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蛸

琶蛸(學名:Octopus pallida)為蛸科蛸屬的動物。分布於馬來群島、澳大利亞西部南部、斯里蘭卡海域,包括南海等海域,生活環境為海水,一般生活於200 米以內的大陸架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稚仔的胴部近盾形,皮膚光滑,胴背近白色,胴腹具20個左右大小不等的卵形色素斑;頭部背面具7、8個卵形色素斑,中間者小,兩邊者大。腕長與胴長略近,各腕長度相近,或第3腕較長,第4腕較短,各腕上具卵形色素斑,一般為2行排列,腕吸盤2行。成體的胴部近卵圓形,皮膚粗糙,密生許多顆粒,體表僅具細小的色素點斑。腕長約為胴長的4、5倍,各腕長度不等,腕式一般為4〉3〉2〉1,腕吸盤2行;右側第3腕莖化,端器錐形,約為全腕長度的十分之一。漏斗器型。中央齒為五尖型,第1側齒甚小,齒尖偏向一側,第2側齒基部邊緣較凹,齒尖偏向一側,第3側齒近似彎刀狀。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65毫米。

編號:

10928

拉丁目名:

Octopoda

中文目名:

八腕目

拉丁亞目:

Incirata

中文亞目:

無須亞目

中文科名:

蛸科

拉丁科名:

Octopodidae

中文亞科:

蛸亞科

中文屬名:

蛸屬

拉丁屬名:

Octopus

拉丁種名:

pallida

定名人:

Hoyle

年代:

1885

中文名:

琶蛸

原始文獻:

Ann. Mag. Nat. Hist. 15: 223

模式產地: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福爾德灣

生境:

海水 200 米以內的大陸架底層

海撥下限:

-366

國內分布:

南海

國外分布:

馬來群島, 澳大利亞西部南部, 斯里蘭卡海域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軟體動物門 頭足綱

分布

南海,馬來群島,澳大利亞西部和南部,斯里蘭卡海域。

生活習性

稚仔具有一段表層生活期,我們的標本由魚卵仔魚表層水平拖網和浮游生物垂直拖網採獲。成體主要生活於200米以內的大陸架底層,但最大的採獲水深為366米。

軟體動物門(二)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