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培養公務員與管理幹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務管理的專業。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建設的持續發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門的職能及管理手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主要是為國家培養現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強公共政策與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進國家的改革與發展。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公共事業管理(110302)屬於管理學大類,公共管理類。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培養公務員與管理幹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務管理的專業。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經濟建設的持續發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門的職能及管理手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主要是為國家培養現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強公共政策與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進國家的改革與發展。
本專業具有研究性、實用性和綜合性的特點。研究性表現在必須對公共管理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加強中國社會與國際社會歷史與現狀的比較研究,並對當前國內公共管理的熱點、重點問題與對策加以研究;實用性則表現為學生必須具有善於學習和勇於創新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適應環境變化和創業競爭的能力、與他人協作和國際交往的能力;綜合性即以政治學和經濟學為主,以法學、社會學、管理學以及工程科學等學科為輔,培養學生參與決策和管理的綜合素質。
該專業學制四年,學生修業期滿,達到國家學位條例規定條件者,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公共事業管理學是研究公共事業管理活動、制度、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學科。它主要反映政府管理公共事業的活動,並通過對這些活動的本質與現象、主體與客體、觀念與技術、內容與形式、制度與過程、歷史與未來的研究,掌握公共事業管理的規律性,幫助和推動這些活動的科學化、法制化、合理化、規範化和時代化進程。

培養要求

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規劃、協調、組織和決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套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須的定量分析和計算機技能;熟悉國內外有關法律法規,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具有較強的社會調查技能和寫作能力。
畢業生應掌握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學、經濟學、社會科學等現代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套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須的定量分析和套用計算機的技能
3.具有進行質量管理、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進行統計分析的基本知識和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較強的社會調查和寫作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畢業生應掌握能力:
本專業要求學生具有規劃、協調、組織和決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套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須的定量分析和計算機技能;熟悉國內外有關法律法規,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具有較強的社會調查技能和寫作能力。
畢業生應掌握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學、經濟學、社會科學等現代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套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須的定量分析和套用計算機的技能。
3.具有進行質量管理、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進行統計分析的基本知識和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以及制度。
5.具有較強的社會調查和寫作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套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

主要課程

該專業除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等公共基礎課外,主要講授的課程有管理學原理、管理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運籌學、會計學、套用統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行政學原理、行政法學、公共關係學、管理倫理學、市政管理學、管理定量分析、總量經濟學、個體經濟學、公共政策與分析等。勞動保障、社會學學科共同課和專業基礎課主要有:《管理學原理》、《公共行政學》、《領導學》、《政治學原理》、《西方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學》、《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公共財務管理學》、《公共政策學》、《公共經濟政策》、《電子政務》、《組織理論》、《公共關係學》、《管理心理學》、《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等。
專業方向深化備選模組有:人力資源模組、公共政策分析模組、城市管理模組、社會管理模組。

實踐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社會調查、政府管理部門或相關企事業單位實習、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

