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一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一軍,簡稱紅第三十一軍。

簡介

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一軍,簡稱紅三十一軍

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在川陝地區進行整編,以原七十三師為基礎,連同起義部隊、獨立團等擴編成立紅三十一軍。軍長王樹聲,政治委員張廣才,下轄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3個師。軍部設有司、政兩部和經理處、軍醫院,以及一個包括炮兵、偵察、通訊、警衛等分隊的特務營。紅三十一軍成立後,先後參加了儀南、宣達戰役和反“六路圍攻”作戰。至1934年冬,紅三十一軍縮編為兩個師,孫玉清任軍長,詹才芳任政治委員。長征途中,余天雲、王樹聲先後任軍長。1936年10月下旬,紅三十一軍西渡黃河後,歸軍委前指統轄,蕭克任軍長,周純全任政治委員,增轄騎兵師。1937年2月,紅三十一軍參加援西軍。8月,改編為八路軍第三八六旅。

發展歷程

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一軍,簡稱紅三十一軍,是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之一。
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在川陝蘇區立足已穩後開始擴軍,以第七十三師為基礎,連同任瑋璋起義部隊擴編成紅三十一軍,軍長王樹聲、政治委員張廣才(後曾傳六代),下轄第九十一師,師長朱德崇、政治委員林英安;第九十二師,師長陳友壽、政治委員楊朝禮,第九十三師,師長葉道智、政治委員王德安。
1935年5月,紅三十一軍奉張國燾之命,放棄根據地開始長征。6月,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會師於四川懋功。兩軍會師後,均進行了整編,紅三十一軍的各級主官亦有調整:軍長孫玉清、政治委員周純全、參謀長李聚奎、政治部主任王新亭,轄第九十一師:師長余家壽(後徐深吉代)、政治委員桂乾生;第九十三師:師長柴洪儒、政治委員葉成煥。
毛兒蓋會議後,紅三十一軍跟隨左路軍北上,軍長余天雲(後王樹聲兼任)、政治委員詹才芳、參謀長李聚奎、政治部主任朱良才。10月5日,張國燾另立中國共產黨中央,紅三十一軍再次南下。1936年6月,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到達四川甘孜,與紅四方面軍會師,7月2日,紅二、六軍團合併為紅二方面軍。不久,張國燾同意率部北上。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
會師後,紅三十一軍編入中央紅軍序列,軍長肖克、政治委員周純全(後郭述申代)。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紅三十一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129師386旅,投入戰場。

中國工農紅軍整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