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

仲弓

仲弓是魯國人,冉氏,名雍。《論語註疏》卷5引馬融曰:“雍,弟子,仲弓名,姓冉。”《中弓》第一支簡“季桓子使仲弓為宰,中弓以告孔子”,從而引發了師徒之間的對話。仲弓根據《史記索隠·仲尼弟子列傳》引《家語》是“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嵗。”

仲弓簡介

仲弓是魯國人,冉氏,名雍。《論語註疏》卷5引馬融曰:“雍,弟子,仲弓名,姓冉。”《中弓》第一支
仲弓2
簡“季桓子使仲弓為宰,中弓以告孔子”,從而引發了師徒之間的對話。仲弓根據《史記索隠·仲尼弟子列傳》引《家語》是“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嵗。”根據這句話我們可以推測仲弓是孔子較為早期的學生,如果是這樣那么他為宰時也許還比較年輕。無論如何當仲弓得到季桓子的任命時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孔子,並徵求老師的意見。從《中弓》簡文看好像仲弓比較樂意接受這個使命,並有了長期為季氏家族服務的打算,所以孔子說:“汝思老其家”。在《論語-雍也》: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仲弓的老師孔子對仲弓說:“耕牛的兒子,如果長著赤色的毛和周正的角,雖然想不用它來做祭祀的牲牛,山川神靈難道會捨棄它嗎?)。

仲弓年齡和身份

年齡

實際上,唐代的司馬貞做《史記索隱》在這個問題上可能有些疏忽。今本的《孔子家語》並沒有有說仲弓少孔子二十九歲的話。在《論語》中記錄了孔子的三個冉姓同宗弟子,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冉有(子有),《論語·先進》曾經記述孔子對這三位冉姓同宗弟子的評價:“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冉耕、冉雍德行良好,冉有則長於政事。
仲弓的老師孔夫子
所以《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這樣介紹這三個人:“冉耕,魯人,字伯牛,以德行著名,有惡疾,孔子曰:‘命也夫。’“冉雍,字仲弓,伯牛之宗族,生於不肖之父,以德行著名。”“冉求,字子有,仲弓之族,有才藝,以政事著名。”
《孔子家語》中提到比孔子小二十九歲的冉姓學生是冉有。《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歳,有才藝,以政事著名,仕為季氏宰。”這個問題清代學者朱彝尊其實已經有所注意。《經義考》卷281:“魯冉子雍,字仲弓,少孔子二十九歲,唐追贈薛候,宋贈下邳公,改薛公。按今本《家語》仲弓無年歲,而《史記索隱》文有之。”
司馬貞到底是看到了我們今天沒有看到的某些《孔子家語》的文字?還是因為孔子的這兩個冉姓同宗學生且並為季氏宰把司馬貞搞糊塗了而犯了個嚴重錯誤,把“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歳”誤成了仲弓少孔子二十九歳?

仲弓身份

冉有、冉雍都從政,並且都曾為季子宰。冉雍,也就是仲弓,其德行為孔子稱讚,孔子甚至說他從政可以做君王,《論語·雍也》:“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中弓做過季氏宰。《論語·子路》:“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子路》章的這段話其實也就是上博簡《中弓》的主要內容。
冉有以善於從政著稱。《論語·雍也》:“季康子問:……‘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論語·公冶長》:“孟武伯問:……‘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論語註疏》卷16“冉有與季路為季氏臣”何晏注引孔安國曰:“冉求為季氏宰。”《論語註疏》卷11何晏注引孔說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歲,為季氏宰。季康子問孔子曰:‘冉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乗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賦,仁則吾不知也。
但仲弓、冉有卻不是為同一個季氏之宰。《論語·雍也》中問孔子冉有情況的是季康子,冉有是季康子之宰。而根據上博簡,仲弓是季桓子之宰。根據《史記·魯周公世家》,季桓子大概是在魯定公時。魯定公十二年,“季桓子受齊女樂”,魯定公、哀公相次,季氏家族則季桓子、季康子相次,《史記·魯周公世家》:“十五年,定公卒,子將立,是為哀公。”而季康子則死於魯哀公七年,《史記·魯周公世家》“七年春季康子卒。”所以仲弓當在先為季桓子宰,冉有則在後為季康子宰,兩個季氏宰之間大概有或許十年左右的時間先後。兩個同宗又都小孔子二十九歲的季氏宰卻一個是季桓子宰、一個為季康子宰實在不太可能,根據通常情況考慮,仲弓也許會略大於冉有;更重要的是司馬貞所引的《家語》中確實沒有仲弓小孔子二十九歲的記載,而只是說“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歳。”也因此,作為伯牛之宗族的仲弓“少孔子二十九嵗”大概確實是司馬貞糊塗而搞錯了。
但司馬貞的這個錯誤卻是誤了不少後人。比如,明陳士元《論語類考》巻6:“元按,《弟子傳》雲,冉雍,字仲弓。《家語》雲,伯牛之族,少孔子二十九嵗。”清李鍇《尚史》卷83:“冉雍,字仲弓,少孔子二十九嵗。”這次的上博簡三《中弓》的整理者還是以訛傳訛說仲弓少孔子二十九歲。
上博簡第三冊《中弓》第三支簡說“子有臣萬人道”既是孔子說仲弓有做一個大邑之宰的本領方法,所謂萬人,應該是形容大邑,《論語》中孔子曾說“雍也可使南面”,所以《中弓》中孔子當面對中弓說“子有臣萬人道”,能夠治理大邑。《論語》中記錄了很多孔門弟子為宰,如,《雍也》“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子游為武城宰”,《先進》:“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其實孔子本人也曾經為宰,《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宰或者宰夫在春秋戰國資料中是很常見的,這個位置是封君、公室的家臣,但同時也是封君、公室的屬下某個領地城邑的軍政管理者。宰或宰夫之上可能還有一個直接向封君、公室負責的宰或宰夫的總管稱為太宰,青銅器巳簋內底有“邢姜大宰巳鑄”銘文,被認定為西周末期邢國太宰巳的遺物,《論與·子罕》也有“大宰問於子貢”的記載。
朱淵清先生 2004年4月26日夜 於Newhaven,Colony旅館記載

