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寺[河南洛陽]

法王寺[河南洛陽]
法王寺[河南洛陽]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法王寺是中國最早的寺院之一,比洛陽白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寺內現有房四十餘間,全部面積約為五千平方米。寺內保留的文物有不少古塔、古樹及石刻。

基本信息

名稱

法王寺法王寺
【法王寺】

地理位置

1. 位於河南登封嵩山之太室山南麓,嵩岳寺之東北。相傳建於明帝永平十四年(71)。魏明帝青龍年間改為護國寺。西晉時於寺前增建法華寺。隋初造舍利塔,改名舍利寺。唐太宗貞觀年間,敕命補修佛像,賜予莊園,改為功德寺。玄宗開元年間,改稱御容寺。代宗大曆年間,重修殿堂樓閣,改名文殊師利廣德法王寺。至五代時廢壞,而分為五院,仍沿襲護國、法華、舍利、功德、御容等舊稱。北宋初,合稱五院。仁宗慶曆年間增置殿宇、僧寮,重造佛像,改稱嵩山大法王寺。今存毗盧殿、大雄殿及方形十五層塼塔等。寺據嵩山之勝,為天下名剎之一。
2.在回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九支場龍桂山,距合江縣城40公里,距貴州省赤水市12公里。清光緒年間,曾敕賜龍藏一套,諭為十方叢林,一時名聞川黔。始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年),先後擴建四次,占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山門.關聖殿.萬壽亭.天王殿.大雄殿.藏經樓都在一條中軸線上,雕樑畫棟,蟠龍飛鳳,造型宏偉,布局嚴謹。大雄殿為歇山式,覆蓋琉璃瓦。全寺有大小石柱250餘根,最長者達12米,寬60厘米。關聖殿前有石獅一對,長1米,高50厘米,萬壽亭外有九龍聚寶石雕。

占地面積

法王古剎占地8400平方米,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由山門、關聖殿、萬壽亭、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佛學院、禪堂、觀音殿及東西廂房巧妙構成。寺院所有建築由整鑿成的228根紅色石柱托起,整個寺院皆選用紅色石料,其工程浩大、造型雄偉、雕刻精堪,為古剎建築一大奇觀,素有“天下石工第一”之譽稱。世人觀之,無不為之驚嘆!
清同治十年,法王寺方丈果山,派師弟端至京師,歷盡艱辛,向皇上奏請藏經一部,計724函、7168卷,令其“永遠供奉,以光佛法”,並賜法王寺為十方叢林,諭其開期傳戒。慈禧太后親賜“法王禪寺”牌匾一塊及半副鑾儀護送藏經回寺。為報皇恩浩蕩,歷經十餘年,建成萬壽亭,以供奉聖旨、鑾儀,法王寺“香火之盛甲於蜀南”。
1941年,法王寺創辦佛學院,為蜀南黔北佛壇一大盛行。重慶晉雲山漢藏教理院太虛大師為佛學院名譽院長,先後有全國各地著名法師來院講學。佛學院設研究班和普通班,分別傳授高深佛學理論和一般教義,多時有學僧百餘人。佛學院於1949年解散。法王寺開放後第一屆寺廟管委會主任明仁和尚、副主任洪能、演諦和尚均系佛學院第一期學僧。
法王寺亦為著名風景、旅遊勝地。昔有石燕飛鏇、殿井海潮、玄珠吐露、天地水碧、迥龍吸浪、月亮長明、蓮花現瑞、大佛環顧、白馬常現、觀音龍珠等十大自然勝景。寺周樹木蔥鬱,竹海濤涌,溪水縈迥,鳥語花香,是遠後聞名的風景保護林區之一。其紅豆、銀杏、岩紅、福建柏、楠木及古樟、古柏、古松等國家保護樹木,簇擁整個寺院。枝繁葉茂,遮天蔽日,萬綠叢中掩映著碧瓦紅牆,襯托出飛檐畫閣,晨鐘暮鼓,悠悠迴蕩,令人神往。
1958年,四川省委將法王寺定為我省第一批重點保護寺廟,以後宜賓地區行署、瀘州市、合江縣相繼將法王寺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經政府批准開放法王寺為佛教活動寺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