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罪惡感

性罪惡感

性罪惡感是對自己的性心理和性行為的自我懲罰,深藏在內心或潛意識中的性罪感後來可導致若干性功能障礙後果,一旦性生活失去和諧,或一方出現性障礙,不應抱怨。而應給予對方更的關懷和諒解,耐心等待對方性功能的恢復,往往有助於對方性功能障礙的恢復。

認為自己的性心理或性行為是一種罪惡的觀念和情感體驗。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宣傳“萬惡淫為首”其中的“淫”字不僅指錯誤的淫亂行為,也指所有與性有關的意念、欲望、情感和思想實際即是宣揚性為萬惡之道。性罪感即淵源於歷史上這種長期流傳下來的思想觀念並至今仍影響深遠。現在的許多家庭中勱當孩子提到關於性的問題時,往往受到斥責把這些事視為“骯髒可恥、下流與罪過”。這實際上是一種“性恥感”教育同時也在孩子的心靈上蒙上了性即罪的陰影並在日不斷受到強化。

概述

人類社會普遍存在著性禁忌,不同的社會和不同的歷史時期性禁忌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有所不同。性禁忌指某些性心理或性行為是社會所不允許的應該受到制止或懲罰性罪感源於性禁忌隨著個人心理的發展社會的性禁忌為個人所接受(這是社會化的一部分),構成個人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由成於違反禁忌可能遭受社會健康搜尋的嚴厲懲罰在社會化過程中,社會的懲罰被內在化而成為自我懲罰(自我譴責和自我貶值甚至自我折磨)。性罪感實質上是對自己的性心理和性行為的自我懲罰。它常被埋藏在意識的深層不為當事人所覺察這是由於性罪感太痛苦,直刺人的良心痛處,當事人遂採取各種所謂防禦機制加以掩蓋轉移或歪曲。

深藏在內心或潛意識中的性罪感後來可導致若干性功能障礙後果,包括心因性陽痿性慾低下性快感缺失引起夫妻性生活的失諧等對這類患者可通過心理分析治療或“性感集中訓練”療法而獲得恢復。

幼兒教育

3歲左右的孩子,處於一個性心理發展的特殊階段,這個階段心理學上稱為“性蕾期”。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教育不當,可使孩子的性心理發展受到挫折,產生較為深遠的負面影響。


在“性蕾期”,幼兒的性心理可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性好奇

當孩子開始意識到有男女性別的不同之後,可能會產生好奇心,很想看看異性的生殖器到底是怎么樣的。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種行為,不應該打罵孩子,否則女孩容易因此產生“性罪惡”的觀念,成年後易出現性冷淡,男孩會產生逆反心理,成年後容易出現“窺陰癖”。

二、性驕傲

當男孩發現自己有一個“小雞雞”而女孩沒有時,有些男孩會有意在大人面前“炫耀”,如在親友面前把小便射得高高的,以顯示自己有個“小雞雞”而驕傲。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也不應打罵,可平靜而自然地提醒孩子不要當眾小便。如果處理不當,孩子的逆反心理壓抑下來,成年後易出現“露陰癖”。

三、幼兒手淫

3歲左右的孩子往往開始對自己的生殖器產生很大的興趣,並可從玩弄生殖器中獲得快感,造成手淫習慣。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種不良習慣,既不要驚慌失措,也不要打罵指責。這樣做,往往非但無益,反而有害,容易使孩子因心理受打擊而產生“性罪惡”觀念,成年後陽痿或性冷淡往往與此有關。

四、性別認同混亂

3歲左右的孩子,父母應明確告訴男孩,長大後會像爸爸一樣是男人,告訴女孩,長大後會像媽媽一樣是女人。切忌按照自己的“願望”,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樣,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樣,否則可能使孩子出現性別認同混亂,成年後出現同性戀異裝癖易性癖

