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

農七師轄有奎屯天北新區及10個團場,墾區主要分布在奎屯市、烏蘇市、克拉瑪依市和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境內,總面積5906.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8.8萬公頃。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2兵團9軍步兵第25師。1953年改為農七師,1954年10月集體轉業,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建制。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農七師有著輝煌的創業歷史,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2兵團9軍步兵第25師。1953年改為農七師,1954年10月集體轉業,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建制。從1950年3月進入墾區,到“文革”前的1966年,先後開發並建成下野地、車排子、奎屯柳溝、精博、塔額、烏爾禾高泉等8個墾區,建成國營農場34個,24個團級工礦企業和一批與工農業生產和墾區社會相適應的科研、教育、醫療、文化機構。墾區遍布沙灣烏蘇和布克賽爾布爾津克拉瑪依塔城、額敏、裕民托里、精河、博樂溫泉等下2個縣市境內,並將原來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奎屯,建設成為擁有13.5萬人口,以輕工業為主,基礎設施完備,社會功能較為齊全的新興城市。
農七師師部駐地奎屯市,是天山北坡經濟帶上的重要城市,東距沙灣縣67千米,西距烏蘇市23千米,南距獨山子石油礦區 12千米,北距克拉瑪依市120千米。奎屯火車站是北疆線最大編組站。國道312線、217線在此交匯,是通往伊犁霍爾果斯口岸、博樂阿拉山口口岸、南疆重鎮庫車的咽喉,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墾區現有43個師直企事業單位,均分布在奎屯市區。奎屯是農七師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
心。截至2003年底,全師總人口 21.21萬人(含天北新區3.5萬人),居民6.98萬戶,在崗職工5.5萬人。
改革開放以來,農七師歷屆黨委帶領全師20萬職工民眾,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各項事業進入迅速發展的快車道。2003年完成生產總值25億元,實現財務利潤1.01億元,在崗職工平均工資9402元。為師黨委提出“建設經濟強師、文化大師”的奮鬥目標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為整合區域優勢資源,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化發展的步伐,師提出了一產實施“五個一”,二產實施“三二一”和三產實施“三二一一”工程的戰略調整目標。即6.67萬公頃(下00萬畝)優質高產棉花,0.67萬公頃(10萬畝)醬用番茄,100萬頭標準畜,0.67萬公頃(10萬畝)飼草飼料基地,0.67萬公頃(10萬畝)園林果樹基地;3萬噸棉籽油深加工,3萬噸優質複合肥生產,30萬噸紗錠,2萬噸塑膠製品加工生產,20萬噸飼料加工廠,100萬噸煤,10萬噸番茄醬生產,10萬千瓦熱電,10萬噸混凝土製品,1萬噸白酒生產;做大3個公司,做實2箇中心,做好1條特色旅遊線,做亮一條商業街。即做大做強“錦牌”棉業,實現加工銷售下5萬噸皮棉能力,並力爭使錦棉棉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上市;做大做強農資集團,實現銷售總額超億元;依託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口岸優勢做大做強農墾進出口貿易,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逐年遞增10%;是建設北疆物流中心;組建由有線電視、數據通信和計算機網路“三網合一”的信息中心。做好南山牧場、圓夢湖、胡楊河雙湖魔鬼城等五個景點的特色旅遊線。做亮天北新區的商業一條街。
天北新區作為農七師兵地融合經濟發展的平台,依託金三角地區獨特的地緣和區位優勢,依託農七師獨特的農業資源和獨山子石油礦產資源優勢,本著“親商、惠商、扶商、安商”的服務意識,不斷最佳化投資環境,僅一年的運作,就有國際國內眾多知名企業在天北新區相繼落戶。目前已註冊公司3千家,註冊資本4250萬元,開工建設項~41個,總投資達2.89億元,成為農七師改革開放、兵地融合發展的樣板,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同時也帶動了車排子鎮(123團)、柳鉤鎮(125團)、高泉鎮(124團)、五五鎮(129團)4個重點小城鎮建設的整體推進,標誌著農七師經濟將以團場為基礎,以城鎮為發展平台,由單純經營團場向城鄉一體化經營的產業化、城鎮化、工業化方向健康發展。
展望未來,農七師20餘萬幹部民眾豪情滿懷,信心倍增,決心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迎難而上,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再接再厲,用自己聰明的才智和勤勞勇敢的雙手再譜農七師發展的光輝篇章。

環境

位置

農七師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南部的奎屯河流域,南面天山,北接庫爾班通古特沙漠。從奎屯北去225千米是農七師一三七團,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白楊河下游,南瀕艾力克湖。由一三七團團部駐地烏爾禾鎮向北163公里為該團阿吾斯奇牧場。農七師境域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奎屯市、烏蘇市、克拉瑪依市及沙灣縣、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境內。阿吾斯奇牧場與哈薩克斯坦接壤,邊境線長58千米。亞歐大陸橋的北疆鐵路、烏奎高速公路、312國道烏伊公路橫越境內,217國道獨阿公路縱貫全境,縱橫路交於奎屯。地理坐標在北緯44°20′~47°04′,東經83°51′~85°51′之間。師部駐地奎屯為全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面積

全師南北界端距離303千米,東西界端距離180千米。面積5 906.90平方千米(590 690.41公頃、886.03萬畝)。人均2.71公頃(42.44畝)。所轄10個團場中,一三七團面積最大,105 553.33公頃;一二七團面積最小,19 420.20公頃。

人口

73 572戶,同比下降0.3%,其中農林牧漁業59 544戶。人口217 862人,同比下降0.1%,男114 605人,女103 257人;農林牧漁業109 346人;漢族210 873人,其他民族6 98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82.9%。

地質

農七師大地縱跨準噶爾和天山兩個褶皺系,經歷了長期複雜的構造變動。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地層發育較齊全,從古生代奧陶紀到新生代各時期地層都有較廣泛出露。沉積岩、變質岩、火山岩及結晶岩等各類岩石皆有分布。

