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是指心臟舒張期主動脈內的血液經病變的主動脈瓣反流入左心室,左室前負荷增加,導致左室擴大和肥厚。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病。主要由風濕性主動脈瓣膜炎造成,也可由感染性主動脈瓣膜炎,以及主動脈粥樣硬化和梅毒性主動脈炎等累及主動脈瓣膜引起。

基本信息

疾病概述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正常主動脈瓣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要由風濕性主動脈瓣膜炎造成,也可由感染性主動脈瓣膜炎,以及主動脈粥樣硬化和梅毒性主動脈炎等累及主動脈瓣膜引起。此外,梅毒性主動脈炎、類風濕性主動脈炎及Marfan綜合徵均可引起瓣膜環擴大而造成相對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由於瓣膜口關閉不全,在心舒張期,主動脈部分血液返流至左心室,使左心室因血容量比正常增加而逐漸發生代償性肥大。久之,發生失代償性肌原性擴張,依次引起肺淤血肺動脈高壓右心肥大右心衰竭、大循環淤血。主動脈關閉不全,聽診時,在主動脈瓣區可聞舒張期雜音。由於舒張期主動脈部分血液返流,舒張壓下降,故脈壓差增大。患者可出現水沖脈、血管槍擊音毛細血管搏動現象。由於舒張壓降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有時可出現心絞痛。一般要採用手術治療。

症狀體徵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示圖
1.症狀

(1)左心室代償期:對慢性主動脈瓣反流所致容量負荷過量,由於代償期的有效心輸出量正常,左室舒張末壓不高或輕度升高,因此可維持正常的循環功能,而無明顯症狀。即使左室舒張末壓已明顯增加,由於舒張期二尖瓣可提前關閉,使左房壓和肺靜脈壓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明顯升高,代償期可長達20~30年。由於左室射血量增加和心臟收縮力增強,患者可有心悸、心尖搏動感及心前區不適感。

(2)左心室失代償期:一旦左心功能失代償,則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情常迅速惡化,若不及時治療常在2~3年內死於左心衰、心絞痛或猝死

①心絞痛:50%以上嚴重的主動脈關閉不全可發生心絞痛。多在平臥位時發作,見於重度主動脈瓣反流的年輕患者,在臥床休息時發作或在夜間熟睡中痛醒,伴血壓明顯升高、心率加快和輕度呼吸困難。對硝酸甘油效果不好。

發生機制:

A.睡眠時回心血量增加,心臟舒張期容量負荷過度,使心腔擴大,氧耗量增加,引起心肌缺血。

B.嚴重主動脈瓣反流可使主動脈舒張壓降低,引起冠狀動脈血流減少。

C.部分高齡患者可合併冠心病。心絞痛發作頻繁者提示預後不良。

②左心功能不全:由於左心室收縮功能受損,在長期失代償後,一旦出現肺靜脈高壓時可出現勞力性呼吸困難,也可發生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甚至肺水腫。晚期可引起右心衰徵象。

③猝死:主動脈關閉不全約10%可發生猝死,其發生率較主動脈瓣狹窄為少。可能與突發致命性室性心動過速(持續性室速、室顫)有關。

④其他:不少病人有大量出汗,主要在上半身。有些病人以出汗為主訴。多汗的原因未明,可能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偶爾病人訴周期性頸動脈痛和壓痛,經5~7天自行緩解,原因未明。

2.體徵慢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1)左室代償期:

心尖搏動增強並向左下移位。

②心尖呈抬舉性搏動。

③心濁音界向左下擴大。

④聽診特點:

A.主動脈瓣區舒張期雜音:通常在胸骨左緣三、四肋間(即主動脈瓣區第二聽診區)可聽到音調高、響度遞減的吹風樣舒張早期雜音。雜音性質通常為潑水樣或哈氣樣;常傳至心尖區。由升主動脈病變引起升主動脈明顯擴張所致主動脈瓣環擴大而造成相對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主動脈瓣葉脫垂、翻轉造成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可在胸骨右緣第二肋間最響,並沿胸骨右緣下傳,呈樂音樣或海鷗樣舒張早期雜音。雜音與第2心音(S2)的主動脈瓣成分同時出現,故雜音常掩蓋S2。雜音輕時,讓病人取坐位並稍向前傾,同時作深呼氣後暫停呼吸及用隔膜型聽診器胸件容易聽到。雜音強度與反流口面積大小、壓力階差、反流束方向以及心功能情況有關。其強度並不能完全代表反流的程度。判斷反流嚴重程度與雜音持續時間(反流時間)更為重要。輕度反流僅出現於舒張早期,嚴重反流可聽到全舒張期雜音;極嚴重反流伴心功能不全時,由於舒張早期左室殘留血增多,壓力較高;大量主動脈瓣反流可迅速使左室舒張壓增加,並與主動脈舒張壓達到平衡,致反流時間縮短和(或)反流量減少,雜音反而縮短和變輕;而當左心功能改善時則雜音變響亮。

B.Austin-Flint雜音:嚴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時可在心尖區聽到較為低調、短促的舒張中期隆隆樣雜音,常有收縮期前加強,稱Austin-Flint雜音。為主動脈瓣反流束衝擊二尖瓣前葉使其抬起並引起振動所致;也可能左室舒張壓迅速升高,迫使二尖瓣葉不能充分開放,產生血液渦流所致。

C.主動脈瓣區收縮期雜音: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時,可在主動脈瓣區聽到2~3/Ⅵ級、音調較高、持續時間較短的吹風樣噴射性收縮期雜音,雜音呈菱型,在S1後出現,延續至收縮早、中期,收縮晚期消失。通常無收縮期震顫,偶可聞收縮早期噴射音。產生機制系重度主動脈瓣反流時,左室心排血量明顯增加和血流速度加快,產生相對性主動脈瓣狹窄所致。與器質性主動脈瓣狹窄的收縮期雜音比較,後者通常是響度大、粗糙、音調高、時限長的吹風樣噴射性全收縮期雜音,常伴收縮期細震顫。

D.二尖瓣區收縮期雜音:中、重度主動脈瓣反流,因左心室明顯擴大,致乳頭肌位置下移和二尖瓣環擴張,可產生相對性二尖瓣關閉不全,可在心尖區聽到吹風樣反流性收縮期雜音,此雜音在心功能減退時增強,而心功能改善時則減輕,而器質性二尖瓣關閉不全則相反。

E.心尖區S1常減弱:當主動脈瓣反流引起左室舒張期容量和壓力迅速增高,尤其並有左心功能不全時,可使二尖瓣提前關閉,故S1常減弱。當並發相對性二尖瓣關閉不全時,心尖區反流性收縮期雜音可掩蓋S1。重度主動脈瓣反流在心尖區常可聽到S3,由於擴大的左心室在舒張早期快速充盈期心室充盈量增加引起室壁振動所致。

⑤外周血管體徵:

A.水沖脈(waterhammerpulse):為心臟收縮期外周動脈急速充盈,而在舒張期部分血液反流至左心室,使血管內壓力又急速下降,按壓橈動脈時呈驟起驟落。當舉直患者手臂抬高過頭時由於重力作用此征更為明顯。

B.槍擊音(pistolshotsound):用聽診器胸件放置於患者肱動脈或股動脈處,可聽到動脈搏動時響亮的“嘟-嘟”音,如槍擊聲音,系收縮期血流快速通過外周動脈所致。

C.Duroziez征:用聽診器胸件輕壓腹主動脈時可聽到收縮期和舒張期來回雜音,反映有嚴重主動脈瓣反流存在。

D.毛細血管搏動(Qumcke征):略加壓於指甲,觀察指甲床,或用玻片輕壓口唇黏膜,均可見潮紅和蒼白交替的毛細血管搏動。重度主動脈瓣反流時收縮期周圍毛細血管充盈,而舒張期血液倒流,使毛細血管缺血。

