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水

潁水

古老的潁水,發源於中嶽嵩山,迤邐東下,流經河南登封、禹州、許昌、臨潁、周口、潁上、阜陽匯入淮河,為淮河第一大支流。

地理位置

古老的潁水,發源於中嶽嵩山,迤邐東下,流經河南登封禹州許昌臨潁周口潁上阜陽匯入淮河,為淮河第一大支流。

潁水潁水

概況

潁水是歷史上文化濫觴之地。《水經.潁水注》:「潁水自竭東逕陽翟故城北,夏禹始封於此為夏國」。 陽翟即今禹州市。得名的有潁川、臨潁、潁上、潁口等眾多重要的歷史城市。
許由洗耳是在潁水之濱。潁水的主河道離此不遠,附近嵩山、箕山上的水像少林河、書院河皆匯流入潁水。也算是潁水的支流,或者說就是潁水的源頭之一。
潁水上重要的設施有禹州白沙水庫等大型水利設施,為當地帶來的巨大收益。同時有白沙湖、巢父洞橡膠壩水庫洗耳台、張良洞、潁湖等旅遊景點。

相關景點介紹

古老的潁河,發源於中嶽嵩山,迤邐東下,橫貫禹州全境。流經今日的禹州市區附近,折向東北,像一條碧玉般的彩帶,環繞半個禹州城。就在這段長約三公里的潁河河道旁,巢父洞、水上樂園、橡膠壩水庫、清潁橋、洗耳台、水鏡廟、張良洞等,古蹟新景,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潁河兩岸。遊客從各地紛至沓來,到此訪幽懷古,探奇攬勝。此地已成為今日禹州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巢父洞
巢父,上古傳說中的人物,是一位有德之士。帝堯十分敬重他的才德,就想把帝位禪讓於他。巢父不願做官,就悄悄地跑到潁河岸邊,在一棵大樹上築巢而居,巢父的名字也因此而得。一天,他牽著牛犢在河邊飲水,看到許由在河邊用力洗自己的耳朵,他問清箇中緣由之後,怕玷污了自己牛犢的的嘴巴,就牽著牛犢到上游的小溪去飲水,後人將這條小溪稱為“犢水”,就是今日禹州境內源於具茨山脈的潁水支流——犢水河。犢水所流經的溝壑叫“犢水溝”,溝的西岸有一石穴,相傳為巢父牧耕臨時休息之地,這就是“巢父洞”。洞的下面有一個丈許深的潭,潭水清澈見底。對面岸上自東向西有一長約數丈的青石平台,覆蓋於潭上。這個青石平台叫做“琴床”,相傳為巢父彈琴之地。巢父洞的西南約200米處有一土嶺,傳說為巢父牧犢的地方,後人稱之為“牧嶺”。巢父洞的右上方原先有瓦屋數間,四周廣植花草樹木,名為“犢水園”,為清代建築,現已不存。巢父洞內現在較為寬敞,能容納數人駐足。據舊縣誌記載: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禹州人周德滋,為弘揚巢父的高風亮節,將原先僅容一人的洞穴,加以深鑿拓寬,並在洞內的後壁處砌一石桌,石桌上立有石碑一塊,石碑上刻有“陶唐巢父”四個字。洞門用青磚砌成,門額上有一青石匾,石匾上有“巢父洞”三個大字。洞外的崖上松柏挺拔,蒼翠欲滴。春夏之際,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令人流連忘返。
橡膠壩水庫
沿環城路到城西北隅,今市人民醫院及水廠西面,就到了中國第一座大型氯丁橡膠壩水庫的所在地。潁河幹流流經禹州市北關附近,原本寬暢的河道在此陡然變窄,陡峭的河岸,形成天然壩基。1971年,當時的禹縣人民政府,動員數萬民工攔河築壩,歷經三年,橡膠壩水庫勝利峻工。
橡膠壩全長114米,攔水高度為8米,壩體由多層維尼綸布和氯丁橡膠粘合而成。橡膠袋內可注水2300立方米,壩體可隨注入或排出儲水能上下升降3.5米,澇時降壩泄洪,旱時升壩蓄水。庫區水源來自湧泉河、潘家河、磨河、下宋河、天井河、書堂河、犢水河及潁河幹流。最大庫容為480萬立方米,匯聚水面749畝,可供市區生活、工業用水。膠壩蓄水使壩上河段水位上漲,數華里的河面可以通航,廣闊的水面為發展淡水養殖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橡膠壩水庫的建成,不僅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別具一格的橡膠壩建築,成為潁河一大景觀。壩內庫水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泛舟於此,仿佛置身於昆明湖上。膠壩下有八米落差的河水,自壩上翻湧而出,沿壩體飛瀉而下,宛如高峽飛瀑。大壩兩端綠樹成蔭,花草茂盛。南岸建有一座仿古五角涼亭,既可乘涼消暑,亦可憑欄遠眺,瀏覽潁河風光。整個庫區景色宜人,猶如天然公園。橡膠壩水庫自建成之日起,就成為禹州人民趨之若鶩的遊覽勝地。
洗耳台
傳說在上古時期的帝堯時代,有一位才學高深、志德操守十分高潔的隱士許由。他淡泊名利,絕意仕途,過著隱居躬耕的生活。帝堯因敬重他的才德,就有意把帝位禪讓於他。聽到此訊息後,就不辭而別,隱居箕山。帝堯看到他實在不願做皇帝,就又任命他為九州長。許由認為堯的話髒了自己的耳朵,就跑到潁水(即今天的潁河)邊,用瓢舀水清洗耳朵,以示自己的清高。而後他把瓢掛在潁河南岸的崖壁上,再度遁入箕山(今禹州市西北部的箕山),躬耕至死。後人出於對他的敬仰,就把潁河南岸許由洗耳掛瓢的地方,叫做“許由洗耳處”。並在此建起了一座六尺見方的高台,名曰“洗耳台”。台東壁上方嵌有青石一塊,上面刻有“許由洗耳台”五個大字。此台建國初期尚存,後因歲月滄桑,蕩然無存。但歷代文人吟詠此事的詩文有許多,僅錄選清代甄汝舟的一首五言詩以饗讀者:
許由掛瓢處
隱士欲逃名,後世傳佳話。
何如竟潛蹤,並此瓢不掛。

