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地理聯合會

國際地理聯合會

國際地理聯合會(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簡稱IGU)創建於1922年,是國際地理學界的最高學術組織。”是國際科學理事會的成員。IGU 下設國家委員會及各專題學術委員會。1871年由比利時地理學會發起,在安特衛普召開第一屆國際地理大會。以後,於1922年7月27日在布魯塞爾正式成立國際地理聯合會。

創建歷史

IGU標誌IGU標誌

19世紀後半葉,地理學在歐洲許多國家的大學裡發展得十分迅速,地理學家的人數也越來越多,迫切需要一個在不同國家間進行學術交流的論壇。因此,在他們的創議和努力下,於1871年8月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召開了有300名來自不同國家的地理學家參加的第一次國際地理大會。由於這次會議的成功舉辦和一些主要地理團體及個別學校的熱情支持,確保了這個國際集會的連續性。

1913年在羅馬舉行的第10次國際地理大會期間,確立了代表大會是唯一能以大會名義通過決議的權利機構。成立“世界地理組織”就是在這次大會上形成的決議。但由於後來的世界性戰爭導致這一計畫的破產。IGU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2年才建立起來。

宗旨

IGU的宗旨是:促進地理學問題的研究;創議和協調需要國際合作的研究,並為它們提供科學討論和出版的條件;推動地理學家參與有關國際組織的工作;促進地理資料和有關檔案在成員國之間的交流;發起組織國際地理大會、區域性會議和與聯合會有關的專業學術會議;參與各種形式的國際合作,促進地理學的研究與套用;推動地理學中所使用的方法、術語和符號的國際標準化與統一。 

會員

IGU現在已有90多個會員。凡申請入會者,都應先向聯合會執行委員會秘書長提出申請,由執委會討論通過後,再由全體大會決定。

1988年,國際地理聯合會有78個會員國、10個準會員國(不交納會費)。中國於1949年4月參加國際地理聯合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席位問題長期未參加活動。1984年在巴黎召開的第25屆國際地理大會修改了有關章程,恢復了中國的會籍。並於1988年在澳大利亞召開的第26屆國際地理大會上當選為國際地理聯合會副主席。

按原來的會章規定,IGU的會員應是國家。1984年在巴黎召開的第25屆國際地理大會上,為恢復我國在國際地理聯合會的席位,中國代表提出修改建議,將聯合會會章中的“國家委員會”改為“對應IGU的委員會”(CommitteeforIGU)。此建議經執委會同意和全體代表大會通過,會章得到修改。這樣,中國作為一個成員國,當時有2個入會團體,一是中國地理學會,二是位於台北的地理學會。1997年香港回歸後,中國在IGU中有3個席位。

組織機構

聯合會主席聯合會主席

國際地理聯合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組成的全體會議,在每屆國際地理大會期間召開。領導機構為執行委員會,由1名主席、8名副主席、1名秘書長兼司庫組成,負責聯合會的日常工作,由最高全體會議選舉產生。委員任期4年,只能連任兩屆。聯合會下設若干專業委員會和研究組,分別負責組織有關專業學術活動。IGU下設執行委員會,負責處理受大會委託的事務。特別是準備全體大會的議程及待決定的建議、考慮邀請參加一般性和區域性會議的名單及會議組織籌備工作、協助國際地理大會的組織者和審核會員所提出的列入全體大會議程中的項目等。IGU還下設有數十個專業委員會(Commssion)和研究組(Studygroup)。所有委員會和研究組採用動態管理,委員會的設立根據需要,每屆都要重新審定。一般對新興和前沿學科,都先設研究組,待相對學科成熟後,可申請提升為專業委員會。已有的專業委員會如果活動不積極,大家回響不熱烈,人員數量減少,也可能被撤消。近20年來,我國有數十位地理學家被聘為IGU專業委員會或研究組的成員。有的還擔任主席、副主席等職務。
IGU參加了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ICSU)和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ISSC),接受它們的指導。
1988年在悉尼召開的第26屆國際地理大會上,中國吳傳鈞院士當選為國際地理聯合會副主席,並連任2屆。2000年在漢城召開的第29屆國際地理大會上,中國劉昌明院士當選為國際地理聯合會副主席。