地貌

全師分為四個墾區:奎屯墾區、車排子墾區、高泉墾區、烏爾禾墾區。墾區絕大部分在天山北麓的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的洪積沖積平原上,僅一三七團分布在白楊河流域的烏爾禾穀地。縱貫準噶爾盆地,地形沿三河河勢南高北低。地面高程600~265米,墾區南部縱坡15‰左右,向北漸緩,最緩1‰。全境地勢基本平坦,只有較小起伏,局部有深1~5米,寬2~10米的自然沖溝分布,在準噶爾盆地腹心地帶有固定與半固定的沙丘。
一、洪積沖積扇海拔高程在480~600米之間。洪積沖積扇的中上部,地面坡度大,為深厚的粗骨質砂礫石洪積物。隨著海拔高度的降低,坡度逐漸減緩,表面為再沉積的黃土狀物質所覆蓋,其厚度從上往下逐漸增加。洪積沖積扇上河流深切,地下徑流通暢。地下水位深,土體極為乾燥,生物作用極弱,土壤自然發育緩慢。然而,在扇形地下部,因土層深厚,排水條件好,土壤次生鹽漬化威脅甚微,而且灌溉便利,主要是一二四團高泉區和一三一團南區。
二、扇緣泉水溢出帶洪積沖積扇下緣,地形平坦,坡度平緩,礫石層消失,黃土狀物質深厚,地下水徑流受阻,形成上升泉溢出地表,在奎屯北部和高泉的低洼地區匯集成積水葦湖沼澤。扇緣的地下水位小於3米,地下水礦化度多小於1克/升或1~3克/升,優越的水分條件,使草甸植被和沼澤水生植物生長茂盛,土壤腐殖質累積過程強烈,氧化還原過程和潛育化過程明顯,因而普遍發育草甸土、沼澤土或草甸鹽土。主要是一二四團的上雙河和一三一團東區。三、沖積平原海拔高程在265~480米之間,是農七師墾區的主要部分,主要包括一二三團、一二五團、一二六團、一二七團、一二八團、一二九團、一三?團。該區域地形平坦,坡降約1~3‰,堆積著數十米以上的黃土狀物質。由於古老沖積平原侵蝕基面下切和河流改道,平原上有深3~5米的乾溝。
三、開墾前,地下水普遍在5米甚至10米以下,土體乾燥,生物作用弱,土壤荒漠化過程明顯,主要是灰漠土、鹽化灰漠土。車排子地區普遍存在埋藏腐殖質層,該層有殘存的螺絲殼,以及深土層出現明顯的鐵鏽斑紋。由此可判斷,那裡歷史上曾是積水窪地,而且地下水消退年代也不會太久遠。平原林木(主要是梭梭柴、紅柳)分布廣泛,發育著林灌草甸土。沖積平原上的泉水溝下游,地勢低洼,泉水溝河床消失,泉水漫流,地下水位高或季節性積水,形成柳溝和三角莊沼澤草甸。土壤腐殖質累積過程和氧化還原過程增強,土壤現代積鹽過程亦強烈,鹽化草甸土、草甸鹽土分布普遍。沖積平原由於排水條件差,開荒後,地下水得到渠道滲漏水和灌溉水的大量補給,地下水位迅速上升,潮化過程發生並迅速增強,耕地中潮土分布廣泛。
四、烏爾禾穀地谷地東西兩邊是強烈侵蝕的成吉斯汗山前第三紀殘丘。谷地是由白楊河侵蝕下切並再沖積沉積而成。表層大部分為厚達1.5米以上的黃土狀物質,少部分地表和沖溝有礫石裸露,西部有不連續的帶狀風積沙丘。地下水位1.5~2米,礦化度1~3克/升,土壤水分良好,腐殖質累積過程和鹽化過程較強,發育著鹽化草甸土和林灌草甸土,主要是一三七團烏爾禾地區。

氣候

農七師墾區絕大部分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南,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的邊緣,屬溫帶大陸性乾旱荒漠氣候。年平均溫度6.4~7.1℃,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溫度25.6℃,絕對最高溫度42.1~41.8℃。最冷為一月份,平均溫度-17.23~-16.3℃,絕對最低溫度-38~-36.4℃。≥10℃積溫平均為3 617~3 599.8℃,無霜期159~186天,日照量2 611~2 697小時,光熱充沛,加之日較差大,有利於植物生長和有機物質的積累。
墾區年平均降水量為160.7~182.1毫米,植被生長期4~10月份降水量116.3~132.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2.4~72.9%。年蒸發量平均為1 761.9~1 709.7毫米,蒸發量是降水量的11~9.3倍。相對溫度66.5~63%。乾燥度5.5~4.8。2005年,年平均氣溫偏高,對農作物生長有利。入冬期偏晚。≥10℃積溫高於歷年平均值。降水量正常,開春偏早,終霜期正常,初霜期正常。主要自然災害有回寒、局地冰雹、大風、局地暴雨等。

設施

交通設施

“亞歐大陸橋”的北疆鐵路橫穿境內,奎屯站為進入中國境內第一個編組站,年貨物吞吐量1 000萬噸,建有糧油、棉花、茶畜、建材等10個物資中轉庫,11條鐵路專用線。境內公路較密。烏奎高速公路直達烏魯木齊,與吐烏大高速公路相接。312國道烏伊公路段與217國道獨阿公路段橫縱交匯於奎屯。通團、連公路暢通,奎蘭公路、奎柳公路、青北公路、前高公路等形成網路,並與高速公路及國道相接。

通訊設施

郵政、電信、移動通信、尋呼等通信手段齊全。奎屯市電信局是省間輔助中心局,具備先進的通訊手段。奎屯電信大樓為北疆電信中心。師又有內部通信、內部電話及奎屯市區內的郵件傳遞。

水利設施

有奎屯水庫、柳溝水庫、車排子水庫、黃溝一庫、黃溝二庫、泉溝水庫等6座水庫。有引水渠將河水引入水庫。通過乾、支、斗、農4級灌溉渠系將水庫的水輸入農田。引水、蓄水、灌水等水利設施完整配套。另有機井、自流井,汲取地下水灌溉。噴灌、滴灌設施逐漸完善。

