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市

侯馬市

侯馬,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理坐標東經111°23′5″——111°41′1″、北緯35°24′2″——35°52′9″,東鄰曲沃縣,西接新絳縣,南連聞喜縣,北靠襄汾縣。侯馬市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轄5個街道、3個鄉,行政區域總面積274平方千米,是山西省行政區域面積最小的縣市,總人口24.39萬(2013年)。城鎮化率61.8%,居山西省各縣市第三位。侯馬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綠色名市、山西省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山西省文明和諧城市。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侯馬市
市境內地勢較平坦,屬晉南盆地的一部分。海拔高度在420-257米之間,南部紫金山的海拔1055米。屬暖溫帶大陸性氣侯,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2.6℃,一月最冷,平均-2.4℃;七月最熱,平均氣溫26.1℃。

進入新世紀以來,侯馬市委、市政府立足當地實際,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發展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實施全市大經營戰略,不斷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工貿市、開放市、省強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步伐,向聚合資源、輻射周邊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邁進。2004年,侯馬市人均GDP完成12000元,人均財政收入134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20元。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全省縣市位居第一,綜合經濟實力已跨入全省縣域經濟20強,農村小康建設跨入全省10強。今年1—7月份全市GDP完成18.2億元,同比增長15.2%,財政收入2.55億元,同比增長44%。截止目前,侯馬市已連續7次奪得“全國衛生城市”桂冠、連續4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連續3次榮獲“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先進縣市”,先後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全國綠化先進市”、“全國廣播電視先進市”、“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市”、“山西省文化先進市”、“山西省教育先進市”、全省首座“山西省園林城市”、首座縣級“山西省文明城市”。

侯馬市侯馬市
侯馬,春秋戰國時期稱新田,為晉國都城。秦置絳縣,西漢封絳侯周勃於此。東漢稱絳邑縣,自北魏太和十一年起歷代皆為曲沃縣地。唐貞觀十年設新田府,明洪武八年設驛站,居官驛丞,故稱侯馬清嘉慶年間設巡司。直至解放初期,均為曲沃縣轄屬侯馬鎮。1958年8月,曲沃、新絳、汾城合併建侯馬市。1962年去市復設曲沃縣。1971年復置侯馬市,與曲沃縣分設。

侯馬市地勢平坦開闊,除南部紫金山外,其餘地區均為平原,一般海拔420至460米,平均坡度在千分之五以下,低山丘陵只占到百分之十一。主要河流有汾河和澮河,河水常流不息。

氣侯屬溫帶大陸性,年均氣溫12.6℃,一月零下4.5℃,七月26.5℃,年降雨量600毫米,霜凍期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無霜期190天。

全市現有耕地15.17萬畝,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蔬菜為主。林木面積3.12萬畝,占森林面積的7.6%,占宜林面積的84.5%。畜牧業主要有牛、騾、馬、驢、等。經濟以工業為主,主要行業有機械、軍工、電力、建材冶金棉紡食品加工等。手工業行業主要有陶瓷、塑膠縫紉印刷等。

境內交通便利,為山西交通樞紐之一。南同蒲鐵路縱貫全境,大運、晉城至禹門口兩條公路幹線在此十字交匯。此外還有南同蒲複線與侯西鐵(侯馬至西安)、侯月(侯馬至河南月山鐵路。另外,市內有四條鐵路專用線,兩條地方性公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文物古蹟主要有侯馬晉國遺址,侯馬奴隸殉葬墓金代台模型等。

歷史沿革

公元前585年,晉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將都城遷至新田,稱為新絳。傳位13世,歷時216年。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在此設驛站,北接平陽府,直達幽燕,南出鐵嶺關,通往秦、豫、蜀、楚,為北方最大的驛站之一。因配備馬匹多,過往的朝政要員多在此食宿等侯,換乘馬匹,故稱侯馬。
春秋戰國時期,侯馬稱新田,為晉國的都城,也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西漢周勃封絳於此地,置絳縣於新田,東漢為絳邑縣,屬平陽郡。到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曲沃縣後,歷代皆屬曲沃縣。唐貞觀十年(636年)於此置十道府兵,設新田府,元代於公元1375年設驛馬站,居官驛丞,後改稱侯馬。明洪武八年絳州在此地設金台驛,並設驛丞。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設巡司,屬平陽府,民國元年廢府,屬河東道。抗戰前的侯馬系曲沃閻錫山政府管轄,抗戰後,侯馬屬中共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太岳行署曲沃縣。1947年4月6日解放,1949年2月屬晉南區新絳分區。1950年屬臨汾專區,1971年屬臨汾地區行署。1956年10月國務院決定設侯馬市籌備處,1957年12月籌備處暫撤銷。1958年8月曲沃、新絳、汾城三縣合併為侯馬市,1962年因國民經濟暫時困難,侯馬市下馬緩建,1971年7月國務院[1971]國發41號檔案批准恢復侯馬市,同年8月1日侯馬市與曲沃縣分署辦公至今。
2000年,侯馬市總人口225123人,各鄉鎮人口:路東街道32053路西街道25756澮濱街道34153澮南街道3490侯北街道3732侯馬鄉45181上馬鄉23994高村鄉17915張村鄉21182鳳城鄉17667(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侯馬市轄5個街道辦事處、5個鄉,79個居民委員會、81個行政村,總面積274平方千米,總人口21.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為771.7人/平方千米。
侯馬市轄5個街道、3個鄉,81個行政村:澮濱街道、路西街道、路東街道、張村街道、上馬街道、新田鄉、高村鄉、鳳城鄉。

