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陸軍五星上將。他於1901年畢業於維吉尼亞軍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軍駐天津第15步兵團任主任參謀,學習了漢語。1939年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幫助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謀劃策,堅持先攻納粹德國再攻日本帝國,為美國在二戰的勝利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5年退役。退役後的他曾參加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談判。他在1947—1949年曾任美國國務卿,在1950—1951年任國防部長。

基本信息

簡介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年12月31日—1959年10月16日),美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陸軍五星上將。他於1901年畢業於維吉尼亞軍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任陸軍參謀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幫助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謀劃策,堅持先攻納粹德國再攻日本,為美國在二戰的勝利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5年他退役。退役後的他曾參加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談判。他在1947—1949年曾任美國國務卿,在1950—1951年任國防部長。他提出過“歐洲復興計畫”,並因為此計畫改善了西歐戰後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於1953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家庭背景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 1880年12月31日,馬歇爾出生在尤尼恩敦。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老馬歇爾是一家焦炭熔爐公司的董事長,在賓夕法尼亞擁有富煤礦。 馬歇爾小的時候學習不好,考試總得最後一名。他後來承認,9歲時他便認定自己注定是“全班的劣等生”。
父親對他很失望,常用柳條鞭管教他。但這也未能使他的學習成績好起來。老馬歇爾對軍隊情有獨鍾,希望兒子能成為軍官。長子似乎可以實現父親的夢想,他以優異成績考進著名的維吉尼亞軍校。但他志不在軍隊,畢業後卻改行到一家鋼鐵廠當了化學師。這時,馬歇爾突然雄心勃發,一再要求父母送他到哥哥的母校維吉尼亞軍校。他後來承認,他如此想上軍校,並非因為喜歡軍隊或想穿上軍裝出出風頭,而是因為要勝過他那個自命不凡、百般嘲笑他的哥哥。 
1897年9月,16歲的馬歇爾進入維吉尼亞軍校。他剛入校,便受到老生的“考驗”。老生按例讓他在地板上懸蹲10分鐘,正下方固定著一把刺刀。他剛患過傷寒,身虛體弱,沒堅持幾分鐘便坐到刀尖上,臀部受傷,血流如注。他被抬到醫務所急救,但始終未說出受傷的緣由。他的行為贏得大家的讚許,他受到尊敬,在軍校站住腳。 馬歇爾將軍在維吉尼亞軍校學習期間,因為說話口音太高,高年級學生以“難聽的匹茲堡鼻音”令人刺耳為由,處罰他一人包攬了大量髒活。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一個月刷洗的馬桶比一個清潔工一輩子刷洗的還多。 
馬歇爾漸漸喜歡上軍校生活。他一年級結束時當上伍長,兩年後升為隊長。校內舉行的所有重大儀式,他都擔任學生指揮。他聲如洪鐘,面色威嚴,發號施令極具威懾力。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進入軍校 進入軍校
1880年12月31日,馬歇爾出生在尤尼恩敦。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老馬歇爾是一家焦炭熔爐公司的董事長,在 賓夕法尼亞擁有富煤礦。
馬歇爾小的時候學習不好,考試總得最後一名。他後來 承認,9歲時他便認定自己注定是“全班的劣等生”。父親對他很失望,常用柳條鞭管教他。但這也未能使他的學習成績好起來。

進入軍校

老馬歇爾對軍隊情有獨鍾,希望兒子能成為軍官。長子似乎可以 實現父親的夢想,他以優異成績考進著名的維吉尼亞軍校。但他志不在軍隊,畢業後卻改行到一家鋼鐵廠當了化學師。這時,馬歇爾突然雄心勃發,一再要求父母送他到哥哥的母校維吉尼亞軍校。他後來承認,他如此想上軍校,並非因為喜歡軍隊或想穿上軍裝出出風頭,而是因為要勝過他那個自命不凡、百般 嘲笑他的哥哥。
1897年9月,16歲的馬歇爾進入維吉尼亞軍校。他剛入校,便受到老生的“考驗”。老生按例讓他在地板上懸蹲10分鐘,正下方 固定著一把刺刀。他剛患過傷寒,身虛體弱,沒堅持幾分鐘便坐到刀尖上,臀部受傷,血流如注。他被抬到醫務所急救,但始終未說出受傷的緣由。他的行為贏得大家的讚許,他受到 尊敬,在軍校站住腳。
馬歇爾將軍在維吉尼亞軍校學習期間,因為說話口音太高,高年級學生以“難聽的匹茲堡鼻音”令人刺耳為由,處罰他一人包攬了大量髒活。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一個月刷洗的 桶比一個清潔工一輩子刷洗的還多。
馬歇爾漸漸喜歡上軍校生活。他一年級結束時當上伍長,兩年後升為隊長。校內舉行的所有重大儀式,他都擔任學生指揮。他聲如洪鐘,面色威嚴,發號施令極具威懾力。