E.點頭征(DeMusset征):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時可見與心跳一致的規律性點頭運動。

F.脈壓差增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時收縮壓升高、舒張壓下降,致脈壓差增大。當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伴左心衰時,由於收縮壓下降,LVEDP顯著增高可使動脈舒張壓升高,脈壓差可以接近正常,故必須結合臨床進行分析。嚴重主動脈瓣反流時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發現舒張壓為零時仍可聽到槍擊音;同樣情況如用動脈內測壓法發現其舒張壓仍>3.9kPa(30mmHg)以上。

(2)左室失代償期:左心衰時除上述體徵外,於心尖區可產生S3奔馬律。

疾病病因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閉鎖心臟示圖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的左室舒張期在接受左心房血液同時又額外地接受從主動脈反流的血液,導致左心室舒張末期容量逐漸增大,左心室隨著肌原纖維節代償機制,產生離心性左心室肥厚,左心室順應性增加,以逐步適應左心室慢性容量負荷過重,保證左心室舒張末期容量增加而左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在正常範圍,這種心肌代償機制可以維持很長時間,致使病人無症狀。但隨著病程進展,引起心室壁肥厚的加重,左心主要在心內膜下區域,隨著左室收縮及舒張功能減退,症狀出現,並很快左室功能減退為不可逆性;因此,這類病人往往因心肌代償機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因無任何症狀而未能及時就診。一旦症狀出現,很快引起不可逆性左室功能改變,即便手術,預後也相對較差。風濕性心臟病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是由於風濕炎反覆發作,引起主動脈瓣瓣膜邊緣炎症、纖維化、攣縮和變形,引起主動脈瓣殘缺、增厚、纖維化、鈣化、贅生物等導致瓣葉閉合不良。

病理生理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圖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產生血流動力學可分為2期:

1.左心室代償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使左心室在舒張期一方面接受左心房回流血液;另一方面還需接受從主動脈反流血液,引起左心室容量負荷過量。早期的舒張末期容量可正常或稍有增高,但隨後進行性反流可通過心肌纖維的滑動、肌節增多和心肌肥大而引起舒張末期壓增高和心腔擴張。上述代償機制促使心搏出量增多和左心室射血分數超過50%。收縮期大量心搏出量射入體循環,可引起收縮壓增高。肥大心肌可保持收縮期室壁的順應性和維持後負荷在正常範圍,但心肌需氧量增加。主動脈瓣反流血液進入左心室可使主動脈舒張壓進行性降低,引起冠狀動脈血流減少,因而嚴重的慢性主動脈瓣反流可產生心內膜下缺血。

2.失代償期慢性主動脈瓣反流的進行性容量負荷過重可持續數年後,才發生心肌收縮功能(變力)損害,使最終射血分數和變力下降,隨著心腔擴張、心肌肥大機制的限度,使左室充盈壓明顯增高,進一步使左房壓和肺靜脈壓增高,導致肺淤血。

診斷檢查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閉鎖
診斷:根據病史、主動脈瓣區及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舒張期雜音和外周血管體徵,即可作出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診斷,進一步根據超聲心動圖和心導管檢查,可對主動脈瓣反流程度作出半定量診斷及對常見病因作出判斷。

其他輔助檢查:

1.X線檢查典型慢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有以下表現:

(1)左心室擴大:心尖向左下移位,伴心尖搏動增強,心胸比>0.50。

(2)升主動脈明顯增寬:主動脈弓突出,有顯著搏動,與擴大的左室構成“靴形心”。

(3)可有主動脈瓣或瓣環的鈣化。

(4)左心衰竭常伴左房擴大、肺淤血。

2.心電圖典型表現左心室肥厚、勞損。急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無左心室肥厚,可有心肌缺血的ST-T改變。

3.超聲心動圖(UCG)

