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後皋墓

夏後皋墓

夏後皋墓位於陝縣東南雁翎關關口北,三(門峽)洛(寧)公路東側的高埠之上,距三門峽市約28公里。其墓呈圓丘形,高約1.5米,周長約30米。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載,"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即指此地。夏後皋是夏代帝王孔甲之子,公元前1785年登基,在位11年。相傳暴君夏桀就是他的孫子。夏的活動範圍我在豫西晉南一帶,至皋時數遷都邑,統治基礎已不穩固。當時部落間戰爭十分頻繁,皋極有可能在轉戰途中死去葬此。60年代,郭沫若、夏鼐曾來此考察夏文化。距夏後皋墓不遠處有唐繡嶺宮遺址,"繡嶺橫雲"為古陝州八景之一。

基本信息

歷史記載

夏後皋墓夏後皋墓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載,"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即指此地。夏後皋是夏代帝王孔甲之子,公元前1785年登基,在位11年。相傳暴君夏桀就是他的孫子。夏的活動範圍在豫西晉南一帶,至皋時數遷都邑,統治基礎已不穩固。當時部落間戰爭十分頻繁,皋極有可能在轉戰途中死去葬此。60年代,郭沫若、夏鼐曾來此考察夏文化。距夏後皋墓不遠處有唐繡嶺宮遺址,"繡嶺橫雲"為古陝州八景之一。

文化探索

夏文化的探索,是從早於商代的非商文化中去尋找。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二里頭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是主要研究對象。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四期遺存。

不少學者指出:第三或第四期遺存中有商文化因素出現,已進入商代紀年,應屬商文化範疇。

大家對第一、二期遺存可能是夏文化的認識比較一致。但它們的年代跨度與夏代積年有差距,為此不少學者認為應從更早的河南龍山文化中去尋找早期的夏文化,因為龍山文化的晚期已進入夏代紀年之內。

由於缺乏文字等確切的材料作證據,所以目前對夏文化的看法都屬推論,也難以統一。

這一課題的探索與研究,今後將繼續進行下去。

三門峽市景區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