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聖散

五聖散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醫方類聚》卷一九一引《經驗秘方》。 主要用於諸般惡瘡。

來源1

《醫方類聚》卷一九一引《經驗秘方》。

組成

大黃(量病加減) 生薑 甘草各15克 瓜蔞2個(去皮) 皂角針30克

用法

上嘆咀,作一服,好酒250毫升,如疽療大瘡,全作一服,其餘減半可也。

主治

諸般惡瘡。

處方來源2

《普濟方》卷三六○引《傅氏活嬰》。

藥物組成

朴消1分,豆豉20粒,白米50粒,蔥白2寸,甘草(炙)1分。

主治

小兒臍風撮口。

用法用量

上用童便半盞,煎至2-3分。未乳前先用綿子拭口中1-2次,逡巡用之,令兒腹中自轉,然後護養,至35日,再用5-7滴與之,永無胎疾。

中藥方劑之五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