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里縣

託里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託里縣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緣斷山區,東至塔城市,西連裕民縣,南與烏蘇縣相望, 西南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北與額敏縣交界,地處東經82°28′一85°20′、北緯44°58′一46°24′之間,東西最長180公里,南北最寬162公里,總面積21300平方公里。 託里縣地勢中間高,邊緣低。有達爾布特河、烏爾雪勒特河、恰勒蓋河、蘇吾爾河等河流。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夏季涼爽,冬季多風雪。 2011年,託里縣總人口97772人。託里縣轄3鎮4鄉,即托里鎮、鐵廠溝鎮、廟爾溝鎮等3鎮、5鄉,2011年,託里縣實現生產總值30.57億元。2013年,裕民縣完成生產總值12.57億元,較2012年增長13.65%。 裕民縣主要景點有庫魯斯台草原,霍日姆德湖,吐爾加遼丘陵草原,阿克喬湖草原等。

基本信息

概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託里縣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緣斷山區,東至塔城市,西連裕民縣,南與烏蘇縣相望, 西南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北與額敏縣交界,地處東經82°28′一85°20′、北緯44°58′一46°24′之間,東西最長180公里,南北最寬162公里,總面積20 097平方公里。年平均氣溫4.3℃,極端最高氣溫37.9℃,極端最低氣溫一36.6℃,1985年降水量253.6毫米。

總人口88340人(2003年)。以哈薩克族為主,還有漢、維吾爾等民族。縣人民政府住所地:托里鎮;郵政編碼:834500;代碼:654224;電話區號:0901;拼音:Tuoli Xian。 地勢中間高,邊緣低。有達爾布特河、烏爾雪勒特河、恰勒蓋河、蘇吾爾河等河流。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夏季涼爽,冬季多風雪,年均氣溫4.3℃,年均降水253毫米。

歷史沿革

托里一詞源於蒙古語,意為“鏡泉”。因城中有一旺泉,泉水清洌甘美,遠望猶如明鏡,故而得名。

託里縣自古地處西域,秦漢時期,縣境屬匈奴、塞種、烏孫等諸多民族的遊牧之地。西漢時期屬西域都護府。東漢時期,漢將竇先大破匈奴,鮮卑族轉據其地,縣境屬鮮卑政權的牧場。魏晉南北朝時期,先後屬柔然族政權和突厥汗國。隋時屬西突厥汗國。

貞觀二十三年(649),唐置瑤池都督府,隸於安西都護府,托里受其管轄。西遼延慶元年(1124),耶律大石在葉密立稱帝,建元延慶,托里區域屬西遼統轄。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7),托里屬成吉思汗三子窩闊台的封地。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托里屬土爾扈特部遊牧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托里受伊犁將軍府管轄。民國7年(1918)年,托里屬額敏縣轄地。民國34年(1945),屬“三區”革命政府塔城專員公署額敏縣管轄。民國38年(1949)4月30日,從額敏縣析出成立克烈半縣,屬“三區”革命政府塔城專署。縣人民政府設在磨房(今托里鎮)。1950年7月,克烈半縣改稱克烈中心區,隸於塔城專區。1952年10月,撤銷克烈中心區,成立託里縣。中國共產黨託里縣委員會、託里縣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9月,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成立,託里縣隸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專區。1956年4月1日,託里縣人民政府改稱為縣人民委員會。1970年3月26日,成立託里縣革命委員會。1981年7月,撤銷託里縣革命委員會,恢復託里縣人民政府。

據《西域水道記》,托里為蒙古語,意為“鏡子”,因境內泉水清亮如鏡而得名。原名托里布拉克,意為鏡泉。有泉,圓如明鏡,以泉得名。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安設從庫爾喀喇烏蘇到塔爾巴哈台共10處軍台,有托里布拉克腰台。後設托里驛。托里原屬額敏縣,1950年以額敏縣八、九、十三等三個區的行政區域成立托里中心區。1952年經中央批准,從額敏縣析置建託里縣。以後隸屬塔城專區、塔城地區。