行政區劃

侯馬市

2000年,侯馬市總人口225123人,各鄉鎮人口:路東街道 32053 路西街道 25756 澮濱街道34153 澮南街道 3490 侯北街道 3732 侯馬鄉 45181 上馬鄉 23994 高村鄉 17915 張村鄉 21182 鳳城鄉 17667(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侯馬市轄5個街道辦事處、5個鄉,79個居民委員會、81個行政村,總面積274平方千米,總人口21.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0.8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為771.7人/平方千米。

侯馬市轄5個街道、3個鄉,81個行政村:澮濱街道、路西街道路東街道張村街道上馬街道、新田鄉、高村鄉、鳳城鄉。

交通樞紐

侯馬市
侯馬市是山西南部的一座交通樞紐城市,境內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南同蒲鐵路侯西侯月鐵路大運公路晉韓公路大運高速公路、陽西高速公路在此呈三個交通大十字,構成晉南重要的交通樞紐。侯馬北鐵路編組站占地2000畝,日均接發列車73對,年改編3800多列,傳送旅客100餘萬人次,傳送貨物260多萬噸,是華北最大的鐵路編組站之一。三皇運業集團公司是山西省最大的公路運輸企業之一,每天發往全國近百個大中城市(縣)的客運班車500餘班次。侯馬是新亞歐大陸橋(荷蘭的魯特丹港到中國山東的日照市)上重要的交通樞紐

近幾年,侯馬市道路交通建設發展迅速。先後投資近億元,完成了大運高速公路連線線、環鄉公路拓寬、村村通水泥路油路、各工業園區路網、旅遊線路等130多公里公路油路建設,實現了“過境公路等級化、環鄉公路一級化、村通公路標準化”,使侯馬的交通區位優勢進一步增強。歷史文化

侯馬市
侯馬,古稱“新田”,是春秋時期“五霸”之一晉國晚期的國都,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公元前585年,晉景公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惡,且民從教,十世之利”而遷都於此,之後傳位十三世,歷時209年,期間延續晉國霸業一個半世紀。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稱雄戰國。所以後人把山西稱為“晉”或“三晉”。
悠久的文明史為侯馬留下了豐富而燦爛的文化遺產。現已發掘的有:古城遺址祭祀遺址墓葬遺址鑄銅遺址廟寢遺址和數十萬件珍貴的出土文物。侯馬“晉國遺址”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侯馬盟書”已出土的5000多件寫有毛筆字跡的玉片石片,記載了晉侯盟誓及當時政治、軍事和社會情況,1995年被評為建國以來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侯馬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從古到今英才輩出。晉國十三公六卿上演一幕幕歷史大劇,唐代中書令裴泰,五代後晉將軍秦憲,元末明初金帶都指揮王進,明代禮部尚書李浩、大將軍裴良積,清代巡撫裴亻率度、裴宗錫,清末民初農民起義領袖鍾仁義、鍾仁天靳殿華都出生在這片熱土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真,1902年10月12日出生於侯馬市垤上村。聞名全國的總政歌舞團優秀青年歌手譚晶也是從侯馬飛出的百靈鳥

侯馬立足悠久而燦爛的新田文化,實施經營文化戰略,打造文化品牌。新世紀以來,侯馬連續舉辦了“兩會一節”、“兩節一會”和兩屆“山西侯馬·新田春秋古都文化節”,建設了新田廣場、晉國古都博物館廟寢遺址公園、平陽鑄銅遺址公園、台駘廟及千畝蓮池晉國寶鼎等文化旅遊設施,新田文化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市文聯、作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攝影家協會、美術家協會民間藝術家協會等組織團體活動頻繁。每年三個月的消夏文化活動好戲連台。節慶文化、社區文化、農村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民眾性的文化活動異常活躍。古都新田文化增添了豐富多彩的時代內涵,成為侯馬市對外開放的新優勢。新興經濟

