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土工織物學會

國際土工合成材料學會. 國際土工合成材料學會(International Geosynthetics Society, 縮寫IGS)是一個非盈利的國. 際組織,致力於土工織物,土工膜,及相關產品和技術的研究與工程套用。

組織簡介

國際土工織物學會國際土工織物學會

l983年成立了國際土工織物學會(簡稱IGS)。土工合成材料工程逐漸形成一門以岩土力學和工程力學為基礎,與高分子聚合物紡織工業生產相連繫,套用於土建各個領域的新的邊緣學科。

組織成員

設團體會員、個人會員和學生會員。目前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團體會員39個、個人會員門24名、地區委員會或分會6個(含日本印度、東南亞、英國、中國)。

組織歷史

國際土工織物學會國際土工織物學會

土工合成材料作為一種新的土建工程建築材料的歷史不長,即使自1930年首次由美國杜邦公司製成現代聚醯胺(尼龍)合成纖維,1940年成為商品以來,也只有60多年的歷史。但由於合成纖維發展速度很快,在很短時間內不僅在民用上風靡全球,而且很快就超出民用範圍,擴大到工業、土建工程和軍事等部門,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土建工程材料。
土工合成材料最早用於土建工程的確切年代尚待考證。但土工薄膜的套用則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先用於游泳池和灌溉渠道防滲,然後發展到土石壩、水閘及其他土建工程。至於將合成纖維材料真正套用於土建工程,則是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的。
1957年,荷蘭用尼龍有紡織物做成充砂管袋用於護岸和堵口工程。
1958年,美國在佛羅里達州大西洋海岸防護工程中,將聚氯乙烯有紡織物代替傳統的砂礫石濾層置於土與塊石之間,經過27年的運用,情況仍然良好。
1959年,在日本伊勢灣修復圍堤沉排時,採用維尼綸編織布替代沉排。5年後檢查末發現腐蝕現象,強度也沒有明顯下降。
1962年,美國杜邦公司開發紡粘法長纖維無紡布以取代短纖維無紡布,作為濾層和導水體套用於道路和護岸等土木工程。
1967年,英國、日本套用土工格柵修建加筋土堤,並予以推廣。
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開始至60年代期間,有紡和無紡土工織物在土建工程(特別是水利工程)中成功地用作反濾、排水及隔離材料,推動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套用,形成了產品市場,品種和質量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
20世紀70年代,由於紡粘法無紡布的大量生產,使土工織物的套用有了新的發展,其特點首先是套用範圍日益廣泛,在水利水電、海港、公路、鐵路、建築和國防等各個領域中都得到套用;其次,像美國陸軍工程師兵團水力學研究室等科研、教學單位都針對土工合成材料的套用開展了系統的試驗和理論研究工作,大大促進了土工合成材料科學的發展。例如,1970年法國修建的法拉克羅斯(Viacros)土壩,就在上游塊石護坡底層和下游壩趾排水體周圍鋪設了土工織物;以後,幾乎每座土石壩出於不同原因都使用了土工織物,土工織物在法國得到了廣泛套用。
1977年,在法國召開了首屆國際土工織物會議。
從1978年開始,在壩高達80m的土壩中也採用土工織物排水和反濾系統,如西德的佛朗奧(Frauancu)壩和南非的斯特里基多姆(Strijdom)壩。
20世紀80年代以後,土工合成材料的套用又有了新的飛躍,產品型式不斷革新,各種複合型組合型土工合成材料不斷湧現。據統計,1985年國外生產土工織物的大公司就接近40家,其中美國的杜邦公司、法國的羅納普朗克公司等都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前者年產土工織物4.6萬t,可提供24種不同性能和用途的土工織物。到1984年,全世界使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超過10萬項,鋪設土工織物面積超過3億平方米。
年,在美國召開了第二屆國際土工織物會議(訖後每4年召開一次)。l983年成立了國際土工織物學會(簡稱IGS)。土工合成材料工程逐漸形成一門以岩土力學和工程力學為基礎,與高分子聚合物及紡織工業生產相連繫,套用於土建各個領域的新的邊緣學科。

