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胡適

我的母親胡適

十一月 十一月 十一月

原文介紹

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我母親也不準我和他們亂跑亂跳。小時不曾養成活潑遊戲的習慣,無論在什麼地方,我總是文縐縐的。所以家鄉老輩都說我“像個先生樣子”,遂叫我做“麇先生”。這個綽號叫出去之後,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兒子叫做麇先生了。即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裝出點“先生”樣子,更不能跟著頑童們“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門口和一班孩子“擲銅錢”,一位老輩走過,見了我,笑道:“麇先生也擲銅錢嗎?”我聽了羞愧得面紅耳熱,覺得大失了“先生”身份!
大人們鼓勵我裝先生樣子,我也沒有嬉戲的能力和習慣,又因為我確是喜歡看書,故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過兒童遊戲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裡去“監割”(頂好的田,水旱無憂,收成最好,佃戶每約田主來監割,打下穀子,兩家平分),我總是坐在小樹下看小說。十一二歲時,我稍活潑一點,居然和一群同學組織了一個戲劇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槍,借得了幾副假鬍鬚,就在村口田裡做戲。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這算是我最活潑的玩藝兒了。
我在這九年(一八九五-一九零四)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但別的方面都沒有發展的機會。有一次我們村“當朋”(八都凡五村,稱為“五朋”,每年一村輪著做太子會,名為“當朋”)籌備太子會,有人提議要派我加入前村的崑腔隊里學習吹笙或吹笛。族裡長輩反對,說我年紀太小,不能跟著太子會走遍五朋。於是我便失掉了學習音樂的唯一機會。三十年來,我不曾拿過樂器,也全不懂音樂;究竟我有沒有一點學音樂的天資,我至今不知道。至於學圖畫,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紙蒙在小說書的石印繪像上,摹畫書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見了,挨了一頓大罵,抽屜里的圖畫都被搜出撕毀了。於是我又失掉了學做畫家的機會。
但這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便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醜。)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裡;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裡去敲門。先生家裡有人把鎖匙從門縫裡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便嚇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時才教訓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靜時,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後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有一個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飯,在門口玩,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背心。這時候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來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說:“穿上吧,涼了。”我隨口回答:“娘(涼)什麼!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剛說了這句話,一抬頭,看見母親從家裡走出,我趕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了。晚上人靜後,她罰我跪下,重重的責罰了一頓。她說:“你沒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她氣得坐著發抖,也不許我上床去睡。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麼微菌,後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醫來醫去,總醫不好。我母親心裡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我母親二十三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家中財政本不寬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經營調度。大哥從小便是敗子,吸鴉片煙、賭博,錢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見了香爐便拿出去賣,撈著錫茶壺便拿出押。我母親幾次邀了本家長輩來,給他定下每月用費的數目。但他總不夠用,到處都欠下煙債賭債。每年除夕我家中總有一大群討債的,每人一盞燈籠,坐在大廳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廳的兩排椅子上滿滿的都是燈籠和債主。我母親走進走出,料理年夜飯,謝灶神,壓歲錢等事,只當做不曾看見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門”了,我母親才走後門出去,央一位鄰居本家到我家來,每一家債戶開發一點錢。做好做歹的,這一群討債的才一個一個提著燈籠走出去。一會兒,大哥敲門回來了。我母親從不罵他一句。並且因為是新年,她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這樣的過年,我過了六七次。
