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

曹錫淑,清乾隆五年(1740年)前後在世,字采荇,上海人。 陸小妹,華亭(今上海松江)人。 袁希浩,上海人。

上海人物

一、人物傳略

概 述

上海自古以來,人文薈萃,其中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巾幗英才不乏其人。古代就有紡織技術革新家黃道婆、書畫家管道昇、能工巧匠朱克柔、韓希孟等。近現代又有農民起義領袖周秀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女法務部長史良、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婦女運動先驅楊之華、教育家吳若安、著名記者浦熙修、女"牧馬人"歸僑黃志紅等。還有居住上海的外籍女記者史沫特萊。更有許多女革命烈士、文壇名流、實業界人士、社會活動家、專家學者等等。

按照"生不立傳"的原則,凡對上海、全國作過重要貢獻的已故的上海婦女,以及對上海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已逝世的外地婦女,均為本篇入志人物,並撰寫其傳略,以垂千古。

列入英烈名錄的人物,主要是為革命和建設事業英勇犧牲的婦女,她們是民政部門追認的烈士。

本篇列入傳略的共171人,以生年先後次序排列;列入英烈名錄的共118人,則以卒年先後次序排列。

 

 一、人物傳略

朱克柔(宋朝人)

朱克柔,名強,字剛,出生於宋宣和、紹興年間,華亭縣(今上海松江)人。幼習繪畫與緙絲(也稱刻絲),積累配色和運線經驗。她與定州的沈子藩等同為宋代緙絲名家。

"朱緙"被譽為中國緙絲技術的高峰,其作品成為當時官僚文人爭相搶購之物。朱啟鈐作《絲繡筆記》上云:"精巧疑鬼工,品價高一時。"清代安儀周《墨像匯觀·名畫》中收有朱克柔緙絲作品,文彥可題字云:"朱克柔,以女紅行世,……此尺幀,古澹清雅,……至其運絲如運筆,是絕技,非今人所得夢見也,宜寶之。"

朱克柔的傳世作品之一《蓮塘乳鴨圖》,製作工巧,生意渾成,可謂巧奪天工。另一緙絲作品《山茶蛺蝶圖》,於磁青色絹上,用彩緯緙織盛開的三朵山茶花和一隻飛舞的蛺蝶,為宋代緙絲畫中絕佳作品。今上海博物館、遼寧博物館等處均藏有其傳世作品。

管道昇(1262~1319)

管道昇,字仲姬,一字瑤姬,江蘇青浦(今屬上海)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生。幼習書畫,篤信佛法。曾手書《金剛經》數十卷,贈名山寺。嫁元代吳興書畫名家趙孟頫為妻,封吳興郡夫人,世稱管夫人。管道昇所寫行楷與趙孟頗相似,所書《璇璣圖詩》筆法工絕。精於詩。尤擅畫墨竹梅蘭。晴竹新篁,為其首創。其創作經驗,都總結在其所撰《墨竹譜》一書中。亦工觀音、佛像。多次被召進宮中作畫。所寫《千字文》,元仁宗令人裝上玉軸,藏於宮中。元延佑六年(1319年)卒。存世的《水竹圖》等卷,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竹石圖》1幀,藏台灣故宮博物院。

 

 黃道婆(宋末元初人)

黃道婆,也稱黃婆、黃母,名佚。宋末元初人,生於松江烏泥涇鎮(今上海市閔行區龍華鄉東灣村)。黃道婆出身貧苦,受封建家庭壓迫,遂流落崖州(今海南省崖縣一帶)30餘年。崖州是黎族人民生活聚居的地方,當地盛產棉花,其紡織技術遠勝江南。由於長年生活崖州,黃氏從黎族人民學得紡織技術。

元元貞年間(1295~1297年),黃道婆乘海舶回歸故里,向鄉民推廣植棉,傳授棉紡織技術。同時對軋花車、彈棉椎弓、紡車和織機等工具進行改革。她把去棉籽的踏車改為手搖軋棉的"攪車"。彈花原用1尺5寸長的竹弓線弦,改用四五尺裝繩弦的大彈弓,用彈椎敲擊繩弦,強勁有力,所彈棉花鬆散潔淨。烏泥涇一帶原來使用手搖單錠紡車,三四人紡出的紗僅供一架織布機之需,黃道婆參考絲和麻的紡車構造,把紡棉車改造成腳踏三錠式,使紡線速度大為加快。黃道婆還總結出一套比較先進的"錯紗、配色、綜線、花"的織布技術,使普通的棉布呈現出美麗的圖案花紋。經黃道婆改革後的棉紡織工具,使制棉手續從軋料到織布有了一個完整系統的操作規程。這種改良的紡織工具,後來推廣到上海乃至江南各地。當時,具有江南特色的烏泥涇被可與"崖州被"媲美。由於烏泥涇棉布銷行日廣,使農家和手工業者的生活大為改善。紡織業也因而在古代上海各業中獨占鰲頭。

