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邊塞詩派

新邊塞詩派

新邊塞詩派詩歌出現於1980年代,新邊塞詩派詩歌的形成是以《綠風》詩刊為刊載媒介發表詩歌的詩人群不斷壯大的結果。

新邊塞詩派

新邊塞詩派詩歌出現於1980年代,新邊塞詩派詩歌的形成是以《綠風》詩刊為刊載媒介發表詩歌的詩人群不斷壯大的結果。

新邊塞詩派以詩歌作品描述新邊塞風情,歌頌西部精神為主,其代表人物是昌耀楊牧周濤章德益等現代詩人。

昌耀簡介

昌耀昌耀

昌耀(1936年6月27日—2000年3月23),原名王昌耀。中國偉大的民族詩人。籍貫湖南桃源。

1936年6月27日生於湖南常德市一個有著七個兄弟姐妹的大家庭。昌耀早年喪母。父親王其桂和伯父王其梅,從青年時代即投身革命。父親王其桂曾任薄一波領導的抗日決死隊的指導員,後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伯父王其梅早年即為中共黨員,曾是北京“一二·九”學生運動的組織者之一,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以西藏自治區最大的“走資派”受迫害身亡。昌耀的父親在解放戰爭中因從豫東軍分區作戰科任上逃回家,被視為叛離革命,後來雖然主動自首,但仍被判刑兩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在興凱湖船上作業時落水亡故,可能是有意落水,但求一死

1949年秋,昌耀在原籍桃源縣立中學讀書期間,即背著家人報名參軍,被湘西軍政幹校錄取,後因年小怕鬼,不敢起夜而常常尿床,被家人領回。轉年,他又偷著去部隊應召,於1950年4月被38軍114師政治部錄取為該師文工隊員。當時他只有13周歲。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師文工團。1953年,在朝鮮戰場上負傷後轉入河北省榮軍學校讀書。1954年開始發表詩作。1955年調青海省文聯。1958年被劃成右派。後顛沛流離於青海墾區。1979年平反。後調任中國作協青海分會專業作家。晚年隨團出訪俄羅斯。

其代表作有《劃呀,劃呀,父親們!》、《慈航》、《意緒》、《哈拉木圖》等。他的詩以張揚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奮見長,感悟和激情融於凝重、壯美的意象之中,將飽經滄桑的情懷、古老開闊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識,構成協調的整體。詩人後期的詩作趨向反思靜悟,語言略趨平和,很多詩作以不分行來表達,有很強的知性張力,形成宏大的詩歌個性。

昌耀於2000年3月患癌症後在醫院跳樓自殺,絕筆作為《一十一枝紅玫瑰》其出版的詩集有《昌耀抒情詩集》(1986)、《命運之書》(1994)、《一個挑戰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盤》(1996)、《昌耀的詩》(1998)等。2000年詩人過世後有《昌耀詩歌總集》行世。昌耀在中國新詩史上是一座高峰,其歷史地位已為人共識。

楊牧簡介

楊牧楊牧

楊牧,1944年3月出生在四川省渠縣,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流浪到中國西北部,曾在新疆度過25個春秋,當過工人,做過牧工,擔任過石河子市文聯副主席、兵團文聯副主席、自治區文聯副主席及《綠風》詩刊主編,八十年代末回歸故里,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委員會委員、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曾赴印度、義大利、俄羅斯、美國講學訪問。

他於五十年代發表處女作,七十年代後期重新習詩,出版有詩集《復活的海》《野玫瑰》《雄風》《邊魂》《荒原與劍》和長篇自傳《西域流浪記》等20餘部作品,

詩歌《我是青年》、小說《天狼星下》等作品多次獲全國大獎,部分作品被選入高等院校文科教材,還有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法、德、印度、羅馬尼亞等文字及國內少數民族文字,詩集《野玫瑰》被美國國家圖書館收存。作者曾先後出訪印度、義大利,還是“中國當代最喜愛”的十大中青年詩人之一和新邊塞詩人之一。

