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

蔡國

蔡國,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侯爵。周武王克商後,封其五弟姬度於蔡,稱為蔡叔度。楊寬先生認為“蔡”“祭”古音同,通用。蔡叔所封之蔡原在祭,建都於蔡,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一帶。 蔡叔度勾結反叛者武庚,所以三監之亂後,周公“放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徙七十人從。……蔡叔度既遷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獸……於是周公言於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史記·管蔡世家》)此為蔡國二度受封,其都邑遷往今河南省上蔡縣。春秋初年,蔡國尚出兵與魯、宋等伐鄭。 前684年楚國利用蔡國、息國二國的矛盾,出兵俘虜蔡哀侯,將蔡國納入楚國控制範圍。從此,在楚的壓迫下蔡國深受其害。前531年,楚一度滅蔡,三年後蔡平侯復國,並遷都呂亭(今河南新蔡)。前506年蔡國曾隨吳國伐楚,並攻入郢都。前493年在楚國的逼迫下,蔡昭侯遷都州來(安徽鳳台縣),經五世,於前447年再次為楚所並。

基本信息

蔡國簡介

蔡國遺址蔡國遺址

蔡國,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國,國君為姫姓。周武王克商後,封其五弟蔡叔度於蔡。楊寬先生認為“蔡”“祭”古音同,通用。蔡叔所封之蔡原在祭,建都於蔡,轄地大致在今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一帶。

周朝初年,兩代蔡侯接力築城,終於建起一道古城牆。這道有千年歷史的城牆至今還存在,位於今河南鄭州管城區祭城村。

三監之亂後,周公“放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徙七十人從。……蔡叔度既遷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獸。……於是周公言於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史記.管蔡世家》)此為蔡國二度受封,其都邑遷往今河南省上蔡縣。

蔡國蔡國

春秋初年,蔡國尚出兵與魯、宋等伐鄭。前684年楚國利用蔡、息二國的矛盾,出兵俘虜蔡哀侯,將蔡國納入楚國控制範圍。從此,在楚的壓迫下蔡國深受其害。前531年,楚一度滅蔡,三年後蔡平侯復國,並遷都呂亭(今河南新蔡)。前506年蔡國曾隨吳國伐楚,並攻入郢都。前493年在楚國的逼迫下,蔡昭侯遷都州來(安徽鳳台縣),經五世,於前447年再次為楚所並。

封蔡之疑

蔡國遺址蔡國遺址

蔡國為姬姓國家,與周王室同宗。其始封者為蔡叔度。《史記·管蔡世家》云:“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作為文嫡子、武王同母弟的叔度,因血緣的關係在周初的地位可說是相當隆崇的。對叔度的封蔡,史書多有記載。傳統說法多本於《史記》,認為叔度是由武王分封的。《史記·周本紀》雲武王初克商國,即“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於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封召公於燕。封弟叔鮮于管,弟叔度於蔡。”《史記·管蔡世家》亦云:“武王既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於是封叔鮮于管,封叔度於蔡。

蔡侯墓地

蔡國遺址蔡國遺址

因都城三遷,故有三處:

1、上蔡,自蔡叔度公元前1045年受封到公元前531年蔡靈侯被殺,蔡在此共厲18王,514年。現城西北有九座蔡侯墓,尚未發掘,墓主待考。

2、新蔡,自公元前528年蔡平侯遷都新蔡至公元前493年蔡昭侯遷下蔡,蔡在此共三侯,35年。現新蔡城北有蔡侯墓和公室墓群七十二座,尚未發掘,墓主待考。

3、下蔡,自蔡昭侯遷此到公元前447年蔡亡,蔡在此四侯,歷47年。今安徽壽縣、風台縣、淮南市葬有蔡侯,此三地古稱壽州。壽縣蔡侯墓位於壽縣西門之內,系1955年在治淮工程中發現。墓中出土大量青銅器是春秋晚期的標準器,可作為銅器斷代標尺,還有大量銘文,因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墓為近方形土坑豎穴,南北長8·45米,東西寬7·1米,深3·35米。坑底有棺槨痕跡,骨骸已朽,東南角有1殉人。北端放禮器與樂器,其他三面放車馬器和兵器。西側有一長4·2米、寬2米的長方形漆器,器南部有兩組玉飾。墓中出土隨葬品584件,其中青銅器486件,此外還有金葉、玉器、骨器及漆器等。具有重大價值的首推青銅器。禮器有鼎、豆、缶、鑒等,禮器多有自名,可由此確定器形的名稱。有兩件“吳王光鑒”是吳國嫁女於蔡的媵器,其餘是蔡國自產。有成套的蔡國樂器甬鍾、編鐘、編縛等各一套。兵器有戈、劍、矛、斧、鏃等。車馬器有轄、鑾、銜、鑣、鈐、節約等。有銘文的銅器多達幾十件,銘文多有“蔡侯#”字樣,應為墓主。“#”字專家考訂為“申”,即蔡侯申或蔡昭侯。

蔡昭侯遷都州來,死葬於此,完全可信。出土的“吳王光鑒”2件是非常精美的青銅器,為吳王光(闔閭)嫁女叔姬所作,圓腹平底,兩獸耳銜環,腹內有4個小圓環。高35厘米,口徑59厘米。口、頸和小腹飾密形雲點,下腹飾垂葉文。鑒各有銘文52字,記述吳王作器原因,及吳蔡二國因政治需要而建立婚姻關係的情況。據銘文分析,當時蔡侯既要“左右楚王”,又要與吳聯姻,反映蔡國國勢甚弱,不得不依附於大國的脆弱地位。

距下蔡不遠處的今淮南市蔡家崗清理出兩座蔡國墓,相距約200米,均為北面帶墓道的“甲”字形墓。墓亦為長方形土坑豎穴,長約5米,寬約4米。隨葬品多被盜走,僅在2號墓內殘存70多件鑊、劍、戈、鏃、鐓、軎、轄、刀、鋸等青銅器,基本上與壽縣蔡侯墓出土的銅車馬和兵器相同,證實該墓應為蔡侯墓。其中最重要的有錯金銀絲鳥篆文的“蔡侯產銅劍”3把,鑄銘文36字的“紹侯(昭侯)銅戈”一件,鑄銘文36字的“吳王諸樊銅劍”和鑄銘文10字的“吳王夫差銅戈”各1件,錯金銀絲鳥篆文12字的“越王者旨於賜銅劍”2把,這不僅證明該墓主人為蔡侯產,即蔡聲侯,還得知墓內有吳、越銅器,說明蔡國不僅與吳有聯姻關係,而且與越國也有往來,為研究春秋末期蔡與吳、越國的關係提供了重要資料。

文物解析

蔡國國君佩劍現身楚墓

武當山腳下有一個古城,居住著楚人。上世紀七十年代,因為興建丹江口水庫,古城遺址被淹入水下,只有在水位降低時,遺址邊緣的一些古墓才會顯露出來,成為文物專家搶救性發掘的對象。丹江口有一處名叫北泰山廟的墓群,成了考古發掘的焦點之一。“古時這裡交通

蔡侯劍蔡侯劍

便利,是楚國早期的一個具有相當級別的行政中心。”省考古所副所長李桃元研究員介紹,“上世紀80年代以後,一批戰國古墓相繼出土,引起了考古界的關注。” 1999年初冬,丹江口庫區水位空前下降,許多沒來得及發掘的古墓大片地暴露出來,急需趁枯水季節搶救發掘。在長江水利委員會的幫助下,為了防止文物被盜,李桃元等專家來到北泰山廟墓群的吉家院墓地,最終選定了41座墓進行發掘。其中的19號墓是一座戰國時期的小墓,令人吃驚的發現就出現在這個墓里——墓里竟然出土了一柄嵌有6個錯金銘文的青銅古劍。