工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侯馬不僅有實力雄厚的國有企業,而且民營企業也象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壯大。侯馬市從礦產資源少的現實出發,大力發展“兩高一低”(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新興工業產業,按照“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與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的總要求,重點推進新建項目的達產達效。已初步形成了生化製藥、精密鑄造、清潔能源和農副產品加工等四大新興產業。近幾年,侯馬新上工業項目90餘個,累計投資80多億元,預期收入達100億元,利稅10億元。今年初提出的十大工業調產項目已初步落實,其中湯榮年產8萬噸精密鑄件擴建項目、中化寰達57萬噸機焦項目、華銅年產5萬噸電解項目等5大項目已勝利竣工。1—7月份,建邦、中化寰達、華強等8個企業新增稅收5349萬元,占同期新增財政收入的68.4%。

侯馬市
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整體推進。侯馬有15萬畝耕地,人均只有1.2畝,發展高效特色農業成為侯馬農業調產的主線。經過幾年的努力,農業調產已初戰告捷。圍繞鳳城3萬畝優質小麥、飛機場和高村1萬畝蘆筍、張村5000畝紅棗和新田鄉3000畝油桃,已形成連片規模種植。畜牧業養殖“百千萬”工程取得喜人成績,規模養殖戶已達50餘戶。28個農業龍頭企業和項目帶動了全市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村工業化方面,全市已發展民營企業100多家,吸納農村勞動力2.8萬個。農村城鎮化方面,建成了現代化農村10個、園林示範村10個,南西莊、秦村、垤上等村建起農民住宅樓18幢,600多戶農民遷入住宅小區。目前,侯馬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閉路電視。

商貿繁榮物流活躍。侯馬素有“南來北往商賈地,千車百貨旱碼頭”之稱。新世紀以來,侯馬市按照“內涵上檔次、外延拓領域”的方針,構築大商貿、發展大流通。近幾年又新建商貿市場19個。目前,全市擁有服裝、鞋帽等各類大型專業綜合批發市場41個,商品輻射周邊10多個省份100多個縣市,年成交額60多億元,上繳稅費3000多萬元。同時,發揮海關、商檢、口岸的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今年前半年,華翔購物廣場華翔大酒店先後開業,通盛醫藥物流配送中心主體工程完工,利信飲片配送中心已經奠基,大運高速公路樞紐物流中心正在籌建中。城市建設侯馬市以人為本,努力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00年以來,先後完成城市綠化綜合整治“1142”、“11233”等一系列建設工程,建成10公里綠色通道,12公里臨街透視牆,40處街頭綠地和街心公園,5個大型城市廣場,開通了文明路等6條城市主街道。新建大運高速公路連線線綠化帶6公里,全市擁有公共綠地100多萬平方米,人均9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35%,機關、企業、居民、庭院綠化達標率達70%,立體綠化14萬平方米。市區形成了“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見綠,城在林中”的景觀。同時,完成了供水、排水、供熱、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城市水源地擴建工程已經完成70%,新田小區銀河花園廣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新開通北環路——澮濱北街也將交付使用。

全面構建的和諧社會
侯馬市
面對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建設的新形勢,侯馬市委、市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進步,努力構築侯馬和諧社會。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人民承諾的免徵農業稅、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大運高速公路連線線至程王西路亮化工程、城市園林綠化提高一個百分點、“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農村計畫生育政策獎勵、市人民醫院傳染病區建設、林城收費站搬遷、“三山”搬遷、城市大氣質量有較大提高等十件實事有的已經落實,有的正在落實。“十件實事”的落實為民眾帶來真正的實惠,為構建侯馬和諧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個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新侯馬將展現在市人面前。

社會事業

科學教育

截至2013年末,侯馬市累計認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家,民營科技企業總數達到16家。共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省級行業技術中心1個,臨汾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1個。有中等職業學校1所,普通中學14所,國小42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註冊幼稚園57所。其中,侯馬市第一中學占地318畝,是晉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標準化高中。[12]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小六年鞏固率100%,國中三年保留率98.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0%。

