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旅遊

農業旅遊

農業旅遊是指居住在農莊,有時還參加農田或農場勞動的旅遊,這種旅遊有利於保護傳統風景。

農業旅遊生態農業旅遊
農業旅遊是把農業與旅遊業結合在一起,利用農業景觀和農村空間吸引遊客前來觀賞、遊覽、品嘗、休閒、體驗、購物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形態,即以農、林、牧、副、漁等廣泛的農業資源為基礎開發旅遊產品,並為遊客提供特色服務的旅遊業的統稱,也稱觀光農業、旅遊農業、鄉村旅遊等。根據國家旅遊局2002年頒發的《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檢查標準(試行)》 ,所謂農業旅遊,是指以農業生產過程、農村風貌、農民勞動生活場景為主要吸引物的旅遊活動。

概述

農業旅遊主要是為那些不了解農業、不熟悉農村,或者回農村尋根,渴望在節假日到郊外觀光、旅遊、度假的城市居民服務的,其目標市場主要在城市居民。農業旅遊的發展,不僅可以豐富城鄉人民的精神生活,最佳化投資環境等,而且達到了農業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具體來講,發展農業旅遊有以下作用:(1)有利於拓展旅遊空間,滿足人們回歸大自然的願望。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不再僅僅滿足於衣食住行,而轉向追求精神享受,觀光,旅遊、度假活動增加,外出旅遊者和出行次數越來越多。一些傳統的風景名勝、人文景觀在旅遊旺季,往往人滿為患,人聲噪雜。旅遊農業的出現,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們對寧靜、清新環境和回歸大自然的渴求。(2)有利於實現農業的高產高效等目標。利用農業和農村空間發展旅遊農業,有助於擴大農業經營範圍,促進農用土地、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的合理調整,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同時又可以農業旅遊為龍頭,帶動餐飲、交通運輸、農產品加工等行業的發展,增加農業生產的附加值。(3)有利於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農業旅遊為招徠遊客,除了在景點範圍內營造優美的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景觀場所外,必須綠化、美化周圍地區的田園和道路,維護農業與農村自然景觀,改善城鄉環境質量。

特點

農業旅遊農業旅遊景觀
開發農業旅遊,要堅持以農業為基礎,利用農業、農村資源,興辦休閒旅遊事業,然後逐步過渡到旅、農、工、貿綜合發展,從而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地域上尋找並創造出城市旅遊點無法與之媲美的農業旅遊景觀特色。根據系統設計的指導思想,為了在農業旅遊系統中建立不同門類的子系統,從而建設各具特色、內容多樣、輕鬆愉快的不同農業旅遊模式,我們就要研究農業旅遊的基本特點。

一般認為農業旅遊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1)農業特性。旅遊農業是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開發其旅遊功能的,旅遊農業的引人入勝主要是優美的田園風光。在開發旅遊功能的過程中,可能局部地改變原來的農業生產結構,但農業生產仍是旅遊農業的主要方面,所以要防止旅遊農業的過度開發,避免破壞基本農田保護區等。

(2)生態特性。旅遊農業的發展的目標之一是調整人和自然,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旅遊農業的興旺也要得益於寧靜優美的生態環境、天然的自然景觀以及純樸的鄉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因此,在開發建設旅遊農業過程中,儘可能不破壞原來的自然生態環境,減少人工作用,促進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3)娛樂特性。旅遊農業除了具有優美的生態環境外,還應具有一定程度的娛樂性,否則也不能吸引大量的遊客。娛樂性主要體現在觀光、農業體驗、民俗活動和自然探險等富有農村農業和自然風光特色的遊樂活動中,而人工遊樂設施則適可而止。