經辨認,銘文中有“蔡侯”兩個字,劍上還有嵌著獸面紋圖案的寶石。“這應是一把蔡國國君的佩劍!這個蔡國國君是誰?他的劍為什麼會出現在楚墓里?”由於考古工作繁忙,專家一時無法弄清答案,便按有關規定,將劍封存在丹江口博物館。

解讀銘文鎖定佩劍主人

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研究員孫啟康得知丹江口出土了這柄神秘古劍,對古文字頗有研究的他立即找來劍上銘文的拓片進行考證。

孫啟康很快辨認出,劍上嵌的錯金銘文是“蔡侯鳱之用劍”。從劍的形制、規格與銘文內容來看,該劍應為春秋時期所造。“蔡侯鳱”是誰?孫啟康分析:作為蔡侯之名的“鳱”字,右邊的鳥形可視為鳥篆文的裝飾部分,這個蔡侯的名字應為“乾”。在文獻所載歷代蔡侯中,未見以“乾”為名的,但名字與“乾”有關聯和對應意義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立位於公元前694年的蔡哀侯。

蔡哀侯名獻舞,孫啟康分析,“乾”與“獻舞”,應該分別是蔡哀侯的名與字。根據《周禮·春官》的記載,“乾”是一種舞具,而古人在取名、命字時,名與字一般會選取有互相關聯和對應意義的辭彙,這種風尚在春秋時期比較流行,比如孔子的學生冉耕字子牛,楚國公子魴字子魚,鄭成公綸字子印(綸是印上系的帶子)。

兩個國君和一個美人的悲劇

蔡哀侯的領地在今河南上蔡一帶,佩劍為何埋在楚地?要知道,古時國君的佩劍跟人是分不開的,生佩死葬,除非遇到意外事件。孫啟康查閱《春秋》、《左傳》、《史記》等文獻,發現蔡哀侯身上還真的發生了一樁轟動一時的“意外事件”。

陳國有一對絕色姐妹,姐姐嫁給了蔡國國君蔡哀侯,妹妹嫁給了息國(今河南息縣一帶)國君息侯。息夫人比姐姐美貌更甚,面若桃花,人稱“桃花夫人”。息夫人回陳國探親時,路過蔡國,順路探望姐姐,不料姐夫蔡哀侯色膽包天,竟在宴席上對她動手動腳。

息侯聽說老婆被連襟調戲,勃然大怒,但他打不過蔡國,就想出了借刀殺人的餿主意。息侯派使者對楚文王說:蔡國不肯向楚國進貢,請大王假裝派兵來討伐我國,我向蔡國求救,蔡國肯定幫我對抗大王,大王就趁機教訓蔡國。

楚文王聽後大喜。公元前684年,楚軍假裝出兵伐息,蔡哀侯果然出兵相救,楚軍於是揮師攻蔡,大敗蔡軍,將蔡哀侯俘獲帶回楚國。

就這樣,蔡哀侯的佩劍成了楚軍的戰利品,最終來到楚國。考古專家稱,出土蔡侯劍的墓中有不少兵器,墓主人可能是楚國一位軍人的後代,這位軍人,應是俘獲蔡哀侯的有功之臣。

古城遺址

蔡國故城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上蔡縣。上蔡縣驛,在今河南省 上蔡縣西南,此地為西周古國蔡國的故都,今存蔡國故城遺址。蔡國始建於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封其弟叔度為蔡叔於此。春秋時蔡靈侯十二年(前531年)楚靈王誘殺蔡靈侯,蔡被滅。前530年,蔡平侯復國,鏇遷都於呂,稱新蔡,後蔡昭侯又從新蔡遷於州來,稱下蔡,因此蔡國的故都稱上蔡。蔡國都上蔡歷經五百多年。