醫療設施

有師醫院及分設的門診,防疫站、醫藥公司。團有團醫院,連有醫療室。較大的企事業單位有醫院,其他有醫療室。

文化設施

師有影劇院、娛樂中心、燈光籃球場、展覽室、老年活動室,各團有文化宮、圖書室、舞廳、多功能廳及各類遊藝室,連隊有閱覽室、遊藝室等。個體文化設施逐漸增多。

資源

土地資源

農七師土地590 690.41公頃,人均2.71公頃。總面積中:耕地89 074.52公頃;其中,基本農田76 951.54公頃,基本農田保護率89.39%。

水利資源

主要有地表水(河水)、泉水和地下水三大部分。
一、地表水地表水資源主要來源於奎屯河、古爾圖河。河流發源於天山,屬高山融雪及降水補給類型的內陸河流,其特點是河流水量隨氣溫的高低而漲落,冬季水小,夏季水大。多年三河平均來水量12.56億立方米,最高年份來水量15.08億立方米,最小年份來水量10.2億立方米。春水約占年總水量的20%,夏水占50%,秋水占20%,冬水占10%。流域內水量依據歷史協定按比例分配,供農七師、烏蘇市、奎屯市和獨山子區工農業用水。2005年,奎、古兩河來水高於上年。奎屯河、古爾圖河共來水11.28億立方米。
二、泉水農七師沿天山北麓沖積扇扇緣地帶有眾多泉水溢出,泉水年來水量為18 166萬立方米,農七師擁有泉水資源量11 576萬立方米。
三、地下水農七師地下水總儲量3.4億立方米,可采量為2.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分布由南向北逐漸減少。車排子地區和一二九團、一二八團地下水含氟、砷量超過人畜飲用標準,且地下水開採價值不高。適合於集中開採的有三大水源地,即奎屯水源地、達子廟水源地和高泉水源地。
三大水源地下水動儲量計1.93億立方米,可開採量1.4億立方米。另外柳溝、雙河、黃溝地區分布有小片集中可采的地下水1.007億立方米。

光熱資源

光熱資源豐富。年均日照時數近3 000小時。太陽年輻射總量122.8~135.2千卡/厘米2。生物輻射為62.7~66.4千卡/厘米2。作物生長期內輻射量最大為106千卡/厘米2,占年輻射總量的78%。而作物對太陽輻射能的利用為10~14%,單項作物利用率只有1%左右,若將其提高到2%,即可大幅增產。光熱資源基本沒有開發。2005年,日照時數:奎屯2 259.6小時,車排子2 764.2小時,高泉2 129.4小時,柳溝2 539.6小時,共青團2 574.8小時。

礦產資源

主要礦藏有石油、煤、鹽、泥炭、天然瀝青、石棉、粘土、沙石、金等。

植物資源

野生植物多耐旱耐鹼植物,有沙棗、胡楊、新疆楊、箭桿楊、雪嶺雲杉西伯利亞落葉松、紅柳、梭梭柴、鈴鐺刺、駱駝刺、琵琶柴、黑枸杞等等,草本植物1 300多種。栽培植物除北方樹木及小麥、棉花及多種蔬菜外,亦引種南方樹木及農作物。

動物資源

有馬鹿、狐狸、旱獺、水獺、松鼠、田鼠等等,開墾後,雪豹、黃羊、野豬等已少見。爬行類、昆蟲類動物上千種。人工飼養、放牧動物主要有馬、牛、羊、豬、驢、騾、駱駝、兔、水貂、雞、鴨、鵝、火雞、鵪鶉等等,改革開放後,引進種類漸多。

旅遊資源

農七師旅遊資源豐富,有廣袤的大漠綠洲、雄偉的天山奇景、秀美的胡楊河風景、神密的魔鬼城、獨特的百年葡萄園、豐富的歷史和屯墾遺蹟。有歷史遺蹟林公驛、哈薩克民俗、山水景觀圓夢湖、奎屯河景區、胡楊河風景區、文化景觀傻石林農業旅遊

地貌

農七師轄區地貌的基本類型為山地和盆地。山地242.3萬畝,占全師總土地面積的27.4%,盆地642.4萬畝,占72.6%。由南向北跨天山山區、準噶爾盆地西部區和薩吾爾山區三個大地貌區。地勢南高北低,最北的一三七團又高起,盆地內為平原。

山地

山地類型,據外營力作用過程、構造形態和垂直分布的情況,分三個類型組

一、冰川寒凍作用的最高山和高山

(一)最高山越過北天山婆羅科努山和依連哈比爾尕山分水嶺下北坡即入農七師夏牧場的最高山區,現代冰川廣布。據五十年代勘查,婆羅科努山和依連哈比爾尕山北坡的最低雪線為3500~3600米。後來,天山雪線普遍上升100~200米。師轄區內雪線以上最高山區的範圍分別為:依連哈比爾尕山海拔3600~4237米;婆羅科努山3600~4600米;位於準噶爾西部山區的薩吾爾山南坡,在一三七團阿吾斯奇牧業營境內,海拔3200~3806米。這類山區冰川發育,冰蝕、冰磧地貌廣布。
(二)高山北天山在海拔2800米以上接近現代冰川積雪分布的地區均屬高山區。第四紀冰川活動明顯,山頂部有尖銳的角峰、鋸齒狀小脊、深鑿的冰川槽谷等。高山帶積雪厚、時間長、冰雪凍蝕作用強烈,谷坡上發育凍土流、雪蝕窪地和倒石堆等,是各河流最上游區支流的發源地帶。依連哈比爾尕山、婆羅科努山和薩吾爾山高山帶的範圍分別為海拔2800~3800米。2800~3600米,2600~3200米的地帶,以生長耐寒、低矮密集的牧草為主,多為牛、馬、羊夏牧區。