大嫂是個最無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個能幹而氣量很窄小的人。他們常常鬧意見,只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他們還不曾有公然相罵相打的事。她們鬧氣時,只是不說話,不答話,把臉放下來,叫人難看;二嫂生氣時,臉色變青,更是怕人。她們對我母親鬧氣時,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這一套,後來也漸漸懂得看人的臉色了。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了後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兒比我只小一歲,她的飲食衣服總是和我的一樣。我和她有小爭執,總是我吃虧,母親總是責備我,要我事事讓她。後來大嫂二嫂都生了兒子了,她們生氣時便打罵孩子來出氣,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話罵給別人聽。我母親只裝做不聽見。有時候,她實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門去,或到左鄰立大嫂家去坐一會,或走後門到後鄰度嫂家去閒談。她從不和兩個嫂子吵一句嘴。
每個嫂子一生氣,往往十天半個月不歇,天天走進走出,板著臉,咬著嘴,打罵小孩子出氣。我母親只忍耐著,到實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這一天的天明時,她便不起床,輕輕的哭一場。她不罵一個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來照管她。她先哭時,聲音很低,漸漸哭出聲來。我醒了起來勸她,她不肯住。這時候,我總聽得見前堂(二嫂住前堂東房)或後堂(大嫂住後堂西房)有一扇房門開了,一個嫂子走出房向廚房走去。不多一會,那位嫂子來敲我們的房門了。我開了房門,她走進來,捧著一碗熱茶,送到我母親床前,勸她止哭,請她喝口熱茶。我母親慢慢停住哭聲,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著勸一會,才退出去。沒有一句話提到什麼人,也沒有一個字提到這十天半個月來的氣臉,然而各人心裡明白,泡茶進來的嫂子總是那十天半個月來鬧氣的人。奇怪的很,這一哭之後,至少有一兩個月的太平清靜日子。
我母親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但她有時候也很有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個無正業的浪人,有一天在煙館裡發牢騷,說我母親家中有事總請某人幫忙,大概總有什麼好處給他。這句話傳到了我母親耳朵里,她氣得大哭,請了幾位本家來,把五叔喊來,她當面質問他,她給了某人什麼好處。直到五叔當眾認錯賠罪,她才罷休。
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零兩三個月)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2.17—1962.2.24)漢族, 原名胡洪騂嗣穈,字希疆,參加“庚款”留美考試後改名適,

字適之,學名洪騂,筆名天風、藏暉、鐵兒等。安徽績溪(今安徽績溪上莊村)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興趣廣泛,作為學者他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進行研究。
他曾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文學院院長、輔仁大學教授及董事、中華民國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位於台北南港)院長等職。胡適還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
胡適深受赫胥黎杜威的影響,自稱赫胥黎教他怎樣懷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樣思想。因此胡適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畢生倡言“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
主要經歷胡適5歲開蒙,在績溪老家私塾受過9年舊式教育,打下一定的舊學基礎。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學堂、澄衷學堂求學,初步接觸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啓超嚴復思想的較大影響。1904年到上海進新式學校
,接受《天演論》等新思潮,並開始在《競業旬報》上發表白話文章。1906年考入中國公學,1910年考中“庚子賠款”留學生,赴美後先入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後轉文學院哲學。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唯心主義哲學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並一生服膺。1917年畢業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7月回國。
1931年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撰文反對封建主義,宣傳個性自由、民主和科學,積極提倡“文學改良”和白話文學,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同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寫文章“不作無病之呻吟”,“須言之有物”等主張,為新文學形式作出初步構想。“五四”時期,與李大釗等展開“問題與主義”辯難;陪同來華講學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譯二年多;與張君勱等展開“科玄論戰”,是當時“科學派”丁文江後台。從1920年至1933年,主要從事中國古典小說的研究考證,同是也參與一些政治活動,並一度擔任上海公學校長。抗日戰爭初期出任國民黨“國防參議會”參議員,1938年被任命為中國駐美國大使。抗戰勝利後,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