蔡國故城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略短,南北稍長。現存城牆高4--11米,寬15—25米,總長約10490米。城牆為夯土築成,每層厚8—14厘米,小夯窩圜底。城牆缺口較多,疑是城門遺址。南城牆三處,西城牆一處,保存較好。城內中部有一土台,稱二郎台,面積120萬平方米,可能是蔡侯的宮殿區。台上曾發現很多古井及陶製排水管道,台上台下還有許多春秋陶片和筒瓦、板瓦等建築構件,說明當時這裡有龐大的建築。城內西南隅翟村一帶,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出土。古城西北有九個土冢,相傳為蔡侯墓。

蔡姓淵源

歷史上蔡姓名人不少,有較真的學者專門統計了“二十五史”中列傳的蔡氏名人,一共有112位,在所有姓氏中排名50位左右。廣為人知的蔡氏名人有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東漢時的文學家、書法家蔡邕,蔡邕的女兒蔡文姬,修建泉州洛陽橋的蔡襄,近代教育大師蔡元培,名將蔡鍔,革命先驅蔡和森。

蔡氏在中國台灣省是名門望族,名列台灣百家姓第8位,人口超過60萬。

台灣省的蔡氏不但人數多,而且經濟實力雄厚,還出了幾個世界級的富豪。根據1989年美國《財星》雜誌調查,當時台灣的蔡萬霖家族是世界第三富豪。蔡萬霖主持的霖園關係企業集團,10多年前的資產總值就高達3000億新台幣;他的弟弟蔡萬才經營的富邦集團,資產也超過150億新台幣。除了蔡萬霖家族,台灣省的蔡志勇、蔡鴻文、蔡進季、蔡紹華等都是國際上知名的企業家,而他們都知道,自己的祖根在中原的上蔡。

中原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劉翔南先生對蔡姓遷移台灣的歷史非常有研究,根據他的研究,早在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時,已有蔡姓人在島上居住了。他們中有的是隨軍隊入駐後落籍於當地的,有些是從福建、廣東等地赴台定居的。據漳州的史志記載,明清時從漳州府7縣赴台的蔡姓共48人。經過歷代繁衍,今台北市區、台北金山鄉、萬里鄉、基隆市一帶的望族多為蔡氏。

近20年,姓氏文化熱了起來,海外華人華僑紛紛回國尋根,蔡氏也不例外。上蔡縣委宣傳部的魏曉偉說,最近幾年,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的蔡氏後裔經常組團回上蔡尋根謁祖,香港、台灣地區的蔡姓更是頻繁回家,關心祖根之地的建設和發展。

史籍記載

原文

《史記·管蔡世家》:

管叔鮮、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載。厓季載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武王已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於是封叔鮮于管,封叔度於蔡: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治殷遺民。封叔旦於魯而相周,為周公。封叔振鐸於曹,封叔武於成,封叔處於霍。康叔封、厓季載皆少,未得封。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徒七十人從。而分殷餘民為二:其一封微子啟於宋,以續殷祀;其一封康叔為衛君,是為衛康叔。封季載於厓。厓季、康叔皆有馴行,於是周公舉康叔為周司寇,厓季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天下。

蔡叔度既遷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善。周公聞之,而舉胡以為魯卿士,魯國治。於是周公言於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餘五叔皆就國,無為天子吏者。

蔡仲卒,子蔡伯荒立。蔡伯荒卒,子宮侯立。宮侯卒,子厲侯立。厲侯卒,子武侯立。武侯之時,周厲王失國,奔彘,共和行政,諸侯多叛周。

武侯卒,子夷侯立。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夷侯卒,子厘侯所事立。

厘侯三十九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周室卑而東徙。秦始得列為諸侯。

四十八年,厘侯卒,子共侯興立。共侯二年卒,子戴侯立。戴侯十年卒,子宣侯措父立。

宣侯二十八年,魯隱公初立。三十五年,宣侯卒,子桓侯封人立。桓侯三年,魯弒其君隱公。二十年,桓侯卒,弟哀侯獻舞立。

哀侯十一年,初,哀侯娶陳,息侯亦娶陳。息夫人將歸,過蔡,蔡侯不敬。息侯怒,請楚文王:“來伐我,我求救於蔡,蔡必來,楚因擊之,可以有功。”楚文王從之,虜蔡哀侯以歸。哀侯留九歲,死於楚。凡立二十年卒。蔡人立其子肸,是為繆侯。