早年軍事生涯

1901年,馬歇爾以名列第8的優異成績畢業於軍校,年底進入陸軍,次年受領 陸軍少尉軍銜並被派往菲律賓。行前他與伊莉莎白·科爾斯卡特結婚。新娘患有心臟病,未能與他同行,留在了國內。
這時菲律賓駐有美軍3萬5千人,維持某種“和平”,戰事已緩。年輕的少尉服役兩年,沒有參加戰鬥,但經歷了叢林 環境和疫病的考驗。他的老成持重和公 無私很受上級讚賞。
1903年夏,馬歇爾回到美國,被派往俄克拉何馬地區的雷諾堡。 子身體不好,仍不能與他同行。馬歇爾在雷諾堡的出色表現受到上級注意。1906年他被選進利文沃思堡進修班進修。進修學員都是上尉以上的軍官,他是唯一的少尉。一年後他以名列第一的成績獲得繼續深造的資格。這時,妻子搬到利文沃思堡與他同住。但是疾病使她無法與丈夫過正常的夫妻生活,也無法生育。雖然如此, 馬歇爾與妻子一直相親相愛,外人以為他們的婚姻生活完美無缺。
本世紀初美 軍隊晉升機會極少。馬歇爾晉升為中尉,帶著這個軍銜一直乾到1916年。這時他已36歲,當了14年軍官,換過“處駐地,兩赴菲律賓,兩進國民警衛隊。無論在哪裡,他都得到上級誇獎。他肯吃苦,精通兵法,足智多謀,忠誠可靠。但他仍是一個中尉。他的上司哈古德將軍1916年在有關軍官能力的報告中寫道:“馬歇爾理應在常規軍中任準將職,推遲一天任命,軍隊和國家就遭受一天損失。”但是,提升軍官委員會只是任命了馬歇爾上尉職。

一戰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雕像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雕像
1917年4月6日美國向 德國宣戰,站在協約國一邊參加了已延續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塞伯特將軍組建陸軍第1步兵師,調任馬歇爾任參謀部臨時中校銜參謀。第1步兵師在潘興將軍的美國遠征軍編內,最先在法國登入。
在法國前線,作為師參謀部 參謀,他的任務是向師指揮所報告前沿陣地的情況,檢查部署和給養狀況,維持部隊士氣。他執行 任務一絲不苟,大部分時間是在前沿戰壕里。他常常一人徒步巡視陣地。馬歇爾因在前沿陣地表現出色,被提升為臨時上校,並調入設在肖蒙的美國遠征軍總參謀部。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以 德國戰敗而告終。美國遠征軍總司令潘興成為美國和歐洲的英雄。馬歇爾被調到這位總司令的身邊,當他的助手。他陪潘興在巴黎參加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

