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院[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

農學院[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
農學院[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是山東農業大學的主要科系。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學院目前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作物遺傳育種學科),農業部和廣東省重點學科2個(作物遺傳育種和生態學學科);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農科生態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1個《農學》專業,廣東省特色專業1個(生態學),國家級精品課程有《農業生態學》和《遺傳學》,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有《農業生態學/Agricultural Ecology》;廣東省高等學院精品課程有《農業生態學》、《遺傳學》和 《農業生態學/Agricultural Ecology》;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專業實驗室1個(植物航天育種生物學實驗室),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1個和(農產品標準及質量安全實驗室)。學院現有博士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1個(作物學),二級學科5個(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生態學、遺傳學和草業科學);設有作物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有農學、生態學、草業科學3個本科專業,農學專業開設農業信息技術、農業生物技術、農產品標準化與貿易3個專業方向。2011年全日制在校生1207人,其中本科生935人、碩士生214人、博士生58 人、研究生中含6名留學生。學院還設有專科、本科、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等不同層次的成人繼續教育形式,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工作在第一線的人才,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歷史沿革

1908年 嶺南學堂中學部開設農業課

1917年 嶺南學校設立農學部(掛靠於文理科大學,本科學制4年,高魯甫任主任)

1918年 嶺南大學農學部

1921年 嶺南大學農學部擴充為嶺南農科大學(為嶺南大學分科大學之一,首任校長鍾榮光)

1922年 嶺南農科大學農藝科(部)

1927年 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田藝系(代主任陳顯國)

1929年 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農藝系

1933年 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農藝學系(主任古桂芬副教授)

1934年 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農藝學系(古桂芬代農學院院長,邵堯年任農事職業科代主任)

1935年 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植物生產系農藝科(植物生產系主任為李沛文,院長為古桂芬)

1939年 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植物生產學系(分農藝、園藝二組)(主任李沛文,院長為古桂芬)

1941年 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農藝園藝學系擴充為農藝學系及園藝學系(農藝園藝系主任為李德銓教授兼任,農學院院長由李沛文教授兼任)

1942年 私立嶺南大學農學院農藝學系(邵堯年為主任,院長為李沛文)

1945年 抗戰勝利,學院搬回原址,鄧植儀繼續擔任農學院院長

1947年 農學院農學系的農藝、園藝、病蟲害3個組分別改為農藝系、園藝系、病蟲害學系

1948年 農藝學系 邵堯年主任 院長李沛文

學院機構

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機構一覽表

■教授委員會

院學術委員會

院學位委員會

■教學機構

植物育種系

作物科學技術系

生態學系

草業科學

■研究機構

廣東省植物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高等院校農業生態與農村環境重點實驗室

國家優質稻新品種原原種擴繁基地

農業部生態農業重點開放實驗室

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測試(廣州)分中心

農業部國家大豆品種改良中心廣東分中心

國家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農業部農藥登記室內活性試驗單位

農業部農藥登記田間生測單位

作物遺傳育種研究室

熱帶亞熱帶生態研究所

農業生態研究室

水稻研究室

甘蔗研究室

菸草研究室

南方草業中心

生態環境規劃與工程中心

化學生態研究室

雜草研究室

■行政機構

學院辦公室

學工辦公室

教務辦公室

■黨群機構

學院黨委

學院工會

學院團委

■附屬機構

院繼續教育辦公室

農學院職業技能鑑定所

■設施平台

本科教學實驗中心

教學科研基地管理辦公室

現任領導

蘇雄武 黨委書記

主持學院黨委的全面工作。參與學院重大事項的決策。負責黨建、思想政治工作、幹部的教育和管理。指導工會工作。

伍亞泰 黨委副書記

主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班主任、輔導員開展學生日常管理工作。

王建武 院長

全面主持學院行政工作,分管學院學科建設、人事(含博士後)、財務、外事、綜合治理和計畫生育工作。

劉向東 副院長

分管學院本科教學、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教育、農學院實驗中心,協助管理外事。

陳 勇 副院長

分管科研、教學科研基地辦公室、在職農業推廣碩士研究生。

王成樹 學院副院長

分管學院創收(自學考試、職業技能鑑定等)、學院辦公室、離退休、安全保衛和固定資產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