模式

農業資源占優勢的特色產業帶動模式(觀賞+學習+參與型)
對於那些擁有特色農產品的生態農業區來說,可以以農產品為核心,進行圍繞某一種或幾種特色農產品展開的主題輻射發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個鄉或村的範圍內,依據所在地區獨特的優勢,圍繞特色的生態農產品或產業鏈,實行專業化生產經營,一村一業發展壯大來帶動鄉村綜合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專業村鎮是這種模式的代表,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具有生產某種特色生態農產品的歷史傳統和自然條件;有相應的產業帶動,市場需求旺盛;需要有帶動者通過產業集群形成一定的規模。
例如:我們把以果園、育種種植為主題的農業生態旅遊推向市場,把果品作為核心,關聯帶動果園的觀光休閒、科技園區果苗培育種植的科技學習、農家的果品品嘗節、工廠的加工包裝參觀等果旅消費,這樣不僅可以打通果品銷售的呆滯環節,也盤活了所有資源和資產,帶動了當地農副產業的快速發展。桂林永福縣的羅漢果就可以借用其“羅漢果之鄉”的美名,打造一條“三高”生態農業與旅遊相聯動的模式。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的生態農業建設從1983年就開始起步了,這20多年來,通過抓沼氣建設來解決農村能源問題,通過科學探索找到了沼氣與養殖、種植的內在聯繫,最終建成了“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模式。恭城瑤族自治縣開展以“三位一體”生態農業為重點和核心的生態示範區建設,較好地解決了經濟和環境保護的問題,符合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在西部大開發中要“切實搞好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要求,對廣大農村特別是西部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借鑑意義。2000年5月,聯合國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研討會”在桂林召開,37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位專家到恭城參觀,稱讚恭城縣生態農業為“開發中國家農村生態經濟發展的典範”。近幾年,恭城縣把生態農業的發展與旅遊開發結合起來,又被有關部門連續列為“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等等。當地從生活到生產,從種植到養殖,從農業到副業都達到了高科技、高產量、高效益的三高標準,應該充分挖掘生態農業的觀賞性、學習性、參與性,讓現有生態農業資源的利用價值最大化。
這類農業資源占優勢的地區在今後的發展中應更加注重農業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力度,全面改造傳統種養技術,發展更完善的生態農業,在大力扶持和發展旅遊的同時一定不能脫離了農業這一根基;並且從旅遊開發的角度發展未來的生態農業,使傳統經濟型農業向現代旅遊型生態農業轉變。遊覽區內的農業科技示範園、生態農業示範園、科學普及示範園,應該以濃縮的典型農業模式,展示農業發展的歷史與現實,展示特色農業生產景觀與經營模式,讓遊客了解足夠系統的農業生產進步的知識,使遊客與當地農業文化之間建立起一種情感聯繫。
自然旅遊資源占優勢的“觀光+體驗”模式
對於那些擁有一定的農業資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夠鮮明規模也存在著差距的地方,如果擁有較好的自然旅遊資源稟賦(清新的山水自然環境、美麗的田園風光、整潔舒適的鄉村居住環境等),就可以通過觀光游的模式將旅遊作為創造更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途徑。遊覽區內的農田果園、花卉苗圃、動植物飼養場應精心包裝,讓遊客找到返歸鄉村的真實感受,在優美的田園風光和勃發的自然生機中享受回歸自然的快感。
桂林陽朔是我國發展鄉村旅遊最早的縣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精闢地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的特徵。依託陽朔及周邊各鎮的自然田園風光來滿足遊客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需求,如歷村、福利古鎮、興坪漁村等,都可以滿足體驗型遊客的要求,“住農家屋,吃農家飯,乾農家活,享農家樂”;體驗農事活動,組織遊客與農民一同採摘品嘗,或參加四時農事活動;農家訪問,考察生態農業生態村等活動。
當地鄉村的特色民居、鄉村工藝作坊、鄉村農事活動場所應為遊客提供能夠深入鄉村生活的空間,使遊客參與農耕活動、學習農作物的種植技術、農機具的使用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以及農業經營管理等,親身體驗農產品生產過程。遊覽區內提供的可採摘的直銷果園、農產品集市等,既讓遊客有機會購買鄉村旅遊產品,又充分體驗收穫的愉悅。

發展模式

綜觀目前國外農業旅遊的發展情況,根據農業旅遊的性質、定位、經營等方面的特點,農業旅遊發展模式主要可分為三大類:

(1)傳統觀光型農業旅遊。主要以不為都市人所熟悉的農業生產過程為賣點,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闢特色果園、菜園、茶園、花圃等,讓遊客入內摘果、拔萊、賞花、採茶,享盡田園樂趣。如法國農村的葡萄園和釀酒作坊,遊客不僅可以參觀和參與釀造葡萄酒的全過程,而且還可以在作坊里品嘗,並可以將自己釀好的酒帶走,向親朋好友炫耀,其樂趣當然與在商場購買酒不一樣。而日本興起了務農旅遊,東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秋天的收割為契機,組織都市人去農村體驗農民的生活,在沿海地區還組織遊客參加捕撈虹鱒魚和海帶的採集及加工等活動,使都市人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農業旅遊農業旅遊景觀
(2)都市科技型農業旅遊。以高科技為重要特徵,在城內小區和郊區建立小型的農、林、牧生產基地,既可以為城市提供部分時鮮農產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觀光收入,兼顧了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功能。如新加坡興建了10個農業科技公園,在公園裡不僅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種植,而且還精心布局一些名優花卉,觀賞魚,珍稀動物的觀賞,名貴蔬菜和水果的生產,同時也相應建有娛樂場所,養魚池由縱橫交錯的水道組成,並配有循環處理系統。菜園由新穎別致的栽培池組成,由計算機控制養分,遊人漫步其中不僅可以心曠神怡,還可以大飽口福,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之中。