和平歲月

1919年9月1日,馬歇爾隨潘興將軍凱鏇 美國。得勝回朝的將士們受到一片熱烈的歡迎之後,一切歸於平靜。馬歇爾戰時臨時上校被取消,仍當他的上尉。他留在了潘興手下任職,不久晉升為正式少校。這次晉升並未使他高興,只是使他感慨,他當了整整18年的軍官,還只是少校而已。
1921年8月,潘興將軍出任 軍參謀長。馬歇爾作為首席助手隨他到華盛頓赴任。這次他又升了一級,領中校 軍銜。1923年潘興任滿離職。馬歇爾決定到野戰部隊任職,以充實自己。1924年秋,他被派到美國駐中國天津(時值北洋政府時期)的第15步兵團副團長。1926年底,他被任命為陸軍學院教官,返回華盛頓。1927年11月,他的妻子病逝。
本寧堡步校是美國陸軍最大的軍事學校, 坐落在喬治亞州哥倫布市數英里之外。馬歇爾是出色的教官,能夠三言兩語概括複雜的軍事問題。他對學員要求很嚴格。他督促他們,鼓舞他們,激發他們的熱情。從步校出來的許多出類拔萃的將領都把自己日後得以攀上軍階高峰:歸功於馬歇爾。馬歇爾在步校建立了一個學員檔案,把他認為有才華的青年軍官的名字一一記在上面。後來馬歇爾 任陸軍參謀長之後,這個檔案便成了無價之寶,他常據此選派指揮官。
1932年底,馬歇爾調到斯克雷文堡帶兵,隨後又被任命為伊利諾斯州國民警衛師的 師長(受到排擠,一般認為加入了國民警衛隊即遠離了正規作戰部隊,後在潘興等人的幫助下才始回正軌)。1936年8月,55歲的馬歇爾由中校正式晉升為準將。
1938年夏,馬歇爾準將被任命為陸軍部副部長。1939年9月1日,美國總統羅斯福(1882~1945))任命馬歇爾為陸軍參謀長,正式授予他少將軍銜,暫領上將軍銜。他上任的第3天,9月3日,第二次 世界大戰爆發。(關於開始時間,中國的歷史書上是以1939年9月3日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為全面爆發時間。註:是全面爆發,沒有具體開始時間。如:在歐洲各國都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為開始時間。在亞洲中國和朝鮮和韓國等國專門 研究二戰的學者一致 認為開始時間是日本1937年7月7日進攻盧溝橋。在非洲國家都認為二戰開始時間是1935年10月3日,義大利突然進攻衣索比亞軍隊。在前蘇聯國家一致認為開始時間是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然進攻蘇聯。而美國單方面認為二戰時間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軍突然襲擊美國 珍珠港。但全世界都有一個統一的結束時間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向美國、中國、英國、蘇聯等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此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二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 美國沒有馬上參戰。國內有人主張全力避免戰爭,有入主張積極參戰。馬歇爾將軍認為,無論願意與否,美國必然要捲入戰爭。而他作為陸軍參謀長,積極備戰更是責無旁貸。他支持羅斯福總統的援英戰略。他認為 英國人是在為美國贏得準備時間。
1941年12月8日,日本襲擊珍珠港(參見珍珠港戰役),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終於捲入戰爭。珍珠港事件使許多軍隊領導人受到處分,但對馬歇爾的職位未造成影響。他受到質詢和責難,但沒人想到要撤換他,也不再有人對他就美國參戰的主導構想表示異議。為了適應戰爭,馬歇爾上任不久便著手對軍隊進行了整頓。他提出一長串應當退役的軍官的名單。這些軍官並非無能,而是因為年事已高,思想大多囿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甚至有人還用美西戰爭時期的方式思考問題。馬歇爾認為應該是吐故納新的時候了。他自己也提出要辭去職務,因為他與被自己開革的大多數軍官是同代人。他向總統明確表示, 自己這個61歲的老人理應讓位給後來人,他們能更好地應付美國面臨的挑戰。總統批准了馬歇爾所列的退伍 軍官的名單,但堅決留住了馬歇爾。
馬歇爾需要精力充沛、年富力強的軍官填補空缺,但遍數全國各個駐地,這樣的軍官並不很多。這時馬歇爾的那個檔案發揮了作用。檔案里又添了一些新名字。其中有年輕的上校艾森豪。他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模擬戰中是第3軍參謀長,曾展現出卓越的策劃才能,大挫對手的銳氣。第3軍軍長克魯格將軍稱他“目光遠大,不拘陳規,對於軍一級指揮問題的重要性具有深刻了解, 積極主動,足智多謀”。由於艾森豪表現出色,克魯格建議給他晉級。馬歇爾觀看了路易斯安那州的演習,對艾森豪印象至深。回華盛頓後,他立即保薦艾森豪升任準將,並將他調到自己的作戰處任副處長。
巴頓在馬歇爾的檔案上也榜上有名。馬歇爾對他的評語是:“喬治帶兵所向無敵,無往不勝。但要緊緊勒住他的籠頭。”1941年馬歇爾讓他 指揮了一個裝甲軍團。後來巴頓帶兵打仗,屢立戰功。
1942年初,美英兩國商定在北非登入,打擊德軍。馬歇爾為這次代號“火炬”。的戰役進行了積極準備。他指派艾森豪將軍出任盟國北非遠征軍總司令,全權指揮這次戰役。他與艾森豪 商量,選中喬治·巴頓指揮美軍特遣隊在卡薩布蘭卡附近登入。同時,他還把奧馬爾·布萊德雷推薦給艾森豪。布萊德雷很快便證明他是美軍有史以來最富才幹的將領之一。他曾是艾森豪的同班同學,在本寧堡當過馬歇爾的下屬。馬歇爾極其讚賞布萊德雷的指揮才能,曾打定主意,一旦美軍發動大規模戰役,即委以重任。後來艾森豪很快就將第2軍交給了布萊德雷。再以後布萊德雷 指揮了越來越多的軍隊,為打敗法西斯德國立下赫赫戰功。
1942年7月下旬,美英兩國聯合參謀長委員會開始在倫敦擬定“火炬”作戰的具體方案。經過長時間的爭論,並在羅斯福和邱吉爾的干預下,於9月20日達成一項折衷方案,確定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和 阿爾及利亞的奧蘭、阿爾及爾3處同時登入。登入日期最後定於11月8日。
英美盟軍按期於11月8日天始實施“火炬”登入作戰 計畫(參見北非登入戰役)登入成功。經5個月的激戰,盟軍於1943年4月9日集中優勢兵力發起總攻。
英軍第8集團軍自南向北進行突擊,美英聯軍自西向東發動進攻,經過18天的戰鬥,分別攻占了突尼西亞城和比塞大港。被擠壓在這一地域的25萬德意軍隊走投無路,只有投降(參見突尼西亞戰役)。至此,德意在北非的部隊全 被肅清,非洲戰場的戰事以美英的最後勝利而結束。
美英盟軍在北非登入之後,美英兩國便開始考慮下一個主要戰略行動方向了。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羅斯福與邱吉爾率兩國軍事首腦在卡薩布蘭卡舉行會議,商討軍事戰略問題。馬歇爾將軍極力主張橫渡英吉利海峽,從法國北部攻入 歐洲大陸。邱吉爾不同意。會議未能就此作出決定,實際是將進攻西歐的計畫推遲實施。會議最後決定以在西西里登入為作戰目標。
