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嶽

中嶽

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的中嶽。2004年2月1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評選為“世界地質公園”。群峰挺拔,氣勢磅礴,景象萬千。除由峰、谷、澗、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構成的“八景”“十二勝”名揚四海外,更以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蹟、亭台樓閣著稱,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沉澱。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河南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嶽的中嶽。2004年2月1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評選為“世界地質公園”。

地理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登封市,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北臨黃河,南靠潁水。由海拔1440米的太室山和1512米的少室山組成。東西綿延約60餘千米。古名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後稱中嶽嵩山,與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共稱五嶽.這裡山巒起伏,峻峰奇異。歷史上根據山峰坐落方位,形狀外貌和名人遺蹟等,分成太陽少陽明月玉柱萬歲、鳳凰、懸練、臥龍、玉鏡、青童、黃蓋、獅子、雞鳴、松濤、石幔、太白、羅漢、白鹿等72峰。嵩山頂又名峻極峰,是嵩山的最高峰,古有“峻極於天”之說。
嵩山屬伏牛山系,是中國五嶽之一,通稱為中嶽。它東西橫臥,雄峙中原,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環山地跨新密、登封、鞏義、偃師、伊川等市縣。嵩山地區古代文化積澱甚厚,據《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介紹,各類文物古蹟共956處。其中,有重9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8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99處屬於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後來嵩山先後經歷了“嵩陽運動”、“中嶽運動”、“少林運動”等幾次大的地殼運動,逐漸形成了山脈。在嵩山範圍內,地質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殼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質學界稱為“五世同堂”。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於23億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據中外地質學家考察,嵩山岩石發育完整,在地球發展歷史上,歷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習稱為“五世同堂”。嵩山地區的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出露,構成了中國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據中國地質界測定,這裡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質寶庫。據地質學家考察,經過23億年的“ 嵩陽運動”,8億年前的“中嶽運動”,5、6億年前“少林運動”,才結束了地質史上的元古代,進入了古生代的寒武紀和奧陶紀。又經過約兩億年,此處地殼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風化和剝蝕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區的含煤地層。兩億三千年前後,中國的版土上,又發生了一次延續很長時間的地殼運動,南北廣大地區的“燕山運動”,嵩山地區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擠,形成了今天的山勢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豐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陸象生物化石,還有古脊椎動物化石。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質和古生物演化的寶貴資料,嵩山奇特的地質構造,使它蘊藏了豐富的煤、鋁、鐵、麥飯石等礦產資源。
中嶽嵩山,群峰挺拔,氣勢磅礴,景象萬千。由峰、谷、澗、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構成的“八景”“十二勝”。八景是:嵩門待月軒轅早行潁水春耕箕陰避暑石淙會飲玉溪垂釣少室晴雪盧崖瀑布。唐代光啟年間進士鄭谷游中嶽時,為登封八景同賦詩以贊:
月滿嵩門正仲秋,軒轅早行霧中游。
潁水春耕田歌起,夏避箕險溽暑收。
石淙河邊堪會飲,玉溪台上垂釣鉤。
余雨少室觀晴雪,瀑布崖前墨浪流。
嵩山除“八大景”以外,還有“十二勝景”即:
龍潭貫珠瓊將流,嵩陽洞天景色幽。
少室夕照垂金錢,御寨日落蒼谷口。
石池高聳雲崖畔,石僧迎實站山頭。
石筍鬧林柏濤滾,珠廉飛瀑震山吼。
高峰虎踞雲天嘯,猴子觀天盼解咒。
熊山積雪稍奇觀,峻極遠眺天地悠。
這些自然景觀或雄壯魁偉、秀逸誘人,或飛瀑騰空、層巒疊嶂、多彩多姿。嵩山林木蔥鬱,一年四季迎送風雪雨霜,生機昂然。峻極峰上松林蒼翠,山風吹來,呼嘯作響,輕如流水潺潺,猛似波濤怒吼,韻味無窮。嵩山秋色,少室紅葉更是迷人。少室山山勢陡峭險峻,奇峰異觀,比比皆是。登上山頂環顧四周,群山碧綠,林海蕩漾,雪霧飄渺如臨仙景。靈霄峽、大仙峽、響潭溝、掛冰崖、水簾洞、回音樓,景物天成,引人入勝。
嵩山中部以少林河為界,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有太陽、少陽、明月、玉柱等72峰。

太室山

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北,為嵩山之東峰,海拔1440米。據傳,王的第一個妻子塗山氏生啟於此,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幛蒼翠相間,峰壁環向攢聳,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極峰”,則以《詩經·嵩高》“峻極於天”為名,後因清高宗乾隆游嵩山時,曾在此賦詩立碑,所以又稱“御碑峰”。登上峻極峰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潁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凌嶒參差,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氣勢。山峰間雲嵐瞬息萬變,美不勝收。古人呂守曾有詩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顏。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縹緲間。”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遊人心境的愉悅與寧謐。

少室山

少室山,東距太室山約10千米。據說,夏禹王的第二個妻子,塗山氏之妹棲於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廟敬之,故山名謂“少室”。少室山山勢陡峭峻拔,也含有三十六峰。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頗為壯觀。主峰御寨山,海拔1512米,為嵩山最高峰,山北五乳峰下有聲威赫赫的少林寺。少室山頂寬平如寨,分有上下兩層,有四天門之險。據《河南府志》載,金宣宗完顏列與元太祖成吉思汗交戰時,宣宗被逼出京,曾退入少室山,在山頂屯兵,故稱“御寨山”。御寨山西有水櫃一處,人稱“小飲馬池”,水量能供萬人食用,傳說明末李際遇起義即在此處駐兵。
太室山和少室山,兩座高山層巒疊嶂,綿延起伏於黃河南岸。自古以來,它們引起了許多詩人的遐想,吸引了無數遊客的關注,於是歷代的墨客騷人、僧道隱士以及帝王將相,根據這些山峰的形態和面貌。差不多給每一座山峰都起了美麗的名稱,遂有七十二峰之說。在這些群峰的環抱里以至峰頂之上,逐步蓋起了無數的梵宇琳宮、道院僧房。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區內居住有漢族回族普米族白族彝族苗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八個民族,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各少數民族節慶之日,地方政府與漢族同胞共同慶賀,充分展示其民習、民風等民族文化,享受少數民族的習俗樂趣。

