術進行中藥生理活性成分的生產研究

具體研究

姚新生教授長期從事中藥及天然藥物化學教學及研究工作。文革前後先後從事了重要人參、線麻葉、淫羊藿、板蘭根等活性成分研究工作,研製開發了用於治療大動物腸梗阻的線麻葉注射液、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羊霍片(商品名新神靈片)及治療肝炎的板蘭根注射葉(商品名201注射葉),均獲衛生行政部門批准投產。線麻葉注射液並獲得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81-1983年在日本留學期間,從事前列腺素生物合成抑制劑的研究,首次採用活性追蹤分離方法從中藥軟紫草中追蹤分離得到5種微量抗炎活性成分,並採用波譜解析技術測定了他們的結構。其中3種為新活性成分,由此在日本申請獲得了兩項物質專利。回國後至今,先後研究了薤白、獨活、銀杏葉、粉背蓽解、了哥網、龍葵等十餘種中草藥的抗血栓及抗癌活性成分,分離並測定了上百種活性成分的結構,其中新化合物約三十種,在國內外學術雜誌上先後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應邀在國際學術論壇商進行大會講演約12次,其中僅應邀訪問日本即達15次以上。申請了8項專利,研製開發成功銀杏葉口服液、銀杏葉標準提取物的產品。

社會職務

深圳中藥天然藥物研究中心主任;

瀋陽藥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學術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學位委員會副主任;高級技術職稱評定委員會副主任;

遼寧省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瀋陽市政府科技顧問;

大連理工大學客座教授(2002.8~ ,)

山東醫學科學院客座教授(2001~ )

山東大學兼職特聘教授(2001~ )

華中理工大學同濟藥學院名譽教授(2002~)

浙江大學藥學院客座教授(2001~)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客座教授(上海,2001.2~)

浙江中醫學院顧問及客座教授(杭州,2001.7~)

台灣中國醫藥學院榮譽教授(台中,2000.10~)

日本國九州大學客座教授(福崗,2000.10.1~2001.9.30)

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2002~);

生命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三屆學術委員(2000.10~ );

植物化學與西部地區植物可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2002~ );

天然藥物與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生物醫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2002~);

深圳中藥天然藥物研究中心主任(2001.7~)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生物技術研究部首屆學術委員會委員(2002.8~ )

香港理工大學藥物研究及現代中藥研究所顧問委員會委員(2002.4~2005.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資源利用與保護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1996~)

北京大學中醫藥現代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2001.2~,);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藥學學科評審組召集人;

全國博士後管委會醫學專家二組副召集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評審委員會委(1995-2002);

國家新藥研究與開發專家委員會第二屆委員(國家新藥研究與開發領導小組,1998.1~)

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2002~);

國家新藥評審專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六屆、第七屆學科評審組成員(1996.5~2000);

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2002.5~);

中國執業藥師協會常務理事(2003.2~);

中國遼寧省科學技術協會副理事長(1998~2002)、榮譽會員(2002.6);

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協會理事;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藥學發展基金委員會理事;

香港大學基金委員會(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UGC)優先領域(Area of Excellence,AoE)聯合管理局(Consortium Management Bord)科學顧問(2002.);

日本漢方藥研究振興財團評議員(2002-);

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學術顧問(2000.12~,)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編委;

《中國藥物化學》雜誌副主編;

《世界科學技術:中藥現代化》雜誌編委(科技部主管); 《醫藥世界》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處方藥雜誌》編委(國家藥品監督局主管);

《中國中藥雜誌》編委會副主編;

通化市政府科學顧問(2001~ ),

成都市政府科技顧問(2002.11~);

桂林市政府科技顧問(2002.12~);

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01.1~);

國家中成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同仁堂發展專家委員會委員(1999.2~);

微芯生物技術公司科學顧問(2002.4~),

上海實業公司科學顧問(2000~),

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名譽研究員(2001.5~)

承擔課題

1、清熱解毒類名優中成藥的作用機制和物質基礎研究 廣州市中藥現代化重大科技專項 主持 2004.8~ 2007.8

2、100種中藥提取物製備 香港賽馬會研究院(橫向) 主持 2003.12 ~2004.7

3、抗腫瘤中藥新藥白頭翁總三萜的研製 廣東省關鍵領域重大突破項目 參加2003.12 ~2007.12

4、抗腫瘤中藥新藥BTW的研究 廣州市重點科技攻關專項 參加 2003.12 ~2007.12

5、蠶桑功能活性物質利用研究 國家繭絲綢發展基金 參加 2004.7 ~2007.7

6、藏藥質量標準研究 青海奇正藏藥廠(橫向) 參加 2004.7 ~2005.7

7、四種山芝麻的抗炎活性及指紋圖譜比較研究 橫向 參加 2004.10-2004.12

8、LET中藥藥理研究 橫向 參加 2005.1-2005.12

9、抗癌活性化合物YFS的體內代謝和生物轉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參加及指導2004.1~2006.12

10、南海紅樹林真菌抗腫瘤活性物質的篩選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參加及指導 05.1-06.12

11、適合高通量篩選中藥樣品庫的建立 國家中醫藥局項目(2004.1~2006.12)2

12、抗癌天然活性成份呋甾皂甙的全合成衍生物製備及結構修飾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2001.1~2003.12), 主持

13、海洋動植物中活性先導化合物的發現與最佳化 科技部863計畫(2002.1~2003.12), 主持

14、海洋微生物中抗癌等活性先導化合物的發現與最佳化 科技部863計畫(2002.1~2003.12), 主持

主要論文

趙峰,室田誠逸,森田育男,姚新生,抗氧化劑對牛主動脈內皮細胞NF-kB激活的抑制作用,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2000,32(4):342-346

林厚文, 易楊華, 姚新生, 吳厚銘, 釜野德明, 中國南海總合草苔蟲抗癌活性成分研究 II 總草苔蟲內酯的超強抗癌活性,《中國海洋藥物》雜誌,2001年第2期(總第74期),1-3

林厚文, 易楊華, 姚新生, 吳厚銘,中國南海總和草苔蟲抗癌活性成分研究 III Bruostatin 10,11,18的分離鑑定及其體外抗腫瘤活性,中國海洋藥物,2001年第4期(總第76期),1-5

榮譽獎勵

2000年獲香港理工大學傑出學人稱號;

2001年在長春召開的中國科協學術年會上獲香港“求是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或獎金10萬元港幣(已全部捐獻給學校作為優秀特困生獎學金);

2002年獲遼寧省優秀專家稱號(中共遼寧省委員會、遼寧省人民政府,2002.4.5)。

申請專利

29項

1 01103675.3 咔唑生物鹼類細胞周期抑制劑、細胞凋亡誘導劑及其製備

2 01123987.5 咔唑類生物鹼衍生物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3 01123988.3 咔唑生物鹼類抗癌藥物及其製備

4 02109206.0 北纈草有機溶劑提取物的醫藥用途

5 02109400.4 一種具有鎮靜安眠作用的倍半萜類成分及醫藥用途

6 02109363.6 雙硫倫包合物滴眼劑及其製備方法

7 02109271.0 脫酸銀杏葉和脫酸銀杏葉提取物及其製備方法和套用

8 02132849.8 一種高穩定性抗白內障藥物

9 02109849.2 一種治療癌症的強心苷類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10 03111502.0 黃連、黃柏及三棵針總生物鹼的用途及其製備方法

11 03111501.2 番荔枝內酯類化合物及醫藥新用途和製備方法

12 03129469.3 總草苔蟲內酯用於製備抗SARS冠狀病毒藥物的用途

成功研製開發新藥4個。

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