繆侯以其女弟為齊桓公夫人。十八年,齊桓公與蔡女戲船中,夫人蕩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歸蔡女而不絕也。蔡侯怒,嫁其弟。齊桓公怒,伐蔡;蔡潰,遂虜繆侯,南至楚邵陵。已而諸侯為蔡謝齊,齊侯歸蔡侯。二十九年,繆侯卒,子莊侯甲午立。

莊侯三年,齊桓公卒。十四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二十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二十五年,秦穆公卒。三十三年,楚莊王即位。三十四年,莊侯卒,子文侯申立。

文侯十四年,楚莊王伐陳,殺夏征舒。十五年,楚圍鄭,鄭降楚,楚復醳之。二十年,文侯卒,子景侯固立。

景侯元年,楚莊王卒。四十九年,景侯為太子般娶婦於楚,而景侯通焉。太子弒景侯而自立,是為靈侯。

靈侯二年,楚公子圍弒其王郟敖而自立,為靈王。九年,陳司徒招弒其君哀公。楚使公子棄疾滅陳而有之。十二年,楚靈王以靈侯弒其父,誘蔡靈侯於申,伏甲飲之,醉而殺之,刑其士卒七十人。令公子棄疾圍蔡。十一月,滅蔡,使棄疾為蔡公。

楚滅蔡三歲,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為平王。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廬,立之,是為平侯。是年,楚亦復立陳。楚平王初立,欲親諸侯,故復立陳、蔡後。

平侯九年卒,靈侯般之孫東國攻平侯子而自立,是為悼侯。悼侯父曰隱太子友。隱太子友者,靈侯之太子,平侯立而殺隱太子,故平侯卒而隱太子之子東國攻平侯子而代立,是為悼侯。悼侯三年卒,弟昭侯申立。

昭侯十年,朝楚昭王,持美裘二,獻其一於昭王而自衣其一。楚相子常欲之,不與。子常讒蔡侯,留之楚三年。蔡侯知之,乃獻其裘於子常;子常受之,乃言歸蔡侯。蔡侯歸而之晉,請與晉伐楚。

十三年春,與衛靈公會邵陵。蔡侯私於周萇弘以求長於衛;衛使史鰌言康叔之功德,乃長衛。夏,為晉滅沈,楚怒,攻蔡。蔡昭侯使其子為質於吳,以共伐楚。冬,與吳王闔閭遂破楚入郢。蔡怨子常,子常恐,奔鄭。十四年,吳去而楚昭王復國。十六年,楚令尹為其民泣以謀蔡,蔡昭侯懼。二十六年,孔子如蔡。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於吳。吳為蔡遠,約遷以自近,易以相救;昭侯私許,不與大夫計。吳人來救蔡,因遷蔡於州來。二十八年,昭侯將朝於吳,大夫恐其復遷,乃令賊利殺昭侯;已而誅賊利以解過,而立昭侯子朔,是為成侯。

成侯四年,宋滅曹。十年,齊田常弒其君簡公。十三年,楚滅陳。十九年,成侯卒,子聲侯產立。聲侯十五年卒,子元侯立。元侯六年卒,子侯齊立。

侯齊四年,楚惠王滅蔡,蔡侯齊亡,蔡遂絕祀。後陳滅三十三年。

譯文

管叔鮮和蔡叔度,都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武王一母同胞的兄弟共有十人。他們的母親名叫太姒,是文王的正妻。她的長子是伯邑考,以下依次是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振、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最小的是冉季載。十兄弟中只有武王發和周公旦德重才高,是輔助文王的左膀右臂,所以文王不立伯邑考,而立次子發為太子。文王死後,太子發即位,就是武王。這以前伯邑考已經死了。

