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洞風景區

九龍洞風景區

九龍洞位於河南省石門水庫上游東岸數十米處青峰腳下。洞口寬約3米,高2米,深約5米,稱為'獻殿',前行則稍低,須躬行人,數米後漸高敞,地面有積水,數十米處有一深潭,大股泉。水自石洞下部流出洞外。繞潭上石階,有一平台,其上尚有八層,人稱'九棚樓'。洞極幽深,人莫能窮其源。洞內多異石,或蹲踞,或懸掛,形態各異。洞口有奇樹,年年開花迥異,經專家鑑定,系柯楠樹,多生於南方,北方未見。泉水自洞下湧出浪花飛濺,流量穩定,常年不涸,極為清澈甘冽,經化驗系優質礦泉水。 九龍洞是一座極富傳奇色彩的大型溶洞,它與附近的仙家洞、老君洞等共同組成了一組極具特色的山、水、洞景區。

相關傳說

九龍洞風景區美景2九龍洞風景區美景2

傳說很久以前,朱陽關的杜家店住著一位杜員外,他有位獨生女兒叫潤玉。杜員外雖有家財萬貫,卻貪心不足,為富不仁。潤玉小姐長得花容月貌,光彩照人,是遠近有名的俏姑娘。和其父不同的是,杜小姐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姑娘。 杜小姐十八歲那年冬天,一次她幫本家嫂子在小河邊洗衣服,忽然河面上漂來一個鮮紅碩大的桃子。姑嫂二人相互推讓,最後還是杜小姐將桃子吃了。自從吃了桃子後,杜小姐不思飲食,日見消瘦,杜員外以為女兒病了,請郎中診治,不料女兒已有孕在身。杜員外直氣得七竅生煙,將女兒打得遍體傷痕,為保全名聲,決計將女兒活埋。

杜小姐被嫂子和鄉親們救出,連夜逃到數十里外的一座大石洞裡,由其嫂子和鄉親們輪流送飯。這日嫂子送飯,到石洞之後,發現杜小姐倒在血泊之中,身上橫七豎八地爬了九條小蛇。她以為小姐已死,回去哭訴給鄉親們,從此再沒有人送飯去了。

其實杜小姐並沒有死,那九條小蛇是其所生的九條龍。九條小龍日見長大,並常做人語,尊其母為"九龍聖母",稱此生身之洞為"九龍洞"。

旅遊信息

門票價格:

10元一人,但要有10人才開船,如果你要一人進入,就要給100元!

交通提示:

九龍洞距銅仁17公里,陸路乘車及錦江水路乘船均可通往。

相臨景點

九龍洞風景區美景九龍洞風景區美景

雷公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郎德上寨古建築群西江千戶苗寨八舟河侗寨肇興榕江古榕群大利侗寨 卡寨苗寨 擺貝苗寨三寶千戶侗寨空申超短裙苗寨 新橋水上糧倉月亮山天后宮苗疆長城和平村周達文故居鎮遠鐵溪 四官殿青龍洞隆里古城三門塘黃平飛雲崖岜沙苗寨雲台山從江增沖鼓樓 吳家寨苗寨宰盪侗寨岑鞏龍鰲河麻江下司風景名勝區 劍河風景名勝區黎平侗鄉風雨橋九龍洞風景區 江界河風景區蘇元春公館香爐山舊州古鎮牟珠洞金泉公園 黔東南州民族博物館重安江鐵索橋(三朝橋) 大閣公園 張秀眉塑像漁洞溶洞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 紀堂鼓樓茅貢侗鄉南泉山何騰蛟墓五榕山七十二侗寨 高岩大峽谷

福安九龍洞風景區

天下第一漏斗天下第一漏斗

踏入世界地質公園福安白雲山九龍洞風景區,不禁驚疑造化的神奇。從游龍洞下游到九龍洞長約5 公里蜿蜒曲折的河道上,布滿形態各異的石臼,或缸狀、或盆狀、或柱狀、或壺形、或壁態……猶如一個現代派雕塑的藝術大觀園。相傳這裡是繆仙公收伏九龍之所,山上那數座像樹樁一樣的石崖,民間相傳叫“拴龍樁”。那寶甲石、龍爪石、九龍壁等遺蹟,一定是九龍搗騰、爪抓的痕跡吧。傳說歸傳說,美麗出天然。周邊的瀑布岩,隱約可見流水沖蝕凹槽上的流紋、碎斑模樣。地質專家認定,這裡的石臼名叫壺穴,是基岩河床被水流沖蝕形成的。