二、亞潮濕剝蝕的山地

北天山北坡和準噶爾西部山區均因受西風氣流和山區潮溫氣候影響,年降水量達400~600毫米,最大降水帶高達800毫米。坡面徑流豐富,岩石風化成土作用強烈.河流下切深,多成V形谷。
(一)亞高山在海拔2400~2900米的北天山北坡和薩吾爾古老的準平原化的台地或坡度平緩的坡地屬亞高山。由於地勢較高寒,降水量稍高。亞高山草甸層發育深厚處,表土生草層明顯,植被蓋度高,草高20~40厘米。坡度較大、碎石多處,土層薄,草低矮或光禿。
(二)中山中山區森林草原帶大致相符,其海拔高度範圍分別是天山北坡1600~2700米,薩吾爾山區森林帶海拔為1639~2344米。山谷陰坡森林尤為茂密。海拔1600~2000米範圍內植被最繁茂,是產草量最高地帶,北天山海拔2000~2800米的中山區上部,由於降水稍多,有古冰川跡,山地強烈隆起,地形起伏大,縱坡陡且森林植被覆蓋處,常形成倒石堆,暴雨或山洪時,多土石流。
(三)冰磧山谷和起伏多階的山間高平原在地形部位高於冰水平原的現代冰川下,如地處較高緯度的薩吾爾山南麓的察汗鄂博河和克爾達斯河海拔1500~2000米的河谷上有冰磧物,下限處有冰川撤退後的古老岩石碎屑的終磧。在婆羅科努山一二四團牧區烏東果勒上游支流匯流區以西至托托河東支流,以東至阿秀果勒以南海拔1800~2200米之間有長約121公里,西北一東南向,寬3~7公里,西南——東北向,由冰積層組成的山問傾斜起伏高台原。由於地處亞高山最大降水帶,台原上高原風光明顯,低草被茂密。高原上部、下部河溝進出地段,有大量冰磧碎石、漂礫和直徑幾米的大岩塊組成的狹窄冰磧河谷小台原,多處陡坎,使開闊起伏的小台原被分成多級階地。部位較低處的半土半礫石的陡坎常見老鼠以礫石草坡縫隙為穴。
(四)四河分水嶺區高原薩吾爾山南脈~鐵布克山東南坡下海拔2000~2200米之間有一形似龍吞金魚的高原。長60餘公里,寬1~8公里。“龍”橫臥於薩吾爾山陡峭的南坡下,“龍,,頭與“魚''尾相銜於鐵布克山。“魚”頭在吾日可下亦山東北部支脈——格卡格勒山,"魚"眼在普都克塔斯,‘‘魚脊線''既是克爾根達斯河與和布克河分水嶺,又是額敏縣與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的界線。“魚頭脊”是塔爾巴哈台槽背斜的一部分。這個古生代褶皺背斜山頂部有大片段預告崗岩,經中、新生代長期剝蝕而成為準平原。原上第四紀礫石,剝蝕殘積層保存較好,上覆黃土,灌叢草被生長茂密,可見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地表水成徑流,下滲量多於蒸發,且多在2000米等高線帶匯流成泉而成為四條河發源地。發源於此高原東南側的是和布克河上游——塔克力乾和卡溫沙力甫等支流,發源於西北側的是克爾根達斯河,發源於北側的是中哈界線——察汗鄂博河,發源於西側的是白楊河最上游的支流——舟木河,故稱該原為四河分水嶺區高原。
(五)低山北天山北坡海拔1200~1700米的山地多是由最低一級準平原或階地新近抬升經切割而成的低山帶。山頂起伏較緩,普遍有黃土覆蓋。只有大河橫切處,常形成300~500米深的谷地。平坦面、背風窪處和谷地冬季有積雪,植被蓋度可達50~70%。在阿吾斯奇以東,有一條由古生代泥岩和矽質頁岩組成的被紅色第三紀粘土、砂岩地層所環繞的低山脊。只在有些地方突出到沉積覆蓋層表面上來。由這個山脊抬高阻擋坡上的地表徑流和泥岩裂隙水匯積成溢出帶草甸沼澤。

三、乾旱剝蝕的山地

有準噶爾西部山南雨影區的隆吾爾山和北天山降水量小於300毫米的中低山。
(一)中山北天山是典型的斷層褶皺山,凡背風雨影區和潮濕森林草原下的乾旱山 區海拔1800米(最大降雨下限)~1300米的中山區,上部有第四紀古冰川遺蹟,但因氣候乾旱,只夏季降水稍多,坡谷受切割和乾旱剝蝕作用強烈,古冰川作用微弱,為小河流發源地,坡谷倒石堆廣布。薩吾爾山南雨影區潮濕森林以下海拔1428~2100米的一三七團牧業營是以生長中旱生植物為主的低草場山地。該營133.2l萬畝林牧地中有3.04萬畝含大量碎石的灰色森林土。僅占林牧地面積的2.3%。27.38萬畝冬草場的部分是荒漠化礫質山地乾草原。在27.1萬畝春秋草場上,礫石滿坡,大部分是礫質草原化荒漠。
(二)低山位於各乾旱剝蝕中山下緣的低山,其分布的高度不同,北天山北坡大致分布在海拔1000~1700米。如從紅山煤礦、巴音溝煤礦至四棵樹煤礦一帶的乾旱型低山帶都是由中生代、新生代地層組成。賽米斯台山東南坡雨影區強烈乾旱剝蝕下的一三七團煤礦地處海拔800~1000米準平原狀明顯的平頂低山區。礦區的相對高度90~100米,土礫山樑,乾禿無草。
(三)丘陵北天山前緣坳陷帶西段沉積了數千米厚的中、新生代地層,後經喜馬拉雅運動,形成了大致與古老塊狀地平行的褶皺隆起,形成前述的三列基本平行的背斜構造帶,其間為寬闊的向斜所隔,到第四紀中期造山運動增強,前山帶隆起抬升,中新生代沉積物中的鬆軟層被河溝切割和乾燥風化剝蝕成為低山和相對高度100~300米的丘陵。以獨山子背斜區為代表,其核部到相對高度283米的獨山子頂部的地層依次為中生界(T、J、 K)、上、下第三系(E、N)。山丘頂部覆蓋薄層黃土和礫石。這種低山丘在奎屯河以西逐漸消失,在師轄區的天山北麓地段只奎屯河出山段到師紅山煤礦一帶有低山丘。在準噶爾盆地北緣烏爾禾一三七團墾區北部的瀝青山到魔鬼城地區,海拔310~493米,相對高度在瀝青山最高達183米,西面的“風成堤”和“魔鬼城”區像千層糕似的沙泥岩互相重疊的白_堊紀地層,經過O.7~1.35億年6~12級風的強烈剝蝕,絕大部分成為3~68米高,四面土坡較陡的石亭、土堡、石筍、石磨菇等千姿百態的古老丘陵。
(四)新期隆起低丘婆羅科努山北麓山前坳陷帶有一種由上新統和第四系地層受新構造運動新近抬升的構造高地,叫卡因迪克隆起。這種低丘的特點是坡平緩,褶皺軸短,因是新期形成,構造形態保存完整,切割和乾旱風化剝蝕微弱。位於一二五團南部的達子廟就處在這類低丘頂部。丘頂南至地下水溢出帶,北至南乾渠北台坎,相對高差60~100米,據石油管理局在達子廟背隆至烏蘇西湖隆起地上數口鑽井資料,在280~400米均揭露第三紀岩層,為新第三系綠色岩系中的礫岩和蒼棕色岩中的礫岩。據隆起地上發育有數條切割深達4~20米的大小沖溝,可預見,此隆起將成緩慢上升趨勢。