歷史與名勝

嵩山除優美的自然風光外,更以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蹟、亭台樓閣著稱。著名的有北魏嵩岳寺塔、漢代嵩山三闕、元代觀星台、少林寺中嶽廟會善寺法王寺塔、初祖庵、嵩陽書院、劉碑寺題刻等。少林寺位於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貞觀年間重修,唐代以後僧徒在此習武,禪宗和少林寺名揚天下。現存建築有山門、方丈室、達摩亭、白衣殿、千佛殿等,已毀的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已修復。千佛殿中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羅漢朝毗盧”壁畫。壁畫約300多平方米。塔林在少林寺西,為歷代和尚墓地,自唐到清1000餘年間的磚石……

嵩山屬伏牛山系

史書伏羲黃帝在伏牛山作為活動的中心,有許多記載。《黃帝內傳》云:“王母會帝於嵩山,飲帝以護神養氣,金液流光之酒,又有延洪壽光之酒。黃帝所常游,與神會。跡是。”《孟子》中說:“禹避舜之子於陽城”;“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箕陰即陽城,在嵩山南麓,《大記》云:“伯益舊政,就國於箕山之陰,是箕山為益封國也”。今墓嵩山之馬峪川,啟母墓在嵩陽書院之左,許由、巢父墓均在箕山之顛。“舜遺風”,“堯天舜日”之語流傳至今。《莊子》云:“堯讓天下,許由遂逃箕山,洗耳於潁水”。現在還有“掛瓢崖”“洗耳泉”,據說許由在山泉之下正在為牛飲水之際,大堯與之商談禪天下,許由聽說此事,馬上把飲牛喝水的瓢掛在山崖上,把自己的耳朵用此水洗了洗,以示去其污穢之言,逃入深山林去了。這個事情,嵩山腳下童叟皆知。
據古書《竹書紀年》和《世本》記載舜十五年命主祭嵩山,舜禪位禹後,“禹居陽城”。歷代歷史學家都認為陽城即今嵩山附近的陽城(在今告成鎮西三里)。夏代自禹至桀,共傳十七王、十四世,歷四百三十二年,王都自陽城數遷,但均在嵩山周圍。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在嵩山廣為流傳。
“嵩山天下奧”。嵩山是歷代帝王將相封禪祭祀、文人學士游宴講學、高僧名道及騷人墨客等遊歷、著書講學或悟禪、隱居之地,山上名勝古蹟眾多,居五嶽之冠,被譽為文物薈萃寶地。在嵩山可以領略中華八千年歷史進程。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三皇五帝、夏都陽城在這裡都有遺址。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說。嵩山儒、釋、道三教薈集,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其中有中國六最:禪宗祖庭——少林寺;現存規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現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現存最古老的闕——漢三闕;樹齡最高的柏樹——漢封“將軍柏”;現存最古老的觀星台——告城元代觀星台。此外,太室山黃峰蓋下的中嶽廟始建於秦,唐宋時極盛,是河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建築群;嵩陽書院氣宇恢宏 、古樸高雅,宋時與睢陽、嶽麓和白鹿洞書院稱四大書院;加上蒼翠清幽的法王寺,迴環險絕的軒轅關、慧可斷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為中國人文風物的瑰寶。登立嵩頂峻極峰極目遠眺,黃河明滅一線;鳥瞰山麓名勝古蹟星羅棋布。
“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一曲悠揚的《牧羊曲》依然讓人心如潮水。少林寺的秀麗景色早已從這首優美的歌里栩栩如生地縈繞心懷。
嵩山被譽為中國歷史發展的博物館,儒、釋、道三教薈集,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其中有中國六最:禪宗祖庭——少林寺;現存規模最大的塔林——少林寺塔林;現存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現存最古老的闕——漢三闕;樹齡最高的柏樹——漢封“將軍柏”;現存最古老的觀星台——告城元代觀星台。此外,太室山黃峰蓋下的中嶽廟始建於時極盛,是河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建築群;嵩陽書院氣宇恢宏 、古樸高雅,宋時與睢陽、嶽麓和白鹿洞書院稱四大書院;加上蒼翠清幽的法王寺,迴環險絕的軒轅關、慧可斷臂求法的立雪亭等等,皆為中國人文風物的瑰寶。

嵩山上

道、儒、釋三教皆有,道教興起較早;相傳周靈王太子王子晉在此升仙;西晉道士鮑靚曾於此山石室得古《三皇文》;北魏寇謙之曾從成公興入此山學道,自稱遇見太上老君,要其清整道教;唐代茅山宗十一代宗師潘師正曾居山中逍遙谷修道二十餘年,唐高宗和武則天均曾向其參訪道要,高宗曾為其詔建崇唐觀,又別立精思院於嶺上;唐道士李筌曾隱於此山之少室山上,研究道教經典,相傳於山中虎口岩得《黃帝陰符經》。山中著名的道教宮觀為中嶽廟,此廟現為道教全國、重點開放宮觀之一,屬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嵩山是佛教勝地,少林寺便是它最引人的地域了,在去少林寺的路上(當然,這條路線是早上從洛陽出發直達登封的),可以順便先去六個地方去轉一轉的。觀星台院落幽靜,周公測景,郭守敬觀星,從此奠定中國天文學之基業。台東壁日軍炮擊留下的彈坑,又讓我想起蘆溝橋畔宛平城上同樣的傷痕。中嶽廟峻極嵩高,林木蔭森,鎮庫鐵人威武雄壯,兩廊彩塑中,包拯、海瑞、關羽、岳飛均是仙班有名。嵩陽書院內,“大將軍”得意忘形笑歪了身體,“二將軍”憤憤不平氣炸了肺腑。嵩岳寺塔挺拔雄偉,法王寺彩繪陰曹氣氛恐怖。一切給人留下了終生的印記!
古時,嵩山名為“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國語·周語》稱禹之父鯀為“祟伯鯀”,“崇高”之名緣結於此。據東漢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嶽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時稱“岳山”,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定嵩山為“中嶽”,五代以後稱“中嶽嵩山”。
大禹,名文命,是夏朝的始祖。夏未建立前,禹是帝舜臣下的一個部落酋長,居住在嵩山與箕山之間。《史記·封禪書》稱:“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因此,對於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是以嵩山為基礎的。據《史記》記載:“禹之父名鯀,鯨之父名曰顓項,顓項之父名曰昌意,昌意之父名曰黃帝。”可見禹是黃帝的後裔。而今人們以“炎黃子孫”來讚譽中華民族的後代。從黃帝到大禹都生活在嵩山一帶,他們常游於嵩山之巔。

