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螺

凹螺

凹螺,殼殼型為圓錐形,鐘螺科軟體動物,主要棲息在海邊岩礁及潮間帶。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凹螺凹螺
【物種名稱】黑鐘螺[1]
【中文俗名】青茵螺、凹螺、三角螺仔
【拉丁學名】Chlorostomaargyrostoma
【命名者】Gmelin,1791
【英文名稱】Silver-mouthedMonodont

外形特徵

殼殼型為圓錐形。殼口內面有強烈的真珠光澤。口蓋為多鏇性的角質。齒舌式為n-5-1-5-n。貝殼面上有顆粒狀或網狀雕刻,殼緣不呈稜狀突起,殼口內無一順著螺軸生長的溝。外殼中型厚重,貝殼呈現三角錐狀,殼的表面有多數斜向的雕痕。殼口沒有缺刻,殼內面有真珠光澤,其殼頂常因殼皮的磨損而呈現灰白色。臍孔有綠色斑,具角質性圓而薄的口蓋。殼底中央綠色,俗稱綠因。

分布範圍

日本、韓國、中國大陸沿海及香港均有。在台灣則宜蘭縣、台北縣、基隆市、屏東縣、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等有岩礁地帶之區域均可見、尤其以澎湖、宜蘭及台東等地數量較多。

習性環境

黑鐘螺因為其生活環境的差異而常有變異出現,主要為棲息在海邊岩礁及潮間帶,每當退潮時會爬出覓食,行動較一般的貝類快速,以岩礁表面的沉積有機物或附著在石塊上的藻類為食。

軟體動物門(二)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