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蜒單齒螺

擬蜒單齒螺

螺脅由淺綠色和深褐色相間的近方塊組成,狀如方磚排列,但"方磚"本身不隆起,向上漸不明顯 .分布中國浙江,福建;日本北海道南部、本州、四國、九州海域。

基本信息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擬蜒單齒螺 
..
 
拉丁名稱Monodontaneritoides
中文門名軟體動物門
拉丁門名Mollusca
中文綱名腹足綱
拉丁綱名Gastropda
中文目名原始腹足目
拉丁目名Archaeogastropoda
中文科名馬蹄螺科
拉丁科名Trochidae
中文屬名單齒螺屬
拉丁屬名Monodonta
分布類型海水

形態特徵

殼體小型,近球形,殼高12mm,殼寬11mm,殼質堅實。體螺層為暗紅色,螺旋部呈棕紅色。螺層4、5層,各層寬度自上而下明顯增大,體螺層甚高於螺旋部,縫合線淺,體螺層周緣膨隆。螺脅由淺綠色和深褐色相間的近方塊組成,狀如方磚排列,但"方磚"本身不隆起,向上漸不明顯;螺旋部與體螺層相接處有一條隆起的螺脅。螺層為多條右向縱紋穿過。底面隆起,環肋與殼面同;螺軸略斜,軸唇具一個基部甚寬的大齒突;外唇邊緣較薄,內緣具較厚的內壁,生有7、8個裙襟,內側生有3個褶皺。臍部乳白色,下部微黃,中部微凹,無臍孔。

主要分布

中國浙江,福建;日本北海道南部、本州、四國、九州海域。

生活習性

溫帶-亞熱帶生活,在我國沿岸生活區較狹,目前僅發現於浙、閩沿岸,主要生活區在浙江沿岸,以浙北舟山潮間帶中潮區數量較多,但屬低豐度,較之同域生活的高豐度的銹凹螺和單齒螺,相對數量少得多。王一農等(1997)對浙江舟山海域擬蜒單齒螺的實驗生態研究,測定出它們的耐溫範圍為0-25℃,耐鹽範圍為12.23‰-49.00‰,同時還測定出它們的最佳生存溫度為20℃,最佳生存鹽度為22.18‰。然而,我所歷年採集調查中除浙江標本外,僅採到一號福建標本。在廣東大亞灣前媳類軟體動物調查(李榮冠等,1990),廣東海島海洋生物和漁業資源調查(郭金富等,1994)和廣東大鵬澳潮間帶貝類調查(袁秀珍,1997)中,均未列出擬蜒單齒螺。儘管由於時空限制和採集手段制約,我們尚不能確定本種的分布南限,但已有的比較細緻的長期調查表明,本種在南海中的數量很少。本種在日本列島沿岸的生活區較廣,與單齒螺同,但未見有關其數量情況的報導;其他有關本種的生物學等資料也付闕如。根據其地理分布全貌、數量情況和其最佳生存溫度,著者認為,將擬蜒單齒螺劃為暖溫性種較為恰當。

軟體動物門(二)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