(3)休閒度假型農業旅遊。主要是利用不同的農業資源,如森林、牧場、果園等,吸引遊客前去度假,開展農業體驗、自然生態領略、垂釣、野味品嘗,住宿、度假、遊樂等各種觀光、休閒度假旅遊活動。如澳大利亞人則常於周末或假日,自己駕車,帶上小孩,選一個離家不遠的牧場小住幾天,大人可以放鬆一下身心,而孩子們則可了解都市裡無法見識的牧場生活。而美國的莊園主在蘋果、梨子、葡萄、西瓜之類的瓜果快熟的時候,就在報刊上登廣告,招攬遊客去農場摘水果度假,城裡的人熱烈回響,紛紛根據廣告上的示意地圖開車前往,水果隨便吃,累了可以在樹下草地休息,呼吸新鮮空氣,聆聽鳥兒的歌唱,直到太陽西斜,人們還可以在農舍小住一夜,品嘗農莊主人準備的別有格調的晚餐,享受到一個別致的假期。

國外發展概況

農業旅遊作為一項新的旅遊項目,已成為世界潮流。它源於歐洲西班牙,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農場把自家房屋改造裝修為旅館,接待來自城市的旅遊者前往觀光度假,被認為是農業旅遊的起源。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估計,1988年,開發中國家生態旅遊收入為120億美元,已開發國家的收入更要高出幾倍,美國約300億美元、德國約80億美元。近年來,國外農業旅遊又向深層次發展,旅遊者不僅“看”而且“乾”,由過去欣賞結

農業旅遊農業旅遊景觀
果,變為參與過程。真正體驗農活的“原汁原味”。如一些旅行社,利用假期,組織城市遊客到農村和農民共同生活、學習插秧和採茶,體驗耕種和收穫,分享農家樂的“插秧割稻旅行”或“採茶旅行”。在收穫的季節,旅行社會選出一小包稻米或茶葉給遊客寄去,讓大家親口嘗一下自己的勞動果實。如今,在一些國家或地區如日本、瑞士台灣等出現了更高級的農業旅遊形式:租地自種。城裡人在鄉下租一塊“自由地”,假日裡,偕妻帶子,呼朋喚友,到鄉下的“自家地里”翻土耕種,施肥澆水,平時則由農場主負責照看農園。這種淺嘗輒止的勞作和藕斷絲連的鄉村情懷,為忙碌和煩躁的城市生活平添了許多雅趣。下面介紹幾個國家農業旅遊的研究與實踐情況:

馬來西亞:圍繞建設農業旅遊,十分重視花卉旅遊業,從1992年起,將7月2~9日定為一年一度的“花卉節”,在花卉節期間舉行各種花展、花競賽、花車遊行,各購物中心、酒店也以花為主題營造“百花齊放的綠洲”、“迷人的花世界”、“花的海洋”等購物環境,生動形象地宣傳花卉,讓花為眾人所識,使全社會形成養花、愛花的新習俗。隨著花卉生產的興起,政府與有關部門緊密結合,實現花卉生產基地化、專業化。馬來西亞將“花卉節”與旅遊緊密結合起來,推動了旅遊業務,使之搞得既生動又豐富,從而吸引了國際上更多的遊客,使馬來西亞旅遊業年年連創佳績,1994年旅遊業外匯收入就達90億元馬幣,成為排名第三的產業。大量遊客的到來,觀花、賞花、購花,大大活躍了花卉市場。馬來西亞在1995年成功地舉辦了國際花卉展銷會,成為東南亞地區具有權威的國際花卉展。

法國:七十年代法國興起了城市居民興建“第二住宅”,開闢人工菜園的活動,各地農民適應這一需求,紛紛推出農莊旅遊,並組建了全國性的聯合經營組織。近年,法國人推出新興的“農莊旅遊”業,全國有1.6萬戶農家建立起了家庭旅館。3000多家農民還組成了一個聯合經營組織,取名為“歡迎您到農莊來”,吸引了眾多的遊客。這種新興的“綠色度假”旅遊活動方興未艾,每年可以給法國農民帶來700億法郎的收益,相當於全國旅遊業收入的1/4。