(1)M型和二維UCG:主動脈瓣葉增厚,回聲增強,活動僵硬,舒張期瓣葉關閉時對合不良,可見關閉裂隙,多在2~3mm以上;主動脈短軸切面可清楚顯示三個瓣的結構及運動情況,關閉時可顯示關閉不全的具體位置及裂隙的形狀和大小;有贅生物或瓣葉脫垂時二維UCG更易顯示。M型可觀察到二尖瓣前葉在舒張期的快速震顫。經食管UCG(TEE)可更清楚地顯示裂隙的位置和形狀,更敏感地顯示彩色反流束。間接徵象:左心室擴大,室間隔、左室後壁振幅增加,主動脈根部增寬。

(2)都卜勒UCG:於主動脈瓣下取樣,可測及舒張期湍流頻譜。彩色都卜勒在二維平面上顯示多彩鑲嵌的反流束,可觀察反流束的起源和起始部寬度,並可根據反流束的面積進行半定量。關閉不全裂隙小於2mm時,M型及二維UCG均不易檢出,採用頻譜都卜勒和彩色都卜勒則可非常敏感地檢測出極小的反流束。

(3)主動脈瓣反流的定量診斷:多根據都卜勒信號在左心室腔內分布範圍的大小或反流分數(RF)來估測主動脈瓣反流的嚴重程度。根據反流分數可分為:輕度RF<20%;中度RF20%~40%;中重度RF40%~60%;重度RF>60%。

4.心導管檢查左心室造影可測定左室舒張末容積、左室收縮末容積、左室射血分數(EF)、左室舒張末壓及左室壁(室間隔、後壁)厚度。

5.升主動脈造影可顯示反流口形狀及大小,對估計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程度和了解主動脈根部各種病理過程有價值。根據造影劑在左室反流情況,將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分為4度:

(1)1度:造影劑僅達主動脈瓣下方,且被下一個心室收縮所清除。

(2)2度:左室造影劑濃度逐漸增加,但仍低於主動脈內的灰度。

(3)3度:左心室造影劑灰度逐漸增加至與主動脈內相同。

(4)4度:第一個舒張期反流的造影劑灰度與主動脈內相同。

鑑別診斷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閉鎖返流
關於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診斷,宜注意以下幾點鑑別。

1.胸骨左緣二、三肋間的舒張期雜音系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肺動脈瓣關閉不全,兩者鑑別。

2.器質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與相對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鑑別:臨床上風濕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梅毒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高血壓、主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相對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鑑別診斷。

3.急性與慢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鑑別。

4.風濕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並狹窄臨床上如何判斷以關閉不全為主抑或以狹窄為主。

治療方案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閉鎖圖
慢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其左心功能代償期可長達20~30年,但一旦發生左心功能衰竭,則病情常迅速惡化,如不積極治療常在2~3年內死亡。急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由於大量血液突然反流至左心室,常在短期內發生急性左心衰竭,即使積極藥物治療,病死率相當高。因此急、慢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應在左心衰竭出現前進行人工瓣膜置換術。

1.慢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代償期治療

(1)對無症狀輕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在發生意外創傷,或在牙科、各種外科手術和器械檢查時,應給予青黴素做預防性治療,防止感染性心內膜炎發生。

(2)對中、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伴左心室明顯擴大者:雖無左心功能不全表現,目前推薦套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ACEI),降低後負荷,從而減少反流量。

(3)積極防治風濕熱。

(4)積極治療心律失常感染

2.慢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失代償期治療

(1)發生左心功能不全及心絞痛時:應給予洋地黃和利尿藥治療。並輔以ACE抑制藥、哌唑嗪硝酸酯等擴血管藥治療。

(2)發生難治性肺水腫時:可套用硝普鈉50mg加入10%葡萄糖500ml或Mg-GIK液500ml內靜滴,從起始10μg/min滴速,以後每5~10分鐘遞增10μg/min,直至達到滿意血流動力學效應或75~150μg/min速度為止,如血壓偏低,可加用多巴胺40~80mg於硝普鈉內靜滴。待病情穩定後,儘早作好手術準備。