1949年寄居美國,致力於《水經注》的考證等工作。後去台灣。1954年,任台灣“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7年,出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在台灣的一個酒會上突發心臟病去世。胡適是個學識淵博的學者,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不小的建樹。就對孔子和儒學的研究而言,在1919年出版《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中,胡適首先採用了西方近代哲學的體系和方法研究中國先秦哲學,把孔子和儒學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用“平等的眼光”與諸子進行比較研究,破除了儒學“獨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開創性的影響。以後又發表長篇論文《說儒》,提出“儒是殷民族教士”,“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遺民”,“靠他們的禮教知識為衣食之端,他們都是殷民族的祖先教的教士,行的是殷禮,穿的是殷衣冠”;周滅殷後,“他們負背著保存入國文化的遺風”“儒是柔懦之人,不但指那逢衣博帶的文縐縐的樣子,還指亡國遺民忍辱負重的柔道和生觀”;孔子是殷民族“懸記”而生的“救世主”,“他從一個亡國民族的教士階級,變到調和三代文化的師儒”,孔子的最大貢獻在於殷民族部落性的“儒”,擴大到到“仁以為己任”的儒,把柔懦的“儒”改變到剛毅進取的“儒”。孔子不是“儒”的創造者,而是儒學的中興者。孔子的學說強調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強調教育和仁政,並以此來影響整個社會。胡適“大膽假說”的觀點在當時是驚世駭俗的,他的論證不夠充分,不過他假設“儒”在殷時代就有了被後來的甲骨文研究判為事實。
胡適並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學,他認為“孔教不能適應時勢需要”,“現在大多數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夢”(《新思潮的意義》)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社會進步,“不是孔夫子之賜,是大家努力革命的結果,是大家接受一個新世界的新文明的結果。只有向前走是有希望的,開倒車是不會成功的。”(《寫在孔子誕辰之後》)對儒家強調的“三綱五常”持批判態度,說:“三綱五論”的話,古人認為是真理,因為這種話在古時宗法社會很有點用處。但現在時勢變了,國體變了……古時的天經地義現在變成廢話了。(實驗主義》)
胡適著作很多,又經多次編選,比較重要的有《胡適文存》、《胡適論學近著》、《胡適學術文集》《胡適自傳》等。且多部作品被後人廣為流傳。
父親是胡傳,字鐵花,官至台灣台東直隸州知州,後因乙未戰爭離台。母親馮順弟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於康乃爾大學先讀農科,後改讀文科,1914年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學於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通過哥倫比亞大學博士論文考試,同年夏天回國。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人物生平 

一八九一年 一歲 十二月十七日 生於上海大東門外。
一八九二年 二歲 二月底 隨母馮順弟移居浦東
一八九三年 三歲 二月 隨母去台灣其父胡傳任所,先住台南,後遷台東
一八九四年 四歲 在台東由胡傳教認方塊漢字
一八九五年 五歲 二月 因中日戰爭爆發,隨母離台灣回上海。
三月 去祖籍安徽績溪上莊,進家塾讀書。
八月 胡傳(鐵花)病死於廈門
一八九六年 六歲 在家塾讀書。
一八九七年 七歲 在家塾讀書。
一八九八年 八歲 在家塾讀書。
一八九九年 九歲 在家塾讀書。 開始接觸中國古典小說。
一九零零年 十歲 在家塾讀書。
一九零一年 十一歲 在家塾讀書。《資治通鑑》中引述范縝神滅論》片斷,對其影響極深。
一九零二年 十二歲 在家塾讀書。
一九零三年 十三歲 在家塾讀書。開始學“反切”。
一九零四年 十四歲 一月 與江冬秀訂婚。
二月 從三兄洪□到上海,進梅溪學堂。
是年 讀梁啓超的《新民說》和鄒容的《革命軍》。
一九零五年 十五歲 春 澳進澄衷學堂,在那讀了嚴復譯的《天演論》和《群己權界論》等書。
一九零六年 十六歲 暑間 考取中國公學。
是年 加入“競業學會”,並在《競業旬報》上發表小說、詩歌與文章。 一九零七年 十七歲仍在中國公學讀書。
五月至七月 因腳病回績溪療養。
一九零八年 十八歲 七月 主編《競業旬報》。
九月 轉入中國新公學,兼任英文教員。
一九零九年 十九歲 十月 新公學解散,因失學失業,在上海過放蕩生活。
一九一零年 二十歲 春在華童公學教國文。
五月 同二哥紹之去北京溫習功課。
七月 考取清華庚子賠款留學美國官費生,因用“胡適”的名字報考,此後就正式叫胡適。
八月 十六日,從上海坐船去美國。
九月 入康乃爾大學,選讀農科。
一九一二年 二十二歲 仍在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學習。
七月 被舉為賠款學生會中文書記。
一九一二年 二十二歲 九月轉入文學院,修哲學、經濟、文學。
十一月 發起組織“政治研究會”。
十二月 代表康乃爾大學大同會,到費城參加世界大同總會,被推為憲法部幹事。
一九一三年 二十三歲 仍在康乃爾大學文學院學習。
五月 被舉為世界學生會會長。
一九一四年 二十四歲 四月 被委為康乃爾大學學生學生會哲學群學部部長。
六月 十七日,行畢業式,得學士學位。
九月 被舉為《學生英文月報》主筆之一,負責國內新聞。
一九一五年 二十五歲 一月 九日,康乃爾世界學生會舉行十周年紀念祝典,以幹事長身份作“世界會之目的”的演說。
九月 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系主任為杜威。
一九一六年 二十六歲 仍在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學習。
自二月起,與陳獨秀朱經農梅光迪任鴻楊杏佛等討論文化革命問題,並作白話詩