關於孩子的問題

對於孩子的性意識,母樣們最為吃驚的是手淫。有的母親害羞地到醫院來問:“孩子似乎患了手淫,這么小的孩子

難到也會有手淫嗎?”
遇到這種事情,沒什麼可驚慌的。這種情況,特別是女孩子並不少見,從乳兒時期開始便可見到。有一個我所實際知道的例子:一位母親看到五六個月的嬰兒時時一邊兩腳互相摩擦,一邊呀呀呻吟,為此,心裡一分擔心,於是就把孩子領到這裡。“也許陰道里有蟯蟲”,正當我這樣地判斷並進行檢查的時候,突然蟲子爬了出來,這位母親驚訝萬分。這件事我還記得清清楚楚。只要母親們知道陰道里也會有蟯蟲,就不會對嬰兒也會產生手淫的情況,出現驚慌和擔心了。
進入幼稚園的女孩子,常有把陰部在桌子的角邊摩擦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只是通過觸感而感到很舒服罷了,並沒有任何當真的性的情感和罪惡感。母親們沒有必須過分感到問題的嚴重。但是,也不能對此放之任之。所以,可以有意無意地讓孩子幫忙做點事,或者帶孩子外出去玩耍,以分散孩子的心思。並注意保持女孩子陰道、男孩子陰莖頭部的清潔,或者讓孩子身體充分得到活動以使入睡正常等等,要設法使孩子忘記手淫念頭。
白天,母親的斥責過多,家庭內不愉快氣氛持續不斷造成了孩子精神上的壓迫,或者緊張情緒持續不斷地出現,為了逃避這種環境,孩子無意之中會以手淫反覆地表現出來。對此,若過分嚴厲地對待孩子,孩子由於不知道為什麼會挨罵,反而會情緒陷入低沉,結果,他會在背地裡偷偷地手淫。
到了3歲左右,孩子開始對性的問題產生疑問。早則3歲左右晚則4歲,孩子至少會有一次問起“娃娃是從哪裡生出來的?”等等問題。在孩子提到這種問題時,父母往往很難作出適當的回答
。關於性的提問,如果回絕孩子說:“你不必知道這種事”,這反而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千萬不要有意地加以隱滿,而應該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
一句話“直截了當地告訴”,而教的方法不對,反而又會給孩子心靈帶來害處。母親們想到這一點就不由地會渾身緊張起來,然而,孩子對母親的這種態度十分敏感。他會由此覺得自己“
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所以,有的情況下,母親的態度要比回答的內容更會對孩子產生強烈的印象。
把活生生的性知識教給幼小的兒童似乎過早,而且對孩子來說也不易理解。然而,若教給孩子明擺著的假話,使孩子心靈依然留下疑問則也並非有益。
幼兒時期關於性的提問,與其說孩子對性的關心在提高,不如說許多情況下是出自於和“為什麼會下雨?”這種提問有著同樣的心情。孩子並不是在謀求正確的回答,所以,至少應該簡單地、泰然自若地用真話回答孩子。孩子也自然地加以領會,從而會不再去使母親產生為難。
總之,重要的是不要臉色變得通紅、張惶失措,而要以平時的口吻去對孩子說話。這種母親的態度,會左右以後孩子對性的關心所表現的方式。請大家務必懂得這一點。

夫妻問題

罪惡感是從道德上來的,不同人的修養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信仰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對罪惡感的限度也不同了。

婚外性行為是違法的,是不利於社會穩定平等的行為,做為守法的公民當然認為那是不正確的行為,發生後產生罪惡感是理所當然的。
而夫妻間自願的性行為、成年單身同性間自願的性行為,不再公共場合併且沒涉及其他人的情況下,都是不違法的,但由於認可程度不同,所以必然會一個沒有罪惡感而另一個在很多人看來是不正常的了。

病例

病例:一位8歲的男孩因心臟病發作被送到醫院,醫生們都束手無策。在心理醫生的開導下,男孩慢慢說出原因:他偶然碰到父母在行房事,覺得場面恐怖,以為是打架。還有位母親過度溺愛家裡男孩,這個男孩在媽媽“母愛無忌”的溺愛下,每晚都與母親同床而眠,入睡前還必須摸著媽媽的乳房,一直到13歲。當他從同學間聽到一些性信息,便對自己以前的行為產生了厭惡和恐懼,產生了性罪惡感。
異常的母子、父女關係會導致孩子的性心理障礙。對兒童過早的性刺激,包括父母親的性暴露、聽到有關性的談話、生殖器受到成人撫弄等,是成人後性變態的原因之一。孩子在突如其來地。遭遇性困惑或者性衝動後,如果沒被及時糾正心理,很可能影響孩子正常的性心理,甚至可能引發性功能障

孩子一超過3歲,家長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穿著了,不能在孩子面前過於暴露,並且應該有意地為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灌輸一些性知識。