爬岩涉澗,循著洞口訇然作響的水聲前行,仿佛步入異域仙方。山洞裡,到處是濕漉漉的鐘乳石。洞壁上,分布著酷似“漏斗”、“交椅”、“板壁”的石幔、石簾、石筍。石窟有風有水有光,狹窄處仰首唯餘一線天。從洞頂穹窿 “天眼”透射下來的光線,猶如一束手電筒的光亮,照見一塊圓石套卡於石壁間。有傳說曰:很久很久以前,如來佛祖駕臨此地講經說法,度化世人,一時山間的飛禽走獸也紛紛前來駐足聆聽。佛祖連講七天七夜,講到最後一夜,正好天心月圓,聽者和那些飛禽走獸皆得開悟,於是都隨著佛祖,乘著月色而去。有一隻老鷹飛得太快,就被卡在中間,也就形成了這獨特一景。

石窟飛瀑石窟飛瀑

穿過山底的洞窟,可謂奇觀迭出。那龍宮洞、鞠躬洞、麻姑洞、綠潭洞、蝙蝠洞………洞連洞,洞套洞,大的可容納百人,小的僅容一人側身而過。相通的石窟,以其天工神造的跌宕嶙峋別開生面,藏奇納秀,神秘莫測;相接的龍湫幽暗神秘,不知從何處流出的山泉,琮琮如輕吟,無怪乎人稱“這裡的石頭會唱歌”。 曲折迴環,水流石轉,引人入勝。自下至上游,大約穿過四個洞廳。第一廳“觀潭廳”, 頂部盡為崩落岩塊所復蓋,底部側壁被流水蝕穿,形成外分內連的連心壺穴。潺潺的水流與肖形狀物的石臼相依相偎,任憑你張開想像的翅膀,去揣摩,去欣賞。瞧!那“碧潭蝶影” ,奇秀雋永;“玉鏡潭”內,靜水一泓。俯身伸手掏一棒清涼,舒適之感傳遍周身。看! 水與石渾然天成的“葫蘆潭” ,潭間飛流穿岩入石,碧水飛浪,山泉淙淙;第二廳“窺天廳” ,洞廳上面巨石參差錯落、犬齒交錯,其中一圓弧形瓮狀壺穴口直透崖頂。瓮底碧水幽幽,波光粼粼,猶如傳說中仙女沐浴的瑤池,可謂 “玉女瑤池” ;第三廳“如意廳” ,崖壁上一個向內凹入的流水侵蝕洞,稱“如意穴” ………不知不覺來到岩洞上游,只見一條二級瀑布垂掛在崖壁上,輕綃素練飄空。洞瀑水簾珠噴玉濺,宛如上天撒下的一串串珍珠,流淌成擲地有聲的彩鏈。這就是第四廳,“問天廳”了。置身“問天廳”底,如同置身碩大的石瓮中。仰而觀之,頓生坐井觀天之感。串珠狀石英晶洞崖壁,三級不同高度的弧形沖蝕凹槽,把順崖頂流下的上水分成絲絲細流,形成獨特的線瀑,號稱“飛天井”、“天下第一漏斗”。凝視“飛天井”跳躍著的“水之花叢”,真不敢相信乳泉的纖纖柔力,竟然能雕琢出龍鱗般奇滑的石壁來。水性至柔,可以穿石。“靈澤夫人洞”三十六房,七十二麻姑洞,多多少少留下滴水穿石非凡的神力。

洞中的天、天中的景、景中的潭,潭中的泉,如夢如幻……置身絕妙處,問石崖壺穴:是誰第一個闖進仙都的洞府,在這湧泉相通的地脈留下第一行足跡?是誰第一次慧眼發現九龍出洞,給了這個自然的藝術宮殿一個畫龍點睛的名字?

攬洞穴奇觀,探地質奧秘,擷科學真知。“地下迷宮”指點迷津:美的探索,需要一種冒險精神。

三門峽市景區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