據傳說

上古時炎帝族從西北遷入黃河中游後,曾長期居住在嵩山附近的伊水洛水流域。其中一支舉伯益為部落首領,以崇拜山嶽為特徵,號稱四岳。相傳黃帝於嵩山之上,大合鬼神,作清角樂。殷周時,崇拜嵩山的有申、呂諸國,即四岳的後裔齊、呂、申、許四個姜姓國。《詩經·大雅·菘高》有云:“菘高維岳,峻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按“申”“甫”即申氏、呂氏。據《史記·周本紀》和《逸周書·作雒篇》記載:周武王初滅商,曾計畫建城邑於伊、洛,以近“天室”,定保天命。“天室”即古人認為能夠溝通人與天神的嵩山太室。後來周公在嵩山附近建造了洛邑,作為周朝的統治中心,西周滅亡後,洛邑遂成為東周都城。是時,嵩山如同關中終南山一樣,是人們心目中的神山。如《左傳》昭公四年云:“陽城、太室、荊山、終南,九州之險也。”
秦漢以降,嵩山中嶽大帝的雛形逐漸形成,並不斷趨向人格化,雖然其在宗教方面的特殊地位讓於五嶽之首的岱宗,但仍是國家祀典的五嶽之一。據史稱,秦始皇篤信神仙,曾在嵩山上立伺祭祀岳神。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Ii6年),方士公孫卿利用大鼎的被發現,向武帝授成仙之道,遂被拜為印官,去嵩山太室事供神仙。三年後,漢武帝親臨太室山,禮祭太室神祠,封太室山為篙高山。元封元年(公元前l10年)三月,漢武帝再至中嶽太室山,親率群臣,禮登嵩頂。據傳,當武帝登山時,隨從官員聽到山間有呼“萬歲”之聲,“問上,上不言;問下,下不言。”“以為有神,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無伐其木,以山下三百戶為嵩高縣,作為奉邑”。又在山上建為萬歲亭,山下建萬歲觀,名此峰為萬歲峰,以應山呼之奇。漢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頒布詔書,正式確定嵩山為中嶽,要求歷代祭祀。又據《史記·孝武本紀》稱:“今上封禪,其後十二歲而還,遍於五嶽、四瀆矣。”漢代有方土入嵩山尋仙採藥,或存思誦神以治病驅邪。《後漢書·劉根傳》云:“劉根者,潁川人也,隱居嵩山中。諸好事者自遠而至,就根學道。”因此隨著神仙家和方士在嵩山的開拓,中嶽大帝的人格化更為明顯了。
《道藏輯要·岳瀆名山記》謂中嶽嵩山嶽神中天王,領仙官玉女幾萬人,治理其地。漢末魏晉,道教的形成進一步擴大了中嶽神的信仰。北魏太武帝於大延元年(435年)在嵩山立廟,凡遇水旱,即命官員來山祈禱。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太武帝還親至山道場,受符錄,備法駕,旗幟皆青,以從道家之色。自後諸帝,每即位皆至。

唐宋時期

道教十分興盛,神仙信仰體系已經趨於完備。中嶽大帝作為道教的崇拜神之一,在帝王的奉祀下正式定型。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武則天祭把嵩山,改為神岳,封其神為天中王,封天中王之妻為天靈妃。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又尊天中王為帝,天靈為天中皇后。改嵩高縣為“登封縣”,陽城縣為“告成縣”,以寓其登嵩山、封岳神、大功告成。自此中嶽神正式成為神帝而被後世崇拜。道經稱,中嶽神君服黃袍,戴黃玉太乙冠,佩神宗陽和印,乘黃龍,領仙官玉女三萬人,主治山川陵谷、山林樹木之屬。唐開元十八年(730年),玄宗李隆基依據漢武帝加增太室祠的故事,仍封岳神為天中王,將廟遷建於黃蓋峰下,擴大規模,重新整飾。當時,登封縣令李方郁奉河南府銀十萬,將廟宇、台閣大加擴修(《升中述志碑》、李方郁《修中嶽廟記》)。

宋乾德元年(963年)

宋太祖趙匡胤下令為中嶽大帝製作衣冠劍履,以與道經之稱相吻合。從此中嶽大帝衣著冠戴一直沿襲至今。次年又“重修中嶽廟行廊一百餘間,飾以丹青,繪以壁畫,遍栽松柏百株。”據《宋史》記載,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贈五嶽封號,中嶽大帝為“中天崇聖帝”,帝後號“正明”,並命翰林、禮官詳定儀注及冕服制度,祟飾神像之禮,至時派遣禮官祭之。乾德二年(964年),河南留守侍中,曾差軍將孫和登封鎮將郭武等,監修中嶽廟。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增修殿宇,並創造碑樓百五十間,塑神像及裝修新舊功德畫壁等四百七十所,這可謂中嶽廟史的鼎盛時期(陳知微《增修中嶽中天祟聖帝廟》)。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廟觀殿宇多為塌廢。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至十八年,花錢一萬四千九百六十四兩,用工四萬八千三百六十二個,重修殿宇二百三十八間,逐漸恢復了廟院狀貌。元初尚存殿宇七百五十餘間,元末多毀於兵火,僅餘殿宇百餘間。