平原

按成因和垂直分布,師轄區有四種平原類型組。

一、冰水平原

現代冰川以下的河谷沉積物在山谷或山麓堆積,其組成物質含巨大的漂礫和礫石的平原即冰水平原。如在古爾圖河出山地帶河谷平原區有不少冰川和冰水衝擊而被磨光拐角的漂礫石。又如一二四團西南部海拔480米以上至古爾圖河出山口平原區地表可見含大量礫石,一二四團沿烏伊公路以西20餘公里處路邊南側有直徑大於1米的漂礫。這就是古老的冰水平原的特點之一。其另一特點是年輕的河谷冰水平原多分布在狹窄的河谷里,有的只在表層有風積的薄層細土,其中、下部含大量漂礫石和冰水磨蝕碎屑物。四棵樹河出山地帶還呈現了多級冰川沉積階地.經新構造運動抬升和河流下切,使最高一級的冰水沉積漂礫石層有的已被掀到新背斜頂部。

二、洪積、沖積平原

(一)洪積一衝積平原
 從河流出山口起。至洪積沖積扇緣(泉水溢出帶的上限)以上部分,由於地面坡降驟減,河水攜帶的大量泥砂石在山麓堆積成的扇形山前傾斜平原,屬洪積沖積平原。
1、奎屯河流域洪積一衝積平原 奎屯河流域包括奎屯河、四棵樹河和古爾圖河。三條大河從出北天山北麓海拔1200~1500米以下,東起一三一團開乾旗,西到奎管處古爾圖河水管站、海拔480米以上洪積扇部分即奎屯河流域洪積沖積平原。其上中部(每拔600米以上部分)是地面起伏坡降較大,堆積著深厚的大小石塊礫石粗礫等洪積物的山前傾斜平原。地表乾燥,植被稀疏。一片荒漠景象。洪積扇下部,隨海拔高度降低。坡降漸緩.堆積物由粗變細,地表為再沉積黃土所覆蓋,土層深厚,灌溉便利,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基地。
2、和布克河流域上游洪積扇平原 發源於薩吾爾山南和鐵布克山東南部的和布克河上游在一三七團轄區內14條溝溪匯流成5條支流,其出山口進入山前傾斜平原至洪積沖積扇緣的海拔高度分別是:格爾本郭勒1640~1552米以下;塔克勒乾支流卡沙力莆都是海拔1750~1552米以下;淡水郭勒的支流克孜爾烏增(又名克丁果勒)和柯孜列津莫托河1935米出山,1782~1836米出山,1650~1780米為泉水溢出帶;大爾札扎溝一淡水郭勒、西德列克一喬爾溝都是海拔1950~2000米為泉水溢出帶。以下各支流的洪積扇均為典型的石礫戈壁,上覆黃土厚薄不一,草原高度3~6厘米。塔克勒乾以東至加曼達拉。土層由厚到無,以西至本郭勒地表礫石少,黃土層乾松,植物稀疏。
3、克爾根達斯河洪積沖積平原 位於鐵布克山西北至中哈邊界線的克爾根達斯河流有大小16條溝、4條河匯于海拔1800~2000米地帶。海拔1520米以下,河出V形谷。進入平坦開闊略有起伏的洪積扇,師轄面積約9.8平方公里。東南高、西北低,雖是扇上部,但地表傾斜度比克河上游沖積扇小得多,平均12.8‰。由於水源充沛地表土多,礫石少.該平原草被茂密,是草質優良而最邊遠的夏牧場。
(二)沖積平原
 各流域洪積沖積扇緣以下,至湖盆上緣,除有的泉水溢出帶呈沼澤地段外,均為沖積平原區。
1、奎屯河流域沖積平原 海拔480~265米的奎屯河流域沖積平原是全師九個農業團場生產的主要基地。坡降約1.3%。地形平坦、寬闊、土層深厚達數十米,均為細土或風砂土。由於古老沖積平原侵蝕基面下切和河流改道,平原上有深3~5米的乾溝。開墾前平原上部土體乾燥,土壤荒漠化明顯,地下水位普遍在5至lO數米以下。洪積扇礫石地層與沖積平原細土地層交界地帶多為市、鎮、鄉等行政機關所在地。農七師、奎屯市、一三一團、烏蘇縣東方紅鄉紅星農場、一二四團等行政機關都設立在海拔460~480米的地帶。開荒後,地下水位因渠系滲漏和灌溉水大量補給而迅速上升,耕地中土壤迅速潮化,潮土分布廣泛。沖積平原下部,鹽漬強烈,多分布著鹽漬化草甸土,或草甸鹽土。地表多鹽霜或鹽結皮,植被稀疏,以旱生耐鹽植物為主。
2、柳樹溝河洪積沖積平原 發源於加依爾山南麓的柳樹溝河流入一二八團北部。其沖積扇下部南緣與奎屯河下游末端沖積扇北緣為一條封閉的280米等高線環狀帶,該環南至一二八團一連,柳樹溝至前山澇壩一帶,其最低處為276米。柳河洪積扇300米等高線以上為沙礫戈壁,以南為灌木林區,東南為沙丘和沙漠。到沙柳村(現名柳河莊)以南為細土平原區。
3、白楊河下遊河谷平原和階地 一三七團墾區所處的白楊河下遊河谷平原,西南面是成吉思汗山前第三紀殘丘,東北面是有名的魔鬼城,平原的西北部臨白楊河中下游谷地,從兩面的丘崗到河床分4級階地。中部地形平坦,土層深厚,只少部分沖溝地表有礫石裸露,西部有不連續的帶狀沙丘。東南部被魔鬼城殘丘與艾蘭湖湖濱平原相隔。
(三)沼澤化平原
 主要分布在洪積衝擊扇緣和沖積平原的接合地帶。有三種類型:
(1)泥炭沼澤地 有7381畝,主要分布在一三一團八連至農科所鴨子壩至三、四、十三連及泉溝一帶,植被多為蘆葦的一串湖沼,地面常有積水或季節性積水,泥炭層厚達幾十厘米至1米以上。
(2)鹽化沼澤地 有49739畝,主要分布在各鹹水湖泊濱和河流下游季節性積水區。如艾蘭湖灘涂地帶、一二四團下雙河東北部、一二八團鹽池等地下水位小於1米的的聚鹽區,植被較少,以旱生型矮蘆葦和鹽梭梭等鹽生植物為主。
(3)山泉沼澤平原 面積約3.5平方公里,位於一三七團牧業營十三連連部至科克吐別一帶,淡水部洪積扇緣海拔1708~1680米之間,地表為低草屏密集小土丘。莫托河洪積扇上海拔.1825~1740米,河分支之間長2.1公里、寬250~300米的地帶和馬群溝上游海拔2960~2990米之間有約6萬平方米的山泉沼澤地,類似這種零星分布的山泉沼澤地還有多處。