黃道婆逝世後,里人為其擇地營葬並建祠。為了更好地紀念黃母,上海市有關單位於90年代初,以上海植物園裡的黃道婆紀念堂為中心,拓地為先棉圃,還築了仰黃亭。

 

 朱 氏(明朝人)

朱氏,明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松江)人。適宋姓。善烹調,積數十年經驗,口授其子宋詡(字久夫),編著《宋氏養生部》六卷。全書分:一、茶制、酒制、醬制、醋制;二、麵食制、粉食制、蓼花制、白糖制、蜜煎制、湯水制;三、獸屬制、禽屬制;四、鱗屬制、蟲屬制;五、菜果制、羹制;六、雜造制、食藥制、收藏制、宜禁制。每類下分若干細目,記載各種食品製法。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刊印,傳於世,為中國古代食物製作專著。

丁娘子(明朝人)

丁娘子,明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松江)人,居東門外雙廟橋。擅長彈棉織布。彈棉技術極為熟練,操作時花皆飛起。用以織布,最為精軟,人稱"丁娘子布"、"飛花布"。

松江貢布中,以丁娘子布為上選,多供宮廷使用。用之製衣,輕軟保暖,備受歡迎。因此,四鄉婦女紛紛學習彈制。

《上海縣竹枝詞》中有:"丁娘子布號飛花,織納紋工出下沙。一種斑斕如古錦,產從上海也名家。"上海人曹樹翹的《織布行》詩里有"斜飛九寸出油墩,娘子道婆重滬邑"句。楊光輔在《松南樂府》中把丁娘子布與露香園顧繡相提並論。

王鳳嫻(明朝人)

王鳳嫻,生活在明萬曆年間,字瑞卿,號文如子,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松江)人。自幼聰穎。長適進士張本嘉,生二女引元、引慶,亦能詩。著有《翠樓集》、《貫珠集》、《焚餘草》五卷。《焚餘草》輯入《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中。

 

 韓希孟(明朝人)

韓希孟,明末人。明嘉靖年間,上海九畝地"露香園"顧名世一家曾以其刺繡技法和獨特風格的繡品名揚江南,稱為"顧繡"。但真正使顧繡遐邇聞名的是顧名世的次孫媳韓希孟。韓希孟的最大貢獻是使顧繡技藝臻於成熟,被當時著名畫家董其昌譽為"針聖"。

韓希孟的作品追求繪畫效果,以名家手筆為藍本繡畫,多摹繡宋元名家名畫,繡成畫冊、手卷等陳設品,以針代筆,刻意效仿,深得名家筆意,達到畫繡水乳交融的藝術境界。詩人郭榮在題韓希孟繡品《序言》中寫道:"凡人物、翎毛、花木、蟲魚之類,深淺濃淡,無不如意,亦無針痕線跡,使人不辨為繡為畫。"故其作品被稱為"繡畫"。當時不少文人墨士為韓希孟繡藝所折服,紛紛詠詩作文稱譽之。韓希孟的繡藝為顧繡增添了藝術內涵,從而確立了顧繡卓越地位,成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其所創繡法稱為"露香園顧氏繡",亦稱"韓媛繡"。

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有韓希孟的仿宋元名跡冊頁10餘幅,其中《洗馬圖》、《松鼠葡萄》、《扁豆蜻蜓》等為其精妙傳神之作。遼寧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均藏有其作品。《纂組英華》一書曾將其繡品彩印成冊,並撰文介紹。從此,韓希孟和其顧繡,被載入不列顛大百科全書,成為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古代刺繡女工藝家。

 

 彭 氏(?~1648)

彭氏(或稱彭妃),奉賢奉城(今屬上海)人。明末永寧王世子妃。清軍攻入江西,永寧王父子殉國,彭妃入閩聚眾數千,連克寧化、歸化等10餘州縣,清兵畏之。終為叛將王夢煜擊敗被捕,解至汀州。就義前,對明朝的叛將降官進行譴責,洋洋數千言,詞義慷慨,不屈而死。

曹錫淑(清朝人)

曹錫淑,清乾隆五年(1740年)前後在世,字采荇,上海人。曹一士陸鳳池之女。好讀書,工詩。嫁同鄉舉人陸正笏。婚後,閨中時有唱和,相互切磋,錫淑的詩詞章法,日有長進。著有《晚晴樓詩草》二卷、《拂珠樓偶鈔》二卷,傳於世。

 

 王蘭修(1796~1850)

王蘭修,字仲蘭。江蘇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清代畫家。陳文述(1771~1843年)之女弟子。工詩能文,尤善畫人物。有《王母宴瑤池圖》,極為生動。

 

 曹鑒冰(清朝人)

