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憤忘食

發憤忘食

語出《論語》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個成語寫出了孔子學習或工作的努力。在現代意為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常與“樂以忘憂”連用,形容十分勤奮。先秦·孔子《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葉公姓沈名諸梁,楚國的大夫,封地在葉城(今河南葉縣南),所以叫葉公。孔子從讀書學習和各種活動中體味到無窮樂趣,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者,他不為身旁的小事而煩惱,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成語】發憤忘食【注音】fā fèn wàng shí【解釋】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十分勤奮。【結構】偏正式【年代】古代【英文】be so absorbed in one's work or study as to forget one's meals【近義詞】廢寢忘食、發憤忘餐【相反詞】遊手好閒【同韻詞】析辯詭辭、齊足並馳、舉枉措直、不實之詞、各司其職、甘言巧辭、情見乎辭、吹塤吹箎、一階半職、放言遣辭

成語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述而》: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注釋

(1)葉公:葉,音shè。葉公姓沈名諸梁,楚國的大夫,封地在葉城(今河南葉縣南),所以叫葉公。

(2)云爾:雲,代詞,如此的意思。爾同耳,而已,罷了。

譯文

先秦·孔子《論語·述而》: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這樣說,他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簡析

發憤忘食發憤忘食

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連自己老了都覺察不出來。孔子從讀書學習和各種活動中體味到無窮樂趣,是典型的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者,他不為身旁的小事而煩惱,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成語舉例

1、既這樣發憤忘食起來,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2、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梁啓超《敬業與樂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