現任IGU主席是Anne Buttimer愛爾蘭)。

副主席是:MarkkuLoytonen(芬蘭)、LindisizweMagi(南非)、Jose'LuisPalacio-Prieto(墨西哥)、AdalbertoVallega(義大利)、LiuChangming(劉昌明,中國)、HiroshiTanabe(日本)、NikitaFedorovichGlazovsky(俄羅斯)。

學會會議

IGU通常舉行多種不同性質的會議。包括:國際地理大會、區域性學術會議、專業學術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會議等。

國際地理大會每4年召開1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聯合會中斷了活動。願意承辦會議的會員國應提前向聯合會秘書長申請,然後由全體大會表決通過。東道國至少要在會期前2年向執行委員會提出關於大會安排的建議,包括為聯合會的各種委員會的會議提供必要的時間、地點等便利,並為執行委員會和秘書處執行職務提供便利。

現已確定2004年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辦第30屆國際地理大會,2008年在突尼西亞舉行第31屆國際地理大會。在此期間,將於2002年在南非德班、2006年在以色列召開IGU區域會議。

副主席劉昌明副主席劉昌明

歷屆國際地理大會的召開時間和地點

屆次時間地點
11871安特衛普
2  1875巴黎
3  1881威尼斯 
4  1889巴黎
5  1891伯爾尼 
61895倫敦
7  1899柏林
8  1904華盛頓 
91908日內瓦
101913羅馬 
111924開羅 
121928劍橋 
131931巴黎 
141934華沙 
151938阿姆斯特丹
161949里斯本
171952華盛頓
181956里約熱內盧
191960斯德哥爾摩
201964倫敦 
211968新德里
221972蒙特婁 
231976莫斯科
241980東京
251984巴黎  
261988悉尼 
271992華盛頓
281996海牙 
292000漢城  

學會期刊

IGU亞太地區會議明信片IGU亞太地區會議明信片

IGU定期出版半年一期的會刊,還有不定期的通訊等。每個專業委員會也主辦自己的出版物。聯合會還聯合主辦2個重要刊物:在法國出版的《國際地理學文獻目錄》和在德國出版的《全球地理學》。聯合會的出版物和檔案都儲存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學者們可以公開查閱。
聯合會的工作語言為英語和法語。

高級官員

IGU1949-2000的高級官員

總席

1949-52GeorgeB.Cressey,USA

1952-56L.DudleyStamp,UK

1956-60HansW.Ahlmann,Sweden

1960-64CarlTroll,Germany

1964-68ShibaP.Chatterjee,India

1968-72StanislawLeszcycki,Poland

1972-76JeanDresch,France

1976-80MichaelJ.Wise,UK

1980-84AkinL.Mabogunje,Nigeria

1984-88PeterScott,Australia

1988-92RolandJ.Fuchs,USA

1992-96HermanTh.Verstappen,TheNetherlands

1996-2000BrunoMesserli,Switzerland

秘書長和財務官

1949-56GeorgeH.T.Kimble

1956-68HansBoesch,Switzerland

1968-76ChauncyD.Harris,USA

1976-84WaltherManshard,Germany

1984-92LeszekA.Kosi_ski,Canada

1992-2000EckartEhlers,Germany

國際性學術組織一覽

國際上地復墾家聯合會
國際科學傳媒協會
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
國際體視學學會
國際物理與康復醫學學會
國際運動生物力學學會
國際運動心理學學會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國際醫學生物工程聯合會
國際生理科學聯合會
世界精神病學會
國際神經病理學會
東南亞太平洋地區抗風濕
國際內分泌學會
國際抗癌聯盟
國際植物病理學會
國際心臟研究學會
亞洲水產學會
國際照明委員會
國際穀物科技協會
國際木材化學與製漿化學
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盟
國際煤氣聯盟
國際隧道協會
國際玻璃協會
國際輻射防護協會
亞太材料和腐蝕協會
國際字航科學院
國際重載運輸協會
國際地圖製圖協會
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
國際模式識別協會
國際燃燒學會
國際水資源協會
國際土工織物學會
泛太平洋地區國際汽車工
國際機器理論與機構學聯
國際壓力容器技術理事會
太平洋地區焊接學會聯合會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
國際運籌學會聯合會
國際模糊系統協會
國際影像科學委員會
國際測驗委員會
國際純粹與套用生物物理
亞洲大洋洲生物化學家與
國際昆蟲學會理事會
國際古生物協會
國際凍土學會
國際數學地質協會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太平洋地區高分子聯合會
國際噪聲控制工程委員會
國際斷裂學會