1956年置托里鎮。

2000年,託里縣轄3個鎮、4個鄉:托里鎮、鐵廠溝鎮、廟爾溝鎮、阿合別里斗鄉、多拉特鄉、烏雪特鄉、庫普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79882人,其中:托里鎮 19371人、鐵廠溝鎮 10744人、廟爾溝鎮 5064人、多拉特鄉 9711人、烏雪特鄉 8812人、庫甫鄉 8923人、阿合別里斗鄉 4530人、加爾巴斯農場虛擬鄉 703人、鐵斯巴汗牧場虛擬鄉 3771人、喀拉托別牧場虛擬鄉 3486人、也格孜庫勒牧場虛擬鄉 2488人、兵團一七零團虛擬鄉 2279人。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託里縣託里縣

1949年4月30

日,塔城專署將額敏縣的八區、九區、十區從額敏縣析出成立克烈半縣,下轄3個區。

1950年7月,克烈半縣改稱克烈中心區。

1952年10月,成立託里縣,下轄5個區30個鄉。

1956年,始建牧場。1958年9月,撤區、鄉,5個區改建成立5個人民公社,30個鄉改建成立28個生產大隊。

1960年3月,五星人民公社劃歸裕民縣。

1984年,撤社建鄉。1990年,託里縣轄4鄉3鎮4個牧場1個農場2個林場。鄉、鎮下轄40個行政村、7個居民委員會、1個村民委員會。

2001年1月,撤場並鄉並鎮。

2007年5月,託里縣人民政府作出撤銷加爾巴斯農場建制決定,將原加爾巴斯農場轄區內3個村劃轉多拉特鄉管理,多拉特鄉政府遷至原加爾巴斯農場管委會辦公地點。

區劃詳情

截至2011年,託里縣轄3鎮4鄉,即托里鎮、鐵廠溝鎮、廟爾溝鎮、庫甫鄉、多拉特鄉、烏雪特鄉、阿克別里斗鄉;下轄66個行政村、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託里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西側,塔額盆地東南部。東至克拉瑪依市,西連裕民縣,南與烏蘇縣相望,西南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北與額敏縣交界。託里縣地處北緯44°58′~46°24′,東經82°28′~85°20′,邊境線約長58公里。縣境東西長221.6公里,南北寬159.3公里,總面積21300平方公里。縣城托里鎮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512公里,距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703公里,距地區駐地塔城市123公里。

地形地貌

託里縣託里縣

託里縣東西寬闊,南北狹窄,境內屬準噶爾台地西緣折皺帶,由巴爾魯克、瑪依勒、加依爾三大平頂狀山脈組成。境內多山,占託里縣總面積的77.68%。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遞降,平均海拔1 500米。根據地形特徵可分為山地、傾斜平原、谷地三種地貌類型。山地又可分為亞高山帶、中低山帶和丘陵。中低山帶和丘陵,僅可作冬牧場或春秋牧場。傾斜平原可分為南、北兩部分。

地質

託里縣境出露地層多樣。古生界地層分布廣泛,主要分屬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碳系。中生界地層主要分布在鐵廠溝、白楊河谷地,分屬侏羅系、白堊系。侏羅系屬陸相湖沼沉積層含煤層,白堊系屬河湖相地層,多分布於加依爾山、瑪依勒山。新生界地層主要分布在托里谷地、鐵廠溝東部、阿克別里斗區,分屬第三系、第四系。第三系屬河湖相地層。第四系成因較為複雜,屬陪相地層。因是河流、湖沼堆積風積等組成,土層厚薄不等。北部土層較厚,托里谷地至東部白楊河區地層較薄。

氣候

託里縣託里縣

託里縣地處亞歐大陸地理內心,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冬季寒冷漫長,春季升溫快,但不穩定;夏季短促而涼爽,秋季降溫迅速。全年日照較多,盛行東風、南風,年平均氣溫6.1℃,一年中最熱月份為7月,月平均氣溫為20.9℃;最冷月為12月,平均氣溫為-9.7℃,歷年無霜期為155天。氣溫日年變化明顯,秋、冬、春季多冷空氣入侵,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並隨高度增加而增多,年降水量為246.9毫米。年平均日照實數為2803.5小時。新疆著名的老風口位於烏魯木齊—塔城公路要道上,南距託里縣城26千米,冬季盛行偏東風、偏西風。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託里縣託里縣

