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記

札記

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體會及見聞的單篇文章。匯集多篇成書,乃稱“札記”。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容豐富,有歷史掌故、遺文遺事、文藝隨筆、人物短論、科學小說、文字考證、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讀書札記就是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後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

基本簡介

札記

札記札記

包括:教學札記 讀書札記 心情札記 家訪札記 經濟生活札記 廿二史札記,凡是用於生活,工作,學習,事務方面的材料都叫札記。

胡適關於他的札記,他是這么說的:一九一三年十月至一九一七年回到上海,有【札記】十五卷。這些札記本來只是預備給兄弟朋友們看的,其實最初只是為自己記憶的幫助的,後來因為我的好朋友許怡蓀要看,我記完了一冊就寄給他看,請他帶我收存。到了最後的三年,我自己的文學主張、思想演變都寫成札記,用作一種“自言自語的思想草稿”。我自己發現這種思想草稿很有益處,就不肯寄給怡蓀,留作我自己省察的參考。

雜記

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雜記。描寫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記》、《登泰山記》。 (2)筆記文。以記事為主,它的特點是篇幅短小,長的千字左右;內容豐富,有歷史掌故、遺文遺事、文藝隨筆、人物短論、科學小說、文字考證、讀書雜記等五花八門。《世說新語》、《夢溪筆談》就是這種文體。

讀書札記寫作方式

讀書札記就是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

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

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綱式。

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為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

(二)摘錄式。

主要是為了積累辭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

(三)仿寫式。

為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

(四)評論式。

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可分為書名、主要內容、評論意見。

(五)心得式。

為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繫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

(六)存疑式。

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後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

(七)簡縮式。

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後,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不管寫怎樣的筆記,首先要讀懂文章,這是基礎。寫讀後感一般要先把文章主要內容做一個概括,然後根據自己選擇的角度進行評論,或者評語言,或者評人物,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即可。

寫作步驟

第一步

概括每一段段意。

第二步

梳理論文的寫作提綱。(還原作者本意)

第三步

寫出你對論文的評價意見。(寫出好與不好的方面)

第四步

所讀論文的學術價值在哪?(對自己有什麼啟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