三、湖積平原

一三七團四連所處的艾蘭湖濱平原是指艾蘭湖湖濱(海拔275.1米)以上至白楊河谷平原下緣的部分。地勢低洼,蘆葦高大茂密,泥炭層較厚。地下水礦化度變幅大,從近河床一一地表聚鹽厚處為3~50克/升。

四、風成平原

處於奎屯河流域中下游墾區邊緣東、北和白楊河下游烏禾墾區邊緣西南與庫爾班通古特沙漠接觸區的荒地均屬該類平原。地形基本平坦。以固定的灌耕風沙土及部分粉沙土為主者可開墾;多半固定沙丘或沙梁者沙漠景觀明顯,丘、梁之間,沙生植物較密處可放牧,但可載畜量極低。據1983年土壤普查,師轄區範圍內已開墾灌耕半固定風沙土909畝,含沙丘、沙梁的沙漠半固定風沙土67148畝。

地勢

師地形總的特點是南北兩山夾一盆,地勢的總特點也即南北部高,中部低。以奎屯河下游向西流的部分和向東沿270米等高線為橫切農七師最低處南北界線。以南分南高北低的三個梯階,以北分北高南低的六個梯階。全師共分9個梯階。 南起北天山分水嶺下北坡,師屬天山區牧場即零星分布的婆羅科努山海拔4684米以下,托托河上游包爾布拉以東,依連哈比爾尕山4237米以下,奎屯河上游卡汗薩拉以西的山區;下限至古爾圖河洪積扇上部之間為南最高階。海拔1600~600米的低山丘陵地帶,分布著師巴音溝煤礦和紅山煤礦,這一帶為南中階。進入準噶爾盆地南緣後,地勢繼續向北傾,降至奎屯河下游沖積平原最低處海拔263米之間為南低階。 南低階北緣向北,地勢由低到高,至準噶爾西部山地支脈加依爾山南麓海拔300米等高線即奎屯河流域墾區北緣,為北最低階。分布在盆地西北緣的一三七團烏爾禾墾區,南起艾蘭湖(湖面為該區最低處,海拔275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隨白楊河流向傾降,該河谷平原東部為瀝青山,東北部最高海拔493米,該區為北次低階。沿217國道北上,至和什托洛蓋北16公里的一三七團煤礦,為北第三階,面積3.68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217國道以東是菜地、林地,以西是賽米斯台山東麓煤礦區。北第三階以北是一三七團牧業營所在地——薩吾爾山區,沿薩吾爾山南部和鐵布克山山脊線以南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山脊線以北是東南高、西北低。繼續向北,以薩、鐵兩山所有河溝的山前傾斜平原上限為界,兩山東南麓的洪積一衝積平原區(海拔1552~1950米之間)為北第四階,該區扇緣以上的部分坡較陡,坡降為16.3~52.6‰。兩山各河溝洪積扇上限以上的薩吾爾一鐵布克山區為北第五階(北最高階)。鐵布克山西北麓以下的克爾根達斯河洪積沖積平原區為北第六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1520~1428米。