托里

境內無冰川,無高山終年積雪,水資源總的特點是水源點多而徑流小,分散而面廣,季節性特強。地表水資源主要是山區丘陵融雪和大氣降水,冬夏兩季枯水季節主要由地下水補給。託里縣境內共有46條溝溪型河流,流程短,水量小,滲漏快;泉水多在沖積平原下部溢出帶,獨立徑流,直接引入灌溉區,正常年份總徑流量平均值為5 578.2萬立方米。託里縣水資源總量為3.54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2.24億立方米,已利用量為0.8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水資源總量為1.93億立方米,縣實際能利用量為1.34億立方米,已利用量為0.45億立方米;地下水水資源總用量為1.61億立方米,可供開採的儲量約為0.89億立方米,已開採利用量為0.38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

2011年,託里縣境土地總面積為21 300平方千米,約折合為213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為2.67萬公頃,林地面積22.11萬公頃,牧草地面積183.6萬公頃,可利用草場已達113.33萬公頃。

生物資源

託里縣除擁有優良的羊、牛、馬、駱駝等家畜外,還有野生動物200餘種。其中獸類31種、鳥類39種、魚類20種、兩棲爬行類6種、昆蟲類150餘種。屬國家一級、二級保護的動物有雪豹、北山羊、紫貂天鵝、雪雞、馬鹿黃羊棕熊等。

截至2011年,野生植物1400餘種,其中草木植物約1300種,木本植物約150種。經濟植物藥材種類較為豐富,約200餘種,已開發利用的有50餘種。產量較大的有貝母、甘草、鎖陽、麻黃、黃芪、黨參、肉蓯蓉(大芸)、芍藥等。列為珍稀保護的樹種有雲杉、胡楊等,植物有新疆貝母、新疆阿魏等。

礦產資源

2011年,託里縣80%區域處於西準噶爾成礦帶,礦業開採條件好,具有明顯開發優勢。主要礦種有煤、金、鉻、鐵、銅、花崗岩、石灰石、石棉等39種416處,其中探明鉻礦儲量約260萬噸,居全國首位;黃金的遠景儲量約500噸。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託里縣總人口97772人(不含駐縣兵團人口),總戶數28656戶,其中城鎮戶12599戶、農業戶16057戶(牧業戶為8210戶),戶均3.4人;其中男性人口數為49148人,女性人口48624人;非農業人口38601人,農業人口58931人,非常住人口240人。全年出生人數為1880人,人口出生率19.23‰;人口死亡人數513人,人口死亡率5.25‰;增長人口1 367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3.98‰。

民族

2011年,縣境居住2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人口72992人,占到了總人口的74.66%;漢族人口24780人,占總人口的25.34%;哈薩克族人口69780人,占總人口的71.37%;維吾爾族人口1 261人,占總人口的1.29%;其他民族人口1 951人,占總人口的2%。

經濟發展

綜述

託里縣託里縣

2011年,托里

縣實現生產總值30.57億元,比2010年增長17.1%;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1:72:1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1億元,比2010年增長30.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72億元,比2010年增長43.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26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0.6%和17.3%。

第一產業

2011年,託里縣牲畜年末存欄穩定在65.6萬頭,出欄率、商品率和年末存欄適齡母畜比例分別達到81.2%、74.4%和80.9%,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達到100%,新增定居牧民400戶,開設大畜冷配站18座,完成冷配牛7450頭。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來自畜牧業的比重達到53%。總播面積36.56萬畝,其中小麥種植11.5萬畝,高效經濟作物種植15萬畝。改良型拱圓溫室54畝108座,新增日光溫室大棚39座,新增農業高效節水3.2萬畝。新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11個,農村經紀人達到110人,落實補貼資金751萬元。參保作物21萬畝,參保農戶3304戶。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04萬人,實現勞務收入3867萬元。