曹鑒冰,字葦堅,號月娥。婁縣(今上海松江)人。清代畫家。出身於詩畫世家,遂亦工詩詞、書畫,被譽為有淑真、仲姬之風。長適同邑張曰瑚。家貧。曹便授學徒經書,以自給。甚為時人所重,稱為"葦堅先生"。著有《繡余試硯詞》、《清閨吟》。

 

 丁 妟(清朝人)

丁 妟,字寄生。江蘇南匯(今上海南匯)人。清代畫家。適松江張氏。工寫花草禽蟲,被時人評為"秀色入紙,氣韻天成,深得北宋人法"。曾與其女合畫《聚芳呈瑞圖》。一時,閨秀名媛爭為題詠。

 

 丁 佩(清朝人)

丁佩,字步珊,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松江)人。刺繡名家。她與穎川進士陳毓桐結為伉儷。

當時宮廷刺繡"顏色乖違",其風格不易為民間刺繡藝人所接受。丁佩的繡品,完全繼承民間刺繡的樸素的藝術特色。她從繡花卉開始,然後涉及山水、人物,有些作品的意境,甚至為畫作所不能達到者。

丁佩由於長期從事刺繡,總結出一整套刺繡技法經驗,並借鑑繪畫、書法理論,著成《繡譜》二卷,刊行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對刺繡工藝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周秀英(?~1855)

周秀英,清代農民起義領袖。青浦白鶴塘灣(今上海青浦)人。清鹹豐二年(1852年),青浦在連年歉收的情況下,知縣余龍光還限期追征已豁免的錢糧,激起民憤。在周秀英及其父周立春帶領下,青浦農民群起武裝抗糧。同年九月,連續擊退青浦知縣和蘇州知府所部的進攻。周秀英身先士卒,白鶴江一仗,打得清軍落花流水。民眾歌頌周秀英:"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紅褲子小緊身,手提大刀百廿斤,塘灣橋上殺四門。"

次年春,太平軍攻下南京,周秀英父女與嘉定南翔農民秘密組織羅漢黨聯合,並得到上海小刀會劉麗川的幫助,舉行嘉定起義,於八月初三(9月5日)占領嘉定。農民起義軍先後攻下嘉定、上海、南匯、川沙、寶山、青浦6座縣城,並改用太平天國年號。清廷調動蘇、松兩地駐軍進行反撲,連攻青浦,農曆八月二十日(9月22日)城陷。周立春力竭被俘,英勇就義。

周秀英與羅漢黨徐耀率部分義軍撤至上海,繼續同清軍作戰,被推為女將軍。青浦、寶山等縣城失守後,清軍圍攻上海,周秀英和小刀會將士堅守上海縣城18個月,屢立戰功。鹹豐四年一次戰鬥中,周秀英率200餘義軍由上海城內衝出,大敗清軍。清軍勾結英、法侵略者在上海城四周建築圍牆,圍困義軍。義軍處於斷糧困境,於鹹豐五年正月初一(2月17日)從上海城西門突圍。周秀英率部且戰且撤,在虹橋附近犧牲。

徐婉珊(1866~1947)

徐婉珊,廣東中山人。父親是中國近代實業家。徐婉珊年輕時熱心教育事業。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徐婉珊39歲時用妝奩費在上海愛而近路(今安慶路)創辦了啟秀工藝女塾,自任校長,聘請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教師授課,並從本校畢業生中擇優培養教師。清宣統二年(1910年),學校經遷移和擴充校舍,增設國中部和高中部,改名私立啟秀女子中學(今為上海市第十二中學)。附設國小、幼稚園及義務國小。學生從30多人發展到560餘人。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事變,校舍毀於戰火。徐婉珊四處集資,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634號重建校舍,堅持辦學。

抗日戰爭期間,徐婉珊在校內舉辦國貨展覽會抵制日貨,動員學生縫製寒衣、棉手套支援抗日軍隊;不受漢奸吳世寶的利誘,拒絕吳世寶當啟秀女中校董;把自己的銀器、衣物等捐獻義賣,支持學校教師進行抗日救亡活動。民國28年12月,該校教師茅麗瑛遭敵特暗害,住醫院搶救,徐婉珊冒險前往看望。茅麗瑛犧牲後,徐婉珊在全校開展悼念活動,帶領全校師生去萬國殯儀館參加對茅麗瑛的公祭儀式。

徐婉珊曾先後收養過十幾個貧窮的兒童和遺孤,有的撫養成人,有的大學畢業。

徐氏創辦的啟秀女學校曾獲北洋政府總統黎元洪頒發的嘉禾一級勳章。1985年,前國家主席李先念夫人林佳楣為母校題辭"播下革命火種,培養建設人才"。

 

 陸小妹(1867~1916)