文化體育

截至2013年末,侯馬市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侯馬市圖書館,為國家二級圖書館),博物館1個(晉國古都博物館,為山西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西師範大學教學實習基地[13]),藝術表演團體1個,體育場所及設施445處,公共體育場館面積達到38.35萬平方米。擁有廣播電視台1座,廣播節目1套,有線電視節目111套,有線電視用戶60000戶。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100%。2013年,侯馬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達到1個,省級項目16個,市級項目27個,縣級項目28個。[11]
自2003年起,侯馬市已經成功舉辦了多屆中國山西侯馬·新田春秋古都文化節。期間,中央電視台《激情廣場》《鄉約》《鑒寶》欄目走進侯馬,使古都文化節聲勢一屆比一屆高,一屆比一屆影響大。每一屆文化節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既有精彩美妙的文藝演出,也有專家雲集的高層研討,還有規模宏大的經貿洽談,一批批重點項目在侯馬市區域內落地生根,如山西國際陸港園區、侯馬貨運樞紐中心、興業爐料等重大項目為侯馬的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古都文化節與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大同雲岡旅遊節等被山西省委宣傳部授予“優秀節慶文化”,成為“文化山西”的又一個強勢品牌。

醫療衛生

截至2013年末,侯馬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村衛生室)228家,其中婦幼保健院(所、站)1家,疾病控制中心1家,衛生監督所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8個。其中,侯馬市人民醫院是一座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三級乙等醫院,是山西省最大的縣市級醫院。[12][14]全市衛生機構共有床位1507張,其中醫院床位1356張,衛生院床位151張。衛生技術人員1792人。

旅遊景點

侯馬市旅遊資源以古遺址、古文物、古建築等為主。其中,侯馬盟書,金代磚雕舞台等,聞名中國乃至世界。進入21世紀以來,侯馬市對外開放的、具有一定影響的旅遊景點有:侯馬戰國奴隸殉葬墓、台駘廟、唐太宗廟正殿、傳教填充磚塔、普濟寺、通濟石橋、寶峰院、忤逆墳、羅衫坡與孟姜女手跡、彭真同志故居、香邑湖風景區、鑄銅遺址、晉博園和晉國寶鼎等。
彭真故居
彭真故居位於侯馬市新田鄉垤上村,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國務活動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主要奠基人、黨和國家卓越的領導人彭真同志的故居。2003年彭真故居被公布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又被確定為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晉國古都博物館
晉國古都博物館位於侯馬市市府西路,始建於2003年10月,占地面積2公頃,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分東樓展廳與西樓展廳兩部分,館內展示了在侯馬出土的晉國及各朝代珍貴文物六百餘件。其中部分館藏文物“空首布幣”、“晉侯鼎”等是世界罕見的珍品。是山西晉南地區唯一的集古文物、晉文化於一體的博物館。
新田廣場
新田廣場位於侯馬市區中心,總占地150畝,是山西省最大的園林式廣場。其輪廓構圖為侯馬市最早出土的晉國貨幣“空首布”的造型,加上廣場的浮雕文化牆、廣場主雕塑,體現了侯馬的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牆巨幅繪畫“叔虞封唐”、“踐土會盟”、“城濮之戰”、“遷都新田”、“虒祁聽樂”和“魏絳和戎”等再現了晉國春秋戰國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是新侯馬的標誌和象徵,也是侯馬大型集會、休閒、文化、娛樂、文藝演出的場所。
香邑湖水利風景區
香邑湖水利風景區位於侯馬市鳳城鄉香邑村和上馬街道金沙村之間的澮河二庫庫區及下游0.5千米河道兩側,景區總面積2.62平方千米。景區所依託的澮河二庫是一座總庫容2856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
廟寢遺址公園
廟寢遺址公園是晉國晚期的宗廟建築群遺址。廟寢遺址公園占地42畝,為了充分展示晉文化的內容,在公園的綠地和硬鋪裝間點綴著侯馬出土的晉國文物圖案。如:“空首布”、“盟書”、“銅器”等。在公園大型建築基址上,修建了一周展示晉文化典故的石刻圍欄。廟寢遺址公園已成為人民淺識晉國歷史,領略晉文化的一處人文景觀。同時,它是山西省唯一的一處以保護地下文物為主的遺址公園。
鑄銅遺址公園
侯馬鑄銅遺址位於侯馬市牛村古城東南(今平陽機械廠廠區、生活區及周圍),面積約1平方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侯馬晉國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最初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平陽機械廠建設工地,1960年到1963年由文化部組織18省市考古工作,在這裡進行大會戰,發掘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出土陶范3萬餘件,後來在其周圍又有多處發現。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鑄銅遺址周圍建起船舶工業部大型軍工企業——國營平陽機械廠,現改為北方重工集團。現代工業製造企業契合了春秋戰國時期晉國鑄銅業的遺風,古今鑄造、製造工藝和手段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台駘廟風景區
台駘廟位於侯馬市區西部高村鄉西台神村北的汾河岸畔,始建於東周時期,規模宏大,漢、唐、宋、元、明、清歷代均曾修復,現存為明崇禎八年和清乾隆年間的建築,據專家考證,台駘是堯、舜之前的治水英雄,是中國張姓氏的鼻祖。台駘廟的蔭陳,也就是白蒿,是清心明目、舒肝潤肺的絕佳良藥。每年初春二三月間,草長鶯飛的季節,引得不少村民和遊人爭相採摘。古時候“汾隰流雲”是台駘廟下河流、田畦、農耕,這一田園風光的寫照。經過政府修繕,新的台駘廟香火不斷,百畝荷塘更是荷香十里灘,已成為侯馬新的旅遊風向標。

