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學派

心理分析學派

心理分析學派是現代西方心理學主要學派之一。它以無意識心理過程和動機為其理論系統的出發點和核心。奠基者是生活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S.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可以分為兩部分:意識與潛意識。他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精神分析學派重視潛意識與心理治療,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並獲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規律,但他們的一些主要理論遭到許多人的反對。20世紀30年代中期,在美國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學。新精神分析學派仍然保留著弗洛伊德學說中的一些基本觀點,儘管在其理論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稱,但歸根結底,仍然是潛意識的驅力和先天潛能起主要作用。

概述

心理分析學派心理分析學派
精神分析學派產生於1900年,其創始人是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這一學派的理論在20世紀20年代廣為流傳,頗具影響。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可以分為兩部分:意識潛意識。潛意識不能被本人所意識,它包括原始的盲目衝動、各種本能以及出生後被壓抑的動機與欲望。他強調潛意識的重要性,認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擺布個人命運和決定社會發展的永恆力量。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與生俱來,包括著先天本能與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處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對本我進行控制與調節;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與理想兩部分,主要職能是指導自我去限制本我的衝動。三者通常處於平衡狀態,平衡被破壞,則導致精神病
精神分析學派重視潛意識與心理治療,擴大了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並獲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規律,但他們的一些主要理論遭到許多人的反對。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為代表的一批心理學家反對弗洛伊德的本能說、泛性論和人格結構論,強調文化背景和社會因素對精神病產生和人格發展的影響,在美國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學。
新精神分析學派仍然保留著弗洛伊德學說中的一些基本觀點,儘管在其理論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稱,但歸根結底,仍然是潛意識的驅力和先天潛能起主要作用。

心理分析學派的關鍵字

心理分析學派心理分析學派
簡單說,本我是原始的我,自我是現實化了的本我,超我是理想的自我。
本我——一切與生俱來的本能衝動組成,他的特徵:無意識的、無理性的,要求無條件得到滿足,只遵循快樂原則;是一切本能衝動後面的性力的儲藏庫;他收容了一切被壓抑的東西,並保有遺傳下來的種族的性質——嬰兒的結構完全屬於本我。
自我——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有意識,一部分無意識,主要是有意識的;合乎邏輯,受現實原則支配,對自我由檢察權,防止被壓抑的東西擾亂意識;還要在超我的指導下,按照外部顯示的條件,去駕馭本我的要求——侍奉三個主人:超我本我和現實。
超我——從自我中分化出來,大部分是無意識的。他是父母權威的內化執行父母早年的職責(至善原則);可分為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確定道德行為的標準,而良心則是對違反道德標準的行為進行懲罰,主要作用是監督和控制自我。
本我、自我超我之間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互動作用的,自我在超我的監督下,按照現實可能的情況,只允許來自本我的衝動有有限的表現。一個健康的人格中,這三種結構的作用是均衡的協調的。本我是求生存的必要的原動力;超我在監督控制主體按照社會道德標準行事;自我對上按照超我的要求去做,對下吸取本我的動力,調整其衝動欲望,對外適應現實環境,對內調節心理平衡,屬於人格動力學,一旦關係不能平衡,就產生了心裡失常。

基本觀點

心理分析學派心理分析學派
早期的基本觀點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觀點的形成和發展,經過兩個不同的時期。早期,他研究心理治療方法和無意識心理過程的一般理論。他認為,心理結構中包括著 3個層次不同的系統:①無意識系統。它是人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的儲藏庫。這些本能、欲望具有強烈的心理能量的負荷,服從於愉快原則,並力圖滲透到意識系統中而得到滿足。②下意識系統。或稱前意識系統。它是由可回憶的經驗構成的,是意識系統和無意識系統之間的一個部分,其主要機能是在意識系統和無意識系統之間從事警戒。在其中儲藏著由社會的、倫理的和宗教的準則、規範和價值觀念構成的良心和個人理想。它們是下意識系統中“檢查者”的核心,其功能是不允許充滿著心理能量的本能、欲望滲透到意識中去。③意識系統。它面向外部世界,完成著感覺器官的作用,服從於現實原則。其主要機能在於把來源於意識系統中的先天的獸性本能、欲望排除掉。因此,意識系統和無意識系統始終都處於對抗、衝突的緊張狀態中。
心理分析學派心理分析學派
弗洛伊德還根據19世紀德國的 H.L.F.von赫爾姆霍茨為代表的生理學派把人的整個機體看作是一個能量系統的學說,認為在這個能量系統中,除了以肉體的生理形式表現的機械能、電能和化學能以外,還有在心理過程中起作用的心理能,並指出它們之間能夠相互轉化。他把心理能看作本能的能,並認為心理能是同性本能不可分割地聯繫著的能。他把這種心理能叫做“里比多”(libido),強調“里比多”給人的全部活動、本能、欲望提供動機的力量。由於弗洛伊德用“里比多”解釋人的全部活動的動機,因而其理論便獲得泛性論的名稱。在弗洛伊德看來,整個社會是一個禁令和限制系統。它總是根據愉快原則從外部對象支配人活動的本能、欲望施加壓力,因而使社會的限制和個人的需要處於相互對立的狀態中。弗洛伊德所說的人的本能、欲望,主要是指性的本能、欲望,人從幼年起便開始受到了這些禁令和限制系統的摧殘和損害,神經症和精神病就是由此引起的。人的被壓抑而得不到滿足的本能、欲望,在被排擠到無意識領域中以後,則以“被壓抑”的形式保持著自己的心理能量,並力圖通過迂迴的道路得到滿足。它們或者轉化為病理的症候,或者通過夢、失言、筆誤等形式得到偽裝的滿足,或者根據升華原則,以社會所能接受和讚許的活動形式,如文學藝術的創作、科學技術的發明等表現出來。
心理分析學派心理分析學派