1943年7月10日,盟軍在西西里登入(參見西西里戰役),8月中旬占領全島。隨即向義大利本土進軍,很快進逼羅馬,在納粹控制的歐洲取得立足點。但是盟國決策者和一般公眾在想到光復歐洲時,並不是把目光放在地中海地區,而是著眼於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以及 德國本身。大家都知道,只有英美聯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登入後,導向最後勝利的大 反攻才算真正開始。也正是基於這一簡單而正確的認識,馬歇爾將軍一直主張排除對其他因素的考慮,儘可能早地渡海登入西歐作戰,全力消滅德軍。
1943年12月,羅斯福、 吉爾和史達林在德黑蘭會議上最終商定,於1944年5月由美英軍隊在法國北部諾曼第地區登入。這次登入戰役的代號定為“霸王”。人們普遍認為,指揮“霸王”戰役的盟軍最高司令一職非馬歇爾將軍莫屆。 馬歇爾將軍已是眾望所歸的人。此際,美國陸軍的步兵和航空隊同時活躍在世界的六大戰場,戰線極長,但是由於馬歇爾在華盛頓指揮得力,對各路人馬的狀況、需求、配備和軍務緩急了如指掌,應付自如,協調有致,為美軍的不斷勝利創造了良好條件。
為表彰馬歇爾的功績,美國眾議院和羅斯福總統曾打算特設陸軍元帥一銜授予他。但是馬歇爾拒絕了。他努力實幹,不務虛名,此舉博得許多人喝彩。美國著名作家塞瓦賴德在一次著名的廣播講話中說:“這支捍衛自由的偉大 軍隊是世界上體魄最強壯,穿著最漂亮,一伙食最好,待遇 最高的軍隊。它之所以具備今天的組織、訓練、裝備水準,絕非出於偶然。它是一座豐碑,展示著喬治·馬歇爾的天賦和無窮的精力,幾近超凡的遠見卓識及領導才能。這樣一位軍人是不需要元帥權杖的。”
馬歇爾本人也想指揮歐洲戰役。1943年秋,同盟國首腦在魁北克會議上一致同意他 擔任這一職務,這使他非常高興。但羅斯福回華盛頓後,卻無限地延長了馬歇爾的陸軍參謀長的任期。
羅斯福讓馬歇爾指揮歐洲 戰役的決心本是十分堅定的。他在給潘興將軍的一封信中說:“我們準備讓他指揮的是這次戰爭中最大的作戰行動。我認為他將擔負的乃是歐洲戰場的全部指揮任務,而不僅僅關係到某一地區。此外,英國三軍參謀部將同他就一切事宜進行磋商。再者,我認為如果不給喬治一個親臨前線統兵作戰的機會就太不公平了……我所能做出的最好的 解釋是,我想讓喬治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潘興……”
然而,羅斯福總統無疑最後還是同意了潘興將軍的看法。這位身臥病榻的老將軍在給總統的信中說:“……我們在打著一場全球性戰爭,離結束之日尚遠,因此要由最成熟的軍官擔任參謀長一職,以便明智地把握戰略方向。明達的軍界人士一致認為,馬歇爾將軍正是這樣一位軍官。假若把他調往某個地區作戰,則無論這個戰場看上去如何重要,都將使我們因為失去這樣一位深諳戰略、任何其他人 擔任參謀長都無法同他相比……”
馬歇爾可以極其出色地指揮歐洲戰役,但是無人能頂替馬歇爾充任美國全球軍事行動的指揮者而且指揮得如此 出色。羅斯福最終還是把馬歇爾留在了陸軍參謀長的位置上。最後,經總統批准,馬歇爾委任了艾森豪將軍任盟軍最高司令,指揮“霸王”戰役。
1944年1月3日,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上赫然登載出馬歇爾將軍的照片。周刊選他為“本年新聞人物”,稱他為“祖國的託管者”,“不可或缺的人”。周刊寫道;“作為一位文明的美國人,他贏得了全世界的 尊敬。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將軍有 資格代表死難將士接受本國人民的感激之情。”,只要去五角大樓走一遭,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總統認定必須把馬歇爾將軍留在華盛頓,別人很難勝任此刻壓在參謀長身上的繁重工作。自馬歇爾於1939年接任參謀長以來,這項職務的責任範圍之廣,都大大超過往日。如今,300名官兵直接在參謀長手下工作,他必須每時每刻都能了解戰局情況,盟國的想法,敵方的計畫,總統的打算,國會的意圖。
馬歇爾在權力下放方面做得 非常徹底。他的原則是:委派最合適的人選負責某項工作,然後就放手任他去乾。如果幹的出色,他會咕噥兩聲表示讚許,如果不稱職,他就請他走人。他了解下屬的全部活動。他要求自己每天掌握手下工作人員 掌握的所有情況,因此他規定,任何部下都可以直接向他報合任何事情。
“馬歇爾從不拉幫結夥,”湯姆·漢迪將軍說,“人們可以同他爭辯,只要你完成了工作,一切都好商量,他脾氣上來,也十分粗暴,有時厲聲痛斥,有時冷苦冰霜。可是,他能長時間聽人介紹情況,記憶力之強令人吃驚,甚至小事也不漏過。有一次,他去國會參加一個委員會會議,議員們就某些次要但複雜的事項提了一些 敏感瑣細的問題。他從容不迫,滔滔不絕地作出了權威性的回答。我問他怎么能記住這么多細節,他說:‘我是從近幾個星期軍官們所介紹的情況中摘出來的。’”
馬歇爾掌握情況的主要 渠道之一,是每天上午9時準時在他的會議室里開始的情況介紹會。他頗以他搞的這個介紹會為自豪,也使世界各地美軍和盟軍司令部的指揮官們羨慕不已。馬歇爾後來回憶說:“對於我和其他主要負責軍官來說, 掌握世界局勢進展狀況具有越來越大的重要性,因為各戰區同時作戰。國內形勢也是風雲多變,我們有著許多頗具才氣的專家,於是便以一幫口才很好的年輕軍官為基本力量,逐漸搞成了每天上午的情況介紹會。他們每天清晨4點起床,對前一天晚上收到的電報進行綜合整理,9點鐘準備就緒,按時開講。”馬歇爾還說,“他們後來很精於此道,把情況介紹會搞得真是令人驚嘆。你可以看到整個戰局的最新 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戰局情況變得易於了解了。”
有一次麥克阿瑟將軍派拉福萊特上校前來華盛頓照例向馬歇爾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馬歇爾請上校參加情況介紹會,聽一聽世界戰局的情況,聽得上校目瞪口呆。會後,拉福萊特上校再沒提麥克阿瑟的 要求,舉手給馬歇爾敬了個禮,默默地走了。馬歇爾後來寫道:“情況介紹會使他意識到戰爭規模如此之大,我們的‘全球’需要如此之多,因此完全改變了他的想法……他開始現實地觀察整個局勢了。”
在一天的工作時間裡,馬歇爾閱讀報告,寫備忘錄,聽取情況介紹,接見來訪者,出席國會作證;晉見總統,制定影響戰爭進程的重大決策。他不斷用鉛筆在官方備忘錄空白處潦草地寫上各種意見、指示。總統向國會宣讀的戰爭 進展情況報告大多出自馬歇爾的手筆。
馬歇爾的工作繁忙而複雜。他曾對艾森豪說,對於像他這樣一個在世界各地都負有 責任的參謀長來說,越是接近勝利,事情越難處理。四處都在發生爭吵,各軍種之間在吵,政府和軍隊之間在吵,盟國之間吵得尤其不可開交。
1944年6月6日,美英軍隊在諾曼第登入後(諾曼第戰役),美軍將領認為英軍最高指揮官蒙哥馬利一心想唱主角,因而對他十分不滿,雙方 矛盾重重。馬歇爾站在戰勝敵人的最高立場上,必須不偏不倚地處理各種矛盾,使盟軍協力勝敵。協調美軍與友軍的關係也正是馬歇爾的主要責任之一。他不斷提醒盟國歐洲遠征軍最高司令艾森豪說,將軍們都容易變得“虛榮自負”,絕不要忘記,“蒙哥馬利差不多是英國唯一的英雄”,所以不要和他找麻煩。
此時,每個戰場都醞釀著糾紛,許多危機都需要 平息,許多歧見都有待消除。太平洋、地中海、西北歐,每天都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而有些問題決非一天半天所能解決。