武王戰勝商朝的紂王、平定天下以後,大封功臣和兄弟。於是把管地分封給叔鮮,把蔡地分封給叔度;並讓二人做紂子武庚祿父的相,一起治理殷族遺民。把魯地分封給叔旦,同時讓叔旦做周王朝的相,故稱周公。叔振鐸封於曹 地,叔武封於成地,叔處封於霍地。當時康叔和冉季載年齡幼小,未受分封。

武王死後,成王年幼繼位,周公旦掌握國家大權。管叔和蔡叔懷疑周公的作為不利於成王,於是扶持武庚一起叛亂。周公旦按成王旨意征伐叛軍,誅斬武庚,殺死管叔而流放蔡叔,流放時只給了蔡叔十乘車和刑徒七十人為隨從。又把南朝遺民分為二部:宋地一部分封給微子啟,以接續殷人香火;衛地一部,命康叔做衛國國君,就是衛康叔。又把冉地分封給季載。冉季、康叔品行美善,因此周公舉報康叔為周王的司寇,冉季做司空。二人輔佐成王治理國家,美名傳於天下。

蔡叔度流放後死去。其子名胡,胡一改其父舊行,尊德向善。周公聽說後,舉薦他做魯國的卿士,魯國大治。周公向成王建議,又把胡封在蔡地,以行蔡叔的歲時祭祀之禮,就是蔡仲,其餘五叔各回封國,沒有在周朝廷做官的。

蔡仲死,其子蔡伯荒繼位。蔡伯荒死,其子宮侯繼位。宮侯死,其子厲侯繼位。厲侯死,其子武侯繼位。武侯時,周厲王丟了王位,逃到彘地,周公、召公共同執政,有許多諸侯背叛周室。

武侯死,其子夷侯繼位。夷侯十一年(前827),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前810),夷侯死,其子厘(xī,西)侯所事繼位。

厘侯三十九年(前771),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周室衰落東遷。秦國開始被列為諸侯。

四十八年(前762),厘侯死,其子共侯興繼位。共侯二年(前760)死,其子戴侯繼位。戴侯十年(前750)死,其子宣侯措父繼位。

宣侯二十八年(前722),魯隱公即君位。三十五年(前715),宣侯死,其子桓侯封人繼位。桓侯三年(前712年),魯國人殺了魯隱公。二十年(前695),桓侯死,其弟哀侯獻舞繼位。

哀侯十一年(前684),先前,哀侯從陳國娶的夫人,這一年,息侯也從陳國娶了夫人,息夫人出嫁路過蔡國,哀侯表現極不尊重。息侯怒,請求楚文王:“你帶兵來征伐我國,我向蔡國求救,蔡兵必來援救,楚國藉機攻打蔡國,必獲勝利。”楚文王照計而行,把蔡哀侯俘獲帶回楚國。哀侯被扣留在楚九年,死於楚國。共在位二十年,蔡人擁立哀侯之子肸(xī,西)為國君,就是繆(mù,木)侯。

繆侯把妹妹嫁給齊桓公做夫人。十八年(前657),齊桓公和夫人蔡女乘船遊玩,夫人使勁晃船,桓公制止她,她還是晃個不停。桓公大怒,把她送回娘家卻並不斷絕關係。蔡侯也很生氣,把其妹嫁了別人。齊桓公一怒之下討伐蔡國;蔡國大敗,繆侯被俘,齊國向南進軍至楚國邵陵。後來諸侯替蔡侯向齊桓公道歉,齊桓公才放蔡侯回國。二十九年(前646),繆侯死,其子莊侯甲午繼位。

莊侯三年(前643),齊桓公死。十四年(前632),晉文公在城濮大敗楚軍。二十年(前626),楚國太子商臣殺其父成王,代立為君。二十五年(前621),秦穆公死。三十三年(前613),楚莊王即位。三十四年(前612),莊侯死,其子文侯繼位。