弗洛伊德主義 
1913年以後,弗洛伊德和他的一些信徒認為,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論在人的整個活動領域中都具有普遍意義,便把它廣泛套用到人類社會生活和文化歷史發展的各個領域。心理分析的理論由於被提到哲學-人類學的高度,所以獲得了弗洛伊德主義的稱號。
心理分析學派還從生物本能決定論的立場出發解釋社會歷史現象。如弗洛伊德本人就在這方面發表過許多奇談怪論。他認為,整個社會制度,包括國家、機關、家庭以及社會歷史的發展,都是本能、欲望和在它們基礎上所發生的複雜的感情相互作用的結果,整個人類的歷史是由“愛羅斯”(代表生的本能和欲望)和“騰納托”(代表死亡的本能和欲望)之間的鬥爭所決定的一種特殊的有節奏的戲劇。在他看來,革命和起義是侵略本能的具體表現;戰爭的不可避免性是由人的侵略、破壞的本能,即死亡的本能決定的;在藝術、科學和其他文化領域中,有的人之所以有貢獻,是由於他們的被排除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所具有的心理能量升華的結果。此外,他還提出了“俄狄浦斯情慾綜合感”概念,試圖以此解釋宗教、社會、道德藝術的起源問題。
在20年代,弗洛伊德由於解釋社會現象的需要而提出了新的心理結構理論。他把個性劃分為"本我"、“自我”、“超我”三個組成部分。本我是由生物的本能、欲望構成的。它與肉體相聯繫,肉體是它的能量的源泉。本我內部貯存著強烈地要求得到發泄的心理能量,仿佛是一口“沸騰的大鍋”,其中被壓抑的本能、欲望力圖根據愉快原則而通過“自我”得到滿足。
自我是一個意識系統,再現著由外部世界積累起來的經驗。它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居中者,並根據現實原則調節著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衝突。自我把所有的能量都消耗在對本我的非理性衝動的控制、壓抑和排除上,它總是運用各種防禦機制對付著本我,藉以維持自己同本我界限內動力性的緊張關係。超我是由個體社會化進程中被內化了的社會準則、價值以及父母和師長的指示所形成的結構。它是禁忌、道德、倫理規範以及宗教戒律等的體現者。它鼓勵著自我和本我之間的鬥爭。由超我引起的心理緊張是作為恐懼感和罪過感被感知的,超我的作用會導致贖罪感和自我懲罰的無意識的需要。