水系

農七師境內有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白楊河,另有若干小的河溝、湖泊及泉。

河流

從東到西,有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北部有白楊河。四條河流均為季節性河流,可供農業灌溉和水力發電。另有源於山區的主要起匯集水和供牧畜飲水作用的上述四河的上游支流及和布克河、克爾根達斯河和察汗鄂博河的支流河溝共22條。
河流共同特點:
(一)均為內陸河。除奎屯河水系各支流發源於北天山北坡之外,其餘都發源於準噶爾西部山地。其歸宿都是流入準噶爾盆地或山問封閉盆地的低洼處。
(二)河流的水源來自山區冰川和積雪融化水及大量降雨。源於薩吾爾山的河溝水源來自山泉和降水。以山口為界,河流一般可分為徑流形成區和散失區。上游(山區河道)因降水多,引水少,是徑流形成匯集區。出山後,河水被大量引到灌區,加之山前平原區地面平坦,集流緩慢,下滲量大,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故平原不能形成徑流,河流的中下游都是徑流散失區。
(三)河流條數多,水量少,流程短,冰封時上述河流除4條年徑流量超過1·2億立方米外,其餘均在0.9億立方米以下,冰封時和枯水季常斷流。山區因河道縱坡降大·河床窄,“v,,型谷底存水淺,故上游都是時令河溝。中游多因山洪沖運到河床大量石塊和流砂淤積,使河面變得寬淺,河水易被大量蒸發和下滲,使中游也出現枯水期河水斷流。下游多因引水灌溉農田,或修攔截水的水庫、引水渠等工程,使河水量大減而斷流。
(四)灌區河道來水較穩定,奎屯三河最大年份來水(1962年150840萬立方米)是最小年份來水(1957年102090萬立方米)的1.48倍,但河流的來水量有地區間分布不平衡和年度內季節性分配不均。奎屯河水系的年逕流量多年平均為12.252億立方米,占了總年逕流量91·l%。而白楊河的僅1.20億方。據多年觀測四條河l~5月、6~8月、9~12月的來水量分別占全年來水的總量的18%、59%、23%。可見6~8月三個月的來水比重大。據國家水年鑑資料,四條河流多年平均的年輸沙量為41.778公斤/秒,平均年輸沙量為131·9萬噸,侵蝕模數為189.5噸/平方公里。
河水礦化度總規律是上游低,越往下游越高。
全師河流面積(不含山區)2871畝,除白洋河在一三七團占地1040畝外,其餘均為奎屯河面積,其中:一二三團477畝,一二五團246畝,一二六團175畝,一二七團189畝,一三一團188畝,水利二處556畝。奎屯河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12.495億立方米,其中6~8月占56 9/6,其餘9個月占44%。
一、奎屯河 發源於依連哈比爾尕山北坡海拔2800~3600米的山區。由南向北經一三一團山區牧場,烏蘇縣巴音溝牧場,36145部隊,在獨山子礦區出山後流入準噶爾盆地區,在烏伊公路奎屯河大橋處沿一三一團西緣向北流,經烏蘇良種場、九間樓和皇宮鄉、頭台鄉,沿一三O團西北流入奎屯水庫,再沿一二五團東緣向北,經烏蘇車排子鄉向西北,沿一二三團和一二七團西南緣及一二六團南緣向西流經烏蘇縣石橋鄉甘家湖林場,甘家湖牧場,在五道泉處進入精河縣東北經散德克庫木大沙漠流人艾比湖。全長359.6公里,其中流經農七師墾區河長84.O公里,(不包括天山區草牧場的河道),是農七師轄區內最長的河流。
上游——從源頭到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區河道,長79.6公里。其中:最長的支流一烏蘭薩德克河從發源地門克廷達坂海拔3600米處至與奧爾塔烏尊的匯流處,河長48·9公里,河床狹窄,多成“V”型谷,兩岸山坡陡峻,河溝多岩石和大石塊。從兩大支流匯流口至與海拔1000米等高線的交匯處的奎屯主河道長30.7公里。從上到下河谷由深窄變得較淺寬,兩岸山坡植被稀少,岩石風化,山區河道的平均縱坡降高達55.6‰,河床中的碎石由大到小,洪水期多形成土石流急下。 .
中游——從海拔1000米~400米(河岸和河底無礫石與有礫石的交界處)之間的河道。長42.6公里,落差600米,流經山前平原區的河道平均坡降為14.1‰,河床寬40~200米。河水流速減緩,枯水期多滲入河底石塊和沙隙中,河面常斷流。在烏蘇大橋北部地區西岸形成了三級階地。在天山老壩公路旁,有深切15米左右的河岸絕壁。
下游——從海拔400~189米(艾比湖面高程)的河道。河長237.4公里。所處地勢平坦,地面坡降O.7~3‰。河水量小、流速較緩。河床寬20~50米。石礫少.泥砂多。河岸多因泥土柱狀塌方而成陡壁,河深3l~5米。
奎屯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6.29億立方,是全師來水量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水質酸鹼度為中性,化學成分以硫酸根和碳酸根的鈉鹽和鈣鹽為主,礦化度不高。
二、四棵樹河
 發源於婆羅科努山北坡海拔3800米的達坂。經烏蘇縣天山牧場自西南流向東北,在海拔978米的吉勒德水文站出山,進入山前傾斜平原區,向北流經紅旗鄉、紅星農場、尕雄布拉農場,在一二四團上雙河東南入境,沿其東部向北流至下雙河折向東北,至四棵樹林管所向北流經烏蘇縣前進二牧場場部以北約4公里處入奎屯河。全長217.3公里,流經農七師的河道35.8公里。
上游——從源頭至吉勒德水文站出山的山區河道,長69.3公里。高中山區的河溝兩岸成“V”型谷。低山區到出山地段的河道兩岸有4~12級不對稱的階地。落差2750米。地面縱坡高達52.1‰,其餘特徵與奎屯河相似。
中游——從河流出山到洪積沖積扇緣地段的河道,長30.6公里。在烏伊公路附近分
散成樹根狀的(九條)支流網,由南向北進入烏蘇灌區,只有其中水量較大的一條支流和主河道在與新柳溝乾渠交叉處(海拔376米)進入下游一二四團上雙河地區。該段河流的落差約660米。
下游——從烏蘇紅星六隊東沼澤化鹽鹼地段以下的細土平原區的河道,長117·4公里。由於河水被灌區引流澆地,水量大減,加之地面坡降只1~3‰,故河水流速慢,河道宛延曲折,同奎屯河下游一樣,河岸多柱狀塌方,河岸線在供水期變化較大,甚至改道。
四棵樹河水的化學成份有67.4%是重碳酸鈣,約27%是硫酸鎂,礦化度不高。
三、古爾圖河
發源於婆羅科努山北坡莫松達坂,源頭高程海拔3160米,自西南流向東北經烏蘇縣國營牧場,在海拔1000米的哈拉及拉出山後,至古爾圖水電站處向南流,經農七師古爾圖水管所及水利工程三大隊、烏蘇縣國營牧場,然後流向東北,在一二四團西北角匯入四棵樹河,全長108公里。自1961年修建高泉乾渠和柳溝乾渠以來,該河在烏伊公路大橋至烏蘇國營牧場的河道斷流,河長按東支流(從烏伊公路橋向東北,東到柳溝乾渠與四棵樹河的匯流處)計,古爾圖河現長95.4公里,其中,在農七師轄區內長29.7公里。
上游一一從莫松達坂果勒的源頭到海拔1000米等高線處出山進入洪積平原區·河長43.1公里。從源頭到出山口的山區地面,平均坡降達64.9‰,河流落差2160米,河谷兩岸的“V''型谷壁陡峻。由於所流經的山體高大連綿,沒有低山區,加之山區河道融雪水和雨水來量都較豐富,故河水流速較快,搬運力較大,河床普遍切割深達20~80米,且多大礫石。
中游——從海拔1000米處至烏伊公路古爾圖河大橋的河道。河長25.6公里。落差約420米。河道在山前傾斜平原區的洪積扇上部,地面坡降較平緩,流經礫石戈壁地,河水滲漏量較大,沖刷切割能力比上游大減,河床變得寬淺。
下游——出戈壁進入細土平原農墾區(即烏伊公路橋以下)原自然河長(按至下雙河西北角入四棵樹河處計)39.3公里。自柳、高二引水渠修建後斷流,東支河道(從烏伊公路橋西向東流至上雙河入四棵樹河止)長約26.7公里。原河道不少已消失在被開墾的烏蘇灌區。
四、白楊河
發源於額敏縣東北部吾日可下依山東南坡的孟布拉克巴斯,最長的源頭在科勒迭能蘇最上游海拔約2305米處。科勒迭能蘇自西向東流至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界處,與源自居科克山由北沿額、和兩縣界向南流的舟木河相匯在舟木約任,繼續沿兩縣界流至塔柯爾根,再沿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與託里縣界向東南流經白楊河水庫後,向東流至克拉瑪依市紅光鄉,折向東南經烏爾禾鄉和一三七團流入艾里克湖。全長約18l。4公里。其中,流經一三七團河道長約36公里。
上游,從源頭至烏圖順匯合口流經亞高山區夏牧場的河道,長約49.8公里,地面坡降32.O‰,落差1305米。中游,從烏圖順至一三七團西北角細土平原與沙質戈壁的交界處,河長約104.4公里。下游,南乾渠與北乾渠分水閘處的河口以下至艾里克湖畔,長27·2公里,在細土平原區自然坡降約3‰,河水流速較上、中游緩慢,河道彎曲,流經一三七團的河床寬10~20米,河深3~8米,河岸植被茂密,多處有柱狀塌方而成的陡岸。
白楊河水70 9/5以上是重碳酸鈣,10%以上為硫酸鈉。

