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興古渡

會興古渡

三門峽市區北邊臨黃河的一個小鎮叫會興,這兒是古代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叫會興渡。因為河對面是山西平陸縣的茅津鎮,同時也叫茅津渡。

基本簡介

會興渡會興渡

會興渡與風陵渡大禹渡並稱為黃河三大古渡,而三大古渡之中,會興渡最為著名。這是因為,會興渡在商代就已經設渡了,比別的渡口早。同時,由於山西出產煤和運城出產鹽,會興渡便成為煤運和鹽運航道。在舊時沒有橋樑的條件下,會興渡便是山西人南下的大門,可以想像它的地理位置是何等重要。
會興渡在明代之前不叫會興渡,而叫沙澗渡,是因黃河北岸有沙澗水注入而取名。據《水經注》載:“河(黃河)水又東,沙澗水注之,水出北虞山,東南經傅岩,歷傅說隱室前。”明代之後,以鎮取名,河北岸便更名為茅津渡,河南岸便叫會興渡。
1994年黃河三門峽大橋建成之前,會興渡每天船來船往,兩岸碼頭熱鬧非凡。凡是南來北往的人員、車輛和物資,到這兒都要載上大船運送。如此繁榮的渡口,使得兩岸建起很多旅館和商店,不分晝夜地營業,生意相當紅火。

歷史溯源

河南商丘景點會興古渡陳勝墓河南商丘景點會興古渡陳勝墓

由於會興渡戰略位置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655年,晉獻公假道於虞,伐滅虢國,便是從茅津(會興)渡河的。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伐鄭,晉出奇兵從茅津(會興)渡河,以逸待勞,敗秦軍於崤山。
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渡口準備南侵。兩岸碼頭上所有人紛紛遠逃,只有那些店鋪老闆們因為家業原因無法逃走,日軍便將紅紅火火的千年古渡一把火燒了個精光。日本投降之後,因商貿往來需求的支撐,古渡又很快得到重建和恢復,短短几年時光,茅津渡的忙碌便沖刷了戰爭的陰雲。貨運流轉,百業俱興,商販們將大宗的鹽、棉、糧、布及煤源源不斷地從渡口運進運出。

景點修復

會興古渡會興古渡
解放後,會興渡經過幾次整建,已成為黃河上最大的機動船舶渡口之一。“茅津夜渡 ”為古代陝州八景之一。黃河一般不夜渡,緊急時,這裡卻是可以夜渡的。黑夜間,船工喊著號子,駕舟在濁浪中前進。船上燈火搖曳跳動,乘船的人內心緊張,此時此景,在黃河上的確是驚心動魄,難以見到的 。

三門峽市景區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