潁水潁水

清潁橋
清潁橋,俗稱漫水橋,位於北城門外的潁河上。此橋始建於明代,民國以前為禹州通往長葛、新鄭及禹境北部的主要通道。明清時期屢毀屢建。清潁橋橋高2米,寬5.5米,共32孔。橋為青石結構,以青石礅和鐵拉柱為基,上以青石板為棚架。解放初期,曾對該橋維修加固一次。1959年因修人造“北海”,橋面青石板大部分被拆掉。1963年,因白沙水庫放水過大,“北海”海堤被沖毀,縣政府又重修該橋。現在清潁橋的兩端已填土為田,僅殘存15孔。眼下,清潁橋一帶已成為禹州市民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置身橋上,從磨損得光滑圓潤而又凸凹不平的青石橋面,可以體味到歲月的滄桑。翹首東望,單跨度為80米的現代化雙曲拱公路大橋,像一道彩虹橫跨於潁河兩岸,與古老的清潁橋形成了鮮明的時代反差。向西看,橡膠壩如一條巨龍橫臥於百米河床,從壩上翻湧而下的河水,如銀河倒掛,煞是好看。潁河在清潁橋一帶河谷寬暢,水流平緩,淺灘沙洲密布。沙洲上綠草如茵,野花點點。淺水汩汩流經的地方,魚蝦清晰可見。岸邊的草叢裡,蟹穴、鱔窩隨處可見。遊人在此,或摸魚捉蝦,逮鱔掏蟹;或坐臥草灘,觀水鳥,看流雲。來到清潁橋畔,仿佛置身於仙境福地之中,心中的一切煩惱和不快,都被潁河碧波蕩滌得一乾二淨。 水鏡洞水鏡廟
今市中醫院後面,有一高阜處,下臨潁河,遠望具茨,這便是三國名隱司馬徽晚年躬耕講學的地方。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三國時有位“水鏡先生”,他善於識人,評人中肯,卻從不對人評頭論足,唯獨對諸葛亮、龐統讚譽有加。他就是潁川名士司馬徽。司馬徽,字德操,他終生不仕,隱居山野,固守清貧。重視道德修養,嚴於律己,寬誠待人。年輕時為避戰亂而客居荊襄時,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等人。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劉表,司馬徽被曹操所擄獲,他不願事曹,就返回陽翟故里,在潁水之濱掘穴而居,過著淡泊寧靜的生活,不久就染病身亡。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他住過的土洞命名為“水鏡洞”,在他教書的地方,建起了“水鏡先生廟”。“水鏡洞”與“水鏡先生廟”原先是一組古建築,亭台殿閣,曲徑迴廊。如今只剩下一座大殿,三間卷棚。大殿頂脊鑲嵌著一片綠色琉璃瓦,關於這片瓦,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劉備因司馬徽之推薦,得到徐庶、龐統、諸葛亮等蓋世奇才,終於獨霸一方,三分天下,他不忘司馬徽舉薦之功,就賜給他金錢數萬,讓他在故里營宅置產。司馬徽回到故鄉後,見潁河河水湍急,父老鄉親過河不便,就將劉備所贈錢物拿出一大部分,在潁河上修建了兩座堅固寬暢的石橋,剩餘的錢修了一座書院,並親自講學,培養人才。他自己則在書院附近的潁河邊,掘洞建庵而居。後來劉備派人詢問他的生活狀況,司馬徽便將建書院時剩下的一塊琉璃瓦放在草庵上,然後寫信告訴劉備,說自己的府第“高聳潁畔,一片金壁輝煌”。人們為表彰其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修建水鏡先生廟時,採用了這種“一片琉璃瓦”的樣式。以後歷經修葺,沿襲不變。據說,許多州官、縣官上任前,都先到水鏡廟拜謁水鏡先生,表示要效法先古,矢志清廉,然後才去衙門報到。由此可見,水鏡先生的品德多么受人尊崇。