明成化十八年(1842年)進行了重修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清順治十年(1653年)、十三年(1656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十五年(1760年)、四十四年(1779年)、五十一年(1780年)、五十四年(1789年),都曾規模不同地進行過重修。今日中嶽廟基本上保留了當時的宏偉規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築規模格局和風格特點。
世人稱嵩山處處有聖跡,世代隱機。據《嵩高志》載,漢武帝曾於“遇聖峰”會九嶷仙子,於“會仙峰”會八洞散仙。又據《嵩山志》載,唐高宗游於鳳凰峰,乾隆帝開闢登嵩御道。嵩岳的“鬼谷宅”、“白鶴觀”、“仙遊門”、“尋真門”、“祟福宮”都留有仙跡。據《說嵩》稱,戰國時期有王栩,號曰鬼谷子,自幼入雲夢山採藥得道,鶴髮童顏,相貌怪麗,久慕嵩山之名勝,欣然前往,後就地傳道。位於觀星台東北的鬼谷子住過的山洞,後稱之為“鬼谷宅”。
據《雲笈七籤》曰,蜀人李仙曾在太室山三鶴峰煉丹,莫知其名,歷世見之,時人計之已八百歲,因之名李八百。其仙去後建觀曰“白鶴觀”。《雲笈七籤》卷五《中嶽體玄潘先生》曰:“中嶽道士,前有天師,次稱潘先生,先生名師正,趙州贊皇人。少喪母,廬於墓側,以至孝聞”。“隋大業中入道,王仙伯盡以隱訣及得以符相授,棲於太室逍遙谷,積二十年,但嚼松葉飲水而已”。“高宗皇帝每降鑾輦,親請精廬,先生身不下堂,接手而已。及問所須,答言松樹清泉山中不乏。帝與武后敬之,流連信宿而返。尋敕所居,造崇唐觀,嶺上別起精思院以處之。敕置奉天官,令於遙谷口,特開一門號曰仙遊門,復於苑北面置尋真門。”

據《嵩山志》記載

北魏寇謙之,唐朝李道合,宋朝董道坤,金代丘長春均在嵩山“崇福宮”主持過道場。另外,魏成公興,晉鮑靚,唐司馬承幀、吳筠、李筌等都曾在嵩山修道,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北魏寇謙之、唐李筌。寇謙之(365一448年),字輔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屬北京),後行居馮翊萬年(今陝西潼北)。早年傾心幕道,研習張魯之術,後隨成公興入山,修道七載,聲名漸著。其時,北方天師道組織渙散,科律廢弛,民間道教起義不斷;佛教逐漸在中國紮根、興盛,佛道鬥爭日趨激烈。為了維護道教的社會地位,並與佛教抗衡,革除一些被攻擊的弊端已迫在眉睫。寇謙之首當其任,決心改革天師道,其在《雲中音誦新科之戒》一書中,宣布新科,清整道教;在《錄圖真經》一書中,則召鬼神,傳授弟子。在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下,其對道教的改革取得成功。

除此以外,嵩山還是《三皇經》

五嶽真形圖》和《陰符經》的發祥地,而這三部經在道教經籍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據《雲笈七籤》卷四《三皇經說》記載:上古三皇所授之經分為天皇、地皇、人皇共合三卷。關於《三皇經》的行世,《三皇經》說:“晉武帝時,有晉陵鮑靚,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晉元康二年(292年)二月二日登嵩山,入石室清齋,忽見古《三皇文》,皆刻石為字,爾時未有師,靚乃依法以四百尺絹為信。自盟而受,後傳葛稚川,枝孕相傳,至於今日。”鮑靚,字太玄,東海人,為葛洪岳父。據《廣弘明集·二教論》曰:“晉元康年間,鮑靚造《三皇經》被誅。”可見《三皇經》實為鮑靚所著。《三皇經》的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圖及存思神化的“真形”之術。
關於《五嶽真形圖》的由來,據《漢武帝內傳》記載:漢末方士魯女生採藥於嵩山,遇一神女,自稱為三天太上侍官,以《五嶽真形圖》授之,並告以施用節度,據稱其圖“可以威制五嶽,役使眾靈。”其實,此圖系方士實地考察山嶽的鳥瞰圖,為入山之指南,後經配以老君符文,而被神話化,認為具有護符保身之功能。

《陰符經》又稱《黃帝陰符經》

據《驪母傳陰符玄義》一卷注云:李筌,號少室山達觀子,於嵩山虎口岩壁得《黃帝陰符經》本,題云:“魏道士寇謙之傳之名山”。“陰符”的含義為暗合天道,天人合一。全書分為三篇,上篇《神仙抱一演章》以陰陽五行學說闡明“天人合發,萬變定基”之理;中篇《富國安民演法章》指出天地盜取萬物,人人盜取萬物的三者“更相為盜”的關係,強調必須天機,足時而動,固躬養命;下篇《強兵戰勝演術章》說明學道須戒目收心,合乎天道,“自然之道不可違”,如此方可長生久視。李筌遂著《陰符經注》,他在注中用陰陽五行闡述道教的教理教義,含有樸素的辯證思想,不僅在道教思想史上,而且在中國哲學史上都有一定地位。
另有三教文化典型代表的嵩陽書院,位於太室山南麓,它那集儒、集釋、集道於一體的典型建築掩映於茂林修竹之中,素有“山環水抱之區,無地不染梵塵”之美稱。陽書院前身為佛教寺院,曰嵩陽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擁有僧徒數百人。公元七世紀初,隋帝改梵剎為道觀,名叫嵩陽觀。道教在融合佛教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唐天寶初年(742年),唐玄宗又在此建天封觀。後來因道教活動場所的轉移,儒教又在此安家落戶。五代周時,將嵩陽、天封二觀合建成書院,稱為“太乙書院”。宋太宗時稱“太室書院”。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易名為“嵩陽書院”,並設院長在此掌管事務,撥給學田一百畝,以充學費。自此,嵩陽書院成了亦佛、亦道、亦儒的典型代表,是文人相互影響,彼此融合的歷史見證。