太平洋戰場 

在太平洋戰場上,一路殺回菲律賓群島的麥克阿瑟將軍不斷向參謀長要人要物,而海軍是千方百計不讓馬歇爾去注意菲律賓。這樣,馬歇爾就首先要說服參謀長聯席會議其他成員,承認 菲律賓群島是合理的軍事目標,應給予大力支援,而另一方面他又要讓 麥克阿瑟了解,從全局出發,不可能對他有求必應。
在中國戰區,馬歇爾不得不撤換他的司令官史迪威將軍。這不是因為這位將軍缺乏指揮才能,而是因為他對中國國民黨領袖蔣介石(1887~1975)和東南亞英軍司令蒙巴頓蔑視而不恭,口出妄言。馬歇爾只好忍痛將他革職。
馬歇爾清楚看到,在抗擊德國和日本法西斯的戰爭中,美軍並非孤軍奮戰,他必須倚重、倚靠甚至倚賴友軍,才能取得 最後的勝利。在歐洲戰場上,他始終要求艾森豪遵循他的指示,打敗德軍,贏得勝利,同友軍保持良好關係。在歐戰的最後階段,一些美軍將領要求搶在蘇軍之前攻占柏林,邱吉爾和蒙哥馬利也堅決反對放棄柏林,認為這等於西方把宣傳上的一個大 勝利白白丟掉了。但是馬歇爾頂住了這股壓力。在他看來,放棄柏林完全是一種軍事決策。在羅斯福總統剛剛去世,杜魯門總統剛剛上任之際,他必須以軍人的方式進行思考,做出這種符合軍事邏輯的決策,由蘇軍攻占 柏林。馬歇爾和艾森豪不能忘記,蘇聯還是西方的盟友。“是的,我認為我們當時不應當攻占柏林,”馬歇爾後來寫道,“必須記住,我們那時正在努力和俄國人打交道。我們一直同他們並肩作戰。他們是我方武裝部隊的組成部分一非常堅定的一部分。他們在戰爭中起了極大的作用,削弱了德軍 力量,對所有這些,我們都要好好加以考慮。在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他們變得非常敏感,時刻在注意是否有跡象表明英國人和美國人打算背著他們決定戰爭的結局……”
1944年12月,馬歇爾受領五星上將軍銜。

二戰之後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終於被打敗了,德軍向盟軍和蘇軍無條件投降。這時馬歇爾已快滿65周歲。他雖然體力尚好,但心力卻不濟了。戰爭幾乎絞盡了他的腦汁。自1941年以來,他每天都要拍板 決策,而每個決策幾乎都關係到人的生死和國家的存亡。隨著戰事的擴大,他對全世界所負的責任也加重了,煩惱和憂慮更是有增無減。他是參謀長,不敢有絲毫懈怠,不敢露出絲毫的猶豫。無論是誰,無論是總統、 國會、盟國、還是美國人民和將士,都需要有這樣一種信心:任憑混亂,至少馬歇爾方寸未亂,能夠作出決策,爭取勝利。在那前景暗淡、形勢險惡的時刻,人們把他視為中流砥柱,相信只要跟他站在一起,就能化險為夷。正如 英國百慕達總督夫人瑪麗·伯利在1945年春天給他的信中所說:“你前往歐洲途經百慕達時,我們曾一道進餐。記得我當時想,你會加速勝利的到來,這使我對一切都充滿了信心。你一定收到過許多類似的信,但是我還是要向你表示祝賀,祝賀傑出的陸軍取得的輝煌戰果。我還要說,我們極為欽佩陸軍的締造者和 指揮者,我們完全認為他替我們贏得了渴望已久的勝利。我還有千萬句讚美的話要說……”
此時,歐戰勝利了,希特勒自殺了,德 軍隊投降了,馬歇爾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他一心想卸下參謀長的重任。好像為了提醒他解甲歸田的時候即將來臨。波茨坦會議期間有人捎來一籃子土豆、萵苣、胡蘿蔔、蠶豆、捲心菜,都是來自維吉尼亞州多多納家裡菜園的東西,這是他後婚的妻子凱薩琳給丈夫的明顯暗示:是他回家種花務農的時候了。但是,對日戰爭還沒有結束,馬歇爾還不能休息。又過了3個多月,到8月,在中國、美國、蘇聯和其他各國的共同打擊下,日本被徹底打敗了。8月15日,日本天皇在電台上親自宣讀了《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美軍占領了日本。9月2日,在停泊於東 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了日本投降簽字的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
這年夏天英國首相邱吉爾給馬歇爾 將軍寫了一封信,對他在這場戰爭中所做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讚揚:“你之所以能夠統率這支浩蕩大軍,絕非偶然。是你,受命於危難,起而創建這支軍隊,組織這支軍隊,激勵這支軍隊。由於你領導有方,不消多日,部隊就建立起來,日臻完善,終於橫掃法德全境。你不僅創建了野戰大軍及輔助部隊,還造就了大批指揮人才,他們駕馭現代化兵種和軍團的龐大有機體,迂迴轉戰,以無比的速度調遣運動,幾乎是哪裡 需要,哪裡就湧現出這樣的指揮官……這些年來,足下的勇氣和精力在我心中激起的尊敬和 敬仰正與日俱增,你的所作所為對於與你共患難的同志,真是一種絕大的安慰,而且請不要忘記,我本人也希望是其中的一員。”

