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都汴梁

歷史

傳說中,春秋時,鄭國國君鄭莊公命鄭邴在這裡築城,取開括封疆的意思,命名為開封。
開封在歷史上有多個政權在此建都,有“開封古城,十朝都會”之說。
戰國前期,魏惠王九年(前362年)遷都於此,建“大梁”城。
兩漢梁孝王把開封作為他的封國——梁國的都城。在此之後於此建都的朝代有: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
北宋時開封是“東京汴梁”,人口過百萬,富華甲天下。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國侵占北宋後,稱為“汴京”。海陵王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到中都大興府,改汴京為“南京開封府”,為金國陪都。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顏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開封府”為統治中心。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為避蒙古軍鋒,遷都“南京開封府”。天興二年(1233年),金哀宗在開封被蒙古軍圍困的情況下,逃出開封,遷都歸德府。元惠宗至正年間紅巾軍起義首領劉福通把開封作為都城。明太祖洪武年間,朱元璋曾一度把開封定為“北京”。
而由明起,直到中華民國撤守為止,開封都是河南省的省會,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1954年,才將河南省省會遷至平漢鐵路京廣鐵路)經過的重鎮鄭州市
汴梁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蔡京等幾代宰相用全國之力營造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人間仙境,卻造成了北宋的結束。南宋初年,范成大出使金朝,經過汴梁時,看到“新城內大抵皆墟,至有犁為田處。舊城內麓布肆,皆苟活而已。四望時見樓閣崢嶸,皆舊宮觀寺宇,無不頹毀”。

行政區劃

開封府祥符縣

皇城

外圍門:晨暉門、東華門,右掖門、宣德門、左掖門、西華門、天波門內部門:會通門、宣佑門、左嘉肅門,右嘉肅門、左銀台門、右銀台門、左長慶門、右長慶門宮殿:寶篆宮、紫宸殿文德殿垂拱殿、皇儀殿、集英殿、凝暉殿、大慶殿東宮宣德樓(即宣德門) 機構禁中中書省門下省樞密院秘書省明堂、太史局三館(崇文院):昭文館(弘文館)、集賢院史館十三閣秘閣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顯謨閣徽猷閣敷文閣、煥章閣、華文閣、寶謨閣、寶章閣、顯文閣其他:內諸司、御廚房、宰執下馬

內城

內城城門

景龍門、舊封丘門、曹門、宋門、保康門、朱雀門、鄭門、梁門。 水門:金水門,汴河北岸角門子,蔡河水門,汴河南岸角門子

內城街道

東西向:啟聖院街、踴路街、東十字大街、小御街(東華門前)、南門大街、界北巷、南北講堂巷、馬行街、楊樓街、東雞兒巷、西雞兒巷、繡巷、 舊曹門街、大貨行街、小貨行街、太廟街、殺豬巷、麥秸巷、錄事巷
南北向: 西角樓大街、浚儀橋街、報慈寺街、御街、稅務街、高頭街、小甜水巷、界身巷、第三甜水巷、 大遼人使驛路、第二甜水巷、第一甜水巷 趙十萬宅路、東榆林巷、棗家子巷、襪

內城機構

開封府御史台馬軍衙、東西兩闋、西殿前司、西尚書省、都進奏院、大晟府太常寺、左藏庫、東西景靈宮五寺三監艮岳(艮岳行雲)、都亭驛(大遼使館)、審計院、太廟

內城廟觀

大相國寺 、太平興國寺吳起廟、祆廟報慈寺、長生宮、延寧宮、女道士觀、四聖觀、觀音院、定力院

內城住宅

天波府(孝嚴寺),鄭太宰宅(鄭居中)、王黼宅、鄭皇后宅、李師師

內城商家

食肆:曹婆婆肉餅、玉樓包子 、高陽正店、任店、狀元樓,清風樓,潘樓酒店、孫好手饅頭 賈家瓠羹 客棧:熙熙樓遊樂:象棚、 東西教坊、骰子李家 商業:鷯兒市,萬姓交易、 浴室院、車輅院、 溫州漆器 、香藥鋪、鬼市子、張戴花洗面藥、青魚市內行醫藥:仇防禦藥鋪, 孫殿丞藥鋪,小兒藥鋪

外城

外城城門

衛州門、新酸棗門、封丘門、陳橋門、新曹門、新宋門、陳州門、南薰門、戴樓門、新鄭門、萬勝門、固子門 水門:東水門,西水門,西北(利澤門), 東北水門,陳州水門

外城街道

御街 (南北向)

外城機構

太廟都亭西驛 (西夏使館)、 同文館(高麗使館) 、太學國子監惠民藥局(南)

外城廟觀

開寶寺開封鐵塔 ) 、十王宮、萬壽觀單雄信

外城住宅

蔡京家(蔡相宅)、鄧洵武家(鄧樞密宅)、高俅家(高殿前宅)、劉廉訪宅、張駙馬宅、明節皇后宅(宋徽宗之妃劉氏謫居何訴家)

外城商家

食肆:礬樓 、客棧:無 、商業:染院、

水系

汴河

橋樑(共十三座):虹橋、順成倉橋、便橋(東水門裡)、下土橋.次曰上土橋(式樣和虹橋一樣,清明上河圖所畫實為上土橋或下土橋) 金梁橋、浚儀橋 、州橋(),相國寺橋、上土橋(式樣和虹橋一樣,清明上河圖所畫實為上土橋) 、虹橋、相國寺橋、州橋〔州橋明月正名天漢橋〕 浚儀橋、興國寺橋〔馬軍衙橋〕、太師府橋〔蔡相宅前〕、金梁橋(金梁曉月)、西浮橋、西水門便橋、橫橋(西水門外)
水門:東水門、西水門 , 汴河北岸角門子,汴河南岸角門子。 州橋的西面設淺船兩隻,放巨桿鐵矛,外加鐵索三條,晚上絞上水面,用於防舟船盜竊。

五丈河

橋樑(共五座): 染院橋、青暉橋、蔡市橋、廣備橋、小橫橋

蔡河

橋樑(共十一座):觀橋(陳門裡)、宣泰橋、雲騎橋、橫橋子、高橋、西保康門橋、龍津橋(朱雀門前)、新橋、太平橋〔高殿前宅前〕、糶麥橋、第一座橋、宜男橋、四里橋(戴樓門外) 水門:蔡河水門

金水河

橋樑(共三座):、白虎橋、橫橋、五王宮橋 水門:金水門

護城河

曹門小河子橋(念佛橋)

湖泊池塘

金明池, 迎祥池

周邊地區

陳橋驛梁園繁台繁塔

汴京八景

(宋朝版)
艮岳行雲 、夷山夕照 、金梁曉月 、資聖薰風 、百崗冬雪 、大河春浪 、吹台秋雨 、開寶晨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