儒家聖地嵩陽書院

書院雖不突出供神像的大殿,但吸收了道教對祖先的崇拜,大殿中供奉著與書院有關的先賢聖師。現存建築大體上保存了清代建置。如今這裡已成為歷史勝跡,在這裡可以見到歷經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珍貴文物古蹟,如漢代將軍柏、唐代石碑之類。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游山至此,見三株柏樹高大茂盛,猶如威武挺拔的將軍,於是興致大發,封三株柏樹為大將軍、二將軍、三將軍。今存大將軍柏和二將軍柏,三將軍柏毀於明末大火。明人陳斐《三將軍古柏歌》頌道:“扶疏掩映嵩陽宮,仙蹕曾經漢武封。溜雨霜皮合六抱,凌霄秀色辭群峰。”

石碑是嵩山分布較廣的文物

現存於陽書院西南草坪上高達九米的《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為其中最大的一塊石碑。碑制宏偉,結構緊湊。此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組成。碑首分三層,上層為素麵的束腰帶座寶珠,各有一隻卷尾石獅位於寶珠兩邊。石獅前爪把持寶珠,後腳盤蹬於寶珠的基座上,嘴唇吻於寶珠,甚稱奇妙。這不僅是裝飾,使碑首不致於顯得單調,而且起著平衡碑頂重心的實際功用,使碑身牢固穩當。碑首的中層比上、下層和碑身都要寬大,四面較碑身突出六十厘米,從上往下逐漸收縮,略帶弧形,上邊有大朵雲氣圖案的浮雕;碑首的第三層上下平直,正面中間篆刻額文,額文兩邊有浮雕的雙龍飛舞,兩側是浮雕的麒麟。這種碑首較那種盤龍式或半圓頂的碑首要別致得多,象徵著升騰的雲氣和天上的巨龍,氣勢特別宏敞。碑文由李林甫撰寫,字型為徐浩八分古隸楷書,字態工整,剛柔適度,堪稱一絕。歐陽永叔和遊人的題記則撰於碑的背面和兩側。碑座為長方形,四面刻有石,前後各三個,兩側各兩個,共十個。每個內有一尊浮雕武士像,一手高舉揚舞,一手抓住動物,有魚,有蟾,有蛇,各像不一,但都鼓目凸腹,開檔丁字步,或作對陣欲斗姿勢。這座碑雕刻於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石質堅硬細膩,雕工極為精緻,是中國唐碑的優秀代表作之一。嵩山碑刻,作品多達2000餘件,顏真卿、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等歷代的大書法家,都在山上留有墨寶。

道教聖地中嶽廟

中嶽廟

中嶽嵩山東麓中嶽廟規模卻十分宏大,氣勢異常雄偉,為中國現存現模最大最古的建築群之一。中嶽廟位於山南麓黃蓋峰下,坐向子午,依脈朝案,砂拱以秀,水抱以情,是嵩山現存古建築群的傑出代表。清代乾隆帝重修中嶽時,以北京皇宮為藍本,按宮中的布局和建築來設計,其規模的宏大由此可知一斑。中嶽廟創建於秦代(公元前3世紀下半期),稱“太室祠”,內設祠官專事祀典。西漢時,武帝游嵩岳,中嶽廟得到了較大規模的發展。中嶽廟占地十萬平方米,從廟前的中華門到廟後的御書樓,全長(即進深)一點三華里。殿樓閣宮,亭台廊碑,排列井然有序。青石板鋪成的大甭道是中嶽廟古建築群的中軸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為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化三門、峻極門、崇高峻極坊、中嶽大殿、寢殿、御書樓,共十一進。天中閣後面的六角亭,配天作鎮坊與崇聖門之間的六角亭,峻極門和化三門之間的四岳殿台基,大殿院的兩座御碑亭和廊廡,寢殿院的廊房以及御書樓兩端的東西順山房,分別位於中軸線的兩側。廟的東西兩路,還分別建有太尉宮、火神宮、祖師宮、小樓宮和龍王殿等獨立成體的小院落。廟內有330株古柏、一百通石碑,及神鼎、鐵人等眾多文物,被譽為“文物之鄉”。

太室闕

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年),與少室闕啟母闕並稱“中嶽漢三闕”,為中嶽第一門。闕由方石壘砌,分左右兩部分,相距6.75米。闕高3.13米,寬2.1米,厚0.7米。頂分六層,計二十二塊方石疊砌。東半闕無字。西半闕正面,有陽刻額文“中嶽太室陽城神道闕”三行九個篆書大字,現在後三字剝落。背面有“奉祀崇高神君,頌公結事”八分篆書字。這些篆文氣勢挺拔,蒼勁有力,是研究中國書法演變的重要實物。東闕雕有人物,車騎出行、馬伎、舞劍、龍、虎、玄武、象、羊頭、鬥雞、犬逐兔、蟾蜍、貓頭鷹、建築物、長青樹等畫像50餘幅,是研究漢代民間風俗習慣和社會生活的重要資料。

中華門

嵩山第一坊。原為木建牌坊,1942年改建為磚瓦結構的殿式牌坊。坊下部開三道拱券門,“中華門”三個大字題於門額之上。內外分別題寫“嵩峻”、“天中”、“依嵩”、“帶潁”八字,意即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遙參亭

為過往行旅拜岳神的地方。為重四角亭,亭基高出地面1.58米,亭高5米餘。亭子四周有磚砌花牆,亭下有明柱撐頂,頂為綠色琉璃瓦覆蓋。整個建築巧奪天工,精彩異常。
天中閣,原名“黃中樓”,為中嶽的正門。明嘉靖四十年(1562年)重修後,以“正當天中”之意,易名“天中閣”。清代重修,形似北京天安門。下為墩台(高8米,寬13米),上建樓閣(總高十餘米)。墩台高大,正開三道磚券門闊,門扇重厚,上裝三斤重的虎頭鐵釘l24個,其龐大、堅固,可以想見。台上樓閣為重歇山頂,面闊五間,綠瓦迴廊,雪花欞門間的“中嶽廟”三個大字赫然顯目。門前月台兩側蹲臥虎視耽耽的石獅各一對,雕工十分精細。門後有三條磨光的青石神道,筆直地通向中嶽大殿。