地方特色

侯馬皮影

侯馬民間藝術家廉振華及其弟子趙翠蓮,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致力於皮影事業的研究和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皮影藝術風格。侯馬皮影雕刻細膩,線條流暢,色彩艷麗。曾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民間藝術展,獲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頒發的“民間藝術珍品展金獎”。並多次赴美國、德國、日本、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深受海內外人士的歡迎。“振華影屋”和趙翠蓮皮影製作室也成了中外友人和專家學者參觀考察的必經地,“侯馬皮影”作為珍貴贈品,維繫著侯馬與友好城市和尊貴賓客的深厚友誼,也成了侯馬的文化產業精品。[20]

仿古銅器

侯馬市泰古工藝廠位於侯馬市張村街道東,由袁玉珍女士創建於1999年。該產品依託晉文化,挖掘歷史遺存,採用古老的技術和工藝,高仿古銅器。產品遠銷海內外,是侯馬市重要的旅遊紀念品。

著名人物

彭真(1902~1997),生於侯馬市垤上村,曾參加過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曾任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譚晶,女,1977年9月11日出生於侯馬,1998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隨即考入總政治部歌舞團。為全國青聯委員,中國著名的青年歌唱家。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全省轄11個地級市,以及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太原市杏花嶺區 | 小店區 | 迎澤區 | 尖草坪區 | 萬柏林區 | 晉源區 | 古交市 | 陽曲縣 | 清徐縣 | 婁煩縣
大同市城區|礦區| 南郊區 | 新榮區 | 大同縣 | 天鎮縣 | 靈丘縣 | 陽高縣 | 左雲縣 | 廣靈縣 | 渾源縣
陽泉市城區|礦區|郊區| 平定縣 | 盂縣
長治市城區|郊區| 潞城市 | 長治縣 | 長子縣 | 平順縣 | 襄垣縣 | 沁源縣 | 屯留縣 | 黎城縣 | 武鄉縣 | 沁縣 | 壺關縣
晉城市城區| 高平市 | 澤州縣 | 陵川縣 | 陽城縣 | 沁水縣
朔州市朔城區 | 平魯區 | 山陰縣 | 右玉縣 | 應縣 | 懷仁縣
晉中市榆次區 | 介休市 | 昔陽縣 | 靈石縣 | 祁縣 | 左權縣 | 壽陽縣 | 太谷縣 | 和順縣 | 平遙縣 | 榆社縣
運城市鹽湖區 | 河津市 | 永濟市 | 聞喜縣 | 新絳縣 | 平陸縣 | 垣曲縣 | 絳縣 | 稷山縣 | 芮城縣 | 夏縣 | 萬榮縣 | 臨猗縣
忻州市忻府區 | 原平市 | 代縣 | 神池縣 | 五寨縣 | 五台縣 | 偏關縣 | 寧武縣 | 靜樂縣 | 繁峙縣 | 河曲縣 | 保德縣 | 定襄縣 | 岢嵐縣
臨汾市堯都區 | 侯馬市 | 霍州市 | 汾西縣 | 吉縣 | 安澤縣 | 大寧縣 | 浮山縣 | 古縣 | 隰縣 | 襄汾縣 | 翼城縣 | 永和縣 | 鄉寧縣 | 曲沃縣 | 洪洞縣 | 蒲縣
呂梁市離石區 | 孝義市 | 汾陽市 | 文水縣 | 中陽縣 | 興縣 | 臨縣 | 方山縣 | 柳林縣 | 嵐縣 | 交口縣 | 交城縣 | 石樓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