陸小妹,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花鼓戲申灘時期(滬劇前身)的知名女藝人。清光緒三年(1877年),從師演唱西鄉花鼓戲,工旦角,擅長演《賣紅菱》、《廟堂相會》、《拔蘭花》等戲。還能串扮生角,演《朱小天十八押》等戲。在上海、青浦、松江等縣村的演藝界極有名氣,俗稱"西幫"。後來陸小妹進入上海租界,同東鄉花鼓戲藝人會合,結班同演,任主角。為有別於東鄉藝人陸小妹,人稱"大陸小妹"。民國5年(1916年)去世。

 

 丁月心(1867~1953)

丁月心,又名金蘭。江蘇金山(今上海金山)人。嫁與松江吳姓為繼室。不久夫亡,去湖州福音醫院工作。後任教於松江松筠女子刺繡學堂。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秋,丁月心任松江景賢女校國文教員兼校務管理。三十三年,接辦景賢女校,聘著名學者任教。率先讓女兒入學以為倡導,親自動員親友送女兒入學。對家境貧寒的學生予以豁免學費。於是學生增至120餘人。隨之學校規模逐漸擴大,添設分校。民國元年(1912年)3月,孫中山蒞松,親題"懷清台竣"匾額贈與丁月心,並與之合影留念。歷年省、縣視學來校視察,該校都被評為成績優良單位。5年8月,教育部頒給丁月心金色一等獎章和獎狀,並授命松江縣公署每年撥款補助景賢女校。她在辦學9年中,累計共捐資12600多元;先後變賣田產200餘畝,還典賣嫁妝飾物。後因女校經費無著,由他人接辦。由於事業受挫,愛女病故,轉而信佛教。在松江創辦佛學會,任會長。

民國25年,原景賢女校學生、中共黨員姜兆麟遭國民黨政府通緝,向之求援。丁月心冒險收留,使之匿居松江,直至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丁月心被選為松江縣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代表。嗣又受薦為蘇南文史館館員。

賽金花(約1872~1936)

賽金花,原名傅彩雲,江蘇鹽城人。幼年為生活所迫,賣與蘇州妓院。清光緒十二年(1887年),收為狀元洪鈞侍妾,洪出使歐洲時,她隨同前往。洪鈞病死後,她來滬重操舊業,於光緒二十年在九江路彥豐里開設妓院,以曹夢蘭為名掛牌,名噪一時;二十四年,改名賽金花,在天津開業;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居北京石頭胡同為妓;三十一年,至滬再度為妓,居所以"京都賽寓"名。民國7年(1918年)嫁人後居住北京。

 

 秋瑾(1875~1907)

秋瑾,原名閨瑾,字璿卿,號競雄,別署鑑湖女俠。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喜填詞作詩,騎馬擊劍。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赴日本留學,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次年先後加入光復會和同盟會。

秋瑾於清光緒三十二年初回國,不久至上海,設立革命活動機關--銳俊學社(又名"銳進學社"),積極聯絡同志,準備武裝起義。為宣傳婦女解放思想,鼓動婦女參加民主革命鬥爭,秋瑾創辦《中國女報》月刊。通過該刊,秋瑾控訴封建社會種種壓迫婦女的制度與惡習;痛斥"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等重男輕女的謬論。秋瑾探索出女子受壓迫的原因在於經濟上不獨立,提出:"欲脫男子之範圍,非自立不可;欲自立,非求藝不可,非合群不可。"因此,大聲疾呼必須大興女學,並提出"必須成立婦女聯合會",婦女解放運動必須同民族解放運動相結合。這些婦女解放運動的理論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中國女報》雖僅出版兩期,但在當時的確起到了"迷津筏"、"暗室燈"的作用,使不少處於黑暗迷津中的同胞姐妹起而投入革命。

清光緒三十三年,秋瑾赴紹興,主持光復會訓練骨幹的革命據點--大通學堂,同時聯絡江浙各地會黨。與安徽徐錫麟相約,浙、皖兩地同期起事。由於訊息泄露,大批清軍包圍大通學堂,為掩護多數學生撤退,秋瑾率領部分學生奮力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被捕。同年7月15日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32歲。

民國2年(1913年),孫中山親至秋瑾墓前祭奠,題贈"巾幗英雄"匾額。民國28年,周恩來回紹興指導革命,親筆寫下"勿忘鑑湖女俠之遺風,望為我越東女兒爭光"的題詞。秋瑾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犧牲的女革命家。後世匯集其詩詞出版了《秋瑾女俠遺集》、《秋瑾集》。

 

 徐宗漢(1876~1944)

徐宗漢,原名佩萱,又名黃宗漢,廣東香山(今珠海市)人。出生於上海。18歲結婚。未幾夫歿。徐宗漢全力資助女醫師張竹君創辦醫院和女學堂。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過製造、運輸槍彈和廣州新軍起義、黃花崗起義。後與民主革命家黃興結為夫婦。