配天作鎮坊

原名宇宙坊,清代重修後改用今名。四柱三樓式。木結構,坊起三架,廡殿頂,琉璃瓦蓋頂,中題“配天作鎮”,兩側書“宇宙”、“具瞻”,以取“以岳土神,以岳配天”之意。

崇聖門

因“中天崇聖帝”而得名。原為過往門庭,1942年改建成歇山式房,面闊三間,形制稍大,不及原貌壯麗。門後兩側有相對應的兩座小亭。東亭為古神庫,宋太祖修中嶽廟時,將原神像泥土土葬於此,上建壇亭,以示敬意。四周立四鐵人,為宋代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鑄造,高二點五至二點六五米,梳發挽髻,闊領長袍,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十分威武,被稱之為“守庫鐵人”或“鎮廟鐵人”。不僅是研究宋代鑄造藝術的珍貴文物,而且是人們祈福祛災的象徵。

化三門

取“四氣化三才”之意。形制類似祟聖門。門後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門內有宋代狀元王曾撰文的《重修中嶽廟碑》、金代狀元黃久約撰文的《重修中嶽廟碑》、宋代狀元盧多遜撰文的《新修嵩岳中天三廟碑》、陳知微撰文的《增修中嶽中天崇聖帝廟碑》,號稱四狀元碑。碑制高大,字型雄健,挺立廟院,蔚然可觀。再後,兩側各有形制相同的磚石殿台兩座,按順時針方向為東嶽殿台、南嶽殿台、西嶽殿台、北嶽殿台。各台上原有殿堂五間,內風、雷、雨、雲神像。抗日戰爭中被焚毀,今僅存平台、柱基和台邊石欄。南嶽殿台西北有《中嶽高靈廟碑》一通,碑文記載北魏文成帝太安三年(公元456年),寇謙之修建中嶽廟的活動情況。此碑久經風雨洗禮,字跡模糊不清,難以辨認。1991年,根據史料和原碑形體,仿造一通,立於旁邊,供遊人觀賞臨摹。

峻極門

因中門兩側塑有一丈四尺高的兩尊將軍像,所以又稱“將軍門”,為中嶽大殿中心院落的“廣庭”三門。建於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1189年),現存建築為歇山屋殿,琉璃綠瓦,面闊五間,進深六架,柱斗拱,彩繪棟樑。“峻極門”三字懸於閣額。在竣極門北的走廊內有《五嶽真形圖碑》,高三米,為明代萬曆二年(1574年)刻。
高峻極坊,又名“迎神門”,和北京故宮的承光門相似,是清代建築的精品。坊起三架,正樓和次樓分別施九踩、七踩斗拱、黃色琉璃瓦蓋頂,畫棟雕梁,額題“嵩高峻極”四字。坊後有填台,為磚石砌造而成,寓中嶽方位在五嶽之中之意,中央戊已為土,土星為填。填台兩邊分別建有八角重檐黃琉璃瓦亭,東稱御香亭,西稱御帛亭。亭內分別有清乾隆十五年和四十八年高宗弘曆自製的詩碑兩通。

中嶽廟大殿

又叫峻極殿,是中嶽廟中規模最大的建築。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歇山式殿頂,黃琉璃瓦頂,七踩和九踩斗拱,透花欞子門窗,金碧輝煌,素有“台閣連雲,甍瓦映日”之稱。大殿內吊游龍天花板,下鋪磨光青石地面。殿內正座為五米高的中嶽大帝塑像,即殷朝“聞騁”,經歷代帝王加封為“祟聖大帝天中王”。塑像兩邊有使臣侍者和鎮殿將軍方弼、方相塑像,高七米,執斧荷鉞,威風凜凜。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大殿毀於火。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建。1941年,大殿曾遭日本侵略者飛機轟炸,近年來曾多次進行修建,使大殿氣勢更加磅薄。

寢殿

位於峻極殿後,為歇山式黃色琉璃瓦建築,面闊七間。內奉天中王睡像、天靈坐像。殿前平台上有日形、月形碑各一通。御書樓,是中嶽廟最後殿宇,原名黃篆殿,為貯放道教經典的地方。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清代重修,並為皇帝祭祀岳神的時候在此批閱文書奏章之地,因名御書樓。今樓內敬奉著玉皇大帝神像。兩側順山房為儲藏祭器的地方,並存有歷代帝王拜遏中嶽時留下的碑石。岳行宮位於廟後的黃蓋峰下,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擴建成八角重樓琉璃瓦亭。外有圍亭石雕欄桿,典雅別致。登臨亭台,中嶽廟全景盡在眼底,更見其道院幽美、清靜,風光宜人。中嶽神廟規模龐大,氣勢雄偉,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型和汗水的結晶。

佛教聖地少林寺

簡介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創建,因其座落於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歷時三年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影響極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稱為“禪宗祖庭”,並在此基礎上迅速發展,特別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後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
現在的少林寺不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揚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馳名中外,“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裡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武術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武術正宗流派。
少林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達摩洞、十方禪院、武術館等主要建築群。

少林寺常住院

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為七進建築。

山門

山門就是少林寺的大門,這是清代建築,一九七五年翻修,門額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親書,上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
山門殿台階下兩側的石獅是明代刻立的,即顯示了佛門的氣派,又象徵著鎮邪與吉祥,山門外兩側還有明代嘉靖年間建造的東西石坊各一座。
山門殿佛龕中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佛又稱迎賓佛,我們把彌勒佛稱為“端莊莊重山門喜看世間光輝照,笑哈哈迎來人祝福極樂無窮”。
山門殿佛龕後面供奉的是韋馱菩薩,人稱護法金剛,它手持金剛寶杵,保護寺院佛、法、僧三寶的安全。
山門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這些都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東側是慈雲堂舊址,現為少林寺碑廊,它不僅記載著寺院的興衰狀況,而且在歷史、雕刻、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總計有碑刻108通。

碑林

的西面是錘譜堂,這裡迴廊一周42間,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術的緣起、發展、練功、精華套路、國防功能、僧兵戰跡、武術活動等內容,共陳展14組216個錘譜像。有坐禪、跑經繞佛、八段錦、小紅拳、大紅拳、六合拳、通臂拳、羅漢拳、昭陽拳、練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帥出征、月空法師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習拳練武等。俗話稱:錘譜堂里五分鐘,出來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這些塑像姿勢就可以練習少林功。

