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馬歇爾

1880年12月31日,馬歇爾出生在尤尼恩敦。 1897年9月,16歲的馬歇爾進入維吉尼亞軍校。 1959年10月16日馬歇爾病逝。

簡介

喬治·馬歇爾(GeorgeCatlett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陸軍五星上將。他於1901年畢業於維吉尼亞軍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軍駐天津第15步兵團任主任參謀,學習了漢語。1939年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幫助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謀劃策,堅持先攻納粹德國再攻日本帝國,為美國在二戰的勝利作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5年退役。後出任美國國務卿和國防部長,以出台馬歇爾計畫聞名,1953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家庭背景

1880年12月31日,馬歇爾出生在尤尼恩敦。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老馬歇爾是一家焦炭熔爐公司的董事長,在賓夕法尼亞擁有富煤礦。
馬歇爾小的時候學習不好,考試總得最後一名。他後來承認,9歲時他便認定自己注定是“全班的劣等生”。父親對他很失望,常用柳條鞭管教他。但這也未能使他的學習成績好起來。

進入軍校

老馬歇爾對軍隊情有獨鍾,希望兒子能成為軍官。長子似乎可以實現父親的夢想,他以優異成績考進著名的維吉尼亞軍校。但他志不在軍隊,畢業後卻改行到一家鋼鐵廠當了化學師。這時,馬歇爾突然雄心勃發,一再要求父母送他到哥哥的母校維吉尼亞軍校。他後來承認,他如此想上軍校,並非因為喜歡軍隊或想穿上軍裝出出風頭,而是因為要勝過他那個自命不凡、百般嘲笑他的哥哥。
1897年9月,16歲的馬歇爾進入維吉尼亞軍校。他剛入校,便受到老生的“考驗”。老生按例讓他在地板上懸蹲10分鐘,正下方固定著一把刺刀。他剛患過傷寒,身虛體弱,沒堅持幾分鐘便坐到刀尖上,臀部受傷,血流如注。他被抬到醫務所急救,但始終未說出受傷的緣由。他的行為贏得大家的讚許,他受到尊敬,在軍校站住腳。
馬歇爾將軍在維吉尼亞軍校學習期間,因為說話口音太高,高年級學生以“難聽的匹茲堡鼻音”令人刺耳為由,處罰他一人包攬了大量髒活。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一個月刷洗的馬桶比一個清潔工一輩子刷洗的還多。
馬歇爾漸漸喜歡上軍校生活。他一年級結束時當上伍長,兩年後升為隊長。校內舉行的所有重大儀式,他都擔任學生指揮。他聲如洪鐘,面色威嚴,發號施令極具威懾力。

戰後經歷

1945年8月20日,馬歇爾給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寫信要求卸任:“如今戰爭已經結束,軍隊正積極復員,有關削減軍備生產的重大軍事決策已經作出‘戰後軍事計畫也進入相當深入的階段,我覺得,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要求辭去參謀長這個職務了。”馬歇爾信中還寫道,“我在陸軍部服務7年有餘,其中6年任參謀長,深知任務之艱辛繁重,如能獲得解脫,則幸甚矣。”最後馬歇爾提名艾森豪繼任參謀長。杜魯門總統考慮了一些時候,終於接受了馬歇爾的辭呈。1945年11月,總統在白宮為馬歇爾舉行了告別儀式,在他佩戴的軍功章旁邊添上一簇橡樹葉章。總統親自宣讀了嘉獎令:“在這場就規模和恐怖程度而言都是史無前例的戰爭中,數百萬美國公民曾為祖國立下了殊勛,而五星上將喬治·卡·馬歇爾奉獻的則是勝利……他的品格、作為、效率鼓舞了全軍、全國、全世界。美國之得有明日,實有賴於馬歇爾和千百萬人民。他於世間大將軍行列中卓立前茅。”
儀式結束後,杜魯門總統把馬歇爾拉到一邊,祝他退休生活安適,愉快長壽,還保證說:“將軍,你已經為國家做了這么多的事情,我不會在你退休以後再來打擾你的;你該好好休息一下了。”但是杜魯門總統食言了。10天后,他給馬歇爾打了電話:“將軍,你願意為我到中國跑一趟嗎?”1945年12月,馬歇爾作為駐華特使抵上海,負責“調處”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關係。1946年11月軍調失敗,他返回美國。
1947年1月,他出任國務卿,6月提出“歐洲復興計畫”,人稱“馬歇爾計畫”。1949年1月辭去國務卿職務。1950年9月至1951年9月任國防部長。1953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逝世

1959年10月16日馬歇爾病逝。全美國舉哀一日。他留有遺言:“簡葬我,一如軍中忠誠為國之尋常將士。切忌鋪張,典式毋盛,追悼會宜簡,到場只限族親,尤須悄然為之。”葬禮按其遺言進行。其肅穆,簡樸,有序無嘩,宛若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生平指揮作戰之狀。這位為打敗法西斯建立了豐功偉績的一代英才靜靜地長眠於阿靈頓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