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膈圓

處方來源【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蜀椒(去目並閉口者.微炒去汗)、細辛(去苗.土)、肉桂(去粗皮)、遠志(去心),各三兩。麥門冬(去心.焙)、甘草(炙),各五兩。乾薑(炮)二兩,人參(去蘆)四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兩半。

炮製

上為細末,煉蜜和圓,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治因愁憂思慮,飲食不節,動氣傷神,致陰陽不和,臟腑生病,結於胸膈,遂成憂膈、氣膈、食膈、飲膈、勞膈之病。若食生冷即發,心胸痞滿,氣不得通,疼痛如刺,及引背膂,食即不下,心下堅痛,痛即欲吐,得吐即已,甚者手足逆冷,上氣咳逆,喘息短氣。

用法用量

每服一圓,含化咽之,胸膈喉中當熱,藥力稍盡,更服一圓,日三服,夜二服,服藥七日即愈;
或圓如梧桐子大,溫酒服之亦得,食後服。

中藥方劑之五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