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寶散

五寶散出自醫藥典籍《金鑒》卷六十九,用於楊梅結毒攻於口鼻者。

正文

五寶散

來源

《醫宗金鑒》卷六十九。

組成

石鐘乳12克 硃砂3克 珍珠(豆腐內煮20分鐘取出)6克 冰片3克 琥珀6克

用法

各研極細,和一處再研數百轉,瓷罐蜜收。用藥6克,加飛羅面24克,再研和勻,每用土茯苓500克,水2升,煎至1.25升,濾去滓,分五次服,每次加五寶散0.3克和勻,量病上下服,日用十次。如鼻子腐爛,每日土茯苓內加辛夷9克煎服,引藥上行。

功用

清熱解毒,祛腐消痰。

主治

疳瘡。

禁忌

服藥期間,忌食海腥,羊、牛、鵝肉,火酒,煎炒;戒房事等。

中藥方劑之五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