清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在張竹君的幫助下,徐宗漢等人喬裝成"中國赤十字會救護隊"隊員,運送槍彈從上海到達武漢。民國5年(1916年)5月,徐宗漢隨黃興居住上海。民國8年,五四運動發生,她與上海博文女校校長李果等發起成立上海中華女界聯合會,任會長,並代表團體參加全國各界聯合會。其寓所成為上海中華女界聯合會、全國婦女界聯合會、各界聯合會的聯絡點,孫中山給全國各界聯合會的捐款,都由徐宗漢遞送。她典賣自己家產支持聯合會活動,還資助青年赴法國勤工儉學。民國10年,上海成立俄災賑濟會,徐宗漢任該會演講部主任,到各處演講,呼籲捐款救濟蘇俄難民。她支持李達等創辦第一份婦女刊物《婦女聲》半月刊,以上海中華女界聯合會機關刊物名義出版。民國11年2月,資助中共開辦第一所婦女幹部學校--平民女學。

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抗日戰爭爆發,上海成立婦女界慰勞護國將士會,支援十九路軍,徐宗漢被選為常務委員。

 

 施淑懿(1876~1945)

施淑懿,號學詩。江蘇崇明(今上海崇明)人。出身官吏之家。自幼好吟誦。17歲習詩。

施氏關注時局變幻,時懷憂國之心。作詩言志:"燃眉禍急瓜分苦"、"力將大廈快支扶",以為"一掬維新淚",將能"喚起同胞愛國魂"。對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作詩曰:"他時眾志成城日,世界嘻嘻說共和。"在詩中還提出"男女平權"。辛亥革命前,率先剪辮。光緒三十一年放足會成立,被推為會長。是年,應聘任教於崇明第一所女子學校--尚志女塾。民國2年(1913年)任尚志國小部校長,9年任縣女子職業學校(後改縣立女子師範學校)校長。向學生灌輸女子自立的思想,教導學生要"洗除脂粉閨中氣"、"濟濟鹹明自主權"。五四運動期間,施淑懿身體力行,經常和學生們一起參加遊行。

民國7年,施淑懿捐贈自己珍藏的3000餘冊圖書給縣圖書館。民國9年,她為推廣國語,北上入京,參加蔡元培主辦的國語講習所,學習拼音字母。回崇明後,在《新崇明》報發表白話自由體詩《哭彩鳳吾友二首》。一生著作甚多,付印的有《淚痕吟草》、《冰心閣詩集》、《清代閨閣詩人徵略》等。

陳英(1876~1964)

陳英,浙江紹興人。出身制扇世家,自小跟父親學就一手鏟貼、泥金花式技藝。後與丈夫王星齋(制扇名匠)在杭州創辦王星記扇莊。夫妻精工細作的泥金花式扇,曾作"貢扇"選入宮廷。王星記扇莊生產的花式扇珍品,多出於陳英之手,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王星齋早逝,陳英把手藝傳其子王子清。

民國27年(1938年),王星記扇莊由杭州遷滬,先後在九江路和南京路營業。其時,陳英雖年逾花甲,但技藝不減當年。扇莊引進日本、法國制扇款式,創製了檀香絹扇、白骨絹扇、烏竹絹扇和戲曲、舞蹈用扇,名人書畫雕刻扇等多種品種。

抗日戰爭勝利後,京劇大師梅蘭芳演出《貴妃醉酒》使用的泥金花扇,亦為陳英所作。其作品受到曲藝家和收藏家的青睞,在國際博覽會上多次獲獎,在國際貿易中有一定地位。

張竹君(1876~1964)

張竹君,廣東番禺人。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畢業於廣州博濟醫學院(今中山醫學院)。翌年,在廣州辦褆福醫院、南福醫院和育賢女校。張氏力主維新,提倡女權。光緒三十年二月,日俄戰爭爆發,她受命組織救護隊。當張竹君到達遼東半島戰場時,戰爭已息。於是折返,路經上海,因滬上士紳堅留,遂在上海行醫辦學,任愛國女校女工傳習所教習。創辦育賢女校,同時開設醫院與衛生講習所。光緒三十一年二月,與紳商李平書合辦上海最早的一所女子中西醫學院,任院長,親授西醫課程,並在校側開設附屬女病院,作為實習醫院。清宣統元年(1909年),任上海醫院(今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監院(院長)。

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張氏在上海組織中國赤十字會,正欲率領救護隊員赴武昌戰地救護傷病員,恰遇徐宗漢求援,於是掩護黃興、宋教仁等革命黨人喬裝隊員運送槍彈到武漢。漢陽棄守時,張竹君和徐宗漢用赤十字會的渡船救黃興脫險。戰爭結束,起義軍授予張竹君"巾幗偉人"匾額,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授予立國紀念勳章、赤金紅十字軍功勳章及中華民國忠裔紀念章。民國元年(1912年)回滬,仍主持醫院工作。3月1日,發起設立中國最早的護士專業學校--女子看護學校。