美國:每年參加農業旅遊的人數達到二千萬人次,政府還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以保證農業旅遊的健康發展。“瓜果塑造”、“莊稼人藝術畫”等鄉間藝術也頗受遊客青睞。最著名的作品是依梵谷的名畫《向日葵》創作的20英畝的“莊稼畫”—向日葵。10多英畝盛開的向日葵組成畫中的葵花,蒺麻組成花瓶,大豆為檯布,遊人可以在飛機或附近高山上領略它的藝術魅力。

日本:日本的農業旅遊是開展較早的。日本各地觀光農業經營者們成立了協會,各地農場結合生產獨闢蹊徑,用富有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和各種具有特色的服務設施,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旅行社開發了豐富多彩的農業旅遊產品,組織旅遊者春天插秧,秋天收割,捕魚撈蝦,草原放牧,牛棚擠奶。參加者有農牧學研究人員、學生、銀行職員、公司白領等,人均消費2.5至4萬日元。日本岩水縣小井農場是一個具有百餘年悠久歷史的民間綜合性大農場。自1962年起,農場主結合生產經營項目,先後開闢了600餘畝觀光農園,設有動物農場,可以觀賞到各種家畜在自然懷抱中的憨態,又能增加動物學的知識;牧場館,每天定時擠牛奶表演和定時看奶油的加工過程,觀賞之餘,可以購買到各種包裝精美而新鮮的奶製品;別具一格的農具展覽館,陳設有各式各樣新奇古怪的農用機械,有的是現在使用的,有的是已被淘汰的,人們可以藉此了解農業發展歷史和農機具知識,農場旁邊,是由廢機車改裝成的列車旅館,深受懷古思舊和青年人的歡迎。

義大利:1865年義大利就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專門介紹城市居民到農村去體味農業野趣,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作。義大利專供“綠色旅遊”者飲食起居的農莊已有6500間。義大利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各級旅遊部門利用本國本地區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吸引了大批歐美、亞洲及其他國家的旅遊者。1995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5800萬人次,年收入近500億美元,旅遊業已成為經濟領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義大利旅遊業中,有一支新興的生力軍——農業旅遊,也稱作“綠色假期”。它始於70年代,發展於80年代,到了90年代已成燎原之勢。截止1996年初,義大利全國20個行政大區,已全部開展農業旅遊活動,尤以托斯卡那大區更為突出,每年接待的國內外農業旅遊者達20萬人次。

農業旅遊農業旅遊景觀
韓國:大城市周邊的“農漁村”冒出了許多“觀光農園”和“周末農場”,這種農園集休閒、體驗、收穫為一體,吸引了大批市民,生意非常紅火,已成了當地居民一項重要收入來源。村子規定20人以上的團體遊客在村內的食堂用餐,而零散遊客則被安排到經過精心挑選並受過培訓的農戶家裡用餐,讓顧客吃得乾淨、舒心。觀光農園起初是農民自發搞起來的。有的農戶勞動力不足,光種糧食收入減少,家裡又有空閒房屋,於是搞起了農家樂,讓城裡人來住上一宿,吃吃農家飯,乾乾地里的農活,休閒放鬆一番,完後收取一點費用。沒想到,生意很紅火,仿效者越來越多。農政部門得知後,感到這是一個增加農民收入的路子,於是大力提倡和推動,未過多久觀光農園竟逐漸成了氣候。在此基礎上,又出現了體驗與收穫結合型的“周末農場”。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提供的資料表明,韓國農村觀光和民俗市場的規模,2001年約為2.84萬億韓元(1萬韓元約合8.7美元),2005年將達到5.11萬億韓元