神秘的西部磨鍊了楊牧,也成就了楊牧。楊牧不僅與新疆結下了難解的生活情緣,也結下了難捨的文學情緣。  

楊牧熱愛西部,其創作之根深扎於大西北。他描寫邊塞風光、大漠奇景、多浪河畔的深情牧女、新疆的民族風情、鮮明的地域特色,使其詩作在新時期文壇上獨樹一幟。

周濤

周濤周濤

周濤  筆名:週遊、周·少年游  生日:1983年4月  出生地:河南省鄲城縣大陶營

14歲開始寫詩,作品見於《青年文學》、《詩選刊》、《河南作家》、《大河》詩刊、《新詩大觀》、《歲月》、《秦風》、《大河詩刊》、《東京文學》、《牡丹》、《牧野》、《三門峽文藝》、《河南工人日報》、《綿陽日報》、《安陽日報》、《東方菸草報》等。

入選《2008中國詩歌檔案》《80後朦朧詩選》《中國當代網路詩歌年選》(2008卷)《中國當代新詩選》等多個選本。

曾獲第二屆“屈原杯”全國詩歌大賽優秀獎。2008年8月參加首屆中原青年詩會,2009年4月參加第二屆中原青年詩會。2009年5月參加詩評家耿占春、詩人森子組織的“沁陽詩會”。有待印詩集《陌生一種》。大學時期曾被團中央、教育部評為“全國三好學生”。

詩 觀:詩是其他非詩的東西,是流自心靈暗河的極端歌唱。

詩歌信條:“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詩。”

詩歌風格:周濤自稱是80後詩歌的dreamer,在傳統的龍脈中豪飲先鋒,在中西方詩藝的臨界點獨自歌唱。他安靜寫作,以文修身,以詩會友。提倡淡薄詩人意識,融真實生活於文字血液,新詩應植根於更廣闊的思想文化背景和更大的美學關聯域中。

詩歌特點:可誦性、抒情性和先鋒性。

“在周濤的詩中,時而會感到有一種鋒芒,刺痛你。周濤並不武斷,他的詩是尊重事物本身的,他只是用語言的餘光照一下這些存在於黑暗中事物的原貌,並不驚擾它們。”

章德益簡介

章德益章德益

章德益浙江吳縣人1964年高中畢業後赴新疆,在建設兵團農一師五團勞動,當過宣傳隊編劇、農場教師等,並開始寫詩。

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大汗歌》(合作)、《大漠與我》、《西部太陽》、《黑色戈壁石》等。

1980年調至新疆自治區文聯任《新疆文學》(後改名為《中國西部文學》)詩歌編輯,1981年調任作協新疆分會專業創作員。部分詩作被譯成英、法等文字。為新邊塞派代表作家之一。

邊塞詩

何謂邊塞詩:以邊疆地區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的詩。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展於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現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詩》中所收的邊塞詩就達兩千餘首。

 

漢魏南北朝時期的邊塞詩

 (一)概況:

反映邊地戰爭的艱苦和征人思婦的相思苦。詩歌體裁以樂府詩為主。代表作品如: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曹丕的《燕歌行》、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憤詩》,徐陵《關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二)陳琳《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往水寒傷馬骨。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舉築諧汝聲。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作書於內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君不獨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住。結髮行事君,慊慊心意間。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詩人分別以旁觀者的口吻,邊疆戰士的口吻,家中思婦的口吻,真實的訴說了邊塞征戰之苦。語言素樸,構思獨特。代表了這一時期的邊塞詩風格。

隋代的邊塞詩

(一)概況:

邊塞題材較為普遍,甚至出現多位詩人同題唱和邊塞詩的盛況。詩歌體裁既有歌行體又有近體絕句。雖數量不多,也無一流作家,但促進了邊塞詩的發展。代表作品有:盧思道《從軍行》、薛道衡《出塞》二首等。

(二)《從軍行》簡析:

該詩為七言歌行體。詩中把塞外肅殺的氣氛和征人懷鄉,思婦閨怨的情思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意境優美,語言清麗流暢,對偶工整和諧。

“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 犀渠玉劍良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 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長風蕭蕭渡水來,歸燕連連映天沒。從軍行,君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白雪初下天山外,浮雲直上五原間。 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長風蕭蕭渡水來,歸燕連連映天沒。從軍行,君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唐代的邊塞詩

(一)概況:

1、邊塞詩和邊塞詩派

邊塞詩是唐代詩歌的主要題材,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像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邊塞生活經歷和軍旅生活體驗的作家,以親歷的見聞來寫作;另一些詩人用樂府舊題來進行翻新的創作。參與人數之多,詩作數量之大,為前代所未見。其創作貫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其中,初、盛唐邊塞詩多昂揚奮發的格調,藝術性最強。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是初唐寫作邊塞詩較多的作家,他的邊塞詩一方面題材開闊,內容包括:

A、邊塞風光;

B、邊疆戰士的艱苦生活;

C、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D、邊疆將士思鄉的情思。不僅內容涵蓋了盛唐邊塞詩的大多領域,而且格調高亢。

此後其他著名詩人如:楊炯、陳子昂、杜審言等人也創作邊塞詩。邊塞詩創作一時蔚為風氣。

盛唐是邊塞詩創作的鼎盛時期,湧現了著名的邊塞詩派,代表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王維高之燕歌行》、岑之《白雪歌》、 《走馬川行》等七言 長篇歌行代表了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即: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除此之外,盛唐大詩人李白、杜甫都寫過邊塞詩,這些邊塞詩成為他們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關山月》、《塞下曲》六首、《戰城南》、《北風行》……,杜甫的《兵車行》、《前出塞九首》、《後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詩人也有邊塞詩的名篇傳世,如王昌齡有《出塞》、《從軍行》,王之渙有《出塞》,王翰有《涼州詞》。盛唐詩成為邊塞詩創作的頂點。此後中晚唐並沒有出現邊塞詩的大家,但題材有所擴展。

2、初盛唐邊塞詩繁榮的原因 一方面在於強大的邊防和高度自信的時代風貌;另一方面在於 建功立業的壯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筆從戎,赴邊求功。正如楊炯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王維詩句“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城。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岑參詩句“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3、盛唐邊塞詩的特點,在於以下四個方面:

(1)題材廣闊:一方面包括:將士建立軍功的壯志,邊地生活的艱辛,戰爭的酷烈場面,將士的思家情緒;另一方面包括:邊塞風光,邊疆地理,民族風情,民族交往等各個方面。其中以前者為主要題材。

(2)意象宏闊:大處落筆,寫奇情壯景。

(3)基調昂揚:氣勢流暢,富有崇高感。

(4)體裁兼善:歌行、律絕皆有佳作。

就邊塞詩的體裁來看,包括歌行在內的古體詩創作已經成熟,蔚為大觀,代表作品有:李頎《古從軍行》“…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另一個方面,近體邊塞詩也走向成熟。代表作品有: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王昌齡《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關門。前軍夜戰洮河北,以報生擒土谷渾。”;王之渙《出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邊塞詩的美學風格,它包含了:雄渾、磅礴、豪放、浪漫、悲壯、瑰麗等各個方面。

盛唐邊塞詩體現了一種陽剛之美。在邊塞詩中,一方面以誇張對比襯托的手法對戰爭殘酷,環境惡劣進行展示,如“戰士軍前半生死”,“黃金百戰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邊塞詩作更凸顯人面對戰爭時奔湧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心,保家衛國的豪情,還有在戰場上建立功名的壯志。如“不破樓蘭終不還”;“願為腰下劍,只為斬樓蘭”;“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這兩個方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這種對立統一所產生的張力使詩句具有永不泯滅的魅力,詩句中洋溢著的崇高感,成為中華民族的最強音,千載悠悠。

中國現代詩歌流派

中國文學流派

文學發展過程中,一定歷史時期內出現的一批作家,由於審美觀點一致和創作風格類似,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的文學集團和派別,通常是有一定數量和代表人物的作家群。
豪放派 | 婉約派 | 揚州學派 | 皖派 | 吳派 | 虞山詩派 | 九葉詩派 | 七月派 | 藍星詩社 | 新邊塞詩派 | 大學生詩派 | 第三代詩人 | 海上詩派 | 撒嬌派 | 新鄉土詩派 | 新江西詩派 | 湖畔詩派 | 新格律詩派 | 秀水派 | 西泠派 | 虞山派 | 他們詩群 | 創世紀詩社 | 象徵派 | 神性寫作 | 蘇辛詞派 | 格律派 | 湘鄉派 | 田園詩派 | 邊塞詩派| 江西詩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