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條馬蹄螺

褶條馬蹄螺

褶條馬蹄螺,腹足綱馬蹄螺科馬蹄螺屬。殼體中型,正圓錐形,有較高和較矮兩種類型,殼質堅厚。殼面乳白色,具明顯的棕紅色條斑,條斑呈波狀,甚粗,縱向分布。螺層7、8層,縫合線淺。臍部較厚,粗瓷質,光澤差;具假臍。分布於中國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台灣海域;菲律賓群島海域。殼體較小,但數量甚多,在食用和工藝品製作方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褶條馬蹄螺
拉丁名稱Trochussacellum

形態特徵

形態特徵形態特徵

殼體中型,正圓錐形,殼高25mIIU殼寬24mm,有較高和較矮兩種類型,殼質堅厚。殼面乳白色,具明顯的棕紅色條斑,條斑呈波狀,甚粗,縱向分布。螺層7、8層,縫合線淺。螺肋由念珠狀顆粒組成,每4、5行細脅間有2行粗肋,螺鏇部上方粗肋由兩個縱列的較大顆粒組成,各有間隔,下方粗肋由單一窄條組成,不凸出,相互緊靠,體螺層邊緣環生隆起的粗褶條,褶條多由3個縱列的較大顆粒組成,相互間隔較小。底面較平,顆粒肋細勻,有一些棕紅色細波狀條紋垂直通過。螺軸斜向,內唇具3、4個小軸裙,軸唇具2、3個甚小的軸褶;外唇內壁具3、4條裙襟,內側具3、4個小裙皺。臍部較厚,粗瓷質,光澤差;具假臍。

分布海域

中國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台灣海域;菲律賓群島海域。經濟意義殼體較小,但數量甚多,在食用和工藝品製作方面,有一定價值。

生活習性

暖水性強,生活區較廣,不僅在菲律賓群島珊瑚礁海域和黑潮暖流主脈流經的台灣東北高溫海域數量豐富,同時在我國大陸亞熱帶海區也很常見,是我們採到的較多的一種馬蹄螺,在北部灣酒洲島周圍採到最多,生活區與馬蹄螺重疊。為岩岸自由生活螺類,常在潮間帶至水深10m左右岩礁間匍匍爬行;草食性,以齒舌刮取海藻為食。

軟體動物門(二)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