啟示

農業旅遊是近年來世界上風行的新興行業。由於農業旅遊是農業與旅遊業、生產與消費、工作與休閒的有機結合,其特點是變傳統農業為休閒農業,變農業區域為旅遊區域,通過分析優勢、設計規劃、施工興辦,把增加農業各業的藝術性,作為豐富旅遊休閒的重要內容。它把現代科學和農業情趣寓於休閒旅遊之中,利用農村的設備、空間,農業生產的場所、產品,農業的經營活動、生態保護、自然環境及農村人文資源,通過觀賞品嘗的趣味性、動手實踐的有益性、科普宣傳的知識性、生產產品的商品性,既讓城市居民及其他遊客領略到城市其他名勝風景點所欣賞不到的、大自然的、現代新穎的農業藝術,給他們遊樂、休息、健康,得到新奇別致的精神和物質享受,又能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我國也已經出現了農業旅遊的先驅,廣西柳州是一個工業城市,城市南部有兩個國營園藝場——大橋園藝場和洛維園藝場。儘管這兩個相鄰的園藝場山水風景如畫,花果四季飄香,但過去單純生產傳統農產品,幾乎年年虧損。幾年前,柳州市的領導人在考察了國外農業旅遊後,決定把這兩個園藝場的經營方面轉向農業旅遊,讓來這裡的遊客能欣賞山水風景之餘,品嘗親手採摘的瓜果和自己捕獲的魚蝦,體驗清新寧靜的農村生活,學到豐富的農業科學知識,享受農業旅遊之樂。經過幾年建設,現在這兩個園藝場已經成為大受柳州市民及外地遊客歡迎的旅遊觀光景點,在經濟上也已經扭虧為盈。1995年全國釣魚比賽,也選擇在柳州市大橋園藝場舉行。發展農業旅遊改變了兩個園藝場的命運,也豐富了柳州市民的休閒生活方式。還有,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農業旅遊也已經顯現其重要性,2000年農業旅遊接待的遊客達200萬人次。為了對上海日益發展的“農家樂”旅遊增設一道質量安全保障,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於2004年4月26日發布了《農家樂旅遊服務質量等級劃分》地方標準,這是全國第一個專為“農家樂”旅遊而制定的標準。該標準屬推薦性地方標準,將“農家樂”旅遊服務質量由高到低分為三星級、二星級、一星級三個等級,並從基本條件、住宿、餐飲、活動項目和組織管理等5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農業旅遊是旅遊與農業交叉形成的新型旅遊產品,它融農業生產、觀光、修身、參與、體驗、習農、品嘗、購物、娛樂、度假等等為一體。它的理想境界是開化而不失原始風味,文明而充盈鳥語花香,現代感十足而又滿溢楚辭漢賦唐詩宋詞的詩情畫意。當越來越多的人徜徉在田園風光之中的同時,也給當地農業建設注入了無窮的活力。我國地大物博,民族風味濃郁,應借鑑國外經驗,大力發展我國的農業旅遊,使之成為我國旅遊業與農業新的增長點。國外農業旅遊的研究與實踐對我國發展農業旅遊有如下啟示: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我國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區(縣)鄉(鎮)兩級政府應該把發展農業旅遊作為改善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改變農村面貌的大事來抓,統籌規劃指導,給以政策及資金扶持,為本地農業旅遊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如義大利政府對已經開展農業旅遊的單位,給予享受政府的有關農業低息優惠信貸和稅收減免政策;由政府頒布一定的法令和規定,以管理和鼓勵農業旅遊;完善當地的基礎設施等。

規範農業旅遊的運作
積極鼓勵農民建立農業旅遊行業協會,規範農業旅遊的經營與管理。開展農業旅遊須到各級政府旅遊部門進行登

農業旅遊許可證書
記註冊,並在通過考核後發放許可證書。如義大利規定:接待遊客用房必須是非農業生產活動用房;遊客的食物全部或大部分必須是本農場或當地農場的產品,出售價格應低於市場批發價;農業旅遊應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要內容;農業旅遊主要利用農場的現有資源和條件,允許維修原有的莊園別墅,但不準蓋新的。為了保證旅遊者的安全,規定旅遊者留宿地應有其活動範圍的限制和考慮旅遊者自我留宿的能力,向旅遊者事先說明設備尤其是電器的使用方法等。

提高旅遊產品檔次
農業旅遊充分表現和突出本地區農村自然景觀和農業產業特色,也不能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的傳統低層次產品上,一定要提高農業旅遊產品的層次。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使遊客每到一處都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享受。
一要提高農業旅遊的可參與性,參與性強是農業旅遊的一大特點,讓遊客下地乾農活,上樹摘蔬果,下海捕魚蝦,上馬牧牛羊;二要提高農業旅遊的科技含量,在保持“農味”特色的基礎上,加大科技在農業旅遊項目上的套用;三要豐富農業旅遊產品的內容,儘可能多地綜合糧、果、蔬、畜、漁、草、花等農業資源要素,以豐富的產品組合吸引遊客,延長其停留時間,提高其消費水平。

改善旅遊環境與接待質量
為提高以城鎮居民為主的農業遊客的服務質量,必須改善農業旅遊的服務設施,加強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服務意識,摒棄某些不良的農村生活習慣,如不修邊幅、禮貌不周、衣冠不整等,特別要糾正農民民眾認為服務低人一等的思想。農業旅遊項目大多位於農村或城郊,基礎設施建設往往滯後,因而應加大道路、旅館餐廳、通訊、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傳統農村髒、亂、差的局面。廣大農業旅遊從業者必須認識到,遊客的大多數是城鎮居民,必須確保在食、住、行方面適應城鎮居民對衛生、安全的要求,並在此基礎上突出購、娛、游等要素的農味。