湖泊

師境內湖泊較少。
一、艾里克湖
 又名艾蘭湖,位於準噶爾西部山地東麓,瑪納斯湖群區的西北部,地理位置:東經85。44'~85。51'、北緯45。48'~45。59',白楊河從該湖西北畔注入。在一三七團濱湖平原區的湖岸為小型陡岸,高1~l。5米,北岸、東南岸是高達50~70米的陡坡。在靠近東坡處有兩級平坦的階地,分別高出湖面30~35米、55~60米,上覆中小卵石。水淡,60年代時水深達5.5米,湖水位隨白楊河水補給量的多少而漲落,變幅1.5~1.7米。1983年冬因白楊河水庫攔截河水和開荒擴大引灌面積.補給水量大減而乾涸,魚類全部死亡。從此,枯水年即為時令湖。面積50.6平方公里。湖面高程275米。
二、雙湖
地處137團牧業營,位於薩吾爾山南支一一鐵布克山與吾日可下亦山交界的分水嶺地區.有兩個高山湖泊,共名雙湖。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西北和額敏縣的分界線從兩湖東南的山脊穿過。北湖在額敏縣境內的2063高地南坡下,湖面高程海拔2038米,水面積約67.5畝,湖盆面積1lO.3畝。南湖在北湖的西南方向相距約450米處,海拔高程2038米,水面積100.1畝。湖盆面積144.4畝。
距北湖東約2公里處的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2030高地西坡下有兩個相距不到
100米的小雙湖。其湖面高程也都在約2025米的等水位線上。小東湖約15畝,小西湖約6.6畝。
大小雙湖都處在同一個山樑(即克爾根達斯河和和布克河的上游分水嶺)上,集水面積雖小,但因降水較多,植被茂密,山樑岩石生物風化強烈多裂縫,涵蓄了水源,使這一帶多泉多湖,景色壯觀秀麗。
三、庫納克帕衣湖
位於一三七團牧業營西北部的蒙庫絕勒尕勒山樑中部2009高地的西北坡下,湖盆面積約38.3畝,水面約7.5畝,高程海拔約1986米。

河溝、渠系、田間灌溉滲水和山前傾斜平原區的側向滲漏補給是地下水的主要來源,洪積沖積扇緣有O.5~2.O公里寬的泉水溢出帶。其坡下部均是自流承壓水區。多泉水溢出。
在奎屯河流域與師灌區有關的泉水共有13處,據觀測其年徑流量分別為:泉溝692立方米、九間樓1165立方米、黃溝812立方米、甘河子16l立方米、更生農場1148立方米、紅星泉水855立方米、古爾圖老溝1357立方米、雙河潛流1165立方米、屯克泉390立方米、塌橋子2609立方米、甘家湖1820立方米,合計18166立方米。其中,農七師每年實得9462萬立方米。泉水水量穩定,水質良好。
在一三七團牧業營轄區,據初步調查有174眼有來水量的山泉。其年徑流量共約3·2~5萬立方米。由於都分散在薩吾爾山南地區各河溝的源頭,故其開發利用方式主要是牧區人畜用水和向各河溝匯集水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