中國發展

土工合成材料在中國的套用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首先是把塑膠薄膜用於灌溉渠道防滲,較早的工程有山東打漁張灌區、河南人民勝利渠、陝西人民引渭工程等,主要是聚氯乙烯(個別為聚乙烯),以後推廣到蓄水池、水庫和閘壩工程。1965年,桓仁水電站用瀝青聚氯乙烯熱壓膜錨固並貼上於混凝土支墩壩上游面,防治裂縫漏水獲得成功,是我國採用土工合成材料處理混凝土壩裂縫的首例。同年,河北省子牙新河獻渠樞紐工程,採用粘土夾塑膠薄膜構築進洪閘上游鋪蓋的防滲結構。此後,寧夏、陝西北京河北山東遼寧黑龍江等地也都在中小型(後來推廣到大型)水庫及土石壩(包括補強除險工程)中使用土工膜或複合土工膜防滲,並取得了良好效果。
80年代以後,土工織物的套用日漸增多,尤其是針刺型土工織物在水利工程中的套用,發展更為迅速。。僅1984-1986年3年時間,雲南麥子河水庫、江蘇崑山暗管排水、內蒙的翰嘎利水庫、天津鴨淀水庫、黑龍江的引嫩工程、河北的廟宮、山東省牟山水庫、廣北 引黃平原水庫等,都用其做反濾排水,效果良好。不久,無紡土工織物的套用範圍很快擴展到儲灰壩尾礦壩、港口碼頭、海岸護坡及儲油罐等地基處理領域。一大批生產針刺無紡織物的工廠也應運而生,紛紛建成投產。
至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於土工合成材料所具有的功能和特性及其在工程實踐中的卓越成效,引起了全國有關部門的充分重視,土工合成材料開始在一些國家大型重點工程中得以套用。如三峽工程、秦山核電工程、長江口整治工程、治黃工程、治淮工程、京杭大運河、大型引黃平原水庫工程和江河防汛搶險等,並獲得了較大的技術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國內有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設計部門結合工程實際建立專項研究課題,進行長期系統的科學研究,培養出一批專攻土工合成材料工程技術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1995年,在1984年成立的全國土工合成材料技術協作網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1996年在上海召開了第四屆全國土工合成材料學術討論會暨第一屆國際土工合成材料展覽會,有力地推動了土工合成材料工程技術的發展。
1998年末至1999年初,在中國國家領導人關注下,國家有關部門用最快的速度制定並頒布了第一個土工合成材料套用技術國家標準《土工合成材料套用技術規範》(GB50290-98)以及水利部發布的《水利水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套用技術規範》(SL/T225-98)和《土工合成材料測試規程》(SL/T235一1999)、鐵道部發布的《鐵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套用技術規範》(TB10118-99)、交通部發布的《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套用技術規範》(JTJ/T019-98)和《水運工程土工織物套用技術規程》(JTJ/T239-98)等6個專門規範及規程。這些規範及規程科學地總結了國內外土工合成材料工程技術的經驗教訓,為今后土建工程領域內全面推廣套用該項技術提供了依據,成為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技術發展的里程碑。從此,工程設計、施工部門把土工合成材料技術正式列入了工程設計、施工議程。

國際性學術組織一覽

國際上地復墾家聯合會
國際科學傳媒協會
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
國際體視學學會
國際物理與康復醫學學會
國際運動生物力學學會
國際運動心理學學會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國際醫學生物工程聯合會
國際生理科學聯合會
世界精神病學會
國際神經病理學會
東南亞太平洋地區抗風濕
國際內分泌學會
國際抗癌聯盟
國際植物病理學會
國際心臟研究學會
亞洲水產學會
國際照明委員會
國際穀物科技協會
國際木材化學與製漿化學
國際材料研究學會聯盟
國際煤氣聯盟
國際隧道協會
國際玻璃協會
國際輻射防護協會
亞太材料和腐蝕協會
國際字航科學院
國際重載運輸協會
國際地圖製圖協會
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
國際模式識別協會
國際燃燒學會
國際水資源協會
國際土工織物學會
泛太平洋地區國際汽車工
國際機器理論與機構學聯
國際壓力容器技術理事會
太平洋地區焊接學會聯合會
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
國際運籌學會聯合會
國際模糊系統協會
國際影像科學委員會
國際測驗委員會
國際純粹與套用生物物理
亞洲大洋洲生物化學家與
國際昆蟲學會理事會
國際古生物協會
國際凍土學會
國際數學地質協會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太平洋地區高分子聯合會
國際噪聲控制工程委員會
國際斷裂學會