一九一七年 二十七歲 一月二十七日,在費城演講“美國如何能協助中國之發展”。
五月 二十二日,通過哲學博士學位的最後考試。
六月起程返國,七月十日到達上海。
八月 任北京大學教授。
十二月 回安徽績溪與江冬秀結婚。
是年 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
一九一八年 二十八歲 仍在北大任教。
三月 任選為北大英文部教授會主任。
十一月 二十三日,去天津與梁啓超見面。是日,母馮順弟病死。
一九一九年 二十九歲 仍在北大任教。
一月 被聘為《新潮》雜誌顧問。
二月 參加《新教育》編輯部工作。又被選為國語統一籌備會會員。
五月一日,在上海迎接杜威來華講學。不久,與蔣夢麟去拜會孫中山,談“知難行易”學說。
六月 接辦《每周評論》,挑起“問題與主義”的論戰。
十月十二日,參加教育部及北京大學等在中山公園為杜威六十歲生日舉辦的祝壽活動。
是月,陪同杜威去山西講學。
十一月 代理北大教務長(因馬寅初教務長患眼疾請假)。
〔著〕《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 (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九年重排收在商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改稱《中國古代哲學史》。此重排本在一九五八年由台灣商務印 書館印單行。)《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中(中古哲學史前七章)(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一九年; 此本未續完。其中第七章“王充”曾在雜誌上發表,後來收在黃暉的《論衡校釋》作為附錄之一。) 〔譯〕《短篇小說》第一集 (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一九年)
一九二Ο年 三十歲 仍在北大任教。
四月 在國語講習所講“國語文學史”。
五月 和蔣夢麟聯名發表“我們對於學生的希望”。年底與《新青年》脫離關係。
〔著〕《嘗試集》 (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二Ο年;一九二Ο年的第二版略有增刪,一九二二年的第 四版增刪很多。)
一九二一年 三十一歲 春 養病在家。
七月 斑夢旦邀其去上海暫住,擬請他擔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未允,轉薦王雲五
下半年 除在大任務外,去國語講習所講了八周“國語文學史”。
〔著〕《胡適文存》一集 (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二一年;《胡適文存》一、二、三集與 《胡適論學近著》第一集,曾由台北遠東圖書公司重排印作《胡適文存》四部合集,一九五 三年二月□版。這合集的四部每部都經胡先生自己刪省若干篇。)
一九二二年 三十二歲 仍在北大任教。
二月 十八日,被推為中教育改進社籌劃全國教育經費委員會賠款部部員。
三月二十三日,去天津南開大學講學,為時三周。
四月二十五日,當選為北大教務長及英文學系主任。
五月七日,由他主撰的《努力周報》第一期出版。十四日,與蔡元培王寵惠等聯名發表“我們的政治主張”--“好人政治”。
七月 在濟南講“再論中學的國文教學”。
八月 出席“國語統一籌備會”第四屆年會。
九月 《努力周報》增刊--《讀書雜誌》出版。月底,出席國民政府教育召開的學制會議,為起草宣言者之一。
十月 鞍濟南出席全國教育會聯合會。
〔著〕《章實齊先生年譜》 (姚名達訂補)(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二二年)
一九二三年 三十三歲
一月 向北大請假一年,到杭州煙霞洞養病。
四月二十一日京,月底抵杭。
四月 得魯案委員會授予的三等嘉禾章。
十月 到上海商科大學講“哲學與人生”。是月,又去南京東南大學講“書院制史略”,月底回北京。
是年 任《國學季刊》編輯委員主任。
一九二四年 三十四歲 仍在北大任教。
六月 籌備《現代評論》。
八月 與丁文江同在北戴河避暑。
十月 推薦王國維為清華學校研究院院長。
十一月五日,致書王正廷,對馮軍包圍清宮、逐去清帝,提出抗議。
十二月 十三日,《現代評論》第一期出版。
〔著〕《胡適文存》 二集(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二四年)
一九二五年 三十五歲 仍在北大任教 。
二月 參加段祺瑞政府召開的善後會議
三月 應聘為“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中國會員。
五月 被選為中華圖書館協會董事兼財政委員會委員、索引委員會書記。
十月 到上海治病。在此期問,至政治大學及中國公學講中國哲學,並與鄭振鐸高夢旦同游南京
十一月 被推舉為北平圖書館委員會書記。
一九二六年 三十六歲
二月至七月中旬 參加“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的“中國訪問團”,從上海到漢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爾濱等地訪問。
七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 經西伯利亞英國,參加“中英庚款”全體委員會議,中間去了一下法國
十二月 三十一日,坐輪船去美國。
一九二七年 三十七歲
一月至四月中旬 在美國紐約、費城地遊歷並演講。
四月 十二日,由西雅圖上船回國。 二十四日,到日本橫濱,暫住二十三天,遊歷了京都奈良大阪等處。
五月底 回上海,與徐志摩等創辦新月書店。
六月 被選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董事。
七月至十二月 在上海寫作與講學。
是年 按被選為中華圖書館協會董事。任新月書店董事會董事長及編輯委員會委員。
〔著〕《戴東原的哲學》 (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二七年) 〔編〕《詞選》 (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二七年)
一九二八年 三十八歲 二月 受上海東吳大學光華大學之聘,作哲學講座。
三月 受聘為上海中國公學校長。
四月 與高夢旦等同游盧山。三十日,就任上海中國公學校長,自兼文理學院院長。
五月 鞍南京出席全國教育會議。
〔著〕《白話文學史》上卷(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二八年) 〔著〕《盧山遊記》(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二八年)