戰後經歷

1945年8月20日,馬歇爾給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寫信要求卸任:“如今 戰爭已經結束,軍隊正積極復員,有關削減軍備生產的重大軍事決策已經作出‘戰後軍事計畫也進入相當深入的階段,我覺得,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要求辭去參謀長這個職務 了。”馬歇爾信中還寫道,“我在陸軍部服務7年有餘,其中6年任參謀長,深知任務之艱辛繁重,如能獲得解脫,則幸甚矣。” 最後馬歇爾提名艾森豪繼任參謀長。杜魯門總統考慮了一些時候,終於接受了馬歇爾的辭呈。1945年11月,總統在白宮為馬歇爾舉行了告別儀式,在他佩戴的軍功章旁邊添上一簇橡樹葉章。總統親自宣讀了嘉獎令:“在這場就規模和恐怖程度而言都是史無前例的戰爭中,數百萬 美國公民曾為祖國立下了殊勛,而五星上將喬治·卡·馬歇爾奉獻的則是勝利……他的品格、作為、效率鼓舞了全軍、全國、全世界。美國之得有明日,實有賴於馬歇爾和千百萬人民。他於世間大將軍行列中卓立前茅。”
儀式結束後,杜魯門總統把馬歇爾拉到一邊,祝他退休生活安適,愉快長壽,還保證說:“將軍,你已經為國家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不會在你退休以後再來打擾你的;你該好好休息一下了。”但是杜魯門總統食言了。10天后,他給馬歇爾打了電話:“將軍,你願意為我到中國跑一趟嗎?”1945年12月,馬歇爾作為駐華特使抵上海,負責“調處”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關係。1946年11月軍調 失敗,他返回美國。
1947年1月,他出任國務卿,6月提出“歐洲復興計畫”,人稱“馬歇爾計畫”。1949年1月辭去國務卿職務。1950年9月至1951年9月任國防部長。1953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逝世

1959年10月16日馬歇爾病逝。全美國舉哀一日。他留有遺言:“簡葬我,一如軍中忠誠為國之尋常將士。切忌鋪張,典式毋盛,追悼會宜簡,到場只限族親,尤須悄然為之。”葬禮按其遺言進行。其肅穆,簡樸,有序無嘩, 若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生平指揮作戰之狀。這位為打敗法西斯建立了豐功偉績的一代英才靜靜地長眠於阿靈頓公墓。

軍事生涯

進入軍校 進入軍校

1901年,馬歇爾以名列第8的優異成績畢業於軍校,年底進入陸軍,次年受領陸軍少尉軍銜並被派往菲律賓。行前他與伊莉莎白·科爾斯卡特結婚。新娘患有心臟病,未能與他同行,留在了國內。這時菲律賓駐有美軍3萬5千人,維持某種“和平”,戰事已緩。年輕的少尉服役兩年,沒有參加戰鬥,但經歷了叢林環境和疫病的考驗。他的老成持重和公正無私很受上級讚賞。  
1903年夏,馬歇爾回到美國,被派往俄克拉何馬地區的雷諾堡。妻子身體不好,仍不能與他同行。馬歇爾在雷諾堡的出色表現受到上級注意。1906年他被選進利文沃思堡進修班進修。進修學員都是上尉以上的軍官,他是唯一的少尉。一年後他以名列第一的成績獲得繼續深造的資格。這時,妻子搬到利文沃思堡與他同住。但是疾病使她無法與丈夫過正常的夫妻生活,也無法生育。雖然如此,馬歇爾與妻子一直相親相愛,外人以為他們的婚姻生活完美無缺。 
馬歇爾晉升為中尉,帶著這個軍銜一直乾到1916年。這時他已36歲,當了14年軍官,換過“處駐地,兩赴菲律賓,兩進國民警衛隊。無論在哪裡,他都得到上級誇獎。他肯吃苦,精通兵法,足智多謀,忠誠可靠。但他仍是一個中尉。他的上司哈古德將軍1916年在有關軍官能力的報告中寫道:“馬歇爾理應在常規軍中任準將職,推遲一天任命,軍隊和國家就遭受一天損失。”但是,提升軍官委員會只是任命了馬歇爾上尉職。

戰後經歷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雕像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雕像

1945年8月20日,馬歇爾給杜魯門總統寫信要求卸任:“現在戰爭已經結束,軍隊正積極復員,有關削減軍備生產的重大軍事決策已經作出‘戰後軍事計畫也進入相當深入的階段,現在我覺得,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要求辭去參謀長這個職務 了。”馬歇爾信中還寫道,“我在陸軍部服務7年有餘,其中6年任參謀長,深知任務之艱辛繁重,如能獲得解脫,則幸甚矣。”最後馬歇爾提名艾森豪維爾繼任參謀長。杜魯門總統考慮了一些時候,終於接受了馬歇爾的辭呈。 1945年11月,總統在白宮為馬歇爾舉行了告別儀式,在他佩戴的軍功章旁邊添上一簇橡樹葉章。總統親自宣讀了嘉獎令:“在這場就規模和恐怖程度而言都是史無前例的戰爭中,數百萬美國公民曾為祖國立下了殊勛,而五星上將喬治·卡·馬歇爾奉獻的則是勝利……他的品格、作為、效率鼓舞了全軍、全國、全世界。美國之得有明日,實有賴於馬歇爾和千百萬人民。他於世間大將軍行列中卓立前茅。”
1947年1月,他出任國務卿,6月提出“歐洲復興計畫”,人稱“馬歇爾計畫”。1949年1月辭去國務卿職務。1950年9月至1951年9月任國防部長。1953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人物品格