全國示範點名錄

第一批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名單(共306個)(2004年) 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共203個)
北京市(7個):

農業旅遊北京南宮旅遊區
北京韓村河、北京蟹島綠色生態度假村、北京南宮旅遊區、北京錦繡大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來農業園、北京留民營生態農嘗北京小湯山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
天津市(4個): 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薊縣下營鎮常州村、塘沽區紅星海上娛樂服務有限公司、西青區第六埠農業開發中心;   河北省(8個):
平山巨龜苑旅遊區、北戴河集發生態農業觀光園、邢台內邱長壽百果莊園、邢台前南峪生態觀光園、保定昌利農業旅遊示範園順平縣萬頃桃源農莊民俗文化園、懷來容辰莊園、衡水鄧莊農業科技示範園
山西省(3個):
昔陽大寨村生態農業園、忻州市前郝村生態農業園、汾陽市賈家莊生態農業園;
內蒙古自治區(7個):
呼和浩特蒙豐錦繡園、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人家旅遊度假村、鄂爾多斯市恩格貝生態旅遊區、烏蘭察布格根塔拉草原旅遊中心呼倫貝爾呼和諾爾旅遊區、錫林郭勒蒙古汗城旅遊區、臨河隆勝鄉星月集團農業高科技旅遊區;
遼寧省(9個):
瀋陽市農業博覽園、大連金科生態園、藝場大連石河現代農業園區、大連弘峰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本溪市虹鱒魚良種嘗本溪市綠色生態園、北寧閭山農業旅遊區、鳳城大梨樹村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盤錦鑫安源綠色生態園
吉林省(3個):
吉林左家特產觀光農業生態園公主嶺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安圖國營福滿林場;
黑龍江省(9個):
哈爾濱北方現代都市農業旅遊示範園黑龍江省農科院園藝分院齊齊哈爾甘南縣興十四村、齊齊哈爾梅里斯達斡爾哈拉新村、齊齊哈爾鐵農園藝園、寧安渤海農業旅遊示範園、牡丹江黑寶熊樂園、牡丹江春城園藝科技旅遊示範園、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漁獵文化旅遊示範區;
上海市(3個):
東平林嘗崇明前衛村、孫橋、現代;
江蘇省(16個):
南京江心洲鎮、溧水傅家邊科技園、崑山市生態農業旅遊區、蘇州未來農林大世界江蘇天一度假村、無錫太湖花卉園、江陰華西村、無錫龍寺農業生態園、宜興觀光農業科技示範園連雲港現代農業示範園、贛榆縣宋口村、江都現代花木產業園、揚州鳳凰島生態旅遊實業有限公司、常州橫山橋鎮、如皋花木大世界徐州稼悅園;
浙江省(6個):
浙江省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浙江(中國)花木城、奉化市滕頭村、舟山沈家門漁港、蘭谿市蘭花村、松陽卯山農業觀光園;
安徽省(17個):
黃山市屯溪區黃山植物大觀園、歙縣上豐花果山村落生態旅遊區、黃山市徽州區蜀源生態旅遊區、黃山市黃山區芙蓉觀光農業開發實驗區、休寧縣農業高科技示範園、潁上縣八里河風景區阜陽市潁泉區生態園、潁上縣迪溝生態旅遊風景區貴池農業科技示範園安徽天方茶葉集團、東至縣龍泉農業生態旅遊區安慶大龍山石塘湖農業旅遊示範點、潛山縣水吼農業觀光園、太湖縣花亭湖、淮南市毛集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亳州市譙城區譙東鎮藥用植物園、和平縣生態公園;
福建省(2個):
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園、寧德市三都澳海上漁排;
江西省(5個):
婺源生態農業旅遊區、鷹潭龍虎山九曲洲農業觀光園、崇義縣橫水鎮陽嶺七星湖農業旅遊區、共青城農業旅遊區、南豐羅里石蜜桔生態園
山東省(25個):
農業旅遊青島嶗山北宅生態旅遊區
青島嶗山北宅生態旅遊區青島石老人觀光園即墨蔬菜科技示範園、濰坊金寶遊樂園、壽光高科技蔬菜示範園、壽光林海生態博覽園、昌樂堯溝鎮農業旅遊示範園、龍口南山集團、煙臺市農業科技博覽園、長島漁家樂、煙臺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棗莊冠世石榴園、棗莊抱犢崮-熊耳山洪門葡萄村、棗莊山亭店子鎮長紅棗基地臨沂羅莊盛能農牧業旅遊觀光園、費縣石林梨鄉旅遊區、日照王家皂民俗旅遊村日照桃花島風情園日照任家台民俗旅遊村、萊蕪房乾村、章丘白雲湖、肥城桃源世界農業生態旅遊區、聊城姜堤樂園有限公司、聊城鳳凰苑農業科技園德州禹西生態農業觀光園;
河南省(12個):
河南省農業高新科技園、河南金鷺鴕鳥樂園、洛陽市南村、臨潁縣南街村、臨潁縣龍堂村、林州市太行大峽谷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區、新鄉市北站區耿莊村、新鄉小冀京華園、新鄉七里營劉莊、新鄉七里營龍泉村、鶴壁市三興康樂村
湖北省(6個):
武漢謙森島莊園武漢農業生態園洪湖藍田農業生態旅遊區、鄂州梁子湖生態旅遊區、襄樊市錦繡園、宜昌中華鱘園
湖南省(3個):
益陽市花鄉農家樂、永州市富家橋異蛇村懷化市中方荊坪古文化村;
廣東省(14個):
廣州花卉博覽園、深圳西部海上田園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光明農嘗珠海農業科學研究中心汕頭農業科技園、梅州雁南飛茶田度假村、梅州雁鳴湖旅遊度假村、高要廣新農業生態園、清遠"廣州後花園"、河源蘇家圍鄉村旅遊區、順德陳村花卉世界、三水僑鑫高科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高明藹雯教育農莊、新會現代農業基地;
農業旅遊農業旅遊