一九二九年 三十九歲 仍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學院院長
一月 鞍杭州出席中華教育基金董事會第三次常委會,辭去董事。
六月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在天津舉行第五次年會,複選其為董事。
九月 鞍州參觀“西湖博覽會”。
〔著〕《人權論集》(與梁實秋等合著)(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二九年)
一九三Ο年 四十歲 上半年 仍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理學院院長。
四月十日在《我們走那條路》中提出:“要剷除打倒的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五大仇敵”。
七月到南京出席中華文化教育基金委員會第六次年會,會上被聘為編譯委員會委員長
八月 鞍青島小住。
九月 去北平,曾在北平大學演講。
十一月 月初回上上海。二十八日,全家搬至北平。
〔著〕《胡適文存》 三集(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Ο年)《胡適文選》 (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Ο年)《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前九章(油印本)(吳淞,中國公學,一九三Ο年;台北,胡適紀念館,一九七一年 印手稿本;此本未續完。其中“秦漢之間的思想”一章的兩個部分後來收在文存里,題作“讀呂氏春秋”及“陸賈新語考”。其中“淮南王書” 的一章後來單行,即題作《淮南王書》。)〔編〕《神會和尚遺集》(校編)(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Ο年)
一九三一年 四十一歲 一月九日,赴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五次常會。會後回北平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四月二十四日,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三十六次執行財政聯席會議,通過北大與中基會合作研究特款辦法。
八月 應丁文江之邀,到秦島小住。
十一月 寫信給宋子文,主張依據日本政府提出的五項原則與日本交涉東三省的善後問題。
是年 任太平洋學會在華會議的主席。
〔編〕《中國文學史選例》 卷一(北,北大出版部,一九三一年) 〔著〕《淮南王書》(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三一年)
一九三二年 四十二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一月到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六次常會。
五月與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等合辦的《獨立評論》出版。
七月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八次年會。
十二月 去武漢大學講學,並與蔣介石先生第一次見面。
是年 德國普魯士科學院選其為通訊委員。
〔著〕《中國中古思想史的提要》 (十二講)(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三二年)
一九三三年 四十三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一月 到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會第七次常會。
三月 三日,與丁文江、翁文灝密電蔣介石先生:“熱河危急…… 非公即日飛來挽教,政府將無以自解於天下”。十三日,與丁文江、翁文灝同去保定謁蔣。十九日,又找何應欽于學忠,策動中日停戰談判。
六月十八日,在上海起程赴美國。
七月 在芝加哥演講“中國文化的趨勢”。是月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年會聘他為國立北平圖書館委員會委員長。
八月至九月 在加拿大的班府出席太平洋學會第五次大會,併到加沙大學演講。
十月初 乘船回國。
〔著〕《四十自述》(第一冊)(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三年)〔譯〕《短篇小說》 第二集(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三年)
一九三四年 四十四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二月 鞍南京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董事常會。
五月 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會第十次董事年會
十一月 去南京出席考銓會議。
一九三五年 四十五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一月五日,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學法學名譽博士學位。九日,到廣州。十一日起,在梧州南寧柳州桂林陽朔等地演講、遊覽。二十五日,到香港,旋迴北平。
四月十九日,在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十一次董事年會。
七月初 到平綏路去旅行。
九月 七日,被選為國民政府中央研院第一屆評議會評議員。
十月 二十六日,在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常會。
〔著〕《胡適論學近著》 第一集(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五年;後刪省為《胡適文存》 第四集,台北,遠東,一九五三年)〔著〕《南遊雜憶》(良友圖書公司,一九三五年) 〔編〕《中國新文學大系》 第一集:建設理論集(良友圖書公司,一九三五年) 一九三六年 四十六歲上半年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七月七日,到上海。十四日,啟程赴美,出席太平洋國際學會大會。