鑒於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卓越的功勳,1943年,美國國會同意授予馬歇爾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最高軍銜“陸軍元帥”。馬歇爾堅決反對,他的公開理由是如果稱他“Field marshal Marshall”(馬歇爾元帥),後兩個字發音相同,聽起來很彆扭。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這將使他的軍銜高於當時已病倒的潘興陸軍“特級上將”。馬歇爾認為潘興才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軍人,自己又多受潘興提拔和力薦之恩,馬歇爾不願使他最崇敬的老將軍的地位和感情受到傷害。
1938年春,馬歇前往病榻前探望潘興。安慰生病的潘興:“美國只有您有資格獲四星上將,絕不可能再有另一個人!”
馬歇爾拒絕當元帥後,為了表示對他的敬意,美軍從此不再設元帥軍銜。因為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的巨大功績,1944年底,馬歇爾晉升五星上將,美軍的最高軍銜。

人物評價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 早在大戰剛剛結束時,英國首相邱吉爾就給馬歇爾寫過這樣一封信;“在這些殫精竭慮的歲月中,我對您英勇精神和宏偉魄力始終懷有飲佩之情;正是您這種精神的魄力, 使得您共渡艱危的戰友們獲得真正的慰藉,而我切望自己能被公認為您的這些戰友之一。” 
在馬歇爾將軍的葬儀上,已經卸任的杜魯門說;“他是我們這一時代偉人中的偉人,我衷心地希望,當我跨入另外一個世界,馬歇爾能收留我當他的部下,從而我得以努力報答他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美國著名作家塞瓦賴德在一次著名的廣播講話中說:“這支捍衛自由的偉大軍隊是世界上體魄最強壯,穿著最漂亮,一伙食最好,待遇最高的軍隊。它之所以具備今天的組織、訓練、裝備水準,絕非出於偶然。它是一座豐碑,展示著喬治·馬歇爾的天賦和無窮的精力,幾近超凡的遠見卓識及領導才能。這樣一位軍人是不需要元帥權杖的。” 
1944年1月3日,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上赫然登載出馬歇爾將軍的照片。周刊選他為“本年新聞人物”,稱他為“祖國的託管者”,“不可或缺的人”。周刊寫道;“作為一位文明的美國人,他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將軍有資格代表死難將士接受本國人民的感激之情。”

盤點美國歷屆國務卿

1990-2013詹姆斯·艾迪生·貝克|
勞倫斯·西德尼·伊格爾伯格
沃倫·克里斯托夫|
馬德琳·科貝爾·奧爾布賴特
科林·盧瑟·鮑威爾|
康多莉扎·賴斯
希拉蕊·柯林頓|約翰·克里
1940-1989愛德華·斯退丁紐斯|詹姆斯·伯恩斯|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迪安·古德哈姆·艾奇遜|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克里斯蒂安·赫脫迪安·臘斯克|威廉·皮爾斯·羅傑斯|亨利·基辛格|塞魯斯·萬斯埃德蒙·西克斯圖斯·馬斯基|亞歷山大·黑格|喬治·普拉特·舒爾茨
1891-1939約翰·沃森·福斯特|理察·奧爾尼|威廉·魯福斯·戴伊|約翰·海伊伊萊休·魯特|羅伯特·培根|威廉·詹寧斯·布賴恩|羅伯特·蘭辛班布里奇·科爾比|查爾斯·埃文斯·休斯弗蘭克·B·凱洛格|亨利·劉易斯·史汀生|科德爾·赫爾|約翰·謝爾曼
1840-1889詹姆斯·布坎南|約翰·米德爾頓·克萊頓|丹尼爾·韋伯斯特|愛德華·埃弗里特威廉·勒尼德·馬西|劉易斯·卡斯|傑里米亞·沙利文·布萊克|威廉·亨利·西華德伊萊休·班傑明·沃什伯恩|漢密爾頓·菲什|威廉·M·埃瓦茨|詹姆斯·吉萊斯皮爾·布萊恩弗雷德里克·西奧多·弗里林海森|托馬斯·弗朗西斯·貝阿德
1790-1839托馬斯·傑斐遜|埃德蒙·詹寧斯·倫道夫|蒂莫西·皮克林|約翰·馬歇爾詹姆斯·麥迪遜|羅伯特·史密斯|詹姆斯·門羅|約翰·昆西·亞當斯亨利·克萊|馬丁·范布倫|愛德華·利文斯頓;路易斯·麥克萊恩約翰·福賽斯|丹尼爾·韋伯斯特|約翰·卡德威爾·卡爾霍恩

