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鎮

張秋鎮

張秋鎮位於陽穀縣城東二十公里,張秋鎮地處壽張、東阿、陽穀三縣三縣鼎峙,橫跨運河,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向有“南北轉運鎖鑰”之稱,南與河南省台前縣接壤,北與阿城鎮毗鄰,轄區總面積53平方公里,總人口5萬人,其中回族1780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張秋鎮 張秋鎮
張秋鎮 宋元時稱“景德鎮”。明弘治七年,運河決口, 景德鎮慘遭淹沒,臨塞決口告成後,更名“安平鎮”。明末又改稱張秋鎮。明 禮部尚書、大學士東阿人于慎行在《安平鎮志序》中稱張秋為:“南北幾十里輻射而受成焉,則尤稱要重哉。乃其地籍東阿,而錯麓陽穀、壽張之境,三 邑鼎時而有之。……漕渠出齊魯之郊,鏇之若帶,張秋有結也”。隨著明代運河商品流通的頻繁,安平鎮遂發展成為商業性城鎮了。

張秋鎮地處壽張、東阿、陽穀三縣三縣鼎峙,橫跨運河,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向有“南北轉運鎖鑰”之稱,自明以來就為封建政府所重視。明景泰年間,壽、東、陽三縣王薄分署張秋,張秋始立三縣管河主薄廳。成化年間張秋又設有都木分司署。自明弘治四年後,“張秋河廳始有專設,注以通判任”。至嘉靖四十三年,又添設捕盜通判用以彈壓一方,這樣張秋又設有捕務管河廳署。此外,自明代在張秋的封建官僚機構還有都察院、布政司、巡檢司、稅課局等。張秋鎮位於縣城東部。張秋之名最早見於唐五代時期,北宋設張秋鎮。1940年成立張秋縣抗日民主政府。1964年撤縣建鎮,先後設張秋區、張秋人民公社。1984年設張秋鎮至今。

行政區劃

經濟發展

張秋鎮 張秋鎮
鎮黨委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在經濟發展上提出了“明確三個目標,突出四個重點,實現五個突破”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工業興鎮戰略,建立了占地500畝的民營 工業園區,入住企業30餘家,形成了 塑膠化工、清真肉食加工、機械鑄造、 麵粉加工等幾大主導產業。藉助運河文化和景陽岡旅遊開發,充分挖掘 運河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立足高起點,建設新型小城鎮,東西大街拓寬了30米,兩旁臨街全部為當前流行樣式的高層樓房,具有濃厚的現代氣息;南北大街寬25米,仿古步行 商貿飲食一條街,古樸大方風格獨特。政策優惠,環境優越,民風樸實的張秋鎮將為您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寬鬆優美的投資環境。

特色產業

張秋鎮 張秋鎮
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張秋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於建設 經濟強鎮、畜牧大鎮,帶領勤勞樸實的全鎮人民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畜牧加工產業得到長足發展。該 行業從業人員已達4500餘人,銷售收入超過8億元。目前,該鎮被正式命名為“山東省重點特色產業鎮”。

張秋鎮是全縣唯一的回民大鎮,素有畜牧養殖、宰殺的傳統,特別是通過實施大畜牧發展戰略,全鎮形成了畜牧養殖、精深加工及外貿出口一條龍產業化發展格局,先後建起畜牧養殖加工企業15家,其中生豬存欄2萬頭以上的飼養場一處,具備進出口自主經營權的肉製品加工企業3家。盪宇集團被評為“山東省第三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陽穀景陽岡良種豬繁育場被評為“聊城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維爾康獲得“山東省馳名商標”榮譽;新世紀清真肉製品榮獲“山東省十大清真品牌”稱號。

行業協會在特色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全鎮建有各類行業協會組織5家,其中畜牧協會組織3家:景陽岡生豬生產合作社肉羊養殖合作社、肉雞生產合作社。合作社按照公司、基地和農戶三位一體的模式,以養殖無公害牲畜、家禽為重點,對社員實行“六統一分”,即統一技術指導、統一使用疫苗、統一銷售,為農戶分散飼養提供物質、技術、信息等全方位服務。

目前,全鎮年可宰殺生豬100萬頭,牛羊100萬頭(只)和肉雞2000萬隻,肉製品分別出口約旦、阿曼、阿聯、科威特、阿爾巴尼亞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新世紀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又與約旦軍方三軍採購團成功合作,簽訂了5500萬噸、價值1100萬美元的羊肉出口契約。同時,畜牧加工業的發展,極大地帶動了周邊地區養殖業的發展以及勞動就業,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有效促進了該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張秋鎮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動力,立足畜牧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