廣西壯族自治區(4個):
廣西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陽朔世外桃源、柳州農工商農業觀光旅遊區、百色凌雲茶場;
海南省(2個):
興隆熱帶植物園、海南農墾萬嘉果農莊;
重慶市(6個):
墊江牡丹生態旅遊區、永州黃瓜山百里果鄉、北碚金果園生態旅遊區、璧山古老城生態農業園區、皇田現代農業觀光園、潼南東升茶山農業觀光園;
四川省(9個):
郫縣友愛鎮農科村、成都市紅砂村花鄉農居、成都龍泉驛區興龍鎮萬畝觀光果園、都江堰市青城紅陽獼猴桃綠茶基地、華鎣山黃花梨有限公司、夾江天福觀光茶園、樂山市五通橋國家花木科技園綿陽市老龍山生態農業旅遊區、瀘州市張壩桂圓林;
貴州省(3個):
興義下伍屯萬峰林、黔東南州巴拉河流域農業旅遊區、修文縣谷堡鄉
雲南省(6個):
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鄉、羅平縣油菜花海、紅河哈尼梯田箐口哈尼族民俗村、雲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蒙自縣萬畝石榴園、瑞麗市大等喊傣族自然村
西藏自治區(1個):
拉薩娘熱民俗風情園
陝西省(3個):
農業旅遊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草灘生態產業園、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陝西省苗木繁育中心
甘肅省(3個):
張掖市石崗墩高科技農業旅遊點、永登縣引大入秦水利灌溉工程農業示範區、臨洮新美花卉高科技園區;
青海省(2個):
循化縣撒拉族綠色家園、互助縣古城村;
寧夏回族自治區(2個):
銀川市金鳳區崑崙農業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中寧萬畝枸杞觀光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3個):
吐魯番葡萄溝、吐魯番坎兒井民俗園、巴州芳香植物生態觀光園

第二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5年度共156家)
河北(7家)
涿州市潤生生態園安新縣王家寨水鄉民俗觀光園沙河市恆利莊園、邢台縣九龍峽自然風光旅遊區臨城縣綠源農業生態觀光園遵化市沙石峪村昌黎縣葡萄溝
山西(10家)
大同野生動植物遊樂觀光園、原平大營溫泉生態旅遊度假區、清徐縣白石溝葡峰山莊、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農業觀光採摘園、平順縣西溝村、澤州縣東四義村、沁水縣示範牧場、陵川縣錫崖溝村、陽城縣皇城村、曲沃縣太子灘農業觀光園
內蒙古(3家)
阿拉善盟通湖草原旅遊區、呼倫貝爾市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旅遊娛樂園
遼寧(25家)
大連盛萊農莊、大連三茲和村、大連岔鞍村、大連大魏家鎮後石村、大連石河鎮東溝村、大連向應鎮蘭花基地、大連棒棰島海參養殖基地、大連長青現代農業園、大連金石灘金貝廣場、長海縣大長山漁家海島、長海縣哈仙島、漁家海島莊河海王九島、瀋陽三山梅花鹿養殖基地、遼寧櫻桃谷現代農業園區、法庫縣五龍山景區、鞍山網戶屯村、鞍山八木井雙龍山景區、撫順縣三塊石佟莊子農家樂、本溪思山嶺桃園度假村、錦州松山生態園、營口雙台子溫泉旅遊度假區、西豐縣冰礫山森林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北票桃園山莊生態旅遊區、盤山縣東盛園藝基地、葫蘆島宏業集團現代農業園區
上海(2家)