(3)慢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手術時機:應在不可逆性左心室擴張發生前行主動脈瓣置換術。超聲心動圖測量的左心室大小和左室射血分數(EF)降低是左心衰竭出現前進行瓣膜置換術的主要無創依據。

①左室收縮末內徑≤55mm。

②EF>45%,是手術能逆轉左心室擴張的限度,因此主動脈瓣置換術應在左心室擴張及左心功能達到這一限度之前進行。

併發症狀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1.心力衰竭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程晚期可出現左心衰竭,少數病人終末還可出現右心衰竭,而大多數慢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可能在出現右心衰竭之前已經死亡。左心衰的發生可能與左室負荷過重、心肌缺血及心肌纖維化等因素有關。

2.感染性心內膜炎是慢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最重要併發症。感染性心內膜炎是導致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病情惡化的重要因素。那些原本僅為輕度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一旦並發感染性心內膜炎,造成瓣膜毀損而引起極其嚴重的血流動力學紊亂,威脅患者的生命。而對已有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者,後果更為嚴重。

3.心律失常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可能發生多種心律失常,如室早室速等,常預示左心室功能受損。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伴明顯左心室肥厚和擴張時,可出現左束支傳導阻滯及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

預後預防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手術
預後:輕中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患者可保持10~30年無症狀,未手術患者中10年病死率僅5%~15%。重度患者10年病死率可達30%,20年病死率可達50%。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當舒張壓正常,無左室肥厚和(或)擴大、左心功能相對正常者,預後較好。重度關閉不全伴左室收縮功能減低者預後較差,一旦出現症狀則預後極差。重度關閉不全伴有心絞痛者的5年病死率可達50%。藥物治療無症狀重度關閉不全患者可提高生存率,推遲主動脈瓣置換術。McGoon報告因主動脈瓣反流而行主動脈瓣置換術遠期生存率、術後5、10、15年的無栓塞生存率分別為74%、62%和56%,與二尖瓣置換術後的遠期生存率接近。

預防:風濕性心臟病是可以預防的,如果能有效地控制甲鏈咽炎的感染,就不會得風濕熱、風心病就不會發生。

預防措施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置換術
1.一級預防指防止風濕熱的初次發作。關鍵是早期診斷和治療甲鏈性扁桃體炎。凡發熱、咽痛或不適,頭痛、腹痛、咽充血和齶扁桃體有分泌物者都應在治療前作咽拭子培養,確定有無甲鏈生長。如為陽性,應立即開始抗生素治療。

除了青黴素過敏者,對所有病人青黴素應為首選藥物,理由是:

①所有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菌株對青黴素同樣敏感。

②在套用40多年後,青黴素對這種細菌的平均抑菌和殺菌濃度沒有發生變化,仍在0.005μg/ml左右。

③沒有出現對青黴素抵抗的徵象。

④至今沒有別的抗生素抗鏈球菌感染的活性和臨床效果超過青黴素G。

⑤青黴素相對價廉,抗菌譜較窄,因此不會抑制正常菌群,可避免二重感染,並較其他有效的抗生素副作用少。苄星青黴素適用於不能完成10天口服青黴素療程者;有RF個人史或家族史者;或地理、社會經濟環境屬RF高發區的患者。單用苄星青黴素肌注較痛,用苄星青黴素普魯卡因青黴素混合的針劑注射時不痛。混合針劑所含苄星青黴素劑量應為:<27kg的患者為60萬U,>27kg的患者為120萬U。對於多數小患者,用苄星青黴素90萬U和普魯卡因青黴素30萬U的混合劑,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這種製劑不適於青春期或成人患者。對RF低發地區,可予青黴素V口服治療。青黴素V具有酸穩定性,吸收較好,產生的青黴素血藥濃度較高。對兒童和成人,劑量均為250mg,3次/d,共10天。必須強調應連續服藥10天的重要性,即使服藥幾天后症狀消失,也應服滿10天。少於10天效果明顯減低,但多於10天亦不能增加療效。其治療鏈球菌咽炎的療效與口服青黴素相同或幾乎相同,對成人,2/d次給藥療效不可靠,以3~4次/d為好。但最大劑量不超過1g/d。其次選用先鋒黴素Ⅳ、Ⅵ0.25g,4次/d,共10天,但對青黴素過敏休克病人不能用。四環素國內已不生產,磺胺嘧啶不能清除鏈球菌,因此不能用於治療鏈球菌性咽炎。但持續套用磺胺嘧啶對預防RF復發是有效的。

