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閣

秘閣

宋朝官名秘閣,宋官名。北宋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在崇文院中堂建閣,稱秘閣,收藏三館書籍真本及宮廷古畫墨跡等,有直秘閣、秘閣校理等官。元豐改制,並歸秘書省。秘閣,是中國宮廷藏書之處。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命翰林學士張觀、李淑、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館與秘閣藏書,刪其偽濫,補其遺缺,摘其重複,刊其訛舛,編成書目,賜名《崇文總目》,歷七年至慶曆元年七月成書,慶曆元年(1041年)十二月,翰林學士王堯臣、王洙、歐陽修等上“新崇文總目”六十卷,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家書目(已殘缺)。

基本內容

秘閣,是中國宮廷藏書之處。自晉、南朝宋至隋、唐,皆設有秘閣藏書,北宋沿唐制設三館,改弘文館為昭文館。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新建昭文館、集賢院、史館等三館貯藏圖籍,總名為崇文院,通稱閣職。端拱元年(988年)又於崇文院中堂設秘閣,選三館善本圖書及書畫等入藏,藏書最為完備。後又將所收兩浙錢俶的藏書移至其中。淳化元年(990年)擴建秘閣,於淳化三年(992年)建成,宋太宗御題匾額“秘閣”,設直秘閣、秘閣校理等官管理秘閣事務。真宗大中祥符時宮中失火,延燒到崇文院與秘閣,其中藏書多有焚毀。其後累經恢復補充,至仁宗時,秘閣藏書已達15785卷。

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命翰林學士張觀、李淑、宋祁等校定整理三館與秘閣藏書,刪其偽濫,補其遺缺,摘其重複,刊其訛舛,編成書目,賜名《崇文總目》,歷七年至慶曆元年七月成書,慶曆元年(1041年)十二月,翰林學士王堯臣、王洙、歐陽修等上“新崇文總目”六十卷,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家書目(已殘缺)。宋朝崇文三館和秘閣曾多次失火,補缺端靠“崇文總目”。據汪辟疆《目錄學研究》統計,宋代官修藏書目錄達15種左右,遠勝於其他朝代。徽宗時因三館書多遺缺,命建局校正補全,募工繕寫三份,一份藏於宣和殿,一份藏於太清樓,一份藏於秘閣。靖康之變時,金兵攻陷宋都汴梁(今開封),宣和館閣藏書與二帝皆被劫送北都。

文房雜項

密閣密閣

在書寫時支撐腕臂,不至於為桌面掣肘所用的文房雜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