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國戲劇

寮國戲劇

寮國戲劇,大約在14世紀從高棉傳入,16、17世紀得到進一步發展。種類有歌劇、舞劇、話劇等,題材都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係。

寮國戲劇

寮國戲劇寮國戲劇

寮國民間,直至20世紀還流傳著一種由一男一女合演的小歌劇,多取材於印度教(婆羅門教)和佛經的故事或印度的神話、傳說,俠義與愛情往往是小歌劇表演的主題。
寮國的舞劇來源於宮廷舞劇,演員的服裝絢麗多采,多戴有面具,舞姿以手部與臂部為主,在舞台上都設定布景。內容大都是神仙鬼怪等宗教故事,有些是選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里的某些片斷。著名的舞劇有《群戰惡魔》等。在這類古典舞劇中,男主角往往是俊秀英勇的王子或品德高尚的少年,因由法力無邊的因陀羅相助,具有非凡的神通,與兇殘貪婪的魔鬼夜叉頑強搏鬥,取得勝利;女主角通常是一位聰明溫柔的美女,她忠貞無比,經過了種種考驗和磨難,最後總是以大團圓結局,表達了人們對邪惡勢力的憎恨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嚮往。
寮國的話劇,往往取材於民間故事,話劇《財主與長工》歌頌了勞動人民的智慧,鞭笞揭露了封建官吏的殘暴和愚蠢,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19世紀後,由於西方殖民者入侵,寮國民族文學包括戲劇受到嚴重的摧殘,後又受美國文化的影響。但仍不時有新作問世。年輕劇作者汶通·瑪尼拉創作的話劇《兩條道路》,描寫了一個出身於舊警官家庭的青年學生,由於看到舊制度的腐朽,與家庭決裂,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反映了寮國革命鬥爭生活中的一個側面。

配圖

相關連線

世界戲劇

戲劇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其他文化成分有著緊密的聯繫。無論是歐洲的戲劇,還是東方某些國家的民族戲劇,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