第二產業

2011年,託里縣工業增加值完成18.03億元,比2010年增長17.5%。實施“招大引強”戰略部署,落實招商引資項目19個,投資總規模34.2億元,到位資金13.6億元。

第三產業

2011年,託里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6億元,比2010年增長16.9%。接待遊客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00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1.1%、30%。

交通情況

託里縣託里縣

2010年,託里縣投資420萬元建設重要農村公路6.1公里,一般農村公路20.6公里(其中9.6公里S221線---沙依巴爾,2.1公里為縣城主要小的巷道),投資494萬元。

托里地處塔額盆地南部,是塔城地區北四縣及兵團農九師東進準噶爾盆地的交通樞紐和門戶,縣周邊100公里區域內有塔城、克拉瑪依兩個機場,阿拉山口、巴克圖兩個國家一類口岸,縣城鎮距克拉瑪依市僅150公里,距地區首府塔城市110公里。省道221線、省道318線及省道201線貫穿全境,託里縣鄉村公路通達率90%

社會事業

科技

2011年託里縣投入套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2171萬元,組織實施各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專利轉化項目51項,獲得專利授權46項。

文化

2011年託里縣共舉辦百日廣場文化競賽活動、紅歌會、書畫攝影藝術展等700餘場次。

教育

2011年託里縣教育經費總投入近2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的21.5%。教育教學條件不斷改善,投資1.4億元,新建幼稚園1所,抗震加固和更新改造教育教學用房面積3萬平方米。

主要學校有:阿克塔木國小、託里縣一中、託里縣第一國小、烏雪特鄉中心學校、托里二中、牧業國小、東風三大隊牧業隊國小、託里縣第三中學。

民俗風情

冬不拉

冬布拉在草原上流傳很廣,式樣也有很多種,鏟子形冬布拉叫“阿巴依式冬布拉”,馬勺形冬布拉叫“江布里冬布拉”。後來經不斷改革,將這兩種式樣的冬布拉加以結合,出現了一種“民族新式冬布拉”。冬布拉是阿肯手中的武器,它既可敘事又可抒情,特別當它描繪草原新生活時,那明快的鏇律,充滿了濃厚的草原氣息。

阿肯彈唱

阿肯彈唱是哈薩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間傳統藝術形式。阿肯彈唱有兩種形式:一是阿肯懷抱冬不拉自彈自唱,這種彈唱多是演唱傳統的敘事長詩和民歌;二是對唱,有兩人對唱,也有多人對唱。對唱的特點是即興創作,具有賽歌的性質,把雄辨和唱詩結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氣息,又生動活潑。他們所唱的內容大致可分為頌歌、哀怨歌、情歌、習俗歌、詼諧歌五大類。

哈達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風景名勝

託里縣地處亞歐大陸地理內心,省道221、省道318線穿縣而過,處在黃金線路中間,連通了伊犁、阿拉山口、阿勒泰、塔城各旅遊景點。省道318沿線有阿拉山口國際口岸、恰唐國際狩獵場、巴爾魯克山塔斯特天然林場、沙孜天然草場、野玫瑰谷、老風口野生果子溝、亞歐大陸地理內心標誌地、老風口生態園、白洋河天然林場、孔繁森紀念園、鐵列克提戰役戰場遺址和革命烈士紀念園等主要的旅遊景點。

自然地理

地貌

託里縣東西寬闊,南北狹窄,境內屬準噶爾台地西緣折皺帶,由巴爾魯克、瑪依勒、加依爾三大平頂狀山脈組成。境內多山,占全縣總面積的77.68%。地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500米。根據地形特徵可分為山地(亞高山、中低山、丘陵)、傾斜平原、谷地三種地貌類型。

氣候

託里縣境內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氣候。冷暖季不很分明,日照充足,全年多風,平均無霜期147天,年均降水量241.0毫米,年均氣溫5.0℃。新疆著名的老風口位於烏魯木齊——塔城公路要道上,南距託里縣城26公里。冬春季盛行偏東風、偏西風。由於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對老風口的風害治理,每年大搞植樹造林,加強道班護路、除雪管理,現老風口風害已基本得到有效治理。