民國2年,上海白喉流行,張竹君四處募款,開設時疫醫院,治癒大批患者。民國6年,在星加坡路(今餘姚路)開設健華頤疾園,施診給藥。

民國8年,山東饑荒,即奔赴災區主持賑濟工作。民國15年,上海霍亂流行,健華頤疾園改為臨時滬西時疫醫院,收治患者數百人。次年冬,勞勃生路(今長壽路)石灰窯一帶大火,燒毀棚戶百餘間。張氏連夜組織救護,並收容無家可歸者,供衣物食宿。

上海一·二八和八一三抗日戰爭期間,張氏雖年事已高,仍率助手去戰地救護傷員。

何香凝(1878~1972)

何香凝,原名諫,又名瑞諫,別號雙清樓主。廣東南海人。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冬,東渡日本,先後在東京目白女子大學和豐鄉女子美術學院攻讀博物科及繪畫。

在日本,何香凝參加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光緒三十一年,中國同盟會成立,何香凝為該會第一批會員。民國13年(1924年)1月,何香凝出席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擔任國民黨中央婦女部長。

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右派活動猖獗,以廖仲愷、宋慶齡、何香凝為核心的國民黨左派與之展開激烈鬥爭。何香凝支持八一南昌起義,從民國17年起,毅然摒棄國民黨反動政府的一切職務,專心繪畫,過著清苦生活。後居法國巴黎郊外,以寫畫為生。

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發生,何香凝立即回國與中國人民共赴國難。抵滬後,首先舉辦救濟國難書畫展覽會,所得款項作為救護抗日傷員費用。蔣介石血腥鎮壓要求抗日的愛國學生,何香凝和宋慶齡一起提出抗議。民國21年,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十九路軍奮起抵抗,何香凝把上海愛國婦女組織起來,執行慰勞和救死扶傷的任務,並親赴前線慰問抗敵將士,發動婦女趕製棉衣褲30萬套,送至前線。還會同陳銘樞夫人、蔡廷鍇夫人、蔣光鼐夫人先後開辦三所傷兵醫院,和宋慶齡一起開辦一所有300隻床位的國民傷兵醫院,及時救護眾多傷員。她曾從上海趕到南京面見蔣介石,請求發兵支援十九路軍抗擊日軍,蔣堅持不允,何香凝極為憤怒,返滬後,將自己裙子郵寄蔣介石,並附詩一首:"枉自稱男兒,甘受倭奴氣,不戰送山河,萬世同羞恥!吾儕婦女們,願赴沙場死,將我巾幗裳,換你征衣去!"以示譴責。

一·二八抗日戰爭受到挫折,何香凝得知東北義勇軍在關外尚在英勇抗日,立即組織國難救護隊備辦藥物趕赴東北,救護傷兵與難民,並發起募款,支持東北義勇軍抗日。何香凝積極參與以宋慶齡為首發起組織的民權保障同盟的工作。民國23年8月,何香凝、宋慶齡帶動眾多愛國人士在中國共產黨發表的《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上籤名。民國25年1月,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何香凝被選為理事。5月,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在上海成立,何香凝被選為常務委員。11月23日,國民黨悍然以"危害民國"罪逮捕了在上海的全國各界救國會領袖沈鈞儒等7人,何香凝與宋慶齡等即發表《為七領袖被捕事件宣言》,並於次年6月和宋慶齡等16人發起"愛國入獄運動",嚴正指出愛國無罪,如愛國有罪,則"香凝甘願入獄"。

民國26年七七事變發生,何香凝領導上海22個婦女團體成立了中國婦女抗敵後援會,任該會主席。後改名為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會上海分會,她任慰勞分會總務組長。八一三戰爭爆發,上海慰勞分會即奔赴前線慰勞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部隊。何香凝還通過上海女青年會女工夜校發起組織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該團在抗日戰爭烽火線上隨軍服務3年之久,輾轉18個省市,完成了宣傳、救護、慰勞的任務。上海淪陷後,按照中國共產黨的安排,何香凝離滬赴港,繼續從事抗日活動。

抗日戰爭勝利,何香凝於民國37年元旦組織在港的國民黨民主派人士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何香凝被推舉為中央常委。

新中國成立後,何香凝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82歲高齡時,又當選為民革中央主席。

袁希浩(1880~1943)

袁希浩,上海人。出身書香門第。她自小刻苦學習,古文修養很好,還大膽為自己放足。為求自立,進務本女塾求學,畢業後應聘到浙江湖州湖群女塾任教。

民國元年(1912年),袁希浩在其父支持下,變賣首飾,籌措錢款,在上海西倉橋(今河南南路西倉橋街)自辦一所愛群女校,為當時上海城內唯一的女子學校。袁希浩自任校長,自編教材,親自授課。她親定"勤、慎、莊、儉"四字校訓,還親作校歌,勉勵學生為女子爭光。女校經過不斷擴充,增添設備,學生由第一批7人增加到400人。民國21年,女校分為高、國中兩部。高中部設普通科與商科;國中部增設套用文、簿記、救護、野外知識等選修課程。學生增至1300餘人。當時,愛群女校在上海女校中享有盛譽。