仲弓的老師孔夫子介紹

孔子:子姓,以孔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昌平鄉(今曲阜市南辛鎮)人。家中排行第二。
孔夫子的銅像
是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古代對成年男子的尊稱,在戰國末期時期,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稱為“子”,而且都希望別人稱自己為“子”,因為“子”還是一種爵位,所謂“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獲得別人以“子”相稱的,一般是兩種人:要么在社會上公信力較高的,如“老師”;要么就是較有道德的貴族;孔子、老子屬於前者。而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還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聖”,孟子為“亞聖”。
據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華夏族)後裔,故為子姓。周滅後,周武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夏邑)。 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顏徵在生下了孔子。孔子的偉大思想與孔子母親很大關係,其母在和他的外祖父顏襄對孔子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是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伯”為老大,“仲”為第二,“叔”為第三,“季”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來排序,就以孟、仲、叔、季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長的(大哥或大姐)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後,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
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樑。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

仲弓老師的政治生涯

孔子幼年時極為聰明好學,二十歲的時候,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被當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同時,鮮
孔夫子1
為人知的是孔子繼承了父親叔梁紇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按西漢尺23.1厘米計算,是221.76厘米。臂力過人,遠非後世某些人認為的文弱書生的形象。並且,孔子酒量超凡,據說從來沒有喝醉過。但孔子從不以武勇和酒量為豪。
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經常思考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也常發表一些見解,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魯昭公二十年,齊景公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魯昭公25年,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被迫逃往齊國,孔子也離開魯國,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甚至曾準備把尼溪一帶的田地封給孔子,但被大夫晏嬰阻。魯昭公27年,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向齊景公求救,齊景公說:“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倉皇逃回魯國。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稱為“陪臣執國政”,因此孔子雖有過兩次從政機會,卻都放棄了,直到魯定公9年被任命為中都宰,此時孔子已 51歲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縣)一年,卓有政績,被升為小司空,不久又升為大司寇,攝相事,魯國大治。魯定公12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後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採取了墮三都的措施(即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後來墮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魯定公13年,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孫氏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6歲。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在陳國住了三年,吳攻陳,兵荒馬亂,孔子便帶弟子離開,楚國人聽說孔子到了陳、蔡交界處,派人去迎接孔子。陳國、蔡國的大夫們知道孔子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有意見,怕孔子到了楚國被重用,對他們不利,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國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魯哀公16年,孔子73歲,患病,不愈而亡。
孔夫子2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安貧樂道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著 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仲弓老師的思想體系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
孔夫子3
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教育思想: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無類”,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權利。在教育實踐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應該“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他認為學生應該有好的學習方法如“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學習還要結合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態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啟發和教育的重要意義。

美學思想:

孔子的美學思想核心為“美”和“善”的統一,也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孔子提倡“詩教”,即把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結合起來,把文學藝術當作改變社會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並且孔子認為,一個完人,應該在詩、禮、樂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學思想對後世的文藝理論影響巨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