評價和影響

心理分析學派的基本理論,深入地研究了揭示心理過程的專門方法-自我聯想法、對夢的解釋和對神經官能症的分析等。尤其是弗洛伊德對心理治療和無意識心理過程的研究頗有貢獻。但是,他在具體問題的分析中,把所查明的人的無意識心理過程的不可爭議的事實同對人的心理生活和行為所作出的非科學的、形上學的解釋混合在一起,並從生物決定論的立場出發把人的心理生活的決定作用歸結於先天的、無意識的本能、欲望,忽視意識在行為中的調節作用,使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對立絕對化。同時,他還把心理分析概念誇大為萬能的,並把它們機械地套用於人類生活和文化歷史領域,用心理分析的理解解釋社會歷史現象,而不是用社會歷史的觀點分析心理學問題,把心理的東西生物學化,把人類的東西自然化,把社會的東西心理學化。
心理分析學說產生後,在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在美國得到廣泛的傳播,並對精神病學社會學人類學法學等學科和社會生活的若干領域發生了較大影響。弗洛伊德去世後,心理分析學派內部由於意見不同而分化為大大小小几十種新的支派,其中有:“以A.阿德勒為代表的個體心理學派;以K.榮格為代表的分析心理學派;以霍爾尼、沙利文、卡丁納等為代表的各種新心理分析學派,即新弗洛伊德主義,以及各種企圖把弗洛伊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的所謂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等等。這些學派雖然花樣各異,但在其理論中都程度不同地貫穿著弗洛伊德學說的基本原則。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學派心理分析學派
弗洛伊德(1856-1939)生於現屬捷克共和國的摩拉維亞的小鎮弗萊堡。在他4歲時,全家遷居奧地利的維也納。他在那裡居住了近80年,直到晚年為躲避納粹的迫害而被迫流亡英國。

弗洛伊德聰明好學。1882年,他和布洛伊爾(Josef Breuer)聯合開業,專門治療和研究神經症,並於1895年合作出版了《癔病研究》,此書的出版被認為是精神分析的開端。

通過對夢的研究,弗洛伊德於1900年出版了《夢的解析》一書。該書構造了精神分析的理論框架,並對許多知識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被認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經典著作之一。

1908年,在奧地利西部的薩爾茨堡召開了第一次國際精神分析大會,會議決定出版精神分析年鑑。同年弗洛伊德組織的“心理學星期三討論會”改為“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這些標誌著精神分析學派的正式成立。

沙利文

心理分析學派心理分析學派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美國精神病醫生和精神分析理論家、新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祖籍為愛爾蘭。1892年 2月21日生於美國紐約州的諾威奇,1949年 1月14日卒於巴黎。1917年在芝加哥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在進入精神病學界以前,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任軍醫,其後在包括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在內的若干研究所服務。他深受著名神經精神病學家W.A.懷特的影響,致力於精神分裂症研究。他也是一位醫學教育工作者和社會活動家。為了紀念懷特,他後半生創設了懷特基金會,任華盛頓精神病學校校長,以及《精神病學》雜誌編輯,以此促進他的人際關係理論。

霍妮 簡介

霍妮(Horney,Karen 1885-1952)美國新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
克倫·霍妮往往被認為是個弗洛伊德學說的修下者或新弗洛伊德派,因為她的一些概念都是精心之作,又是對弗洛伊德學說的修正。霍妮是社會心理學的最早的倡導者之一,她相信用社會心理學說明人格的發展比弗洛依德的性概念更適當。
生於德國漢堡。1915年獲柏林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1915~1918年任柏林精神醫院住院醫師。1932年移居美國,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長。1934年私人開業,並在紐約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她對弗洛伊德理論日益不滿而與之決裂。1941年,成立以她為首的美國精神分析促進協會,並建立美國精神分析研所,由她任所長,直至逝世。其理論的主要概念是基本焦慮。她還提出了"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的概念,是指一個人在神經症的衝突面前力求整合而產生的一種假象。她認為理想的自我與真實的自我之間的衝突是導致神經症的主要原因。在理論闡述中,她對弗洛伊德提出的本能動力、伊諦普斯情結、里比多說和心理發展的分期等都進行了否定。但她仍保留了弗洛伊德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潛意識,壓抑等,只是給了這些概念的新的解釋。

弗洛姆

心理分析學派弗洛姆(Erich Fromm)
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人精神處境,弗洛姆在此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

此外,在德國時弗洛姆還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移居美國後始終保持和該學派的關聯。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圖調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馬克思的人本主義學說,其思想可以說是新佛洛依德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交匯。

心理學的主流學派有哪些

關於心理學研究對象問題,自心理學獨立以來,一直在探索,一直在爭論,形成了不同的學派,以下介紹主要的幾個學派。
(一)構造主義心理學

構造主義心理學主要代表人物是馮特和他的學生鐵欽納(E.B.Titchener,1867—1927),是自心理學獨立後的第一個心理學派。該學派於1899年產生於德國,後在美國得到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後漸趨衰落。構造主義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意識經驗,即心理經驗的構成元素及結合的方式與規律,並主張心理學應該用實驗內省法研究意識經驗的內容或構造,找出意識的組成部分及它們如何結合成各種複雜心理過程的規律。他們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純科學,其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規律,但不重視心理學的套用。該學派是用實驗法獨立研究心理學問題的學派,促進了西方心理學派的興起和美國心理學的發展。它的研究成果已經成為現代心理學組成部分。但由於它確定的研究對象過於狹窄並陷入元素主義與內省主義境地,因而遭到許多心理學家的反對。