天王殿

我們現在看到是第二進建築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築於1928年被石友三燒毀。這是1982年重修的,殿門外的兩大金剛,傳為“哼”、“哈”二將,職責是守護佛法。大殿內側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它們的職責是視察眾生的善惡行為,扶危濟困、降福人間。人們根據四大天王的組合特點,寓意“風調雨順”。

大雄寶殿

是全寺的中心建築,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重要場所,該殿和天王殿一樣在1928年被軍閥石友三燒毀。這是1985年重建的。該殿是面闊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建築。殿內正中供奉的為現世佛----釋迦牟尼如來佛,左為過去佛----東方淨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未來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殿內東西山牆懸塑的是十八羅漢,屏牆後壁懸塑的是觀世音。少林寺大雄寶殿與其它寺院大雄寶殿的不同之處在於這裡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達摩祖師和被稱為少林寺棍術創始人的緊那羅王。另外,在該殿中間有兩根大柱下還有麒麟雕像,預示了禪宗佛教是完全漢化的中國式的佛教。
大雄寶殿前兩側的建築為鍾、鼓二樓,東南為鐘樓,西南為鼓樓,原建築毀於1928年的兵火,1994年進行了重修,它們是寺院的固定建築。我們常說的“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

鐘樓

前這塊碑刻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它刻立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戰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親筆草簽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書”七個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書。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賜少林寺柏谷莊御書碑記》,記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攝的歷史依據。
《李世民碑》的北邊是《小山禪師行實碑》,記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傳法禪師的經歷和重振少林禪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圖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薈萃之地,體現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們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詩: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禪靜,寺據萬山深,樹古風留籟,地靈夕作陰,應教半岩雨,發我夜窗吟。
大雄寶殿東側的殿宇是緊那羅殿,重建於1982年,內塑的緊那羅王是少林寺特有的護法神。這裡展示了緊那羅王的報身、法身、應身三種不同的形象。
大雄寶殿西側與緊那羅殿相對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內正面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兩側供奉的是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稱六祖拜觀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達摩只履西歸圖”。

藏經閣

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毀於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內供少林寺的一位緬甸國弟子於1996年揖贈的漢白玉臥佛像一尊。在藏經閣月台下有一口大鐵鍋,是明代萬曆年鑄造的,據說是當時少林寺和尚用來炒菜用的小鍋,從這口鍋內可以想像到少林寺復當時的昌盛與繁榮。
藏經閣東西兩廂分別是東禪堂、西客堂,東禪堂是供僧人坐禪的地方,西客堂現為接待賓客的場所。

方丈室

是少林寺住持僧(也就是方丈)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遊歷嵩山時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門口東側的鐘為元代鑄造,此鍾只能在遇到緊急情況下方可擊之,起報警作用。

達摩亭

又稱立雪亭。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銅質達摩坐像,兩側分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內懸掛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題。說起達摩亭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據佛教經典記載:達摩來到少林寺後,有一中國高僧神光也追隨而來,虛心向達摩求教,被達摩拒絕,神光並不灰心。達摩到石洞面壁坐禪,神光侍立其後,達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對達摩精心照料,形影不離。對禪師的一舉一動,心悅口服,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個夜晚,達摩在達摩亭坐禪入定,神光依舊侍立在亭外,這時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沒了神光的雙膝,神光仍雙手合十,一動也不動,第二天早上達摩開定後,見神光站在雪地里,就問他:“你站在雪地里乾什麼?”神光回答說:“求師傅傳授真法。”達摩說:“要我傳法給你,除非天隆紅雪。”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鮮血頓時柒紅了白雪,達摩心動,遂把衣缽法器傳給了神光,作為傳法的憑證,並為其取名為“慧可”。我們現在所說的“衣缽真傳”的成語故事即源於此。“斷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為禪家所傳誦。同時,為紀念二祖慧可立雪斷臂求得佛法,人們又稱“達摩亭”為“立雪亭”。
達摩亭東側的為文殊殿,殿內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下面請大家跟隨我去參觀少林寺最高的大殿,當然也是最珍貴的殿堂。

千佛殿

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少林寺院的最後一座建築,又名毗盧閣,殿高20餘米,面積300餘平方米,是寺內的最大佛殿,殿內神龕中供奉的是毗盧佛(即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龕上懸掛的“法印高提”匾額是清乾隆皇帝御書,殿內東、西北、三面牆壁上是明代繪製的500羅漢朝毗盧大型彩畫,出自明代無名畫家之手畫意精美,設計大膽有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我們往地上看,殿內磚鋪底面上有4排48個站樁坑,他們是歷年少林寺僧練拳習武的腳坑遺址,從這些腳坑我們可見少林功夫非同一般。
千佛殿東面是觀音殿又名錘譜殿,殿內供奉白衣大士,即觀音菩薩。殿內牆壁上是清中晚期繪製的少林寺拳譜。
千佛殿西面是地藏殿,殿中間供奉的是地藏王,站在地藏王南側的為答辯長老,北側的為道明和尚,殿內南北兩面牆壁繪製的是“十殿閻君”,西面牆壁繪製的是“二十四孝圖”。

少林寺塔林

是歷代少林寺高僧的墳塋,總面積14000餘平方米,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林現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磚石墓塔240餘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 座,其餘為清塔和宋代不詳的塔。少林寺塔林是我國現存古塔群中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古塔群,這裡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級到七級不等,明塔的高低、大小、層級、形制是根據和尚生前在佛教的地位、佛學造詣、佛徒數量、威望高低、經濟狀況及歷史條件而定的。
少林寺塔林中的名塔有:唐貞元七年(公元791年)的法玩禪師塔,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的西唐塔,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的坦然石塔,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彼岸塔,元代(後)至元五年(1339年)修造的菊庵長老塔等。塔林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史、雕刻、書法、藝術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貴寶藏。