八月室十月 在美國和加拿大大各地演講。
十一月初 在舊金山啟程回國。
一九三七年 四十七歲 上半年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七月八日,離北平。十一日,到盧山,得到蔣介石先生的接見,隨後參加盧山談話會。二十八日,返南京。三十一日,蔣介石先生邀其同張伯苓梅貽琦等吃午飯。
八月十三日,被聘為國民政府“國防參政會”參議員。
九月至十二月去美國作非式的外交工作,見過羅斯福,並在舊金山 哥倫比亞電台發表“中國在目的危機中對美國的期望”。
一九三八年 四十八歲 一月至五月 在美國及加拿大遊歷及演講。
六月 被選為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六月至七月 繼續在美國及君拿大遊歷及演講。
八月 轉游法國、瑞士普魯士
九月 十七日,國民政府任命其為駐美全權大使。
十月 三日,由歐返抵紐約。五日,赴華盛頓就任。三十一日,作“題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給陳光甫”的詩:“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向前”。
一九三九年 四十九歲 仍任駐美大使。
〔著〕《藏暉室札記》(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九年) (一九四七年由商務重排出版,改稱《胡適留學日記》)
一九四Ο年 五十歲 仍任駐美大使。
三月五日,當選為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長候選人。
一九四一年 五十一歲 仍任駐美大使。
一九四二年 五十二歲 一月至八月 仍任駐美大使。
九月八日,辭去駐美大使職務,移居紐約,從事學術研究。
一九四三年 五十三歲 一月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
一九四四年 五十四歲 九月 應哈佛大學之聘,前往講學。
一九四五年 五十五歲 四月二十五日,出任國民政府代表團表之一,在舊金山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
九月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北平大學校長,在回國前暫由付斯年代職。
十一月 以國民政府代表團首席代表的身份,在倫敦出席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會議,制訂該組織的憲章。
一九四六年 五十六歲 六月一日,由美國動身回國。
七月五日,抵上海。經南京時稍作逗留。月底,到北平。
九月 十一日,飛抵南京。十五日,出席國民政府的“制憲國民大會”。
十二月 二十三日,出任國民大會“憲草決議案”整理小組成員。
一九四七年 五十七歲 仍任北大校長春國民政府擬委他為考試院長及國府委員,未接受,說:“不入政府,則更能為政府助力”。
十二月 主編《申報·文史》周刊。
一九四八年 五十八歲 仍任北大校長
三月二十五日,在南京出席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當選為第一屆的人文組院士。
四月四日,“國民大會”主席團成員。
九月被選為北平研究院學術會議會員。
〔著〕《胡適的時論》 一集(六藝書局,一九四八年)
一九四九年 五十九歲 一月十四日,赴上海。
三月下旬 在台灣住了七天,又回上海。
四月 六日,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國。
十一月 二十日,《自由中國》創刊號在台北出版,推其發行人。
〔著〕《水經注版本四十種展覽目錄》 (北大五大周年紀念)(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四九年) 〔著〕《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 (台北,自由中國社,一九四九年)(即《胡適時論》一集的增改本) 〔著〕《齊白石年譜》 (與黎錦熙鄧廣銘合著)(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Ο年 六十歲 三月初 到華盛頓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會議,被推為該會幹事長。
五月十四日,普林斯敦大學聘他擔任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為期兩年。
九月 就任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
一九五一年 六十一歲 仍任葛思德田方圖書館館長。
〔編〕《台灣紀錄兩種》 (與羅爾綱合校編)(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五一年)(即胡鐵花先生的遺著《台灣日記》及《台灣稟啟存稿》,由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印作 台灣文獻叢刊第七十一種。)
一九五二年 六十二歲 二月 聯合國文教組織聘其為“世界人類科學文化編輯委員會”委員。 夏普林斯敦大學聘約期滿,仍任榮譽主持人
十一月下旬至年底在台灣作演說和講學。
一九五三年 六十三歲 一月離台經日本返美。
一九五四年 六十四歲 二月至三月 到台灣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擔任“臨時主席”,向蔣介石遞送總統當選證書。
四月五日,赴美。
一九五五年 六十五歲 在美國各地講學。
一九五七年 六十七歲 九月二十六日,以中國代表團代表身份出席聯合國大會,發表講演。
十一月 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一九五八年 六十八歲 四月,離美抵台北。
九月五日,在華盛頓主持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二十九次年會。
一九五九年 六十九歲
二月一日,任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主席。
七月 出席夏威夷大學主辦的第三次東西方哲學會議,接受夏威夷大學人文博學位。
九月 在華盛頓主持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三十次年會。