對性的認識

這樣一個結論:性的地位在中國既不同於古希臘羅馬(但有像處),也不同於維多利亞時代(也有像處),更不同於現代西方社會(最不像),而是一個在獨特文化的時間和空間之中形成的東西。作為分析對象,它是一個弗洛伊德、馬爾庫塞和福柯都未曾面對過的對象。至少在地域上,那三位面對的都是西方社會,而我面對的是處於東方文化地域當中的中國社會。高度概括地說,這兩個對象最大的區別在於:在西方,與性有關的論爭常常圍繞著正確與錯誤,正常與反常,善行與罪惡而展開;在中國,與性的地位有關的卻是重大與渺小,崇高羞恥,上流與下流的問題。在西方社會中,性處於對抗之中——壓制與反抗,正常與病態,罪與非罪的對抗;在中國社會中,性被忽視,性在重要與不重要,崇高與低下,浩然正氣與鬼魅邪氣之間屬於後者。早有不少學者論述過西方是罪感社會,中國是恥感社會的觀點,很有道理。在性的問題上,西方的宗教或意識形態會告誡人們,什麼樣的性行為方式是罪惡的,不要去做;而中國的傳統倫理或意識形態會宣稱,性是可恥的,要把它節制到最低限度;要背著人悄悄去做,不要把它掛在嘴上;這種獸性慾望雖然人人都有,但是比較高尚的人比較能夠克制它,最高尚的人最能克制它。

西方與中國在性問題上的差異至少為雙方分別造成了兩類後果:在西方,反面的後果是,人們受到判定行為的正確與錯誤的規範的“凝視”,要擔心的事情很多——擔心沒有性高潮,擔心沒有正確的體形,擔心性傾向不對頭等等,動不動要去求助於心理醫生;正面的效果則是,一方面有壓制,一方面有反抗,真理越辯越明,於是女人爭得“女上位”的權利;同性戀爭得結婚的權利;虐戀的愛好者爭得在密室中得到特殊服務的權利;性學家公開宣布同雇用他們做研究的政府的初衷大相逕庭的調查結果——色情材料不但不會導致性犯罪率上升,還會降低性犯罪率。

在中國,正面的後果是,由於性受到忽視,人們的“自我”反而趁機處於自由、散漫的狀態之中,口交肛交隨心所欲,不但沒有旁人來管,自己內心對這類行為也無焦慮感;沒有高潮就沒有高潮,也不用去看醫生;反面的後果有兩方面,一方面由於性被視為低級下流之事,不少人屈從於殘存的獸性,遂自甘墮落,做出不少苟且的勾當,做時不免心懷愧怍,倍感羞恥,痛恨自己的“本我”;另一方面有少數高潔之士克服了可鄙的淫慾,達到了崇高境界,讓心中充滿浩然正氣,所念全是國計民生之事,但卻被人視為“假道學”、“偽君子”,也平添了不少煩惱。

我把西方與中國在性問題上的差異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有對錯界定與無對錯界定的差異。在西方,某種方式的性行為會被定義為正確或錯誤,例如,異性戀正確,同性戀錯誤(違反自然的犯罪);陰道交正確,口淫錯誤;能導致生育的正確,不能導致生育的錯誤(如手淫);等等。中國人關注的不是正確與錯誤的界定,而把關注的重心放在節制性慾上,講究中庸之道,講究慎獨,講究過猶不及,講究存天理滅人慾。西方歷史上有人曾因同性戀活動被判死刑,中國人在清末卻以“狎玩相公”為尋常享受。在西方,不少的人對某類性行為或對性慾、性快感本身懷有罪惡感;而在中國則應當對荒淫無度懷有羞恥感,而不是犯罪感

預防

絕大多數(95%以上)性機能障礙都是精神因素造成的。因此,性生活的心理生十分重要。關於這點,平時談得很少,但實際上比平常談得很多的諸如月經期衛生性器官衛生更重要,也更為困難。在此僅談及性生活心理衛生的一般原則:

(l)無論男女老幼(青春期以後)有性的要求和性的行為都是人的正常生理心理現象。科學發展到今天,應該破除性神秘感、性不治感、性罪惡感、性卑下感等種性抑制心理,性生活幸福是家庭中夫妻關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應為此感恥。

(2)破除性生活中“男尊女卑”的不平等觀念。女方和男方有同各的權利表欲,應採取主動。女乾名權並能夠支配目己的任何為。而且,女子的主動,在雙方滿意的性生活中頗有益處。

(3)認識男女在性反應中的生理差異和心理差異,遵循這些差異而不是違背些自然差異去行事,尋找精神上的共鳴。要知道,愛情是婚姻的基礎,而愛情並不僅肉慾和性愛,還有友誼、同情。理解、尊重、支持,這是夫妻幸福相處的根本條件,是完美、和諧的性生活所應該具備的根本條件。

(4)通常,即使是恩愛夫妻,也有出現性生活不和諧的時候,至少單方面不意的情況常常發生,或是雙方面的滿意程度下降,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人的性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只要坦誠相待,積極尋找原因並加以糾正,滿意的性生活仍復。