美國國務院歷任國務卿

 屆次國務卿姓名任職時間時任總統屆次國務卿姓名任職時間時任總統
1托瑪斯·傑弗遜1790年3月22日1793年12月31日喬治·華盛頓39艾利胡·盧特1905年7月19日1909年1月27日西奧多·羅斯福
2埃德蒙德·蘭道夫1794年1月2日1795年8月20日喬治·華盛頓40羅伯特·貝肯1909年1月27日1909年3月5日西奧多·羅斯福
3蒂莫西·皮克林1795年12月10日1800年5月12日喬治·華盛頓約翰·亞當斯41費蘭德·諾克斯1909年3月6日1913年3月5日威廉·霍華德·塔夫脫
4約翰·馬歇爾1800年6月6日1801年2月4日約翰·亞當斯42威廉·珍尼斯·布里安1913年3月5日1915年6月9日伍德羅·威爾遜
5詹姆斯·麥迪遜1801年5月2日1809年3月3日托瑪斯·傑弗遜43羅伯特·蘭辛1915年6月24日1920年2月13日伍德羅·威爾遜
6羅伯特·史密斯1809年3月6日1811年4月1日詹姆斯·麥迪遜44班布里奇·科爾比1920年3月23日1921年3月4日伍德羅·威爾遜
7詹姆斯·門羅1811年4月2日1814年9月30日詹姆斯·麥迪遜45查爾斯·埃文斯·休斯1921年3月5日1925年3月4日沃倫·G·哈定
8詹姆斯·門羅1815年2月28日1817年3月3日詹姆斯·麥迪遜46富蘭克·比爾林斯· 凱洛格1925年3月5日1929年3月28日卡爾文·柯立芝
9約翰·昆西·亞當斯1817年3月5日1825年3月3日詹姆斯·門羅47亨利·劉易斯·史汀生1929年3月28日1933年3月4日赫伯特·胡佛
10亨利·克萊1825年3月7日1829年3月3日約翰·昆西·亞當斯48康德爾·赫爾1933年3月4日1944年11月30日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11馬丁·范布倫1829年3月28日1831年5月23日安德魯·傑克遜49愛德華·斯退丁紐斯1944年12月1日1945年6月27日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哈利·S·杜魯門
12愛德華·利文斯頓1831年5月24日1833年5月29日安德魯·傑克遜50詹姆斯·伯恩斯1945年7月3日1947年1月21日哈利·S·杜魯門
13路易斯·麥克萊恩1833年5月29日1834年6月30日安德魯·傑克遜51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1947年1月21日1949年1月20日哈利·S·杜魯門
14約翰·福塞斯1834年7月1日1841年3月3日安德魯·傑克遜52迪安·歌德拉姆·艾奇遜1949年1月21日1953年1月20日哈利·S·杜魯門
15丹尼爾·韋伯斯特1841年3月6日1843年5月8日威廉·亨利·哈里森53約翰·福斯特·杜勒斯1953年1月21日1959年4月22日德懷特·艾森豪
16阿貝爾·帕克爾·厄普舒爾1843年7月24日1844年2月28日約翰·泰勒54克里斯蒂安·赫脫1959年4月22日1961年1月20日德懷特·艾森豪
17約翰·卡德威爾·卡爾霍恩1844年4月1日1845年3月10日約翰·泰勒55迪安·臘斯克1961年1月21日1969年1月20日約翰·甘迺迪林登·詹森
18詹姆斯·布坎南1845年3月10日1849年3月7日詹姆斯·諾克斯·波爾克56威廉·皮爾斯·羅傑斯1969年1月22日1973年9月3日理察·尼克森
19約翰·克萊頓1849年3月8日1850年7月22日扎卡里·泰勒57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1973年9月22日1977年1月20日理察·尼克森傑拉爾德·福特
20丹尼爾·韋伯斯特1850年7月23日1852年10月24日米勒德·菲爾莫爾58塞魯斯·萬斯1977年1月23日1980年4月28日傑拉爾德·福特
21愛德華·埃弗里特1852年11月6日1853年3月3日米勒德·菲爾莫爾59艾德蒙德·希克斯圖·馬斯基1980年5月8日1981年1月18日吉米·卡特
22威廉·馬西1853年3月7日1857年3月6日福蘭克林·皮爾斯60亞歷山大·美奇斯·黑格1981年1月22日1982年7月5日隆納·雷根
23劉易斯·加斯1857年3月6日1860年12月14日詹姆斯·布坎南61喬治·普拉特·舒爾茨1982年7月16日1989年1月20日隆納·雷根
24傑瑞密亞·沙利文·布萊克1860年12月17日1861年3月5日詹姆斯·布坎南62詹姆士·艾迪森·貝克1989年1月25日1992年8月23日喬治·H·W·布希
25威廉·亨利·西華德1861年3月5日1869年3月4日亞伯拉罕·林肯63勞倫斯·西德尼·伊格爾伯格1992年12月8日1993年1月19日喬治·H·W·布希
26艾利胡·班傑明·沃什伯恩1869年3月5日1869年3月16日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67沃倫·米內·克里斯托夫1993年1月20日1997年1月17日比爾·柯林頓
27漢密爾頓·費什1869年3月17日1877年3月12日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65馬德琳·科貝爾·奧爾布賴特1997年1月23日2001年1月19比爾·柯林頓
28威廉·馬克塞維亞·埃瓦特1877年3月12日1881年3月7日拉瑟福德·B·海斯66科林·盧瑟·鮑威爾2001年1月20日2005年1月26日喬治·W·布希
29詹姆斯·吉萊斯皮爾·布萊恩1881年3月7日1881年12月19日詹姆斯·加菲爾德67康多莉扎·賴斯2005年1月26日2009年1月20日喬治·W·布希
30弗雷德里克·西奧多·富里林胡森1881年12月19日1885年3月6日切斯特·A·阿瑟68希拉蕊·柯林頓2009年1月15日-2013年2月歐巴馬
31托馬斯·弗朗西斯·貝亞德1885年3月7日1889年3月6日格羅弗·克利夫蘭69 約翰·克里2013年2月1日至今歐巴馬
32詹姆斯·吉萊斯皮爾·布萊恩1889年3月7日1892年6月4日班傑明·哈里森    
33約翰·福斯特1892年6月29日1893年2月23日班傑明·哈里森    
34瓦爾特·奎尼汀·格禮山1893年3月7日1895年5月28日格羅弗·克利夫蘭    
35理察·奧爾尼1895年6月10日1897年3月5日格羅弗·克利夫蘭    
36約翰·謝爾曼1897年3月6日1898年4月27日威廉·麥金萊    
37威廉·魯福斯·戴伊1898年4月28日1898年9月16日威廉·麥金萊    
38約翰·海伊1898年9月30日1905年7月1日威廉·麥金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