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沙棘散

本品為深棕色的粉末;氣香,味酸、甘而苦、澀。

處方來源

《中國藥典》(2000年版)。

藥物組成

沙棘膏180g,木香150g,白葡萄乾120g,甘草90g,梔子60g。

功效

清熱祛痰,止咳定喘。

主治

用於肺熱久嗽,喘促痰多,胸中滿悶,胸脅作痛;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製備方法

沙棘膏、白葡萄乾外,其餘木香等3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乾,粉碎,烘乾,粉碎成細粉,混勻後,加沙棘膏混勻,烘乾,再粉碎成細粉,過篩,即得。

用法用量

每袋15g,每次3g,日1-2次口服。

五味沙棘散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3.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出現咳嗽時應去醫院就診。4.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6.服藥期間,若患者發熱體溫超過38.5℃,或出現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去醫院就診。7.服藥3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8.對五味沙棘散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9.五味沙棘散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11.請將五味沙棘散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2.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五味沙棘散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理化性質

本品系蒙古族驗方。本品為深棕色的粉末;氣香,味酸、甘而苦、澀。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果皮含晶石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直徑17-31μm,壁厚,胞腔內含草酸鈣方晶。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菊糖團塊不規則,有時可見微細放射狀紋理,加熱後溶解。鱗毛呈菊花狀,黃棕色,由100餘個單細胞非腺毛連線而成,多破碎成扇形。

(2)取本品3g,加乙醚15ml,振搖10分鐘,棄去乙醚,殘渣揮去乙醚,加醋酸乙酯15ml,置水浴上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梔子苷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丙酮-甲酸-水(10:7:2: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木香對照藥材0.5g,同(2)項下供試品溶液的製備方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和上述對照藥材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丙酮(10: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中藥方劑之五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