十一月 一日,主持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及第三屆評議會第六次會議。
一九六Ο年 七十歲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著〕《丁文江的傳記》 (南港中央研究院,一九六Ο年;台北,啟明,民國四十九縮印本)
十一月〔編〕《乾隆甲戌重評石頭記》 (影印)(台北,自印本,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七十二歲 二月二十四日上午,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會議。下午六時半,在歡迎新院士酒會結束時,因心臟病猝發而死亡,享年72歲。

整體感知

第一部分(1-3)段:【童年往事】介紹“我”小時候的身體和性格特點
第二部分(4-7)段:【我和母親】“我”的母親是慈母兼任嚴父
第一層(4-5段):寫對“我”的管教,主要寫了學習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訓導。
第二層(6-7段):重點寫了“我”因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的重重責罰。
第三部分(8-12)段:【母親為人】母親如何與家人相處
第一層(8-9段):寫母親如何在除夕之夜對付敗家子大哥的債主,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寬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第二層(10-11段):寫母親如何與“我”的大嫂、二嫂相處和如何對待她們妯娌之間的矛盾,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容忍、溫和的性格。
第三層(12段):寫母親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氣,直到叫那個說了不負責任的話的五叔當面認錯賠罪才罷休,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剛氣”的一面。
第四部分(13)段:【懷念母親】母親給“我”的影響很深

個人榮譽

一、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者之一、自由主義的先驅。
二、三十七個博士頭銜
1927年3月,37歲的胡適由英國赴美國,向母校哥倫比亞大學補交了博士論文(著作)《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亞東書店版)100冊,完成了哲學博士學位手續,得到了第一頂博士帽。胡適的第二頂博士帽,是1935年1月5日,香港大學授予胡適的法學名譽博士學位。
1936年8月,哈佛大學授予胡適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是為胡適的第三頂博士帽。
同年,美國南加州大學授予的名譽文學博士學位,是為胡適的第四頂博士帽。
其餘的博士帽分別是:
1939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名譽法學博士(6月6日);芝加哥大學的名譽法學博士(6月13日)。
1940年,美國8所大學分別授予胡適8個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形成“博士高峰年”:韋斯爾陽大學、杜克大學、克拉大學、卜隆大學、耶魯大學、聯合學院、柏令馬學院、賓州大學。僅在三個星期內,這位博士疲於奔命,先後到這些大學出席典禮,發表演說。至此,他的博士帽有14頂了,但胡適先生卻說。“這些玩意兒,毫無用處……一個是四年苦功得來的,十三個是白送的。”
是年胡適五十歲。他老家安徽績溪為慶祝這位在海外為國效力的“博士爺”50歲大壽,由縣長朱亞雲出面,製作了一塊“持節宣威”橫匾,率鄉紳們,浩浩蕩蕩送到上莊村胡氏宗祠懸掛,並將上莊村改名為“胡適村”。
1941年,胡適在美國被授予博士學位有5個,在加拿大被授有2個。前者全是名譽法學博士,分別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森林湖學院、狄克森學院、佛蒙特州的密特勃雷大學、密達伯瑞學院;後者是麥吉爾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和多倫多大學(名譽法學博士)。
1942年是胡適拿博士帽的第二個“高峰年”,達10個之多,都是美國大學授予的。其中兩個是名譽文學博士:達脫茅斯學院、紐約州立大學;其它8個是名譽法學博士,分別是: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羅切斯特大學、奧白林學院、威斯康辛大學、妥爾陀大學、東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第納遜大學。
至此,胡適已獲得博士帽31頂,而最後的5頂是:美國柏克納爾大學授予的名譽文學博士(1943年),英國牛津大學授予的名譽法學博士(1945年11月赴倫敦以中國首席代表身份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美國柯魯開特大學授予的名譽文學博士(1949年),美國克萊蒙研究所授予的名譽文學博士(1950年),美國夏威夷大學授予的名譽人文學博士(1959年)。

家庭成員

父親:胡傳,字鐵花,號鈍夫,清朝貢生,官至淞滬厘卡總巡、台東直隸州知州,著有《台灣紀事兩種》,1895年8月22日病歿於廈門。
母親:馮順弟。
妻子:江冬秀。由胡適其母包辦。在當時自由戀愛風氣興起後,胡適並未像其他青年一樣毀掉婚約,而是繼續維持,對此,胡在後來的日記中寫道:“假如我那時忍心毀約,使這幾個人終身痛苦,我良心上的責備,必然比什麼痛苦都難受。”1917年成婚。
長子:胡祖望(1919-2005),旅居美國。
女兒:胡素斐,早夭。
次子:胡思杜(1921-1957),留在中國大陸,1954年被迫與胡適斷絕父子關係,但仍被鬥爭,後於1957年反右中自殺身亡

課後題:(僅供參考)

1.課文寫了母親哪幾件事?表現了母親什麼品性?