2.二級預防(風濕熱復發的預防)對有明確風濕熱病史或現有風心病者都需要連續的抗生素治療,預防風濕熱的復發。

(1)預防期限:取決於復發危險性大小,一般來說,經常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居住擁擠、醫療條件差者以及多次發作史者,復發的危險性高,預防用藥時間宜長,反之,可適當縮短。已經有過風濕性心臟炎的病人心臟炎復發的危險性相對較高,應接受長期抗生素預防直至成年或終身預防。相反,沒有患過風濕性心臟炎的病人復發時心臟受累的危險性低,抗生素預防幾年後便可停止。一般情況下,預防應持續至病人到二十幾歲或末次風濕熱後至少5年。

(2)預防方案:

①肌注苄星青黴素G:常用方案是長效青黴素製劑苄星青黴素G120萬U、肌內注射,每4周1次。在急性RF高發國家和地區,以及高危病人,每3周肌注1次。

②口服抗生素:RF復發危險性較低的患者,例如已到青春期末或青年期或至少5年沒有風濕熱復發者,可改為口服抗生素預防,按下面推薦的劑量服藥:A.磺胺嘧啶:體重>27kg者,劑量1.0g,1次/d。體重≤27kg者,每天0.5g。副作用輕而少見,偶可致白細胞減少,宜每2周查1次血細胞計數。妊娠晚期患者禁用,因為磺胺嘧啶可透過胎盤屏障,與胎兒體內的膽紅素競爭白蛋白結合位點。B.青黴素V:劑量為250mg,2次/d。過敏反應與肌注青黴素相同,用前宜作青黴素皮膚試驗。C.紅黴素:250mg,2次/d,適用於青黴素和磺胺藥均有過敏者。D.中藥如金銀花黃連黃芩黃柏蒲公英板藍根穿心蓮;中成藥如銀黃片銀翹片抗炎靈片、銀黃針等對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均有良效,可選擇套用。根據WHO最近報告,在1986~1990年對16個國家33651例RF或RHD患者註冊進行二級預防治療。但只有大約63.2%的病人完成了二級預防。其中95.7%的病人用長效青黴素每月肌注1次,2.1%口服青黴素,0.1%用磺胺嘧啶,2.1%用紅黴素。0.3%病人對青黴素有不良反應,有53例RF復發,占0.4%病人/年。如果不進行預防,風濕熱的復發率高達60%病人/年。

保健貼士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主動脈瓣閉鎖不全藥物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的自然病史,輕度或中度反流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一般保持無症狀約10~30年,在10年中不手術死亡率僅5%~15%,而嚴重反流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10年死亡率為30%,20年為50%。嚴重反流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如果舒張期血壓正常,沒有心電圖的改變及左室肥厚及擴大,而左室功能正常的,其預後非常好。如果嚴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病人,合併左室功能不全,則在很短年限內發展成心臟衰竭及死亡。如症狀出現,其預後也不良,出現心絞痛後約50%在5年內死亡,如果合併嚴重左室功能不全,2年內50%病人死亡,10年內96%病人死亡。

避免過早期診斷和治療甲鏈性扁桃體炎。凡發熱、咽痛或不適,頭痛、腹痛、咽充血和齶扁桃體有分泌物者都應在治療前作咽拭子培養,確定有無甲鏈生長。對有明確風濕熱病史或現有風心病者都需要連續的抗生素治療,預防風濕熱的復發。度的體力勞動及劇烈運動,限制鈉鹽攝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