招商引資

張秋鎮 張秋鎮
張秋鎮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保持共產黨員 先進性教育為動力,立足畜牧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抓好“兩個重點”、強化“三種理念”在促進企業發展上,張秋鎮突出抓好“兩個重點”:一是擴大交流,加快發展。定期召開企業 座談會,實現信息共享,共同發展。二是發揮產業優勢,以商招商。同時強化“三種理念”:一是求遠不捨近。樹立鎮內鎮外都是商,遠近結合廣招商的理念。二是求大不捨小。無論大項目還是小項目,只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都積極爭取。三是求上不捨下。既爭取上級資金、項目,又注重挖掘民間資本用於企業建設。畜產品加工業實現了跨國界、跨地區對接,很多國內外客商把加工基地建到張秋鎮。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當地畜牧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畜牧產品深加工項目,拉長 產業鏈條,著力打造名副其實的畜牧強鎮。強化企業管理能力,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為改變“小富即安,小富即滿”的思想認識。張秋鎮黨委政府多次組織企業廠長經理到外地進行考察學習,對發展經濟功臣予以 轎車、電腦等重獎,極大地激發了全鎮人民民眾想幹事、幹大事的發展熱情。全鎮民營經濟總量實現了“裂變式”發展。目前, 濟南維爾康食品有限公司與山東三陽食業有限公司合資1.8億元組建的山東維爾康三陽 食品有限公司運營良好;聯合新上的投資1.5億元的景陽岡 冷軋薄板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之中。在抓好在建項目的同時,釺具廠、鋼球廠、中敖肉牛等一批項目正在操作中。

環保工作

張秋鎮 張秋鎮
張秋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環保政策,以改善當地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 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立足於本鎮的區域特點、 資源優勢和生態環境現狀,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決策、合理開發,著力打造綠色、環保企業,努力實現生態良性循環。

維爾康三陽、魯信清真及新世紀清真三大食品有限公司是從事肉類食品宰殺及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生產廠家,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定量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懸浮物濃度很高,是一種典型的有機廢水。為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三大企業決定新上污水處理設施,對生產中排放的廢水進行徹底治理並實現達標排放。污水處理系統總投資600萬元,企業外購設備包括鼓風機、排污泵、出水泵、油水分離器等,均為國內一流設備。畜類加工廢水主要來自屠宰車間、分割肉及肉製品加工車間,根據項目污水中含有機物多而不含其他有毒化學成份的實際情況,經科學論證,採用生化處理法,將污水沉澱、吸附等物理方法淨化後,再用微生物發酵法處理,設計日處理污水200立方米。

污水處理設施在建設中採取了行之有效的節能措施,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地形及各構築物的高程布置,使廢水靠重力流入各處理單元,儘量減少污水泵的設定;在平面布置中儘量緊湊,使主管道順直、流暢,減少轉折,將水頭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在設備選型時,優先考慮節能型設備,以降低能耗。

廢水處理工程建成後,除對外排放廢水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等有關法律法規外,對廠內的環境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廠內生活用水經處理後達標排放;污水泵、羅茨風機在設備選型上嚴格按照高效節能、低噪音的衛生標準要求;企業產生的污泥及時運走,以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整個污水處理廠廣種花草樹木,起到了美化環境和防噪吸塵的雙重作用。通過綜合治理及科學運作,三大企業成功實現了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三效並舉。

名勝古蹟

聞名中外的武松打虎景陽岡坐落在轄區內,京杭大運河從鎮區穿過,京杭大運河從鎮區穿過,明清時期商賈雲集,經濟繁榮,有“南有蘇杭,北有臨張”和“江北小蘇州”之美譽。主要名勝古蹟景陽岡旅遊區,龍山文化古城跡址,任瘋子墳、掛劍台、乾隆晾衣台、五體十三碑等,旅遊資源開發潛力極大。藉助運河文化和景陽岡旅遊開發,充分挖掘運河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立足高起點,建設新型小城鎮,東西大街拓寬了30米,兩旁臨街店鋪全部為當前流行樣式的高層樓房,具有濃厚的現化氣息;南北大街寬25米,仿古步行商貿飲食一條街,古樸大方風格獨特。