概括地說,寫了母親三個方面的事:一是對我的管教;二是作為當家的後母如何處理家庭的難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具體說來,寫對我的管教,主要寫了學習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訓導。在學習方面,天剛亮時,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在做人方面,除了寫每天早晨對我的教育外,重點寫了我因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的重重責罰。寫母親對我的管教,表現了母親對我既嚴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寫母親作為當家的後母當家之難,主要寫了兩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對付敗家子大哥的債主。通過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寬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與我的大嫂、二嫂相處和如何對待她們妯娌之間的矛盾。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容忍、溫和的性格。寫母親如何對待他人對自己人格的侮辱,主要寫母親受了五叔對她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氣,直到叫那個說了不負責任的話的五叔當面認錯賠罪才罷休。這件事表現了母親“剛氣”的一面。
2.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麼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在本文中,除了寫母親怎樣訓導之外,還用較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這看似游離“母親是我的恩師”的主旨,其實不然。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這主要不是體現在母親如何“教導”上,而更多地體現在母親平時怎樣待人接物對自己的影響上。因此,可以說,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同樣也是在寫“母親是我的恩師”,寫她以身示範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也就是不僅寫了母親對“我”的“言教”,更寫了母親對我的“身教”。
3.試對作者母親為人、教子的方式發表一點評論。
關於對作者母親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見仁見智,但總的來說應該是有教育意義的。作者母親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謙讓,寬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現為嚴格,有時過於嚴厲。這是由於舊社會的婦女把“相夫教子”作為“天職”和美德。而對於作者母親來說,深感教子的責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過早地去世,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時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對未來生活的全部寄託,還有如何才能對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這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點壞毛病,生怕他不爭氣。所以,她對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細而嚴格。
二、結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語句中劃線詞語的分寸感。 (劃線部分已用粗體代替)
1.我在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學得了讀書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兒底子。
用“不能不”雙重否定,表達了作者對“打了一點兒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這一能願動詞的雙重否定表達一種主觀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觀認為之意,這樣既表明了態度,又不顯得斷然和絕對。
2.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說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現了作者謙遜的態度。儘管作者當時已是文化名人,而且這一“混”字與下句“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應該有人來管束“我”,但卻沒有,表達了作者遠離母親之後對母親的懷想;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我”還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說明了母親給“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事實上,作者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說到這些美德時,前面都加了“如果”這一表假設的詞語,意在表明只是一種假設,而不是自己已經具備了這些美德,表現了作者不溢美、不自誇的品格,同時也非常符合自傳的語體特點。
三、文章結尾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這“極大極深的影響”表現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親影響呢?回憶一下,並與同學交流,然後寫一個片段。
這“極大極深的影響”正如作者自道:學得了好脾氣,學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氣,能寬恕人,體諒人,以及在學習上勤奮、守時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親讓作者養成了寬容、善待、體諒的品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