就業方向

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共服務系統的辦公和管理工作。

發展現狀

本專業教育分為師範類和非師範類兩個方向,其中,涉及的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非師範類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專業衍生而來。教育管理專業的產生、形成與發展是以近代國家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為基礎,以近代公共教育制度建立發展的進程為背景。
19世紀以來,歐美各國先後設定管理全國教育的教育行政機構,1817年普魯士設定教育部,1828年法國設教育部,1871年日本設立文部省,1899年美國成立教育部,德國直到1979年才設立聯邦教育部。然而教育管理專業的開設是20世紀的事情,本世紀初法國首先出現培養教育管理人才的現象,這是由於當時法國認為:國家有權把整個教育事業作為制度加以組織管理,並負責建立教育行政管理機構,任用教育人員,建立教育的諸種設施,以及用法律規範、國家控制或干預教育活動的程度。德國培養專門的教育管理人才的做法影響其他如美、法等國家並使這些國家也開設了專門培育教育管理人才的專業,以加強對教育事業的管理。二次大戰後,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生活中的文化教育、體育事業、衛生事業等都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另外經濟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的惡化也使環境保護機構普遍設立,社會保險等社會的穩定器也開始出現於經濟生活中,這些公共事業機構的產生要求社會對它們進行有序的管理,這樣教育管理專業就由單一型方向產生出包括文教、衛生、體育、社會保險、環境保護等方向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並且由於這些公共事業機構直接涉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而受到高度重視,社會對公共事業管理人員要求具有專門的知識,受到專門的訓練,這樣,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普遍在西方已開發國家教育中建立起來,並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了公共事業的所有方面。在新中國建國後,包括教育管理專業在內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被人們稱為一門被遺忘的學科而長期排斥在教育科學之外。這是由於當時的具體背景條件決定的:在當時,我國百廢待興,各項事業的建設剛剛展開,經濟、文化、教育等事業由於經過長期戰亂而遠遠落後,由於科技水平的落後,專業人才的匱乏,因此認識不到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加上受前蘇聯的影響較大,教育體制基本按照前聯蘇斯模式建立,這導致了一度開放的教育管理課程停上。
我國在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人們生活也得到提高。經濟交往日益頻繁,人們對文教、衛生、體育、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機構的建立和完善呼聲日漲,各項公共事業機構隨之建立起來,而此時國外公共事業機構管理經驗,管理方法也進入我國,這就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來加以掌握,以便更加科學、有效地管理公共事業機構,使這些機構處於良好的運作狀態之中,我國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應運而生,並加以了細化分類。即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分為師範類和非師範類。經過近10多年的建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已在我國初具規模,不僅有許多院校開設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而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從培養專科、本科大學生到培養碩士、博士生。每年向全國各地招收大量的學生,並向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套用這些知識的能力,在文教、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西方已開發國家的開設具有較長的歷史,已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並且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該專業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已呈細化的趨勢。即把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不僅分成師範類與非師範類專業,而且分成環境保護機構管理專業、衛生機構行政管理專業、體育機構管理專業以及社會保險機構管理專業等。並輔以相應的背景知識訓練與培養,以真正培養專業化人才。
21世紀以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經濟與政治體制改革正加緊進行,各行業都要求具備專門知識,受過良好專業訓練並適應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專業人才來進行管理,國內外競爭更加激烈,這就要求我們的專門管理人才要具備國際社會同類人才的知識水平,以便在各種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要求在教育層次上首先與世界同步,這對於我國仍是新興學科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來說是個巨大挑戰。但總的來說,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而社會的需求必然給它以強大的動力,促進它進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並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提供傑出的高級管理人才

開設院校

福建農林大學、山東交通學院、天津工業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復旦大學(10246)、中山大學(10558)、浙江大學(10335)、北京大學(10001)、北京師範大學(10027)、武漢大學(10486)、四川大學(11901)、中國人民大學(10002)、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11945)、河北師範大學(10094)、上海師範大學(10270)、曲阜師範大學(10446)、吉林大學(10183)、大連理工大學(10141)、南京師範大學(10319)、安徽財經大學(10378)、華中師範大學(10511)、南京財經大學(10327)、華東師範大學(10269)、華南師範大學(10574)、汕頭大學(10560)、揚州大學(11117)、雲南師範大學(10681)、湖北大學(10512)、陝西師範大學(10718)、浙江財經學院(11482)、蘇州大學(10285)、湖南師範大學(10542)、鄭州大學(10459)、中南民族大學(10524)、浙江工商大學(10353)、雲南大學(10673)、山西財經大學(10125)、煙臺大學(11066)、上海財經大學(10272)、廣東商學院(10592)、西北師範大學(10736)、上海交通大學(10248)、廣西師範大學(10602)、廣西師範學院(10603)、浙江工業大學(10337)、山西醫科大學(10114)、山西農業大學(10113)、武漢體育學院(10522)、山西師範大學(10118)、福州大學(10386)、哈爾濱師範大學(10231)、中國地質大學(10491)、北京體育大學(10043)、東北財經大學(1017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1943)、上海理工大學(10252)北方民族大學(11407)、浙江農林大學(120401)、東北林業大學(10225)、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仰恩大學(09300)等。特別推薦院校:中國人民大學(10002)、東北大學(10145)、北京師範大學(10027)、華中師範大學(10511)、華南師範大學(10574)、北京體育大學(10043)、陝西師範大學(10718)、華東師範大學(10269)、東北師範大學(10200)、北京電影學院(10050)、四川師範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內蒙古師範大學鴻德學院、長春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濱州學院、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桂林醫學院、雲南農業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雲南師範大學文理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哈爾濱金融學院、大連醫科大學(0227)。河北聯合大學(10081 )河北經貿大學(0422)河北大學(0405)廣西大學(10593)內蒙古財經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南通大學 福建江夏學院 運城學院(5013)蘭州商學院 南通大學 常熟理工學院(10333)大連海事大學。