張秋鎮 景陽岡
景陽岡

景陽岡位於陽穀縣城東16公里張秋鎮境內。傳說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處。總占地面積33.3公頃。景區內沙丘起伏,莽草叢生,林蔭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主要景點有三碗不過岡酒店、鄉民告示處、縣衙告示處、山神廟、武松打虎處、石碑、虎嘯亭、武松廟、湖心島、釣魚台、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箭場等20餘處。“武松打虎處”石碑為南宋時期所立。山神廟:已有200餘年的歷史,共3間,建在長30米、寬25米、高4米的土台上,坐北朝南,青磚灰瓦。廟內塑有武松打虎造像。廟的左前方立有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景陽岡”石碑,右前方立有著名書法家楊萱庭書寫的高3米的“虎”字碑。虎嘯亭:位於景區西部,六角單檐,由徐悲鴻的夫人、書法家廖靜文題名。碑林:在山神廟以北。因武松打虎的故事廣為流傳,故到景陽岡參觀、旅遊的學術界名人大都在此題詞、賦詩、作書、繪畫。有關人員整理後,刻石立碑。多年積累,碑林漸成規模,到2001年底,有碑刻46碣。武松廟:在北岡之巔。門匾額“武松廟”為趙朴初所書。園內東亭內為武松打虎處碑,西亭內為新鑄大鐘。大殿系五開間、三進深歇山式建築。殿內正中為武松塑像,像上方懸“勳業昭彰”四字匾。牆內飾有國家一級美術師和民間藝術家合作的多幅木質彩刻壁畫。“武松打虎”浮雕石像:佇立在山岡前,由著名畫家劉繼卣創作。象徵著除暴安良、見義勇為的武松精神。“天下第一虎”石:位於景陽岡南部,傳為武松打死的那隻老虎的化身。著名書法家劉藝曾為景陽岡題字:“景陽春曉”。現位於景陽岡南端的一塊神奇的巨石,它形體美妙,正看如一“山”字。2002年,景陽岡被定為國家三A級旅遊景區。

晾衣台

張秋鎮是乾隆下江南的必經之地。現在還有乾隆皇帝的晾衣台。傳說,乾隆皇帝當年沿京杭運河曾多次南巡。有一次,船到運河重鎮張秋,忽然風起浪涌,浪花打濕了正在船頭觀賞美景的乾隆。於是,御船靠岸停息,一為體察民情、遊覽觀光,二為晾曬浪頭打濕的皇袍,故名。

張秋鎮 木版年畫
木版年畫

是用傳統的木版水印方法印製的年畫。木版年畫的刻印者,大都是農民,他們平常務農,閒暇時創製年畫銷售,成為一種副業。平陽木版年畫,與河北省武強、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等地同為我國歷來以年畫著稱的產地之一。聊城的木版年畫始於陽穀縣張秋鎮,已有近300年的生產歷史。清初,山西、陝西商客首先在陽穀縣張秋開設了3家年畫店。後來,其中的劉振升畫店遷至東昌府清孝街。

聊城市縣級以下行政區劃

聊城市 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東昌府區古樓街道柳園街道新區街道湖西街道道口鋪街道閆寺街道鳳凰街道北城街道侯營鎮沙鎮鎮堂邑鎮梁水鎮斗虎屯鎮鄭家鎮張爐集鎮於集鎮許營鄉朱老莊鄉
臨清市青年路街道新華路街道先鋒路街道大辛莊街道松林鎮老趙莊鎮康莊鎮魏灣鎮劉垓子鎮八岔路鎮潘莊鎮煙店鎮唐園鎮金郝莊鄉戴灣鄉尚店鄉
陽穀縣博濟橋街道僑潤街道獅子樓街道閻樓鎮阿城鎮七級鎮安樂鎮定水鎮石佛鎮李台鎮壽張鎮十五里園鎮張秋鎮郭店屯鄉大布鄉西湖鄉高廟王鄉金斗營鄉
莘縣莘亭街道振興街道雁塔街道東魯街道張魯回族鎮朝城鎮觀城鎮古城鎮大張家鎮古雲鎮十八里舖鎮燕店鎮董杜莊鎮王奉鎮櫻桃園鎮河店鎮妹冢鎮魏莊鄉大王寨鄉俎店鄉張寨鄉徐莊鄉王莊集鄉柿子園鄉
茌平縣振興街道信發街道樂平鋪鎮馮官屯鎮菜屯鎮博平鎮杜郎口鎮韓屯鎮洪官屯鄉肖莊鄉賈寨鄉韓集鄉廣平鄉胡屯鄉溫陳鄉楊官屯鄉
東阿縣銅城街道新城街道劉集鎮牛角店鎮大橋鎮高集鎮姜樓鎮顧官屯鎮姚寨鎮單莊鄉陳集鄉
冠縣冠城鎮賈鎮桑阿鎮柳林鎮清水鎮東古城鎮北館陶鎮斜店鄉梁堂鄉定遠寨鄉辛集鄉范寨鄉甘官屯鄉蘭沃鄉店子鄉煙莊鄉萬善鄉
高唐縣魚邱湖街道匯鑫街道人和街道梁村鎮尹集鎮清平鎮固河鎮三十里舖鎮琉璃寺鎮楊屯鄉趙寨子鄉姜店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