張良洞
潁水潁水
張良洞,又叫留侯洞、子房洞,位於禹州市東關外一華里處的潁河東岸。據說張良幼年時曾在城東潁河之濱的書塾內讀書學習,因此禹州百姓於金朝正大四年(1227年),在城東一里處的潁河東岸,就崖建成三條洞殿,稱為張良洞。明代知州徐明善又加以重修和增建。到了清代,禹州的地方官、紳、商、民又曾多次修繕擴建。現在的留侯洞自北向南,依次建有磚石結構的八角涼亭三座,上覆古瓦,挑角起脊,古樸雅致。留侯洞近年由禹州民間集資整修一新。全洞青磚拱券,深丈二,寬九尺,內塑張良金身一尊,香火頗盛。傳說張良助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以後,功成身退,潛心修煉,後經其師黃石公點化,得道成仙。所以民間許多人把張良奉為神明,頂禮膜拜,以致洞內常年煙霧繚繞,為張良洞增添幾分神秘氣氛。
緊鄰張良洞,又有一條同樣大小的磚券洞。洞額上嵌有石匾一塊,上刻“訾仙洞”三字。據說,武當派掌門馬鈺真人的師弟訾桓道長,因敬佩留侯張良,就隱居於此,為張良供奉煙火。他潛心學習赤松子、黃石公、張良的道教學說,勤修苦練,後來也得道成仙。後人有感於他佑護張良神位,學道修身矢志不移,就在他居住修煉的洞內為他塑像,把他尊稱為“訾仙”,故而此洞被命名為“訾仙洞”。
在張良洞的附近,還有一條建築格局與其它兩洞相同的洞殿,這就是張良恩師黃石公的祭洞,人們稱之為“黃石公洞”。內有黃石公塑像一尊。在《史記·留侯世家》中,司馬遷就把黃石公描寫得極為神秘。他在圯橋贈《太公兵法》與張良,使張良受益匪淺。後張良輔佐劉邦,成就不世偉業。圯橋別時,黃石公預言13年後,方與張良相見。張良後來隨劉邦轉戰濟北,遇一黃石,就取回敬祀,死後與自己並葬,黃石公之名即由此而得。民間有許多人把黃石公視為神靈,特在留侯洞附近為他開闢洞殿,與張良一同供奉,以表達對他授業張良的崇敬之情。
以張良洞為首的一組古樸典雅的洞殿式建築,完全沿河岸修建於崖壁之上,雖無雕樑畫棟,飛檐斗拱,但古色古香,別有一番韻味。因此,留侯洞的景致自古以來就倍受人們的青睞,被列為舊禹州八景之首,名曰“東里春遊”。
潁水春耕
潁水春耕是登封八景之一潁河兩岸,多為梯田,每年春耕開始時,農夫在潁水河畔耕田種地,耕牛拉犁前邊走,農夫扶犁後邊行,揚鞭驅犢,南耕北耘,人畜倒影,置於水中,好象一幅天然的春耕圖案,煞是好看。人們於是把這個地方稱為潁水春耕。 相傳,春秋之時,鄭國有一大夫,名叫潁考叔,擔任過潁谷封人的官職。他很愛潁水春耕這個地方,在這裡建造了一處宅院。潁大夫一向勤政愛民,一到初春,潁大夫即開始耕種,他看到這個天然的春耕園,心情非常高興,情不自禁唱起了“耕耘樂”。周圍農夫們聽到潁大夫唱歌,也就跟著唱了起來。霎時間,潁水河畔歌聲四起。後人為了紀念潁考叔,就把他的住宅改稱為“潁考叔廟”。

相關連線

http://www.yuzhou.net.cn/Data/ls/22/2005719110635705546.html
http://snzh.com/image/2222.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