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刺螺

長刺螺

殼體中小型,矮塔形,殼高22mm,殼寬34mm,殼質薄,尚堅實,周緣凸圓。殼麵粉紫色,色彩均勻。螺層5層,層面環生許多小圓狀顆粒,橫縱整齊排列,顆粒行數由上向下遞增:螺旋部多為2、3、5行,縫合線處的顆粒更小;體螺層多為6行,縫合線處的顆粒更小。

基本信息

分類信息

拉丁綱名 Gastropda

中文目名 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 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 蠑螺科

拉丁科名 Turbinidae

中文屬名 刺螺屬

拉丁屬名 Guildfordia

分布類型 海水

形態特徵

殼體中小型,矮塔形,殼高22mm,殼寬34mm,殼質薄,尚堅實,周緣凸圓。殼麵粉紫色,色彩均勻。螺層5層,層面環生許多小圓狀顆粒,橫縱整齊排列,顆粒行數由上向下遞增:螺旋部多為2、3、5行,縫合線處的顆粒更小;體螺層多為6行,縫合線處的顆粒更小。由體螺層底部周緣伸展出8-10個細長刺棘,長度約為殼寬的3/5,各刺棘長度略有相差。底面微隆,內緣粉色,外緣乳白色,有許多縱向細紋貫穿。近內緣處環生一行顆粒,顆粒外為細條狀棱起,每個刺棘基部較平滑,有的個體近內緣處不見顆粒,全為細條狀棱起。螺軸略彎、平滑,軸唇平滑;外唇薄,內壁光滑,有虹彩亮澤。臍部大,呈圓形,紫色,有光澤,內緣滑層呈彎月形,乳白色,上部凹入,光澤強,無臍孔。厴呈橢圓形,較厚,外層乳白色,外緣有棱邊;內層黃色,核偏於邊緣,從核處引發出許多細旋紋,有縱紋交叉。

分布

中國南沙群島、台灣海峽南部;菲律賓群島,貝勞群島,日本南部海域。

生活習性

暖水性強,生活於熱帶珊珊礁海域,從淺海至深海均有採獲,中國科學院南海研究所實驗3號調查船1994年9月在南沙群島海域採獲水深為143m,底質砂。 Schepman(1908)報導,在南太平洋貝勞群島海域採獲水深為204m和304m,前者底質為硬珊珊砂,後者底質為硬黏土。

軟體動物門(二)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