文侯十四年(前598),楚莊王討伐陳國,殺夏征舒。十五年(前597),楚圍鄭國,鄭君投降,楚國又釋放鄭君。二十年(前592),文侯死,其子景侯固繼位。

景侯元年(前591),楚莊王死。四十九年(前543),景侯給太子般從楚國娶來媳婦,景侯又與兒媳通姦,太子殺死景侯,自立為君,就是靈侯。

靈侯二年(前541),楚公子圍殺國君郟(jiá,陽平“家”)敖自立為楚王,就是靈王。九年(前534),陳國司徒招殺死陳哀公。楚國派公子棄疾占領陳國,陳國滅亡。十二年(前531),楚靈王藉口蔡靈侯殺父,誘騙蔡靈侯到申地,預先埋伏甲兵,用酒宴招待靈侯。靈侯醉後被楚人殺死,跟隨靈侯的七十名士兵也遭刑受害。楚靈王又命公子棄疾圍住蔡國。十一月,楚滅掉蔡國,任命棄疾做蔡公。

楚滅蔡三年後,楚國公子棄疾殺了楚靈王,代其為君,就是平王。平王找到蔡景侯的小兒子廬,立為蔡國國君,就是平侯。這一年,楚國也恢復了陳國。楚平王剛即位,打算親近諸侯,所以讓陳、蔡國君的後人繼君位。

平侯九年(前522)死,蔡靈侯的孫子東國打跑平侯之子,自立為國君,就是悼侯。悼侯的父親是隱太子友。友本是靈侯太子,平侯繼位後殺了隱太子友。因此平侯一死,隱太子的兒子東國就攻打平侯的兒子,自立為君。悼侯三年(前519)死,其弟昭侯申繼位。

昭侯十年(前509)時去朝見楚昭王,帶著兩件漂亮皮衣,一件獻給昭王,一件自己穿。楚國令尹子常想要蔡昭侯那一件,昭侯不給。子常就向楚昭王說昭侯的壞話,把昭侯扣留在楚國達三年之久。後來蔡昭侯知其中原因,就把自己那件皮衣獻給子常,子常接受皮衣後,才向楚王建議把昭侯放回國。蔡侯回國後趕到晉國,請求晉國幫助蔡國攻楚。

十三年(前506)春,昭侯和衛靈侯都在邵陵盟會。蔡侯私下要求周大夫萇弘把蔡國在盟會上的位次排在衛國前面。衛則派史(qiū,秋)陳說衛康叔德高功大,於是衛國排位先於蔡國。夏天,蔡國按晉國意願滅掉沈國,楚王大怒,發兵攻蔡。蔡昭侯派其子去吳國做人質,請吳國發兵共伐楚國。冬天,蔡侯與吳王闔閭攻破楚國,進入楚都城郢。因蔡侯痛恨子常,子常心中害怕,逃到鄭國。十四年(前505),吳國撤軍,楚昭王光復楚國。十六年(前503),楚國令尹計畫攻蔡報仇,在向民眾鼓動時泣不成聲,蔡昭侯聽說後十分恐懼。二十六年(前493),孔子到蔡國。楚昭王討伐蔡國,蔡侯恐慌,向吳國告急。吳王認為蔡國都城距吳國太遠,要求蔡侯將其國都遷得離吳國近一些,以便於出兵相救;蔡昭侯也不與大夫商量,暗中答應了。於是吳國出兵救蔡,並把蔡國都城遷到州來。二十八年(前491),昭侯要去朝見吳王,蔡國大夫們怕他再次遷都,就指使一個名叫“利”的盜賊殺死昭侯,然後又殺掉利以推諉殺君之罪,於是擁立昭侯之子朔為國君,就是成侯。

成侯四年(前487),宋國滅掉曹國。十年(前481),齊國的田常殺死國君齊簡公。十三年(前478),楚國滅掉陳國。十九年(前472),成侯死,其子聲侯產繼位。聲侯十五年(前457)死,其子元侯繼位。元侯六年(前451)死,其子侯齊繼位。

侯齊四年(前447),楚惠王滅掉蔡國,蔡侯齊出逃,蔡國從此祭祀斷絕,國家滅亡,比陳國晚滅亡三十三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