初祖庵

初祖庵位於少林寺五乳峰下,在少林寺寺院的後面山坡上,是達摩的後代弟子為紀念達摩面壁所建。面積7760平方米,其中初祖庵大殿為宋代典型的木結構建築。

二祖庵

位於少林寺缽玉峰上,它是少林寺最高建築,是二祖慧可所建,因其和初祖庵南北對望所以又叫南庵。傳說二祖慧可立雪斷壁後曾在此靜養。

達摩洞

位於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 ,石洞深約7米,高3 米,寬3.5米,從公元527年到536年,達摩在此面壁九年,終成正果,首傳禪宗,成為佛教史上的偉大創舉。這裡有明代修建的十方一座,洞兩旁山岩上有歷代名人留下的多處石刻。
少林寺對面少溪河南岸就是石方禪院,建於正德七年(1512年),清順治十年重修,為寺院郵亭,是行腳僧人住宿的地方,1958年倒塌,1993年重修。新建的十方禪院與過去不同,是一組新的佛教禪景-----五百羅漢堂。
十方乃正四隅上下十個方位。
四正:建有東、西、南、北四座單檐歇山式殿宇。
四隅:建有春、夏、秋、冬四座各具特色的景圓。

嵩山特產

:石花茶、板栗、大棗、猴頭菇、獼猴桃、嵩山人參果、中嶽仙茶(酸棗葉茶)
中嶽仙茶
這種花草茶不像其他傳統的茶類那樣含有咖啡因對大腦有興奮刺激的作用。中嶽仙茶采之嵩山野生酸棗樹,其芽充分吸收嵩山日月光華,由於酸棗樹完全為野生狀態,純天然無污染原生態,配以精湛工藝,製成的茶葉堪稱天然飲品;“中嶽仙茶”入口綿滑,初感澀澀,數秒後甜潤之感能由舌根萌發,回味無窮,淺飲滴酌三回,便能癮性漸生,真為人間仙品;其湯色黃綠明亮、麥香醇厚、葉底碧綠勻齊,有安神、助睡眠、降血壓等特效作用,可謂無上妙茶。

道教洞天

教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鹹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 福地已成為中國綿繡河山之勝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六洞天 中嶽嵩山洞
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馬洞天,在東都登封縣。

旅遊攻略

交通

鄭州:
去嵩山可先乘火車或飛機到達河南省會鄭州市,在鄭州火車站對面的市長途客運站乘車去中嶽嵩山腳下的登封市,再從登封市乘中巴可到少林寺、中嶽廟、觀星台等主要景點(車很多,人滿即開)。
從鄭州經登封去著名的嵩山少林寺,約需3小時左右。
鄭州火車站有一日游專線車,遊覽新密市打虎亭漢墓、中嶽廟、嵩陽書院和少林寺,往返車票40元。
⑴在鄭州火車站對面的長途汽車站乘坐發往登封的旅遊專線車。
⑵在鄭州各長途客車站,都有發往登封的班車。
洛陽:
洛陽離嵩山更近一些,不到2小時就可到達。洛陽火車站東側每天早上6點、7點均有旅遊班車直達少林寺。洛陽往登封的長途汽車均經過少林道口,從這裡到少林寺僅2公里路程。
⑴乘坐旅遊專線車
⑵乘坐洛陽至鄭州(非高速)的班車,少林寺(或登封)下車

當地交通

公交
登封市內公車數量很少,這裡列出三條可到幾個主要景點的公交線路:
2路:嵩陽書院-嵩陽高中-中嶽百貨樓-市百貨樓-市委-中嶽廟-三康醫院
3路:耿莊-骨科醫院-少室路口-嵩陽路-高招辦(鹿鳴山莊)-市醫院-轉盤-客運總站
6路:嵩陽書院-嵩陽高中-老醫院-南環路--玉皇廟
8路:少室路-清真寺-白洋大酒店-天中大酒店-移動公司-上海商場-千惠超市-南環路口
其中8路可以從登封汽車站(中嶽大街西段)直接到少林寺,2路和6路可以到嵩陽書院。

當地飲食介紹

嵩山的景點普遍沒有餐館,可以早上去的時候帶多點水和一些中午可以吃的東西,因為景區內的水和小食品是很貴的,三皇寨的吊橋那裡有速食麵和涼皮賣,都是10塊錢一碗,味道一般。從少林寺出來可以去永泰寺品嘗素齋,味道也比較純正,人氣較旺。
嵩山特產嵩山有四大特產:燒餅、芥絲、三楂紅和中嶽仙茶。凡來少林出差旅遊的人們,用燒餅夾芥絲就著三楂紅。享後讚嘆不已,回味無窮,回去時大都帶回去讓家裡人或朋友品嘗。石花茶、板栗、大棗、猴頭菇、獼猴桃、嵩山人參果金銀花。中嶽嵩山位於五嶽的中心,地理位置獨特,是世界地質公園,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十分豐富,所產物產與其它地方不同,這裡生產的金銀花是皇家貢品。

特色活動

嵩山禪宗少林音樂大典
演出時間:
如果沒有遇到惡劣天氣,那么在3月中旬-11月中旬是天天都有演出的。每天20:15準時開始,整場演出70分鐘。
演出地點:
登封市南十公里的待仙溝,距少林寺七公里,打的15元以內,晚上沒有公車,打的到市區20元。主要表演舞台為一片峽谷,山呈豎狀排列,近、中、遠景層次分明,峽內有溪水、樹林、石橋等,構成實景表演的要素。整個演區面積近三公里,演出最高點1400米。
觀眾席稱為“禪座”,它由一些曲折的木廊和廟宇形態的建築構成,與自然景觀和諧。觀眾席內放置著蒲團。觀眾將坐在蒲團上觀看演出。這是劇場的一大特色,蒲團坐席設定二千五百個。
演出門票:
總統票980、貴賓票428、普通票:A區248、B區198、C區168,1.1至1.4米的兒童票85。
演出內容:
規模宏大,音畫一體,近600人的禪武演繹,少林僧侶的現場唱頌,春夏秋冬的景觀變化,直指心性的佛樂禪音,

注意事項

嵩山上主要有許多名寺名廟,它們是旅遊者頗愛光顧遊覽的重點,但旅遊者在遊歷寺廟時有四忌需牢記心頭,以免引起爭執和不快。 一忌稱呼不當 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主持僧人應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稱呼。
二忌禮節失當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三忌談吐不當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葷等話,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為舉止失當:遊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譁、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
同時,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孩子因年幼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