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工程
國際博物館協會
國際科學哲學協會
世界公共衛生協會聯盟
亞洲毒理學會
亞洲運動醫學聯合會
國際體育科學和教育聯合會
國際藥理學聯合會國際病
國際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
國際腫瘤護士協會
亞洲皮膚科學會
國際腦電圖與臨床神經生
世界麻醉學會聯盟
國際病理學會
東南亞地區兒科學會
歐洲獸醫藥理學與毒理學
國際休克學會聯盟
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
世界義勇消防聯盟
亞洲印刷技術論壇
公共運輸國際聯會
國際上力學與基礎工程學會
亞洲建築師協會
國際泥炭學會
太平洋地區核理事會
國際腐蝕理事會
國際青少年太空人組織
國際航行學會聯合會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
國際幾何學與圖學學會
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
國際吸氣式發動機學會
國際水文科學協會
國際大壩委員會
國際汽車工程學會聯合會
國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聯
國際鑄造者組織
國際腦研究組織
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
國際環境誘變劑學會協會
國際系統研究聯合會
國際水質協會
亞非心理學會
國際植物生理學協會
國際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
國際原生動物學委員會
國際礦物學協會
國際地理聯合會
國際礦床成因協會
國際電化學學會
亞洲化學學會聯合會
國際顏色協會
亞洲流體力學委員會

國際繼續工程教育協會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
國際科學史和科學哲學聯盟
亞大地區免疫學會聯合會
國際毒理學聯合會
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
世界心理治療學會
國際人工器官學會
國際解剖學者協會聯合會
國際藥學聯合會
太平洋小兒外科學會
西太平洋地區醫學教育協會
世界高血壓聯盟
國際泌尿外科學會
國際野蠶學會
亞洲營養學會聯合會
世界畜產協會
國際楊樹委員會國際生物
菸草科學研究合作中心
世界印刷大會
水環境聯合會
國際結構混凝土協會
國際建築師協會
國際石油工程師學會
國際輻射研究協會
國際資金屬學會
國際宇航聯合會
國際測量師聯合會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國際計量測試聯合會
國際真空科學技術與套用
國際傳熱大會
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
亞太電動車協會
國際食品工程協會
亞太地區無損檢測委員會
國際焊接學會
亞洲遙感協會
國際晶體學聯合會
國際實驗動物科學理事會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
國際生態學協會
國際心理科學聯盟
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細胞生
國際微生物學學會聯盟
太平洋海洋科學技術大會
國際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
國際沉積學家協會
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
國際催化學會聯合會
西太平洋地區聲學委員會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
國際計算力學協會

國際科學編輯聯合會
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盟
亞洲睡眠研究會
國際免疫學會聯合會
國際生物力學學會
亞洲—南太平洋體育運動
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
國際醫學物理組織
亞大地區生理學會聯合會
國際老年精神病學會
亞洲小兒外科學會
亞洲超聲醫學和生物學聯
國際糖尿病聯合會
國際外科學會
國際植物保護科學協會
國際營養科學聯合會
國際園藝科學學會
世界包裝組織
亞太地區職業安全衛生組織
國際非木材纖維製漿造紙
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盟
國際橋樑及結構工程協會
國際晶體生長組織
世界核醫學與生物學聯盟
國際橡膠會議組織
國際礦業金屬材料學會聯
國際航空科學理事會
國際大地測量協會
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
國際展覽聯盟
國際製冷學會
國際內燃機委員會
國際水利工程與研究協會
國際農業工程學會
國際摩擦學理事會
國際無損檢測委員會
國際機械工程學會聯合會
國際海洋物理科學協會
亞太運籌學會聯合會
國際過程系統工程組織
國際岩石力學學會
國際套用心理學會
國際遺傳學聯合會
國際細胞生物學聯合會
亞太昆蟲學會常設理事會
國際古植物學協會
國際地貌學家協會
國際粘土研究協會
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
國際熱分析及量熱學聯合會
國際聲學委員會
國際光學委員會
國際純粹與套用物理學聯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