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演講廳

五卅演講廳

五卅演講廳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伯先公園內。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省級文保單位。1925年5月30日“五卅”慘案在上海發生。6月5日鎮江舉行了規模宏大的遊行示威,6月下旬,鎮江各界掀起了抑制日貨的活動,對藏有日貨的奸商處以罰金數萬元,經各界會商,為了紀念鎮江人民的愛國壯舉,用罰款建造“五卅”演講廳,1926年落成,整個建築全長28米,寬19米,共兩層,牆基南北兩面各有白石題刻一方,題有相同字樣“中華民國十四年八月鎮江各界紀念五卅慘案建築此廳永示不忘”。

基本信息

簡介

五卅演講廳五卅演講廳

五卅演講廳在鎮江市伯先公園內。為紀念“五卅”慘案,建築此廳,永世不忘。1925年6月3日鎮江市各學校、工商和民眾團體成立了“鎮江外交後援會”,聲援上海“五卅”運動,抗議日本帝國主義槍殺上海工人、共產黨顧正紅和英帝國主義鎮壓示威民眾。6月5日舉行3萬多民眾參加的示威遊行。6月26日,各界代表在公共體育場共同宣誓,“與日本帝國主義經濟絕交,收回旅大,不承認二十一條”,並由工人學生組織發動抵制日貨,對隱匿日貨奸商罰金,共得款數萬元。
經各界研究,為了紀念這一難忘的愛國壯舉,決定將這筆罰款建造“五卅”演講廳。此廳於1925年8月奠基,1926年竣工。這是一座仿古建築,平面長方形,長約28米,寬約19米。屋頂為重檐歇山筒瓦頂,廳2層,廳內有講台,二層和底層均設有坐椅,底層四周有迴廊。內部為木結構。建築古樸捲土重來,幽雅大方,牆基南北兩面各有白石題刻一方。1982年“五卅”演講廳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

位置與外觀

五卅演講廳五卅演講廳
五卅演講廳位於伯先公園內,北靠雲台山,西臨荷花池。
為重檐血山式頂,四檐角飛出上翹,全長28米,寬19米,屋脊兩端置吻獸,兩山牆有雕花圖案,為兩層木結構,四面牆壁有玻璃窗,底層四面有環廊,廊柱高3.7米,廊寬2.2米,室內東端為講台,樓上四周有樓座,整個建築古樸莊重、優雅大方。
該廳於1925年8月奠基,1926年落成,牆基南北有兩面各有白石題刻一方,題有相同的字樣:“中華民國十四年八月鎮江各界紀念五卅慘案建築此廳永誌不忘。”廳內設有鎮江“五卅”運動文物資料陳列館。

歷史事件

五卅演講廳五卅慘案
五卅慘案,又稱為五卅大屠殺。

1925年(民國14年)2月,上海日商“內外棉株式會社”第八廠發現一童工屍體,胸部曾受重擊。工人相信為日籍管理人員用鐵棍毆打致死,於是全體罷工。後經上海總商會調停,日商承諾不再打罵工人了事。5月,多間日本紗廠以男工引發工潮,將所有男工解僱,引起22家工廠大罷工,再由總商會調停,正準備復工之際,第八廠再開除數十名工人。於是八名工人代表,於5月15日再向資方交涉,期間雙方發生衝突,共產黨員顧正紅被日本人開槍擊斃,另七人受傷。工人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求助,亦被逮捕。

五卅演講廳顧正紅
事件先激起上海社會各界對外國勢力的不滿,和反抗帝國主義的情緒。5月24日,上海各界舉行大會追悼顧正紅,各大學學生組織演講組,到租界各處宣傳民族主義,反對外國在華勢力。5月30日,數千名工人、學生、民眾到上海公共租界各條馬路組織大示威,抗議日商內外棉紗廠資本家無理槍殺工人顧正紅,要求釋放因聲援工人罷工而被捕的學生,反對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印刷附律、增加碼頭捐、交易所註冊等4提案。下午,大量學生聚集到租界內最繁華的南京路,其中有100多人被捕,關押在老閘捕房。到下午3時,約有上萬民眾涌到老閘捕房門前進行交涉。下午3時55分,英國籍捕頭下令向民眾開槍,打死13人,打傷40多人,另外逮捕49人。工部局宣布戒嚴,租界內的大學被封閉。是為“五卅慘案”。

歷史意義

五卅演講廳五卅演講廳遠觀
演講廳所在的伯先公園是邑人冷御秋等為紀念民主革命先驅趙伯先而發起,由我國著名的園藝專家陳植設計,於1927年施工,1932年落成。伯先公園依雲台山而建,山下有趙伯先銅像,銅像前花壇簇擁,銅像後荷池相襯。山腰有為紀念“五卅慘案”而築的五卅演講廳。山頂有趙伯先祠和紹宗國學藏書樓。公園集自然山水林泉與人工的廳堂亭榭為一體,且具豐富的人文景觀,正為長期定居鎮江的明末造園家計成所說:“雖由人作,宛自天成”。當時,在滬寧線上首屈一指,在全國也是名聞遐邇。

“五卅演講廳”安踞于山腰之上,地勢開闊,山路四通八達。抗日戰爭前後,省立鎮江圖書館只能在館閱覽,不對個人外借,但是省會黨政機關和學術團體,可以按規定手續,來館借閱。館內設有報紙雜誌、普通圖書、兒童和婦女四個閱覽室,專設一個特別參考室。為便利學術人士定期在館研究起見,另外設有研究室。在建館初期,即與省立鎮江民眾教育館舍合設分部西城區閱覽室,室址設在伯先公園的雲台山上五卅演講廳內。

新中國建立之初,在這裡經常召開和舉辦各種重要會議和大型展覽。如鎮江市第一次工代大會、第一次團代大會、第一次文代大會以及慶祝抗美援朝勝利圖片展覽等等,這裡的人氣極一時之盛,更重要的是“五卅演講廳”見證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族人民“不忘國恥”,英勇奮鬥,發憤圖強的偉大曆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文化內涵

改革開放後,隨著西津渡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五卅演講廳”被擴入西津渡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範圍。這對於保護建築風貌,弘揚歷史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發展該市旅遊業起到了積極作用。“五卅演講廳”近幾年來得到不同程度的修繕與保護,使其富有的歷史文化內涵得到了進一步的延續,成國中國歷史文脈延續的最有力的佐證之一。

江蘇風景名勝導航

江蘇歷史悠久,經濟、文化發達,是山水園林、名勝古蹟和旅遊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龍盤虎踞的南京,有“天堂”之稱的蘇州,“淮左名都”的揚州及鎮江、淮安、徐州、常熟分別列入。文化古蹟也比較豐富,南京的“石頭城”,明孝陵、中山陵,徐州的漢代兵馬俑、劉邦“大風歌碑”,常州的“東南第一叢林”天寧禪寺,蘇州的虎丘塔、寒山寺等堪稱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