自然資源

託里縣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宜農宜牧。境內可耕地面積50萬畝;有天然森林123.16萬畝,木材儲量20萬立方米。畜牧業前景廣闊。有草場2516.66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1544萬畝,外縣及駐縣單位所用草場972.66萬畝,占託里縣草場總面積的38.6%,野生動植物豐富。屬國家一級、二級保護的動物有雪豹、北山羊、紫貂、天鵝、雪雞、馬鹿、黃羊、棕熊等;山谷地區盛產野生中草藥180餘種,已開發利用的近50餘種。貝母、黨參、麻黃、鎖陽、肉蓯蓉(大芸)、甘草、柴胡等地產中草藥已銷往全國各地。

礦產資源

託里縣礦產資源豐富,具有明顯開發優勢。礦產業成為託里縣一大支柱產業。目前已探出礦產33種,礦產地416處。已重點開發利用的主要有煤、金、鉻、鐵、銅、花崗岩、石灰石、石棉等。現已探明鉻礦儲量250萬噸,居全國首位。

2001年7月,託里縣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託里縣享有中央、自治區賦予的特殊優惠政策,擁有外貿進口經營權。得天時而占地利,享政通而悅人和。託里縣前景廣闊,極具開發價值。

風景線

託里縣境內青山翠谷,景色優美。草原、森林、山峰、小溪、怪石、氈房,風光獨具特色。已開發的旅遊資源有亞歐大陸地理內心、蘇拉夏冰川瀑布、玫瑰谷、老風口野果林、加斯喀拉蓋天然狩獵滑雪場、沙孜湖、塔斯持原始森林、闊克霍拉度假村等,給人一種神奇、恬靜、壯美之感。縣境內豐富的岩畫為研究古遊牧民族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價值。哈薩克族阿肯彈唱、節日慶典、民間歌舞、傳統的少數民族體育活動如摔跤、賽馬、叼羊、姑娘追以及民族刺繡等已構成了托里自己濃郁的地方風情和獨特的民俗文化。喀拉蓋巴斯陶景點、多拉特水庫、尖尖山等地也是賞心悅目的好去處。

座落於託里縣人民公園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烈士陵園及北出縣城5公里、塔額公路西側的孔繁森同志紀念園已成為託里縣各族幹部民眾的愛國主義教育基

果子溝

託里縣老風口果子溝森林公園距縣城僅20公里,距額敏縣、裕民縣分別為40和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果子溝系巴爾魯克山5條山溝,溝內長滿野蘋果,年產蘋果千餘噸。此外溝內還生長有山楊、樺樹、野巴旦、毛柳等,每年5月,五彩繽紛的野蘋果四溢,招蜂引蝶;6、7月份,碧樹成蔭,密葉之間藏滿野果;8、9月份則是碩果纍纍壓彎枝頭,落果遍地,飄香四溢,獨特的野果景觀在塔城地區絕無僅有。

託里縣老風口生態旅遊區

老風口生態區位於託里縣城鎮西北部老風口境內,南距託里縣31公里,省道221東側。老風口防護林是以抵禦老風口大風而載植的楊樹林,自1958年以來,尤其是80年代至現在共造林8萬餘畝,與風區的80萬畝農田,50萬畝人工草場共同形成了防護林體系,造就了如今的老風口生態區,以前老風口那種“大風三六九,風吹石頭走,小風天天有,黃土飛雪漫天游”的景象一去不復返,體現了托里人民的艱苦奮鬥、戰天鬥地、改造自然的苦幹精神,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老風口生態區已建成一個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展現在你面前的是一個集農、林、牧、副、教於一體的生態區,是一個集休閒、娛樂、受教育、學習、體驗生活、回顧歷史的生態區。

