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關[陝縣]

雁翎關[陝縣]
雁翎關[陝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雁翎關位於陝縣東南菜園鄉與宮前鄉交界處,距三門峽市約28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雁翎關雁翎關
雁翎關春秋時稱南陵,北魏至唐又稱西崤。其附近諸山,據《水經注》記載有千崤、盤崤之稱。崤、雁二字聲同韻近,疑雁翎關本名崤陵關,因民眾訛傳,稱其為雁翎關。
雁翎關為分陝扼秦的咽喉,寬度約200餘米,最窄處寬約30米。關口海拔851米。兩側懸崖峭壁峻拔陡峭,地勢頗為雄險。
雁翎關口東南響屏山為兩崤諸山之首。風和日麗之時登臨峰頂,東望洛陽川朦朧如煙,西眺西嶽華山依稀可見。洛河、黃河似玉帶纏繞南北。落霞晚照,輝映崤山諸峰,如波濤洶湧,極為壯觀。 

歷史

夏後皋墓位於陝縣東南雁翎關關口北,三(門峽)洛(寧)公路東側的高埠之上,距三門峽市約28公里。其墓呈圓丘形,高約1.5米,周長約30米。古樹蒼蒼,草木茂盛,莊嚴肅穆。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載,“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即指此地。夏後皋是夏代帝王孔甲之子,公元前1785年登基,在位11年。夏的活動範圍多在豫西晉南一帶,至皋時數遷都邑,統治基礎已不穩固。當時部落間戰爭十分頻繁,皋極有可能在轉戰途中死去葬此。60年代,郭沫若、夏鼐曾來此考察夏文化

相臨景點

張公島和煉丹爐

會興渡

函谷關

寶輪寺塔

虢國墓地(虢國博物館)

黃帝鑄鼎塬

仰韶村文化遺址

秦趙會盟台

鴻慶寺石窟

石壕古道遺蹟

七里古槐

安國寺

雁翎關

古陝州城遺址

太陽渡

夏後皋墓

中流砥柱

虢國車馬坑博物館

三門峽市博物館

黃河古棧道

溫塘摩崖造像

楊連弟橋與楊連弟烈士紀念碑

陝縣溫泉

甘山森林公園

亞武山風景名勝區

玉皇尖森林公園

女郎山風景區

韶山風景區

空廂寺

三門峽大壩風景區

鼎湖灣旅遊景區

茅津古渡

回春河景區

白浪黃河鐵索橋

桃花谷自然風景區

高河白龍廟原始森林風景區

甘棠苑,鐘鼓樓

盧氏城隍廟

龍湖風景區

廟底溝遺址

豫西大峽谷風景區

熊耳山湯河溫泉風景區

娘娘山風景旅遊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