民國21年冬,袁希浩哮喘病發作,身體極差。袁希浩56歲時,主動提出退休,並推薦了新校長,還堅辭校董會提供的退休生活費。她說:"大家在新校長的支持下,關心愛群,發揚光大,為女子教育作出更大的貢獻,就遂了我的心愿。""我退休後的生活,不必為我操心。"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

各系統、委辦婦委會、婦工委,各區縣婦聯,各團體會員: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於2007年10月起開始評選。在申報期間,全市各系統、委辦婦委會、婦工委,各區縣婦聯,各團體會員共推薦33名候選人參與評選。按照《上海市巾幗創新獎評選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式,經過所在單位的推薦、申報,評選工作辦公室的初審、評審委員會複評和終評,並報請上海市婦聯黨組通過,決定對榮獲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和榮獲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提名獎的人選進行表彰。榮獲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的5名人選是: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王文梅、東華大學材料學院李光、上海大學環境與化工學院吳明紅、第二軍醫大學藥理學教研室繆朝玉上海市盧灣區輔讀學校何金娣;榮獲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提名獎的5名人選是:上海社會科學院夏國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鄭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范季夏、上海市徐匯區衛生局嚴福華、上海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時蓓玲。上海市婦女聯合會對以上十位獲獎者同時授予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

以上10位同志在科研、教育、國防軍事和重大工程建設等領域中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積極奉獻,為祖國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培養我國大批青年科研人才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為國家和社會創造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她們為代表的一大批奮鬥在各個領域的上海女性優秀人才,已成為上海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中的中流砥柱。她們是上海女性的驕傲,是全市婦女學習的好榜樣。上海市婦聯號召各級婦女組織和全市婦女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市第九黨代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上海“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團結奮鬥,繼往開來,共同譜寫新篇章,做出新貢獻。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王文梅

王文梅,1936年8月生,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研發主管,研究員。四十多年來潛心新藥研究,帶領科研人員承擔完成國家和企業的新藥研究和工藝改進項目二十多個,其中多項已實現產業化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在半合成抗生素研究領域,研製成功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新藥——頭孢硫脒,綜合技術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打破了我國臨床套用的頭孢菌素長期依賴進口和仿製的局面,《新頭孢菌素——頭孢硫脒》獲200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結晶頭孢硫脒製備方法和用途》獲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三年半內完成羅紅黴素研發和產業化,當年銷售超億元,並完成“九五”攻關頭孢菌素關鍵中間體GCIE等項目,為發展我國半合成抗生素工業作出重要貢獻;先後獲“天士力創新藥物突出貢獻獎”,“上海發明家”、“中國醫藥行業十大創新人物”,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等稱號,1994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李光

李光,1962年12月生,東華大學材料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高分子材料特別是化學纖維的基礎理論和套用工程研究,近幾年帶領課題組承擔了國家技術創新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大項目培育基金、上海市科委基礎研究重點項目、攻關項目等20餘項。其“高強產業用聚丙烯纖維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究”獲2006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該成果帶動了國內產業用聚丙烯纖維生產的創新,完全替代進口設備占領了國內市場,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先後獲發明專利8項,發表論文80餘篇,曾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2次,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2004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創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並以優良師德和人格魅力感召和影響學生,被評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吳明紅

吳明紅,1968年3月生,上海大學校長助理,環境與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執行院長,上海市射線套用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國家211重點學科環境工程的學科帶頭人。多年來主要從事輻射技術在生物醫用材料、環保節能材料、敏感材料及器件和環境保護中套用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先後完成了多項國家、省部級研究項目。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了80多篇學術論文,其中50多篇被SCI、EI收錄,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4項,已獲授權11項。其中《輻照技術製備智慧型材料及在環境中的套用》獲2006年上海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珠江三角洲環境中毒害有機污染物研究》獲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她治學嚴謹,注重教學創新,在師德建設、教書育人、教學改革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繆朝玉

繆朝玉,1965年4月生,第二軍醫大學藥理學(國家重點學科)教研室黨支部書記、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年來從事心血管藥理學研究,在心血管損傷新機制和防治新策略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9項,獲國家新藥臨床批文、國家發明專利各1項,發表論文共121篇,其中SCI收錄46篇;其《血壓波動性的研究》獲2003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二完成人),《動脈壓力感受性反射與心血管疾病》獲2006年上海市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二完成人);熱愛教育事業,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主編《藥理學進展》等著作6本,參編十餘本,其中《心血管藥理學》獲國家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曾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總後勤部科技新星、上海市曙光學者、軍隊院校育才獎銀獎、明治乳業生命科學獎優秀獎等榮譽和獎勵。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何金娣