(5)一旦性生活失去和諧,或一方出現性障礙,不應抱怨。而應給予對方更的關懷和諒解,耐心等待對方性功能的恢復,往往有助於對方性功能障礙的恢復。

性如何學習

性學習的途徑同時代氣氛有密切的關係,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禁慾的氣氛越濃厚,人們的性學習過程就越困難,越

性罪惡感性罪惡感
充滿著歪曲和誤解。
調查結果表明,女性的性學習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擇其要,可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通過書本學習;第二,通過影視展覽學習;第三,通過同性朋友或家人學習;第四,通過異性朋友學習;第五,通過動物行為學習;第六,通過其他途徑學習。

通過書本學習

在解放後頭30年,中國人生活在一種禁慾主義的社會氣氛當中,人們的性學習過程是比較艱難的。有一位女性回憶了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最初接觸性知識的冒險經歷:“記得那年我18歲,第一次對性有知識是看了一本叫作《性的生活》的書。那裡面講到快感什麼的。那書當時是禁書,我姐姐是我們的家庭警察,監督我們談什麼樣的話題,看什麼樣的書。記得那本書我是躲在廁所里看的,在裡面呆的時間太長了,姐姐妹妹在外面直砸門。晚上我把書放在枕頭底下,被我姐姐搜出來交給了我爸,我爸就把書鎖在了抽屜里。我急著還同學書,只好把旁邊的抽屜拿下來,把手從縫裡伸進去,這才拿到書去還給人家。我記得當時特恨我姐姐。”
“還記得中學的時候我們看過一本關於性的書。大家一個挨一個傳著看,一邊看一邊樂。”
“我有一次看到書上有一個‘肏’字,不認得,我就去查字典,後來知道這字念‘操’。後來又看《紅樓夢》里王熙鳳和賈璉怎樣怎樣,下面怎么硬起來,要插入什麼的,就模模糊糊地知道了一點。”

通過影視展覽學習

雖然色情影視材料的主要功能是娛樂和幫助性幻起,但有不少調查對象提到,她們看色情影視材料的動機之一是學習性行為。
一位年輕女性講到色情錄像帶對她了解快感的幫助:“我第一次快感是在首次經驗的兩三年之後。看過毛片,看那裡面的人感覺那么好,自己為什麼沒那種感覺?後來自己也感覺到好了。”
一位大學教師說:“技巧一開始不太懂,那年他看了黃色錄像,模仿了一些。”
一位女性這樣講到她從展覽中學習的經歷:“我在承德看過快樂宮,有雕塑,那是佛教到了最高層次,不到這層次還理解不了。”

通過同性朋友或家人學習

“我比較幸運,對性的事知道得早。國小時,有個12歲的女生跟我講了很多奇妙的事情。我當時根本不知道底下有那么個東西,我以為她說的是尿道。還記得我當時心想,那么小的地方,這怎么可能呢?”
“我的女友里有搞醫的,和她們聊起來就知道了。”
有些女孩的性教育是由姐姐來做的:“那年我姐姐和男孩談戀愛,她告訴我說,男孩會有性要求,關係不容易限制在不發生關係的界線之內。要是碰到這種情況,你就跟他講話,男人在這種時候精神都會集中在性衝動上,你一講話,就能把他的注意力轉移開了。”

通過異性朋友學習

我是23歲才有性的概念的,還是通過一件很荒唐的事。
有一天晚上我在大街上走,突然有一個騎車的小伙子攔住我,要跟我交朋友,我就跟他去了。他很但白地告訴我,他是刑滿釋放犯,找不到工作,讓我幫助他。後來他趁我不注意就把生殖器掏出來了。我很生氣,轉身就走了。他倒沒對我怎么樣。”

通過動物行為學習

一位女性講到自己的性學習過程是在當年插隊時:“從隊里馬配種牛配種,我知道了什麼叫結婚。一開始是我們知青中一位年齡最大的大姐去看的,她看完給我們講了,我們那伙人全都哇哇叫,說我們可不想結婚了。”
另一位女性說:“我後來下鄉在馬場工作過一段,看到馬交配,大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通過其他途徑學習