心理分析學派行為主義學派

(二)行為主義學派

行為主義學派(又稱早期行為主義學派)於1913年產生於美國,其創始人是華生(J.B.Watson,1878—1958)。這一學派不同意心理學探討意識,認為心理學是行為的科學,心理學的目的應是尋求預測與控制行為的途徑。他們認為心理學應當研究“客觀觀察所能獲得的並對所有的人都清楚的東西”,也就是人的行為,並提出“刺激—反應”(S—R)的行為公式。行為主義主張客觀的研究方向,有助於擺脫主觀思辨的性質,更多從實驗研究中得出結論。但他們無視行為產生的內部過程,反對研究意識,引起不少人的非難與反對。

新行為主義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爾曼(E.C.Tolman)、赫爾(C.L.Hull)、斯金納(B.F.Skinner)。新行為主義認為,有機體不是單純地對刺激作出反應,它的行為總是趨向或避開一個目標。在動物和人的目的行為之間,必須有一個“中介”因素,這就是個體的認知。也就是說在“刺激—反應”過程中,加進一個中介變數(O),使行為主義的模式成為“S—O—R”。這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新行為主義強調客觀的實驗操作,衝擊了內省心理學,促進了心理學的廣泛套用和程式教學的開展,但陷入了還原論和機械論的境地。

(三)格式塔學派或稱完形學派

該學派1912年創建於德國,創始人韋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 (K.Koffka,1886—1941)、苛勒(W.Kohler,1887—1967),後期代表有勒溫(K.Lewin,1890—1947)。這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此派反對構造主義的元素主義和行為主義的S—R公式,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意識的完形或整體結構,並認為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感情的元素的總和,行為也不等於反射弧的集合,思維也不是觀念的簡單聯結。他們這種重視整體的觀點和強調各部分之間動態的聯繫以及對創造性思維的認識,對後來心理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該學派否認過去經驗的作用,陷入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境地。

(四)精神分析學派或心理分析學派
(五)認知學派

心理分析學派皮亞傑

認知心理學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60年代後迅速發展。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奈瑟(U.Neisser)的《認知心理學》一書的出版,標誌著這一學派理論的成熟。廣義的認知心理學還應該包括皮亞傑(J.Piaget)的發生認識論,他把人的認識發展看成是一種建構的過程,並仔細研究這一過程的發展階段。狹義的認知心理學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觀點和術語解釋人的認知過程的科學,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學。這一學派反對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不一定必須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礎後,才能研究心理現象。他們把人看成計算機式的信息加工系統,認為人腦的工作原則與計算機的工作原則相同,因而可以在計算機和人腦之間進行類比。他們強調人的已有知識結構對行為和當前認知活動的決定作用,並力求通過計算機模擬等方式發現人們獲取和利用知識的規律,達到探究人類認知活動規律的目的。他們還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意識的能動作用,強調對人的認知過程進行整體綜合分析。

認知心理學派的理論含有辯證法的因素,對反對行為主義的機械論、弗洛伊德主義的非理性主義有積極的意義,對擴大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促進心理學的現代化、發展人工智慧和計算機科學等均有貢獻,而且成為當前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他們把人的心理看成是計算機的信息加工系統加以研究,在心理學界依然存在爭論。

(六)人本主義心理學

人本主義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1908—1970)和羅傑斯(C.Rogers,1902—1987)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創建的。它既反對精神分析學派貶低人性、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趨力,又反對行為主義學派把意識看作是副現象,認為人不是“較大的白鼠”或“較緩慢的計算機”,主張研究人的價值和潛能的發展。因為,他們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的,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和巨大的心理潛能,只要有適當的環境和教育,人們就會完善自己、發揮創造潛能,達到某些積極的社會目的。為此,他們從探討人的最高追求和人的價值角度,認為心理學應改變對一般人或病態人的研究,而成為研究“健康”人的心理學,揭示發揮人的創造性動機、展現人的潛能的途徑。該學派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

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範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學研究範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一門尚處於發展中的學說,其理論體系還不完備,他們對人的一些研究還停留在關於人性的抽象議論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質規律。

相關連線

哲學社會科學
哲學
哲學的分支學科
自然辯證法
生命科學哲學問題
心理學哲學問題
心理分析學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