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筍螺

雙層筍螺

雙層筍螺(學名:Duplicaria duplicata),是新腹足目筍螺科櫛筍螺屬的一種。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台灣,常棲息在淺海砂底。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物種名稱】雙層筍螺

【中文俗名】

【拉丁學名】Duplicaria duplicata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稱】duplicate auger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新腹足目筍螺科

外形特徵

貝殼細長,螺塔狀,

雙層筍螺

螺層多。淡褐色並有許多縱肋,但除了縫合溝和次縫合溝以外,缺乏螺旋雕刻,各層的次縫合溝下有間隔很疏的濃褐色塊斑。殼長約6公分,有光澤。殼口小,縫帶明顯,沒有臍孔。外唇沒有增厚,內部平滑。軸唇扭轉。口蓋卵形,核位於下方。齒舌缺乏或僅有邊緣齒。

分布範圍

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廣東、海南,台灣宜蘭縣蘇澳,台南市安平,高雄,台灣海峽。

習性環境

棲息於熱帶海域淺海砂底。肉食性。

軟體動物門(二)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