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工程
國際博物館協會
國際科學哲學協會
世界公共衛生協會聯盟
亞洲毒理學會
亞洲運動醫學聯合會
國際體育科學和教育聯合會
國際藥理學聯合會國際病
國際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
國際腫瘤護士協會
亞洲皮膚科學會
國際腦電圖與臨床神經生
世界麻醉學會聯盟
國際病理學會
東南亞地區兒科學會
歐洲獸醫藥理學與毒理學
國際休克學會聯盟
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
世界義勇消防聯盟
亞洲印刷技術論壇
公共運輸國際聯會
國際上力學與基礎工程學會
亞洲建築師協會
國際泥炭學會
太平洋地區核理事會
國際腐蝕理事會
國際青少年太空人組織
國際航行學會聯合會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
國際幾何學與圖學學會
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
國際吸氣式發動機學會
國際水文科學協會
國際大壩委員會
國際汽車工程學會聯合會
國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聯
國際鑄造者組織
國際腦研究組織
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
國際環境誘變劑學會協會
國際系統研究聯合會
國際水質協會
亞非心理學會
國際植物生理學協會
國際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
國際原生動物學委員會
國際礦物學協會
國際地理聯合會
國際礦床成因協會
國際電化學學會
亞洲化學學會聯合會
國際顏色協會
亞洲流體力學委員會

國際繼續工程教育協會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
國際科學史和科學哲學聯盟
亞大地區免疫學會聯合會
國際毒理學聯合會
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
世界心理治療學會
國際人工器官學會
國際解剖學者協會聯合會
國際藥學聯合會
太平洋小兒外科學會
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協會
世界高血壓聯盟
國際泌尿外科學會
國際野蠶學會
亞洲營養學會聯合會
世界畜產協會
國際楊樹委員會國際生物
菸草科學研究合作中心
世界印刷大會
水環境聯合會
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國際建築師協會
國際石油工程師學會
國際輻射研究協會
國際資金屬學會
國際宇航聯合會
國際測量師聯合會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國際計量測試聯合會
國際真空科學技術與套用
國際傳熱大會
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
亞太電動車協會
國際食品工程協會
亞太地區無損檢測委員會
國際焊接學會
亞洲遙感協會
國際晶體學聯合會
國際實驗動物科學理事會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
國際生態學協會
國際心理科學聯盟
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細胞生
國際微生物學學會聯盟
太平洋海洋科學技術大會
國際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
國際沉積學家協會
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
國際催化學會聯合會
西太平洋地區聲學委員會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
國際計算力學協會

國際科學編輯聯合會
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盟
亞洲睡眠研究會
國際免疫學會聯合會
國際生物力學學會
亞洲—南太平洋體育運動
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
國際醫學物理組織
亞大地區生理學會聯合會
國際老年精神病學會
亞洲小兒外科學會
亞洲超聲醫學和生物學聯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
國際外科學會
國際植物保護科學協會
國際營養科學聯合會
國際園藝科學學會
世界包裝組織
亞太地區職業安全衛生組織
國際非木材纖維製漿造紙
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盟
國際橋樑及結構工程協會
國際晶體生長組織
世界核醫學與生物學聯盟
國際橡膠會議組織
國際礦業金屬材料學會聯
國際航空科學理事會
國際大地測量協會
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
國際展覽聯盟
國際製冷學會
國際內燃機委員會
國際水利工程與研究協會
國際農業工程學會
國際摩擦學理事會
國際無損檢測委員會
國際機械工程學會聯合會
國際海洋物理科學協會
亞太運籌學會聯合會
國際過程系統工程組織
國際岩石力學學會
國際套用心理學會
國際遺傳學聯合會
國際細胞生物學聯合會
亞太昆蟲學會常設理事會
國際古植物學協會
國際地貌學家協會
國際粘土研究協會
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
國際熱分析及量熱學聯合會
國際聲學委員會
國際光學委員會
國際純粹與套用物理學聯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