農業旅遊上海奉賢申隆生態園
上海奉賢申隆生態園、上海崇明瀛東村
江蘇(27家)
高淳縣迎湖桃源旅遊度假中心、南京市橫溪陶吳農業旅遊度假區、南京市江浦帥旗農莊、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蘇州西山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吳江市綠樂生態科技園、無錫雪浪山生態景觀園常州市三勤農業生態園、常州市武進區夏溪鎮、常州市武進區牟家村、金壇市奧金鱷魚樂園、常州市春江鎮新華村、句容市南山農莊、揚州興科農業科技博覽園、徐州(港上)銀杏博覽園、徐州泰山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豐縣果都大觀園、盱眙縣鐵山寺國家森林公園、金湖縣荷花盪景區、淮安市古黃河生態民俗園、大豐市鬥龍莊園、射陽縣洋馬鎮十里菊香景區、江蘇永豐林農業生態園、連雲港市門河萬畝藥用植物園、贛榆縣謝湖有機茶果觀光基地、姜堰市河橫村、興化市張郭鎮
浙江(8家)
杭州梅家塢茶文化村、安吉縣中南百草園、安吉縣竹子博覽園、華寶齋中國古代造紙印刷文化村、寧波天宮莊園、台州漩門灣農業觀光園、台州金泉農莊、桐鄉華章現代生態農業觀光園
山東(30家)
青島紅島西大洋休閒漁村、青島嶗山茶苑生態旅遊區、煙臺招虎山國家森林公園、煙臺蓬萊興瑞莊園、威海好當家集團、威海青龍旅遊度假村、淄博馬踏湖風景區、淄博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濟寧市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曲阜九仙山農業觀光示範園、泗水縣泗張鎮、濟寧宋家溝農業生態區、平邑縣九間棚旅遊區、莒南縣馬鬐山旅遊風景區、費縣沂蒙小調旅遊區、郯城縣新村萬畝銀杏園、德州樂陵棗林遊覽區、德州樂陵梁錐希森新村、德州世紀風農業科技園、菏澤曹州牡丹園、日照市喬家墩子村、日照竹洞天風景區、日照市肥家莊民俗旅遊度假村、日照市靴石民俗旅遊村昌邑綠博園、濰坊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棗莊岩馬湖農業綜合開發區、棗莊市孟莊萬畝生態農業基地、棗莊龜山農業生態旅遊區、濟南繡川艾家村
廣西(7家)
廣西現代農業技術展示中心、田陽縣布洛陀芒果風情園、靈山縣大蘆村民族風情旅遊區、北流羅政村、融安縣大洲村、三江縣丹州村、恭城縣紅岩生態旅遊新村
重慶(3家)
忠縣"中國柑橘城"、永川秀芽茶葉觀光基地、豐都佛建生態觀光園
四川(8家)
攀枝花宇森酒堡、雅安農業高科技生態園區、南充嘉陵區鳳埡山生態園區、洪雅縣曲沿村生態家園、青神縣中國竹編工藝城、廣安市牌坊新村、宜賓市敘府龍芽科技園、眉山東坡區廣濟鄉鴨池溝桃花山景區
貴州(15家)
黔西南州共青林場怡心園、丹寨縣金鐘農場、麻江縣下司鎮農業觀光園、黃平縣舞陽河景區、施秉縣牛場中藥材基地、江口縣梵淨山景區、福泉城廂鎮“金谷福梨”觀光園、貴定縣盤江鎮音寨村、遵義市新蒲鎮農業觀光園、遵義市董公寺鎮生態農業園、貴陽市花溪生態農業示範園、貴陽市烏當情人谷-阿栗楊梅園、安順黃果樹石頭寨、普定縣講義-號營村、平壩縣天台山天龍屯堡
甘肅(4家)
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園區、天水偉業生態觀光園、古浪縣馬路灘沙漠生態觀光旅遊區、武威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
新疆(7家)
農業旅遊紅原大草原
阿勒泰市金山農業科技示範園、烏魯木齊天牧現代農業園、新疆西域實業集團、昌吉六工鎮、奎屯百年葡萄莊園(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農業科技園(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石河子桃源農業生態旅遊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