蘇拉夏情人谷

蘇拉夏距託里縣城以南直線26公里,東距烏塔公路沿線2.2公里。走進蘇拉夏景區,置身於群山之中,幾處彩岩、呈暗黃、墨綠、紫紅把群山點綴提更加奇特美妙,景區內大面積的山楊、苦楊、胡楊等植物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美麗的勝地還養育著嘎拉雞、野雞、黃羊等珍貴的生靈。谷中兩旁是長期生活在這裡的哈薩克牧民,他們真誠淳樸,豪放的性情,帶你領略別具特色的哈薩克歌舞,賽馬、刁羊、摔跤、姑娘追等娛樂活動更加精彩紛呈,使人留連忘返。

野玫瑰山莊

野玫瑰山莊地處託里縣加斯哈拉蓋林區,這裡滿山遍野生長著香氣溢人的野玫瑰、野薔薇,故由此得名。夾在野玫瑰之間還生長著冬蟲草、鎖陽、大芸、黨參等珍貴野生藥用植物,馬鹿、盤羊、松雞、棕熊等30餘種珍貴的野生動物在這裡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紅嘴石雞、塔里木兔等非重點保護動物盡可讓您狩獵盡興。野玫瑰山莊冬暖夏涼,空氣清新,負離子濃度較高,是您旅遊避暑、度假的好去處 。

託里縣巴爾魯克山原始森林公園風景區

巴爾魯克山原始森林公園風景區位於託里縣城西南方向,與縣城距離為65公里,盡可“四季風光一眼攬”。可分為旅遊區及經營區,內有塔斯提河,哈語為“河床多卵石”之意,河谷幽深靜謐,河谷底寬100-150米,地勢稍有起伏。樹密坡陡雲杉密布,復蓋度90%以上,滿山遍野都生長著香氣溢人的野玫瑰、野薔薇,夾在野玫瑰之間還生長著冬蟲草、鎖陽、大芸、黨參等珍貴野生藥用植物,馬鹿、盤羊、松雞等30餘種野生動物在這裡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紅嘴石雞、塔里木兔等非重點保護動物盡可讓您狩獵盡興。巴爾魯克山原始森林公園風景區冬暖夏涼,空氣清新,負離子濃度較高,是旅遊避暑、度假的好去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自治區轄:2個地級市、7個地區、5個自治州;11個市轄區、19個縣級市、62個縣、6個自治縣。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 |沙依巴克區 | 新市區 |水磨溝區 |頭屯河區 | 達坂城區 | 米東區 | 烏魯木齊縣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 | 獨山子區 | 白鹼灘區 | 烏爾禾區
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 鄯善縣| 託克遜縣
哈密地區哈密市| 伊吾縣 |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和田地區和田市 | 和田縣 | 墨玉縣 | 皮山縣 | 洛浦縣 | 策勒縣 | 于田縣 | 民豐縣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 | 溫宿縣 | 庫車縣 | 沙雅縣 | 新和縣 | 拜城縣 | 烏什縣 | 阿瓦提縣 | 柯坪縣
喀什地區喀什市 | 疏附縣 | 疏勒縣 | 英吉沙縣 | 澤普 | 莎車 | 葉城 | 麥蓋提 | 岳普湖 | 伽師 | 巴楚 | 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 阿克陶縣 | 阿合奇縣| 烏恰縣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 | 輪台縣 | 尉犁縣 | 若羌縣 | 且末縣 | 焉耆回族自治縣 | 和靜縣 | 和碩縣 | 博湖縣
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 阜康市 | 呼圖壁縣 | 瑪納斯縣 | 奇台縣 | 吉木薩爾縣 |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 精河 | 溫泉縣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直轄) | 伊寧市 | 奎屯市 | 伊寧縣 | 霍城縣 | 鞏留縣 | 新源縣 | 昭蘇縣 | 特克斯縣 | 尼勒克縣 |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塔城地區塔城市 | 烏蘇市 | 額敏縣 | 沙灣縣 | 託里縣 | 裕民縣 |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
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 | 布爾津縣 | 富蘊縣 | 福海縣 | 哈巴河縣 | 青河縣 | 吉木乃縣
直轄行政單位石河子市 | 阿拉爾市 | 圖木舒克市 | 五家渠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