一位當過國小老師的女性說,她的性教育過程十分奇特:“我的一個學生被人強姦了。我從調查了解這件事的過程中,從當事人的敘述中,恍恍惚惚知道了性交的過程。”
從調查結果看,女性的性的學習途徑和過程是各色各樣的,有的是相當艱難的。學習的困難無疑會加重人們對性的神秘感和罪惡感,使她們或者覺得這件事非常重要、非常神秘、非常好;或者覺得這件事非常可怕、非常骯髒、非常壞。與此同時,她們或多或少失去了對這件事的平常心。
青少年的性教育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各國都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例如在美國,以促進性教育聞名的也是受到很多攻擊的一個組織是1960年成立的美國性信息組織。圍繞性教育的典型爭論是:性教育打擾了兒童的天真單純的太平世界,點燃了青春期青少年的性慾的熊熊火焰。不論有意無意,性教育都會鼓勵性試驗,造成相應後果。贊成性教育的人則強調:通過提供正確的信息,篩選出正確的態度,性教育可以幫助人們預防性病,避免不情願的懷孕,糾正錯誤的性態度等等,使人們過上更加成功的性生活。(凱查杜里安,第40頁)在其他社會,父母是如何對子女進行性教育的呢?這裡記錄了一般美國父母對子女進行性教育的程式:(1)4歲以前:認識到男女孩子的不同性興趣,講解男女在生育中起的不同作用,對孩子的某些具體問題給予解答;(2)4一8歲:討論感情、性吸引力、興趣,用正確的專有名詞講乳房、陰道、陰莖,解釋某些髒話的意思;告訴孩子們如何防止壞人的接近和傷害;(3)9一13歲:講月經周期的青春期心理變化,男女在生育中的作用,避孕和流產;討論性病的傳播及預防;(4)14一19歲:講約會、戀愛、性交和結婚,並包括各種題目,如愛情、宗教、道德觀念;進一步強化避孕和性病的知識。(哈斯等,第402頁)但是,父母對子女所做的性教育在青少年性知識的來源當中其實只占很小的比重。由學校和父母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的作用遠遠比不上其他途徑。
父母和學校本應成為青少年性學習的主要途徑,但由於前述的種種爭論、責難和阻力,它並未擔當起這個責任。這種情況在中國和西方都存在。為了使青少年對性這件事能有平常心,父母和教師應當負起性教育的責任。

精神科病症

精神科疾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疾病。精神活動包括:認識活動(由感覺、知覺、注意、記憶和思維等組成)、情感活動及意志活動這些活動過程相互聯繫,緊密協調,維持著精神活動的統一完整。
窺陰癖
戀老人癖
戀獸癖
戀童癖
戀物癖
夢戀症
偏執狂
偏執狀態
品行障礙
適應障礙
嗜睡症
性臣服
性虐待症
性上癮症
性羞澀
異裝癖
易性癖
自戀癖
抽動障礙
性幻想
性羞澀
性變態
失歌症
驚恐障礙
性罪惡感
童年孤獨症
麻痹性痴呆
強迫性障礙
神經性嘔吐
出軌後遺症
反應性精神病
更年期精神病
急性妄想發作
急性應激反應
皮克病性痴呆
童年情緒障礙
軀體形式障礙
老年期抑鬱障礙
偏執性精神障礙
情感性精神障礙
情感性心境障礙
帕金森病性痴呆
創傷後應激障礙
癲癇性精神障礙
恐怖性焦慮障礙
分裂情感性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
廣泛性焦慮障礙
亨廷頓病性痴呆
延遲性應激反應
氣功所致精神障礙
感應性妄想性障礙
酒精所致精神障礙
童年社會功能障礙
中毒所致精神障礙
癲癇伴發的精神障礙
阿爾茨海默病性痴呆
言語和語言發育障礙
多發腦梗塞性精神障礙
顱腦損傷伴發精神障礙
非依賴性物質伴發依賴
腦外傷所致精神障礙
腦腫瘤伴發的精神障礙
特殊學習技能發育障礙
硬皮症伴發的精神障礙
圍術期伴發的精神障礙
高血壓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肝豆狀核變性伴發的精神障礙
呼吸系統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各類貧血伴發的精神障礙
腎臟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其他類精神活性物質依賴
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綜合徵
散發性腦炎伴發精神障礙
軀體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糖代謝異常伴發的精神障礙
性功能異常伴發的精神障礙
散發性腦炎伴發的精神障礙
染色體異常伴發的精神障礙
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精神病
消化系統疾病並存精神障礙
心血管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貝赫切特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營養代謝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
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伴發的精神障礙
甲狀旁腺功能異常伴發的精神障礙
水、電解質紊亂伴發的精神障礙
甲狀腺功能異常伴發的精神障礙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克羅伊茨費爾特-雅各布病性痴呆
腦垂體功能異常伴發的精神障礙
腦動脈硬化伴發的精神障礙
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伴發的精神障礙
系統性紅斑狼瘡伴發的精神障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