專業答疑

1、什麼是公共事業管理責任?與公共責任是何關係?其基本性質、特徵和內涵是什麼?
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是指公共事業管理主體在管理過程中必須承擔和履行的職責。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是一種公共責任,或者說是公共責任在公共事業管理中的表現,公共性以及以這一公共性為基礎的效率標準是其最基本的特徵。從以公眾對政府的希望和要求來認識並劃分行政責任的觀點角度看,其內涵包括回應、彈性、勝任能力、依據正當的法律程式行為並負責、廉潔。
2、什麼是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機制?基本內涵是什麼?
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機制,即指通過什麼途徑和方法使得公共事業管理主體真正承擔起應擔承擔的責任。公共部門的責任機制,核心就是監督和制約,因而還在政府作為公共事業管理唯一主體的發展階段時,人們就對如何建立完善的行政責任機制進行了研究,而隨著公共事業的發展和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範疇的形成,截止至2009年一般從正式與非正式、內部和外部兩個相互聯繫的途徑或方面出發,來對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機制進行構建。
3、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的行政控制機制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包括:公共組織自身的責任機制、行政監督檢查、行政監察、審計、行政複議
4、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的立法控制機制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包括立法機構對公共事業產品生產和提供責任法律的確立和立法機構對行政機構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的控制
5、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的司法控制機制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主要有行政訴訟機制和行政賠償機制
6、公共事業管理責任的公民參與控制機制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有公開聽證、民意調查、資訊委員會、利益群體等基本方式
7、什麼是公共事業管理倫理?什麼是政府組織倫理和非政府組織倫理?
公共事業管理倫理,是公共事業管理主體作為特定的社會化角色在進行公共事業管理活動中的道德行為規範和準則。
政府組織倫理通常也稱為行政倫理,是行政管理領域中的角色倫理。政府組織倫理或者以政府組織系統為主體,或者以政府組織為主體,是針對政府組織行為和政治活動的社會化角色的倫理原則和規範,是以“責、權、利”的統一為基礎,以協調個人、組織與社會的關係為核心的政府組織行為準則和規範系統。
非政府組織倫理是指非政府組織在從事其組織活動,即公共事務或與維護和增進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活動時,所應遵守的倫理原則和倫理規範。
8、公共事業管理倫理的內容構成是什麼?
第一、公共事業管理倫理意識(包含倫理準則意識、倫理責任意識和倫理目標意識)
第二、公共事業管理實踐倫理
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維護公共服務活動正常運行所需的倫理規範,是由政府或其他社會權威機構設計、制定和推廣的;二是指對於政府倡導的這些公共服務活動中的倫理規範,除了用社會輿論、自我評價等軟約束手段支持外,還要為其設定政策最佳化的硬約束手段,使這些倫理規範真正成為公共事業管理主體在公共服務中的普遍化行為方式。
9、公共事業管理倫理的基本內涵有哪些?
第一、維護和增進公共利益
第二、以公眾為本提供服務
第三、嚴格遵守和執行法律
第四、勇於承擔公共責任
第五、高尚的敬業精神
10、公共事業管理倫理在公共事業管理責任機制中有什麼作用?
公共事業管理倫理對公共事業管理的主體有著導向作用、規範作用和選擇作用
11、如何推進公共事業管理倫理的建設?
推進公共事業管理倫理建設的途徑是道德建設驅動自律和制度建設推動自律。
A、道德建設驅動自律
即:通過提高公共事業管理主體的道德修養,使其能夠超越一切外在監督和制約,以事業心、使命感、社會責任感人生理想和價值觀為基礎,自覺地遵守公共事業管理倫理規範和要求。
B、制度建設推動自律
即:通過相關的制度設計,來推動公共事業管理者遵守公共事業管理倫理規範和要求,逐步達到自律。
這一機制實際上是將倫理建設與公共事業管理結合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
第二、公共事業管理的責任履行機制
第三、行為守則
第四、公民參與
12、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在我國發展的現狀(截止至2009年)
作為一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09屆畢業的學生,我覺得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從國外剛剛引進的學科,在國外發展的比較成熟,但是在我國卻剛剛起步,要逐漸的成熟起來還要一個過程,將來的發展前景還有所期待,但是,由於現實國情(截止至2009年),沒有被社會所認識,就業情況因而也不容樂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