何金娣,1955年9月生,上海市盧灣區輔讀學校校長,中共黨員,特級教師,特級校長。十多年來,在智障教育領域,努力探索特殊教育規律,堅持教學科研;以智障兒童為中心,提出“零拒絕”教育,針對智障學生特點給予最恰當的教育,使其獲得一定的生存能力;汲取先進特殊教育理念,加強與國內外特殊教育的交流,提高教育質量。參與編寫一至九年中度弱智校本教材72冊,其中36冊在全國250所特殊教育學校推廣使用,主編26萬字《中度弱智兒童生存教育課程與教學》專著獲市第七屆教育教研成果一等獎,《殘障兒童心理生理教育干預案例研究》獲市第八屆教育教研成果二等獎。創辦“何金娣工作室”,擔任上海市特殊教育名師培養基地主持人,培養特殊教育人才;2006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曾榮獲上海市首屆教育功臣、全國中國小十傑中青年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等稱號。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提名獎:夏國美

夏國美,1955年7月生,上海社會科學院愛滋病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人類健康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共黨員,研究員,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中國顧問組成員。十多年來在公共健康及愛滋病防治研究領域中取得突出成績,在國際上贏得一定的聲譽;近兩年來主持重要研究課題7項,發表各類研究成果77.38萬字,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美國SSCI等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研究報告或論文十餘篇,主編出版專著《愛滋病立法:專家建議及其形成過程》(47.9萬字),被列入《上海法學文庫》;論文《論中國愛滋病社會預防模式的變革》首次從理論上提出了“愛滋病社會預防模式”的命題,提出了理論上清晰、實踐上便於操作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愛滋病社會預防建議模式,對政府決策有積極的參考作用,獲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二等獎。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提名獎:鄭珊

鄭珊,1960年2月生,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兒外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二十多年來從事小兒外科臨床和科研工作,每年手術300餘例,疑難雜症100餘例,在疑難病、危重病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2001年“經肛門Soave拖出術治療先天性巨結腸”獲上海市醫療成果三等獎(第一完成人),2002年“腸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治療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和第十八屆上海市優秀髮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07年“雌激素促進小兒實體腫瘤生長的相關研究”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完成人);多年來精心培養碩士、博士生10餘名,主編和參編《臨床小兒外科學》、《小兒外科手術學》等專著和教材10餘,曾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衛生系統“十佳”醫師、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提名獎:范季夏

范季夏,1963年11月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上海航天局509所)衛星型號副總設計師,研究員,碩士。十餘年來先後參加運載火箭和衛星型號的研製工作,尤其在國家重點工程“遙感衛星一號”的研製中,突破重大技術難題,實現自主創新目標,為確保衛星的成功發射和正常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遙感衛星一號”填補了國內空白,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使我國此類衛星的研製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科學試驗、國土測繪、災害監測和國土資源調查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被評為“2006年度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之一”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獎項。負責的“遙感衛星一號總體設計”項目獲2007年“中國鋁業杯”首屆中央企業青年創新獎金獎(第一完成人);2007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提名獎:嚴福華

嚴福華,1966年10月生,上海市徐匯區衛生局副局長,中共黨員,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從事放射診斷工作18年,在CT和MR新技術在肝腫瘤和慢性肝病診斷中的套用、特別在小肝癌的影像診斷方面有較深的造詣,發表論文70餘篇,有7篇為SCI收錄,參與撰寫專著7部;參與完成的“小和微小肝癌影像學診斷新技術及相關問題的研究”獲得2003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第2完成人),提高了影像學對小和微小肝癌的檢出率和診斷準確性;“影像學和介入放射學新技術在肝癌診斷和治療中的系列研究”獲得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3完成人);“肝纖維化的高場強(3T)MR功能影像學的實驗和臨床套用研究”獲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肝纖維化的早期診斷、分級和治療後療效的隨訪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徑,也為肝癌高危人群的隨訪及阻斷慢性肝炎向肝癌演變過程提供有效的動態監測手段。

第五屆上海市巾幗創新獎提名獎:時蓓玲

時蓓玲,1969年11生,上海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研發部主任,中共黨員,博士。多年來從事港口工程科研工作,先後完成多項重大課題,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對“港口工程樁的水平承載力非線性計算方法研究”被引入交通部行業標準,其“樁基水平承載力計算方法——NL法”作為一種新方法引入交通部《港口工程樁基規範》。在東海大橋工程建設中,成功解決了承台套箱的混凝土裂縫控制問題,為洋山深水港工程的耐久性做出了重要貢獻,她負責的“東海大橋承台套箱裂縫成因分析及其控制方法”、“碼頭結構評估方法研究”等課題先後於2005年獲中交集團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和中國航海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曾被評為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十七大黨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